心理学概念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10 3 月, 2024 697点热度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华南郑雪版本

  • 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景中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与社会互动的一门心理科学。
  • 2.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判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社会认知有时也被称为社会知觉。(2012M)
  • 3. 自我实现预言:也称为俄狄浦斯效应、自证预言。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 4.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
  • 5. 可得性启发:是一种单凭经验的思考方式,其判断是根据我们从大脑提取特例的容易程度而产生的,弊端:容易进入大脑的例子可能以偏概全,缺乏代表性,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
  • 6. 代表性启发:是将要判断的事物与记忆中的典型特例进行类比,根据两者的相似性将该事物归于典型事例所在的范畴。
  • 7. 定点调整启发:人们在进行数值判断时,会受到一个起始值的影响,把它作为判断的出发点,而且随后的调整会尽量与这个起始值接近。
  • 8. 归因是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特征及意图进行推断的过程。换言之,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得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
  • 9. 基本归因错误: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夸大行为者内部稳定的个性因素,而忽视或低估引起行为的外部因素,犯这种错误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人们总有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二是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 10. 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即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归因,而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做外部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 11. 自我服务偏差:当行为是积极的或成功的时候,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当行为是消极的或失败的时候,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人们都有自我保护的动机和维持自尊的需要,这种做法有利于保持个体的心理平衡。
  • 12. 自我:核心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是由关于自己的信念和认识构成的。
  • 13. 自我概念:自我是关于自己的人格品质、社会角色、过去经验以及未来目标的心理表征。获取自我概念的途径有自己的行为、内省、他人的反馈和社会比较等。自我概念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它影响着人们的看法、情绪、行为。
  • 14. 自我图式:就是对于自我的认识概括,来自过去的经验,组织并指导对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
  • 15.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品质,性格,能力等积极或消极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的满意程度。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标志。自尊的建构途径主要来源于个的生活经历、社会比较、自己的内部标准等。
  • 16. 自我差距理论:希金斯提出,个人的内部标准有两个:一个是理想自我,即我们想成为的人,它包括我们的抱负中所希望获得或具有的品质;另一个是应该自我,即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是的人,它包括我们的职责和义务中所应避免的负面结果。当现实情况与内部标准不一致的时候就产生了自我差距。
  • 17. 第一印象又称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这种初次印象在对他人的认知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第一印象在两个人的交往中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这就叫首因效应。
  • 18. 近因效应:人们对新获得的信息比以往得到的信息感知更加强烈,新信息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们“忘记”以往的信息,而凭新获得的信息对他人做出判断。
  • 19. 光环效应或晕轮效应:人们看到一个人具有一些自己喜欢的特征,就会倾向于认为对方也具有其他我们所喜欢的特征,反之,一个人身上具有一些主要的不良特性会让我们倾向于认为他还有其他不良的特性。
  • 20. 频因效应: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知识的激活强度通过时间上的累加还是会保持较高的水平,并对判断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把这种频繁启动的知识所起的作用称为“频因效应”。
  • 21. 刻板效应:由于社会分类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对某些群体产生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当人们采取这些看法去识别具体的人,并对他们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时,就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刻板效应。如认为英国人有绅士风度,法国人爱好艺术等。
  • 22. 偏见:是人们对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不正确的否定和敌视的态度,包括三种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认知上对未接触的相关信息就提前判断;情感上表现为厌恶、憎恨;行为倾向是一种敌视行为。
  • 23.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双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
  • 24. 社会交换理论:由霍曼斯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实质是一种社会交换,人们总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这种交换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还包括情感方面。
  • 25. 人际交往:是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一切行为过程。
  • 26. 人际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的过程,其过程就是人们采用言语、书信、表情、通讯等方式彼此进行的事实、思想、意见、情感等方面的交流。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对信息的共同理解和认识,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对行为的调节。
  • 27. 敏感性训练:主要是以非指导性的方式为参与者提供真实体验的情景。开展最普遍的是训练团体或称T小组。它的活动方式主要是以语言交流,这种团体通常由5—15个人组成,包括一名心理学家,训练期限可能是1—4周。
  • 28. 角色扮演:主要是让参与者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让其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以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和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有利于问题解决和达到沟通的目的。
  • 29. 社会态度:主体内在的以对某一对象的评价为核心特征的心理反应倾向,这种心理反应倾向既有一定的持续性,也有一定的情境性,并且服务于一定的功能。态度的种类主要有一般态度与具体态度、个体态度与群体态度、认知性态度、情感性态度与行为性态度。
  • 30. 内隐联结测验:目标在于查明各种态度客体和各种评价属性之间的自动化联结程度。具体测量某个给定的态度客体(如一种花或一种昆虫)与某种评价属性(比如愉快词或不愉快词)的联结程度,并假定这种联结程度越高,则这种内隐态度越强烈。
  • 31.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过去经验,但是这一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它是一种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是认知主体不需要努力的,无意识的操作过程。
  • 32. 双重态度模型:威尔逊提出,人们对同一客体有两种不同的评价,即内隐态度外显态度。外显态度是指人们能够意识到的,通过自我反省就能表现出来的态度。内隐态度是人们对态度客体的自动反应,首先人们不清楚他的来源,即没有意识到这种评价的基础;其次是自动激活的;最后会影响我们的内隐反应,人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态度表现,因而不可控。
  • 33.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由费斯汀格提出的。根据认知不协调的解释,任何时间只要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协调一致时,就会感到心理冲突,因冲突而引起的紧张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促使个人放弃或者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冲突,恢复协调一致的心理状态。
  • 34. 中心路径:的说服建立在论据的逻辑性和强度上。当接受者仔细思考论据,需要一定的认知努力来琢磨信息的含义时,所产生的是信息中心路径的说服。当接受者的动机越强、能力越强就会使用中心路径。
  • 35. 外周路径:的说服建立在与说服内容性质或品质无关或额外的因素上。当接受者不花时间,也不努力来考虑劝说信息的内容或者含义,而关注与信息内容无关的因素时,这时所产生的说服是外周路径的说服。
  • 36.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所以又称为社会促进。
  • 37. 观众效应:是指,有人在现场看某人从事一项活动时,会对某人产生一种刺激作用。
  • 38. 社会干扰:是指个体在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的效率,所以又称为社会抑制。
  • 39. 社会惰化又称为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行完成一件事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和社会干扰不同的是,社会惰化是指群体共同完成一件事情,个体的行为是无须单独被评价的;而社会干扰着眼于他人的存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即使和别人一起工作,也并非同心协力完成同一件事,而是各人完成各人的任务。
  • 40.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 41.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外界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他人,二是规范。
  • 42. 顺从:也叫依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顺从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会发生顺从的主要原因有:维护群体一致;希望被人喜欢;维护既有关系等。
  • 43. 登门槛技术:这是指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小要求,再向对方提出一个大要求,那么对方接受大要求的可能性会增加,又称为“得寸进尺效应”。
  • 44. 门前技术:门前技术与登门槛技术相反,是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后,马上提出小要求,那么对方接受小要求的可能性会增加。因为当人们拒绝了别人的一个要求后,会愿意做出一点让步,给别人一点面子,使别人获得满足,这一技术又称为“留面子效应”。
  • 45. 低球技术:这是指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小要求,别人接受小要求后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
  • 46. 折扣技术:这是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折扣或给对方其他的好处。
  • 47. 侵犯行为:也称为攻击行为。是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或者说是以伤害另一力图避免伤害的生命体为目的的行为。主要特点:外显性,伤害性,有意性。
  • 48. 利他行为:是指不期望任何外部酬赏而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目的的行为。
  • 49. 助人行为:是指一切帮助他人的行为,可以是无偿的,也可以是有偿的。例如,为了回报他人的帮助而产生的回报行为和为了补偿自己使他人蒙受损失而产生的补偿行为都是助人行为,但不属于利他。
  • 50.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不一定都由利他行为引起,它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因此包括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
  • 51. 旁观者效应:是指随着旁观者人数的增多,利他行为有减少的趋势,或者说,他人在场对个体的利他行为所产生的抑制作用。
  • 52. 责任扩散:是指在某种需要给予帮助的场合,帮助他人的责任扩散到每个人身上,从而对利他行为产生干扰作用。在场的人数越多,每个人的责任越小,利他行为也就越受到抑制。
  • 53. 群体又叫团体:是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 54.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为群体每个成员所公认,而且每个成员必须遵守。正是由于群体规范的存在,群体才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 55.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借助规范的力量形成的一种对其成员心理上的强迫力量,以达到对其行为的约束作用。
  • 56.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二是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
  • 57. 合作:是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成功的合作应该具备以下条件:目标一致,这是合作的前提;行动配合;相互信任;共享成果。
  • 58. 竞争:是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同一目标而展开争夺。积极的竞争应该具备以下条件:目的正确;手段合理;遵守规则;竞争适度。
  • 59. 群体决策:是对群体所面临的问题,群体成员通过讨论、协商,寻找解决方法,确定行动方案的过程。
  • 60. 群体极化:是指通过群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当成员最初的意见保守时,通过群体讨论后将更加趋于保守;当成员最初的意见倾向于冒险时,群体讨论后将使结果更加冒险。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又称为冒险转移。
  • 61. 群体思维:是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即指一个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从而导致群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
  • 62. 社会互动: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要交往沟通,要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同时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这就是社会互动。社会互动包含多种形式:合作、竞争、冲突、调适(对称性社会互动)、暗示、模仿、感染(非对称性社会互动)等。
  • 63.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又称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包括对自己、他人、对人际关系的觉知。社会认知是人所特有的高级认知活动形式。具有选择性、协调性和投射性。
  • 64. 社会图式:社会图式就是指经过对来自社会环境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后在人脑中组织起来的认知系统。社会心理学家用这一概念解释人们如何进行社会认知以及做出相应的行动。社会图式分为四种类型:他人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事件图式。
  • 65. 社会化: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地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或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补充)
  • 66. 习得性无助:(12M、13M)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换句话说,就是面临挑战时的一种绝望心态,即使轻易成功的机会摆在面前也鼓不起勇气尝试。通俗的说就是多次失败以后的自暴自弃。(补充)

社会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汇总--华中|东师 (侯玉波版)

  • 1.【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信念。有四个来源:自己以往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生理和情绪状态。
  • 2.【社会困境】(华 2015M)当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倾向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决策,而个体的选择累积起来的后果最终对整个群体不利。在社会困境中,个体选择了自己的短期利益,但长远看,包括本人内的群体成员的利益最终会被损害。
  • 3.【搭便车效应】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承担。
  • 4.【自我概念】认识自我,并发展自我,通过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及其与他人的差异,发展出具有个人独特性的对自己的观念。
  • 5.【自我图式】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 6.【自我参照效应】希金斯(Higgins)发现人们在加工处理和自己相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更好的现象。
  • 7.【自我觉知】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包括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
  • 8.【自我提升】是个体用一种有利于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 9.【自我表演】是又叫自我展示,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放大自己的优点,隐藏自己的缺点。是印象管理的核心。
  • 10.【自我设障】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行为。积极主动地预先设障,为以后的失败找到理由,从而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
  • 11.【自我监控】一种能够根据周围的情景线索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高自我监控者对其行为的情景和人际适应线索特别关注和敏感,而且可以使用这些线索进行合适的自我表现。
  • 12.【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的诺言。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效应)
  • 13.【焦点效应】人们在自我观察的时候,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直觉的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度的现象。包括“假想观众”,“透明度错觉”。
  • 14.【自利偏差】也称为自我服务偏差,当人们加工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潜在的偏见:即成功归自己,失败归他人。
  • 15.【虚假一致性】高估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 16.【虚假独特性】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智慧和品德看成是超乎寻常的,以满足自己的自我形象。
  • 17.【自尊】是指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重要维度。
  • 18.【社会比较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来的构思,是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
  • 19.【印象】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 20.【第一印象】(首因效应)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影响更大。其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者讨厌对方。
  • 21.【近因效应】在与熟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后印象影响更大。
  • 22.【晕轮效应】(光环效应)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
  • 23.【正性偏差】(慈悲效应)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 24.【印象管理 】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
  • 25.【刻板印象】由于人们头脑中已有的经验而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固定性看法。
  • 26.【刻板印象威胁】受到刻板印象的个体由于担心别人用特定的观点评价他,同时担心自己的表现会印证这种刻板印象而产生的威胁感。
  • 27.【偏见】人们以不正确或者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对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 28.【归因】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 29.【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
  • 30.【基本归因偏差】我们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性格倾向,人格特征或者态度,而忽视他们所处情景的重要性。
  • 31.【行动者与观察者效应】是基本归因偏差的表现之一,当人们作为评价者对他人的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归因;而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做外部的归因,即作为观察者高估个人特征因素,作为行动者高估情景因素。
  • 32.【社会认知】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推论人或者事物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指人们选择、理解、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做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 33.【认知启发】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它是人们经常快速、简便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很容易出现偏差。
  • 3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 35.【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 36.【利他行为】是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
  • 37.【旁观者效应】紧急情况下,由于他人在场,不仅不会使个体的利他行为增加,反而会抑制个体的利他行为,从而产生了集体坐视不救的冷漠行为。
  • 38.【责任扩散】指个人作为险情的旁观者,当有其他目击者在场时,他去承担助人责任的可能性,比独自在场时少。
  • 39.【冲突】当不同的群体为各自的利益进行竞争时,敌意产生了,激烈的竞争演化成为了冲突。
  • 40.【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也称侵犯行为,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这种伤害行为可以是实际造成伤害的行动或语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两个关键特征:社会评价 伤害意图。
  • 41.【武器效应】武器是有效的侵犯线索,武器增强攻击行为的现象。
  • 42.【去个体化】个体在群体中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在群体中,一旦去个性化状态出现,个人的行为会较少受自己的个性支配,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而倾向于跟随整个群体的状态。群体的规模越大,凝聚力越强,越易于引发人的去个性化状态,从而导致攻击行为的增加。
  • 43.【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 44.【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
  • 45.【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 46.【依从】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行为符合别人期望的现象。
  • 47.【服从】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
  • 48.【社会促进】 又叫社会助长,个人对别人在场的意识,包括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 49.【社会抑制】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下降。
  • 50.【社会惰化】(社会懈怠)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 51.【群体思维】在群体决策中人们会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追求群体的一致性。
  • 52.【群体极化】群体讨论会放大群体最初的观点,使群体成员的观点朝着更为极端的方向偏移。
  • 53.【群体凝聚力】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它既指群体成员与整体的吸引程度,也包含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归属感、力量感。
  • 54.【多看效应】(曝光效应)见得多、接触越频繁的人或东西越容易有好感的心理反应。
  • 55.【错误效应】即一个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偶尔暴露一点小弱点,会使别人更喜欢他。
  • 56.【社会化】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其本质是生物人转化社会人。
  • 57.【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体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的现象。社会力量包括奖励权、强制权、参照权、法定权、专家权、信息权等。
  • 58.【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称“具体化”(embodiment),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简言之,就是人在开心的时候会微笑,而如果微笑,人也会趋向于变得更开心。
  • 59.【图示】通过认知经验发展起来的关于特定事物或概念的认知结构。在过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概括性知识表征。
  • 60.【认同】指个体认可、赞同、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部分的心理历程。
  • 61.【框架效应】(华2015 J)指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决断。在人际沟通中,关键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怎么说。
  • 62.【认知表征】指个体经知觉而将其外在环境中的物体或事件转换为内在心理事件的过程,人类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对事件进行认知表征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湖师 | 西南(金盛华版)

  1. 【认知失调】该理论认为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
  2. 【社会类化】是指个体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的过程。社会类化的结果,是在认知水平上扩大了群体之间的差异,同时缩小了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差异。
  3. 【角色冲突】是指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心态。包括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
  4. 【角色创造】是指行为超出一般角色模式,拓展既有角色行为范围的过程。
  5. 【角色偏常】是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6. 【角色期望】是指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
  7. 【镜像自我】是指从他人的表情和态度中看到的自我。
  8. 【角色获得】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景中的期望与情感。
  9. 【自我价值】个体选择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身进行价值评判所获得的关于自身总体价值的概念
  10.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11. 【社会比较】是指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当个体不确定自身状况的社会评价意义时,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特征共同的人进行比较,因此同辈群体在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社会比较也是获得社会性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
  12.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期望自动实现,即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一段时间后,这种期望会成为现实,学生真如期望那样获得了良性发展。
  13. 【成人社会化】是指在基本社会化基础上,成人为适应文化环境的变他及其所要求的角色重构,而在承担正式社会责任后所进行的延伸性的社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
  14. 【角色获得】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与情感。角色获得既是成人社会化的内容,又可以看做成人社会化的运作方式。
  15. 【再社会化】是指个体由于某些原因,原来已经学习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不能适应新情况,个体需要通过吸收新的角色、价值或知识来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自愿的再社会化和非自愿的再社会化。
  16. 【态度】指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为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它具有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和动力性的特征。
  17. 【社会知觉】是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其中主要是对人的知觉,这种印象通常是关于对象的外表特征的认识。
  18. 【印象】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19. 【印象形成】是指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的过程。
  20. 【验证性偏差效应】人们倾向于将认知对象综合成完整形象,将矛盾的信息资料重新整合或加以歪曲,达到认识的一致性,消除由信息不一致带来的不安,为进一步消除这种不安,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可能会有所选择,以保持先前所做出的判新或已有的态度、认知,这种对信息的选择结果被称作验证性偏差效应。
  21. 【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
  22. 【近因效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如下:(1)形成印象过程中,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2)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忘。
  23. 【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的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其他所有的特点。
  24.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即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实。
  25.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26. 【情境同一性】是指每个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于该情境的同一性。
  27.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
  28.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
  29. 【性别刻板印象】即人们关于男女行为差异的相对稳固的、倾向性的信念和看法。
  30. 【性别角色】即特定社会或群体按照人的男女性别规定的不同行为模式。
  31. 【偏见】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定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
  32. 【歧视】指不平等地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
  33. 【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34. 【异常条件聚焦模型】希尔顿和斯拉格斯基认为人们在进行归因时主要借助逆向标准和对照标准来判断。
  35. 【基本归因偏差】是指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结为其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境因素的影响。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倾向于用个体因素来解释事件,而亚洲国家的人多使用情境归因。
  36. 【活动者一观察者效应】是指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虽然,双方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但是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的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37. 【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已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把别人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
  38. 【自我概念】即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和观念。
  39. 【自我觉察】即自己把自己当作考察对象,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我的目标、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40. 【自我图式】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是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与特征的认知。
  41. 【自我确认】是指人们注意和寻找那些与自我概念相符合的信息的倾向。
  42. 【自尊】即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并且是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
  43. 【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根据班杜拉的思想,自我效能主要是从成功经验中获得的关于自己能力的概念。
  44. 【习得性无助】是指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的事件,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了放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由赛里格曼在一项动物实验中发现。
  45. 【价值】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主体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属性对于主体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即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
  46. 【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交往的含义比沟通广泛得多,交往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47. 【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接纳和喜欢。
  48. 【印刻】是指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印刻是一种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特有学习方式。
  49.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50. 【乔哈里窗】具有四个象限,包括:①公开自我,即自己和别人都知道的自我特征;②隐藏自我,即只有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自我特征;③盲区自我,即别人能看出来,但自己不能察觉的自我信息;④未知自我,即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但可能存在的自我特征。
  51. 【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根据助人行为的动机性质,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
  52.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53. 【侵犯行为】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这种伤害行为可以是实际造成伤害的行动或语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社会评价和伤害意图是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的两个关键特征。
  54.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
  55. 【依从】是指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行为符合别人期望的现象。
  56. 【服从】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
  57. 【行为参照】人们由于知识储备的不足,经验背景的缺乏,可能并不能十分肯定地作出某种选择。这个时候人们会选择一定的参照系统,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比较系统,从而指引出一定的选择。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58. 【偏离恐惧】如果一个人表现得过于突出,偏于群体的一般状况,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群体成员会更为喜欢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对于偏离群体的个人往往会厌恶、拒绝和制裁。个人的倾向性越从众,就越害怕偏离群体。【2020M】
  59. 【人际适应】在人际交往中,有的时候为了获得肯定,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人在必要的时候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保持和大多数人的一致。
  60. 【登门槛效应与技术】指在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接受性增大的现象。
  61. 【低球技术】在提出的一个小的要求被满足后,随即提出较大的要求。
  62. 【留面子效应】也称为互惠让步技术。在开始时提出一个几乎总是被拒绝的极端要求,接着退回到一个更温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要求者从一开始就预先设让的。通过这种从极端要求到温和请求的程序,可以激发被要求对象做出一个互惠的让步,从最初的较大要求的拒绝转移到接受较小的要求。
  63. 【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加的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会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处部控制的现象。当外在理由一旦替代了内在动机,行为就转向依赖外在理由的支持,内在动机就不前发生作用。
  64. 【最低要求启动策略】提出一个很小的要求;使得对方基本上不好拒绝,然后利用个体期望维护自我良好形象的心理,获得请求的成功,使个体产生依从行为。
  65. 【超限逆反】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它是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
  66.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任何时候,当外在的劝导或影响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时,人们都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自我价值的保护。即人们由于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的推动,对外界劝导或影响所做的反向反应。
  67. 【禁果逆反】即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因为禁止本身可能会增加人们对事物的关注和吸引力,并增加人们犯禁的可能性。
  68. 【态度接种】麦奎尔认为一个人已有的态度如果从未接触过相反的论点并与之交锋过时,为了预防态度被说服,抵制态度改变,也需要对态度进行接种。
  69. 【群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个体,为了某个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彼此之间具有情感联系的人群。(社会心理学所讨论的群体是规模不超过40人的较小群体)
  70. 【集群】即彼此之间没有目的导向的相互作用但却卷入相同活动的个体集合体。
  71. 【正式群体】是指组织结构确定、角色分配明确的群体。
  72. 【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依照各自的喜好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角色分化和权利义务规定的群体,一般形成于正式的工作情境之外。
  73.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适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74. 【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或社会干扰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在一个从事某项活动时,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
  75. 【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76. 【群体思维】是群体极化的一种表现,即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77. 【冒险转移:群体决策时可能会因为群体极化导致决策失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时决定更倾向于冒险。这种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
  78. 【冲突】是个体或群体感受到另一方的不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并进行反击的现象。
  79. 【镜像知觉】指对立双方持有关于对方的相似的知觉印象。这种印象通常是负性的、消极的,其主要特征是相互之间对对方的看法惊人的相似,像镜子一样相互反射,因此被称作“镜像知觉”。
  80. 【双重标准】指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具有正向意义——好的、对的;而对方所做的都是负向指向的——邪恶的、环的等。
  81. 【冲突维持归因】指人们倾向于用不好的解释去推断对方的某种行为。认知上偏差的结果,使双方维持于不信任状态,并会在特定时间的触发下最终引发冲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归因上的偏差会在群体情境中更容易出现。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广外 章志光版本

  1. 【社会心理】是指由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
  2. 【社会行为】是指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
  3. 【个体】是指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能以单独的形式活动而有个性的实体。
  4. 【群体】是指由某些基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原因、心理或目标的人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
  5. 【个体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主观映像。
  6. 【群体心理】是普遍存在于全体或大部分成员头脑中,反映群体特点和特定社会关系的共同心态或占优势的心理倾向。
  7. 【社会交互作用】指人和社会(包括社会成员、群体及社会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社会交互作用包括人与人之间信息、情感与行为的交流,也包括个人通过群体或媒体接受社会的要求和号召,或通过参加群体行为去影响社会的发展。
  8. 【交往】指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接触,以及由此形成或潜存在其中的人际关系。
  9. 【认知相符】是指人只要意识到自己的信念、观点或态度与其他观点或行为看矛盾,就会自发地去调整自己原来的观点,以与正常逻辑关系相符。认知相符理论是以认知趋向一致的状态或倾向性来解释个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10. 【一致性理论也称“和谐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理论,它假定在调整中各个因素(即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个人对信息对象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源关于信息对象所做断言的态度)都可能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总量与其相对的强度成反比。
  11. 【认知一情感相符理论】是一种关于人们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情感相符的论说,认为一旦情感发生变化,减少不相符的压力就会导致各种认知上的变化。
  12. 【角色期望】是指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
  13. 【角色采择】是指人通过观察或想象依据别人对自己的表情、态度等出现“镜像自我”,从而产生“自我概念”,并按照别人的期望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
  14. 【角色扮演】人们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看成是一般的社会期望,假若他不仅按照这种期望形成有身份名称的自我,而且也在这个框架范围内行动,就是在进行“角色扮演”。
  15. 【角色间的冲突】当一个人同时处于几种地位,具有不同的身份和扮演着多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在特定条件下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
  16. 【角色内的冲突】当一个人的一种角色由于不能同时实现两个或更多的自我期望时而产生的冲突。
  17.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和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18. 【个性化】是与社会化相对的概念。个人的社会共同性是通过个性中与社会、文化要求相适应的行为体现的,而个人的独特性则通过高度带有个人色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稳定而特殊的个人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得到体现。
  19. 【自我概念】即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和观念。
  20. 【自我觉察】即自己把自己当作考察对象,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我的目标、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21. 【概化他人】即社会文化整体。社会文化整体通过家庭、学校、司法等机构,以及规范、语言文字,使人将社会文化、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自我。
  22. 【重要他人】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人物,如父母、老师、导师等。重要他人对个人态度、观念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并对个人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来自重要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会逐渐形成个人自我的重要部分。
  23. 【镜像自我】儿童通过别人对于他的态度反应来了解和界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和实际自我。
  24. 【一般化他人】儿童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不是个别的人或独特的群体,而是将他们转换成了一个抽象的一般化他人,其自我概念是在设想的一般化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基础上形成的。
  25. 【自我图式】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是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与特征的认知。由马科斯提出,一个图式就是一个具体的成分概念。受到图式理论的影响,自我图式研究更强调自我概念的动态性质。自我图式作为自我概念的存在方式,会对我们认知周围世界和信息的获取、记忆等发挥模式化影响。
  26. 【自我图式】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是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与特征的认知。由马科斯提出,一个图式就是一个具体的成分概念。受到图式理论的影响,自我图式研究更强调自我概念的动态性质。自我图式作为自我概念的存在方式,会对我们认知周围世界和信息的获取、记忆等发挥模式化影响。
  27. 【自我概念】认识我自我,并发展自我,通过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及其与他人的差异,发展出具有个人独特性的对自己的观念。
  28. 【社会知觉】就是对社会性信息的知觉,所谓社会性信息,是指由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在社会心理学中,知觉实际上属于认知,所以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
  29. 【平均法则】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接收到信息后对其单独地加工,然后把它们平均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总体的印象。
  30. 【叠加法则】认为人在形成印象时将各个独立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总的印象
  31. 【加权平均法则】认为人们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他们给予那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大的权数。
  32. 【首因效应】人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最先接收到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的现象。
  33. 【近因效应】人们最后接收到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
  34. 【中心品质】是指那些与刺激物的其他若干特征联系密切、对印象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品质。
  35.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生活在同一领域或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常表现出许多相似性,人们在社会知觉中将这种相似的特点加以归纳、概括到认识中并固定下来,便形成了刻板印象。
  36. 【图式】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社会图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个人图式、角色或群体图式、事件图式。
  37. 【个人图式】既可以是关于一个特殊人物的图式,也可以是关于某一特殊类型的人的图式,还可以是人们关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自我图式。
  38. 【角色或群体图式】既可以是有关人们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所构成的原型,也可以是关手某种群体的图式。
  39. 【事件图式】又称脚本,是指某一段时间内,行为所发生的标准序列。
  40. 【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虚假的、一般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白己的特性。
  41.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一定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也称为“扫帚星效”应。
  42. 【积极性偏差】也称“宽大效应”,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做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宽大效应的发生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波利阿纳原则”。
  43. 【波利阿纳原则】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在大多数时间里对大多数事件做出“高于平均水平”的评价。
  44. 【认知证实偏差】人们往往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证实偏差导致个体过分相信自己判断的准确性,评价一旦形成便不轻易改变,这种偏差在错觉相关效应中最明显。
  45. 【错觉相关效应】如果两因素相互联系,人们就更容易注意并记住它们相互联系的信息,这种期望歪曲了人的知觉和记忆,使人将两种因素之间的联系知觉得比实际上更强烈。
  46. 【行为证实偏差】人们行为表现符合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期望,它实质上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47. 【后视偏差】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它是一种真正的记忆歪曲,说明个人在社会知觉中不由自主地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48. 【反事实思维】指的是事件发生后想象另一种可能发生而未发生的后果的现象。当人们经历了不期望发生或消极事件后,常常会进行反事实思维。
  49. 【虚假一致偏差】即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普遍性的倾向,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
  50. 【自我中心偏差】是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有时人们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这种偏差,而有时虽不公开表露,心里却认为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更重要。
  51. 【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们常常有对自己的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有开脱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倾向。自我服务偏差包含自我中心偏差,是个体对自我知觉的一种偏差,人们都倾向于提升自我的形象来提高自尊。
  52.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来自他人、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社会信息进行加工、推理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图式、启发式的运用以及无意识成分的参与。
  53. 【SIP模型】即“儿童社会适应重组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该模型认为,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首先面临的是需要加工的各种信息,即社会性刺激。其过程具体包括六个步骤:线索编码;线索解释和表征;目标澄清和选择;反应产生和形成;反应决定;反应执行。
  54. 【表征性启发】又称代表性启发,是指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55. 【获得性启发】又称可利用性启发、易得性启发,人们常常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的程度来进行判断。那些很容易就能回忆起来的信息被认为比那些不太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更平常。
  56. 【调整性启发】或称锚定启发,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地调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57. 【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过去的某些经验,或者未意识到某些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却依然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
  58. 【内隐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因过去经验的影响,对某一社会群体或者阶层形成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但是个体自身通常并不能意识到这些过去经验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59. 【内隐自尊】是指人们在对于自我相关或与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是的一种自我态度效应,这种态度效应也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
  60. 【印象管理】即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
  61. 【自我表现】是指任何旨在创造、修改和保持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的行为,其基本目的是建构与他人的交往,使我们获得理想的结果。
  62. 【自我提升】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或讲述自己的积极事件来使别人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策略。
  63. 【自我表露】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自我表露遵循对等原则,该原则反映了人们相互之间建立信任的机理。
  64. 【自我监控】是指根据周围的情境线索对自己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它反映了个体在较广的生活情境中强调印象管理的倾向。
  65. 【归因】是指观察者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66. 【异常条件聚焦模型】希尔顿和斯拉格斯基认为人们在进行归因时主要借助逆向标准和对照标准来判断。逆向标准就是当人们寻找结果的原因的时候,会反过来询问如果没有这种原因,那么这种结果是否还会产生?对照标准是人们把目标事件(正在寻找原因的行为)与没有发生该事件的背景事件进行对照,以直接确定目标事件的原因。
  67. 【打折扣原则】在有一种以上原因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将行为归于某一特殊原因时就不那么肯定了。凯利曾认为:“某一特定原因在产生特定结果中的作用,假如有其他似是而非的原因也存在的话,就该打折扣”。
  68. 【扩大原则】就是指,尽管存在着阻碍某行为出现的因素,但该行为还是发生了,因此增加了该行为发生潜在原因的重要性,使你更倾向于作内部归因。
  69. 【利害关系原则】当行为者的行为影响了观察者本身,这行为也就与观察着生了利害关系,会使观察者更倾向于作内在归因。
  70. 【共变原则】即在多次观察的归因,也称多线索归因。海德认为,任何特定的行为都是由很多原因共同决定的,应该在许多不同的条件下寻找特殊结果和特殊原因的联系。
  71. 【行动者与观察者效应】是基本归因错误的表现之一,当人们作为评价者对他人的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归因;而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做外部的归因,即作为观察者高估个人特征因素,行动者高估情景因素。
  72.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归因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按照不同的维度,归因风格可以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普遍的和特殊的、本性的和情境的等等。
  73. 【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得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归因训练的基本思想是,个体在对自己行为的因果知觉中,存在各种归因偏差,通过归因训练,个体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归因反馈信息,从而消除归因偏差。
  74. 【决策】是指人们在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和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和成功的可能性等考虑的基础上做出抉择的过程。
  75. 【决策风格】是指个体在长期的决策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决策倾向。
  76. 【态度改变】指人在对事物己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改变,包括一致性的改变和不一致的改变。
  77. 【一致性的改变】指方向不变而仅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即量变。
  78. 【不一致的改变】指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的旧态度,或说是方向上的改变,即质变。
  79. 【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80. 【犯错误效应】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后来心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犯错误效应”。在性别方面,男性更喜爱犯了错误的才能出众的人。而女性则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对男女对象都是如此。
  81.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的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这种现象可以用认知失调理论来解释,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选择自己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恋人的喜欢程度。
  82.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关系一经形成,就会作为进一步相互作用的背景和导向系统,对后续的交往形成定向性影响。
  83. 【自我暴露】是指一种人们自愿的,有意的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
  84. 【自我表露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重要标志。
  85. 【自我价值保护倾向】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个人,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知觉信息的选择到内部的信息加工,从对行为的解释到人际交往,都具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86. 【社会测量法】也称社会关系测量法,是由莫雷诺最先创造的。它是从团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团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
  87. 【攻击】即攻击行为,也称侵犯或侵犯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伤害行为、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攻击概念的三要素。攻击可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88. 【敌意性攻击】是源于愤怒,意在伤害的攻击,因此也被称作情绪性攻击行为。
  89. 【工具性攻击】把伤害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
  90. 【敌意】是指非身体接触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它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另外,敌意也可定义为高度排斥性的态度。
  91.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利他主义】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外部的回报。
  92. 【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根据助人行为的动机性质,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即【利他行为】。另一类助人行为具有个人意图。与利他主义的慈善行为相比,有些助人行为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发生的。
  93. 【亲社会侵犯行为】即具有潜在伤害性,但是合乎社会要求,其目的不是伤害,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行为,如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
  94. 【旁观者效应】是指由于他人在场,不仅不会使个体的利他行为增强,反而会抑制个体的利他行为,从而产生了集体坐视不救的冷漠行为。实验证明,被试认为旁观者越多,就越不会轻易给予帮助。
  95. 【合作】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合作的结果是共享其利或各得其利。
  96. 【竞争】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
  97. 【针锋相对策略】也称一报还一报策略,是指在两难情境决策中,由于决策者没有参考系,决策的唯一依据就是来自对手或其他成员的合作或竞争信息,他人合作则选择合作,他人竞争便选择竞争。
    100.【社会价值取向】又被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取向、社会价值和动机取向,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和他人结果分配的特定偏好,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倾向。社会价值取向从个体差异视角理解合作与竞争问题。
    101.【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
    102.【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群体凝聚力越高,从众倾向的压力就越大。这种为显示对群体的忠诚和确立自身的价值而引起的从众,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真从众。
    103.【服从】即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
    104.【依从】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指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的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105.【“登门槛”效应】泛指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接受性增强的现象。其两步操作之间有时间间隔,两步要求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106.【低球技术】的具体做法是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别人接受这个小的要求后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运用“低球技术”要比直接提出较大要求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其两步操作紧接在一起,没有时间间隔,两步要求有直接联系。
    107.【“留面子”效应】也称为互惠让步技术。在开始时提出一个几乎总是被拒绝的极端要求,接着退回到一个更温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要求者从一开始就预先设让的。通过这种从极端要求到温和请求的程序,可以激发被要求对象做出一个互惠的让步,从最初的较大要求的拒绝转移到接受较小的要求。
    108.【“附加价值”策略】是指向对方提出要求,在对方尚在考虑要不要答应说服者的要求时,马上提出较小诱因,以增加答应要求的附加价值,增加对方依从的几率。通常依从的一方会将附加价值视为一种让步,觉得自己也有义务做出相应的让步,因而依从了对方的要求。
    109.【“破坏一重构”策略】是通过破坏对方对游说行为的理解和抵抗并且重构说服性的信息或要求的内容,以使个体更容易被打动。这种策略可以通过抑制对方的抵抗过程,而不是直接强化对依从结果的渴望,来增加依从行为的可能性。
    110.【“相同处境”策略】是当人们觉得自己与对方有关系或感知到与对方在某些方面相似,无论这种关系和相似性是多么微不足道,人们都会因此而接受要求。这种依据互惠原则而确定的策略,即使彼此的关系非常脆弱,也往往会使人处于不得不接受的境地之中。
    111.【“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的支持力量,从而使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112.【群体】也称团体,指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和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和相互认同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113.【集群】即彼此之间没有目的导向的相互作用但却卷入相同活动的个体集合体。
    114.【首属群体】指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也称为初级群体,如家庭、同学、邻里等。
    115.【次属群体】是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的,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如公司、企业、学校等。
    116.【正式群体】是指组织结构确定、角色分配明确的群体。
    117.【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依照各自的喜好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角色分化和权利义务规定的群体,一般形成于正式的工作情境之外。
    118.【成员群体】是指个体为某个群体正式成员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成员归属于这个群体,对这个群体有较高的认同度。
    119.【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实际上没有参加,但接受其规范的群体。
    120.【面对面群体】是指以直接接触为基础运行的群体。
    121.【虚拟群体】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分布于不同的物理位置,可以跨地域、跨时间、跨越组织甚至国家界限,通过让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进行沟通而形成的一种群体形式。
    122.【工具作用】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因为群体成员的身份可以使得这个目标更容易达到。
    123.【社会规范】是人们行为的一个强大的决定因素,所有的社会都有可接受的行为规范,有些规则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而另一些规则就因不同的群体而各不相同。
    124.【社会角色】是指一个群体对特定成员的行为的共同期望,角色规定了群体中特定位置的人应有的行为,但也有人会因过分专注于自己的角色,而丧失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人格特性。
    125.【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适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126.【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阻抑)或社会干扰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在一个从事某项活动时,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
    127.【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128.【个体化】也称为去个性化,指个体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个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做出通常不会有的行为。
    129.【冒险转移】是指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
    130.【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131.【思想警卫】是相对于身体安全警卫提出来的,群体决策形成后,某些成员会回避那些不利于群体决策结果的信息与资料,或是限制其他成员提出不同意见,借此来保护决策的合法性与影响力。
    132.【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成员而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以及对其伴随而来的情感意义及价值意义的了解,即构成一个人自我概念中源自于一个人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那部分。
    133.【自我认同过程】是指一个人在个人发展历程中,经过社会化,将自己的生理特性、社会特性和心理特性与自己本身建立同一关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建立深层的心理关系的过程。
    134.【自我类别化】是指个体将自己与某一类别建立心理联系的过程。
    135.【群际偏见】通常是指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偏见让我们基于对某人所属群体的认识而不喜欢这个人。
    136.【内隐偏见】指的是无意识层面的偏见,它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同时也是难以被意识到的。在一定程度上,内隐偏见调节着某个社会范畴所具有的属性中那些无法内省辨认或者不能准确辨认的过去经验的痕迹,它对人的社会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137.【外貌偏见】是对某个人的相貌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片面态度,也就是常说的“以貌取人”。
    138.【性别偏见】通常指的是对女性存在固有的负面态度。对女性的偏见包括两种:一是敌意的性别偏见,该观点认为女性有很多负面特质,如软弱、敏感、多疑和猜忌等;二是仁慈的性别偏见,该观点认为女性需要男性的保护,她们的优秀是男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39.【歧视】是指因某一个是某特定群体或社会类别中的成员而对个体实行不公正的、负面的和伤害性的区别对待。歧视是偏见的行为成分,根源往往在于偏见态度。

Poster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