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念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10 3 月, 2024 694点热度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1.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2. 【学习最佳时期】是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

3. 【关键期】:是洛伦茨在研究小鸭子的印刻现象时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和动物的某些行为、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使其行为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华东2018M】【华中2011M】

4. 【最佳教育期】是格赛尔在双生子爬梯实验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任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过早训练并不会带来更好的训练效果。【湖南师大2020J】

5. 【敏感期】现在的心理学家针对洛伦茨的关键期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关键期的缺失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难以弥补,即个体在敏感期内更容易接受某种刺激的影响,进行某种形式的学习)

6. 【同化】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这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并不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例如学会抓握的婴儿看见床上的玩具,会反复用抓握的动作去获得玩具。当他独自一个人,玩具较远,手又够不着(看得见)时,他仍用抓握的动作试图得到玩具。这一动作过程就是同化。

7. 【顺应】是指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个体创立新图式和调整原有图式。例如上面提到那个婴儿为了得到远处的玩具,反复抓握,偶然地抓到床单一拉,玩具从远处到了近处,以后他就会用这一动作来得到玩具,这一动作过程就是顺应。

8. 【图式】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华中2021J】

9. 【横断研究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对不同年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的研究设计。

10. 【世代效应/出生组效应/组群效应/同辈效应指横向设计将社会环境影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当成是年龄增长所引起的发展变化。【华东2018M】

11. 【纵向研究设计】是指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对其心理发展水平进行长期反复观测的研究设计,也叫追踪研究设计。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12. 【聚合交叉设计】是指选取不同年龄的被试对其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追踪研究。克服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各自的不足之处,吸取它们各自的长处;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

13. 【微观发生学设计】是通过在短时间内重复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供学习的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的研究设计。

14. 【双生子研究】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某种行为特征上的相似性,探索遗传和环境对这种行为特征的影响程度。

15.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观察学习中,个体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而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其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16. 【最近发展区】儿童在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17. 【学习最佳期限】是在最近发展取得基础上提出来的,学习任何知识或机能都有一个最佳年龄,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教学作用而不造成发展障碍,要让儿童在最佳年龄学习对应的知识。

18. 【图式】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

19. 【同化】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机体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图式之中,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这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并不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

20. 【顺应】是指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个体创立新图式和调整原有图式。

21. 【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如和乳儿做“藏猫儿”游戏时,你藏起来,不见了,他还用眼睛到处寻找。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华中2014M】

22. 【视崖实验】①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普森和沃克创设的一种称为“视觉悬崖”(简称“视崖”)的装置。这是一种特殊的装置,把婴儿放在厚玻璃板的平台中央,平台一侧下面紧贴着玻璃放有方格图案,另一侧则在一定距离下面布置了同样方格图案,造成一种视觉印象:前一侧是浅滩,后一侧是深滩。实验时,母亲轮流在两侧呼唤婴儿,实验记录婴儿的爬向。②动物实验表明,凡是一出生就会行走的动物,出生后不久就能看出深度而躲避“悬崖”,而出生后尚需经过一定时间才会行走的动物,则和人类的婴儿一样,要到会爬一段时间以后,才能看出深度而躲避“悬崖”。③其结论是:1)婴儿很早(6个月)就有了深度知觉;2)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展;3)9个月以前的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26cm;4)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

23. 【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认为:(1)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2)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就具有一种普遍的语法,言语的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3)每个句子都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化规则而变为表层结构(语音等),从而被传达与感知。

24. 【合法延缓期】埃里克森提出“合法延缓期”,这一时期的青年继儿童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觉到要做出的决断太多太快,因此在做最后决断前进入一种“暂停”时期,用以延缓承担义务,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若这一阶段发展不顺利就会产生同一性混乱,对“我是谁、我将来发展成什么样的人”产生困惑。

25. 【依恋】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密联系的倾向;个体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是个体与其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6. 【三山实验】这个实验用以测验儿童的“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27. 【守恒实验】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把两杯同样多的液体中的一杯倒进一个细而长的杯子中,要求儿童说出这时哪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儿童不能意识到液体是守恒的,因此多倾向于回答说高杯子中的液体多一些。只注意到高杯子中的液体比较高,却没注意高杯子比较细。类似的以上两个的实验还有数目对应、面积守恒、体积守恒等。

28. 【观点采择】又叫角色采择,即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29. 【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感与适应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30. 【习惯化】当婴儿注意一个对象时,他的心率会放慢且会将头转向刺激源,但当同一个刺激持续呈现的时候,婴儿的心率就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或将头转开,这个过程叫“习惯化”。

31. 【去习惯化】个体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新的刺激,这时个体又恢复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和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兴趣的现象叫“去习惯化”。

32. 【守恒】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对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

33. 【心理理论】是指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行为进行因果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

34. 【自我意识】人对于自己的内在身心状态以及自己对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态,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即认识自己的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

35.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能力,性格,行为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价值和行为标准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36.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发展的主要标志和主要成分,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37. 【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其中,愉快、愤怒发展较早,而自尊、内疚发展较晚。

38. 【同一性获得】个体成功将自我许多成分统合,形成明确的世界观和前景目标。将内部的信仰和价值观与新的外部的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促进个体从事积极有意义的行为。(危机+投入

39. 【同一性危机(同一性弥漫)】个体所依赖的赋予日常生活意义和目的的价值和目标体系的突然解体或退化;通常包含强烈的情感焦虑和抑郁(六年来我第一次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痛苦)。(无危机+无投入)

40. 【同一性早闭(同一性停滞)】个体没有经过内心抉择的危机时期就已经投入到了自己的志愿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之中,但是没有进行探索,这种选择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因此具有一定欺骗性。(无危机,他人帮助解决,有投入)

41. 【同一性混乱】个体在心理社会性危机中表现出适应不了的一种更加明显的状态。个体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将想法付诸行动,无法把自己扮演的各种角色进行整合,对自己能力毫无信心。(有危机+无投入)

42. 【反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实际上是和亲社会行为对应的社会行为,是侵犯行为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的高级别体现。这类行为违背社会规范,损害社会或公众利益。

43. 【心理断乳期】霍林沃斯提出青春期至青年早期为心理断乳期,由于生理发育成熟,知识和经验结合的能力提高,自我意识的发展上发生重要变化,已具有独立人格的成人目光认识自己,考察自己与家庭的关系,要求摆脱父母的保护和依赖,并且在家庭中占有平等的,独立自主的地位,如果要求的不到父母的支持就会在两代人之间产生隔阂。青年和父母在关系上的这种变化成为心理断乳。

44. 【年龄特征】人的心理和身体的发展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因而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将表现出特定的特征。

45. 【陌生人焦虑】随着婴儿逐渐能分清陌生人和熟人,随着母婴关系的日益亲密,婴儿能很好地把主要抚养者母亲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便会引起婴儿的恐惧。

46. 【分离焦虑】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以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

47.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通信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48. 【社会性微笑】婴儿能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的刺激,对人的声音、面孔开始有特别的反应,大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

49. 【积极词汇】就是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消极词汇则是指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儿童的词汇量并不等同于他们正确运用的质量,这与儿童对词义的理解有关。幼儿期儿童掌握词义主要会犯两种错误,一种是“过度概括”另一种是“概括性过低”。

50. 【元记忆】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过程。即使是3-4岁的儿童也知道人的思维是有限的,而且有些信息更容易学习和保存。

51. 【具体形象性思维】是指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而不是凭借对事物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来进行的思维。

52. 【关键期】是洛伦茨在研究小鸭子的印刻现象时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和动物的某些行为、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使其行为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53. 【印刻】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

54.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55. 【幼态持续】又叫“幼态延续”,是社会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即减缓成熟的过程,其大意是指生物后代出生后保留幼年的状态特征,受其父母的“监护”和养育,直至独立谋生或自食其力的成长过程,广义上的幼态持续甚至还包括孕期。【湖南师大2019M】

56.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后天习得的,由于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从而采取逃避努力、放弃学习的无助行为。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华中2016L】

57. 【老年丧失观】该观点实际上将从中年起到老年的心理变化描绘成只是不断老化和衰退而没有发展,其依据是:将人看作是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将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心理的发展是单项前进的,是不可逆转的;认为年龄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并且是普遍适用的。

58. 【毕生发展观:毕生发展观由巴尔特斯(Baltes)提出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日的是要获得三方面知识:毕生发展一般规律的知识,个体之间发展差异的知识和个体发展可塑性的知识。探讨这三方面及其相互作用是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和方法论的基础,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核心特征。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桑标版本

  • 1. 【关键期】最早由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K.Z.Lorcnz)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 2. 【敏感期】现在的心理学家针对洛伦茨的关键期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关键期的缺失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难以弥补,即个体在敏感期内更容易接受某种刺激的影响,进行某种形式的学习。
  • 3. 【横断设计】又称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的研究设计。比如对全国23个省市的青少年思维发展进行研究,就属于横断设计
  • 4. 【纵向设计】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的研究设计。例如,为了考察智力的成长过程,美国的推孟1921年开始对1528名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积累了这些被试从童年到老年的智力发展资料。
  • 5. 【纵向时序设计】又称为聚合交叉设计:在纵向研究格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一定时期内重复观察这些对象,这样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
  • 6. 【跨代效应/跨代问题】追踪设计的目标群体来自某一特殊年代,该年代的显著特征为该群体带来了特定的影响,从而使设计结果难以推广。例如:抗战时期、革命时期、灾荒年代
  • 7. 【出生组效应/组群效应/同辈效应/世代效应】就是指横向设计将社会环境影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当成是年龄增长所引起的发展变化。(华东2018X)
  • 8. 【双生子研究】:利用双生子为样本,通过特征的差异来研究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发展的影响或作用,此方法多用于智力、人格的研究。
  • 9. 【最佳教育期】:是格赛尔在双生子爬梯实验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任何一项训练或教育内容针对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过早训练并不会带来更好的训练效果
  • 10.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格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引起格式的改变或创新(量变)。
  • 11. 【顺应】:改变主体的动作(格式)以适应客体(环境)的变化。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格式或调整原有格式(质变)。比如小孩从吃奶改为吃饭,从用勺子改为用筷子,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机体动作,采取新的动作。
  • 12. 【直接强化】即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
  • 13. 【替代强化】是通过对榜样进行强化来增强或提高学习者某种特定行为出现的概率。
  • 14.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在得到环境的一定支持或指导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
  • 15. 【违背预期范式】即观测婴儿对某个违背有关客体感知一般规律的事件的反应(如吸吮频率的变化)
  • 16. 【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概念,当客体在他的视野中消失时,仍然认为该客体是客观存在的
  • 17. 【心理理论】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需要、信念、意图、感知、情绪等)的认知,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 18. 【迭波理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不是只运用一种策略来解决问题,而是有不同的策略,通过策略竞争,一些策略逐渐占了优势,而一些策略则逐渐趋向于被淘汰,从而表现出不同策略之间相互交叉。
  • 19. 【产生缺失】儿童没有使用记忆策略,其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产生记忆策略的能力,而是他们没有主动地产生记忆策略。
  • 20. 【中介缺失】无论是儿童主动产生的记忆策略,还是别人教给他们一定的记忆策略,但都没有提高他们的记忆成绩。
  • 21. 【习惯化】婴儿对一个重复出现的刺激逐渐熟悉,兴趣下降。
  • 22. 【去习惯化】当刺激发生变化时,婴儿再次对声音感兴趣。
  • 23. 与偏好法一样,该程序既说明差异辨别的存在,也表明偏好的存在(对新异刺激的偏好)。同时,注意的习惯化意味着至少存在某种再认记忆的能力。
  • 24. 【错误信念任务】测试的是儿童能否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理解他人所持有的错误的想法。错误信念任务包括两种经典范式,即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
  • 25. 【基本情绪】是指那些先天的、在进化中为适应个体的生存演化而来的情绪,这些情绪具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并且可以在不需要认知参与的情况下自发产生,是物种长期进化的结果。、
  • 26. 【复合情绪】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情境以及个体对社会情境的认知和评价在复合情绪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包括自我意识情绪(是个体在具有一定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而产生的情绪,是将自我卷入情绪中的一种特殊情绪类型)和移情(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感的反应。
  • 27. 【依恋】(attachment),指的是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婴儿情绪情感、亲社会行为及对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
  • 28. 【移情】指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感的反应。霍夫曼(Hoffman,2000)指出在认知上能区分自我和他人是产生移情行为的重要因素,提出移情发展的阶段模型:
  • 29. 【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和怯生出现:当婴儿的依恋对象要离开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反抗、哭叫等行为。分离焦虑的出现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
  • 30. 【内部工作模型】 指的是婴儿对接近与获得依恋对象的一系列期望,婴儿感受到的在面临困难时依恋对象为他提供支持的可能性,以及婴儿与依恋对象之间的互动。
  • 31. 【深度知觉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表明,6个月能清楚地知觉到深度,并对高度产生惧怕。坎普斯等人发现,婴儿2个月己经具有深度知觉,但没有对视崖的恐惧感。2~3个月时对来物具有保护性闭眼反应。(华东2014X)
  • 32. 【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当客体在他的视野中消失时,仍然认为该客体是客观存在的。最初由皮亚杰提出,是指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
  • 33. 【独特自我(个人神话)】青少年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别人不能理解我正经历的一切”,“那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或“我能应付一切”。这些观念反映出青少年认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众不同的,他们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无懈可击的、无所不能的。
  • 34. 【假想的观众】青少年可能持有这样信念,即其他人像自己那样的关注他们。他们认为其他人,特别是同伴一直在关注他们、 评价他们并且对于他们的想法和行为都很感兴趣。这样的信念导致了对自我意识的强调,对他人想法的过度关注和对于现实和想象情境中他人反应的预期。假想观众使得青少年们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导致尴尬、嘲笑或拒绝的行为。
  • 35. 观点采择 采用他人的视角来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 36. 【延迟满足】为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目标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制能力。包括“礼物延迟范式”(实验具体内容需要了解)和自我延迟满足范式。
  • 37. 【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幼儿期是性别角色获得关键期)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 38. 【性别角色标准】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或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
  • 39. 【性别角色认同】(Sex-role identity)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 40. 【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最初表现在对不同玩具的偏爱上。
  • 41.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一般看法的固定印象。
  • 42. 【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指个体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它包括自主、自律、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方面。其中,自我控制(self control)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
  • 43. 【自我控制】指的是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的能力。所谓优势反应指的是对儿童具有直接、即时吸引力的事物或活动所引起的想要获得该事物或参加某活动的冲动趋向,劣势反应与此正好相反。
  • 44. 【替代强化】是指儿童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会影响儿童去学习和抑制这种行为。
  • 45. 【自我强化】是指儿童已经建立了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当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奖励自己;违反了这个准则时,就惩罚自己。
  • 46. 【道德发展】指涉及是非、对错判断标准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发生的改变,包括个体内的(在个体并没有参与社会互动时调整个体的活动)以及个体间的(用于协调社会互动并对冲突矛盾作出公断),道德发展是研究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Poster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