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念名词解释大全汇总

10 3 月, 2024 693点热度

人格心理学

许燕版--人格心理学

  • 1.【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们对人的一套看法,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和参照框架。
  • 2.【人性哲学】人性哲学体现了每位学者看待人的态度与对人的思考取向,不仅反映学者自身的生活经历及当时的社会与科学趋势,而且学者对人性的看法也直接影响他们人格理论与研究的层面与方式。
  • 3.【人格结构】人格结构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主要探讨用“特质”还是用“类型”、用“自我”还是“需要”来解释人们稳定的个别差异。
  • 4.【人格动力】人格动力这一主题探讨的是人格的内在驱动特征,它也是行为的动能。
  • 5.【人格发展】人格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到老年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各种人格特征的表现,是随年龄和习得经验增加逐渐改变的过程。
  • 6.【人格成因】在这一主题中,主要涉及:哪些因素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的主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影响人格的决定因素是遗传或是环境,二者对人格的交互作用是怎样的。
  • 7.【人格改变】人格改变探讨:人格是如何变化的?改变的条件是什么?改变的过程如何?哪些人格特征能够改变?哪些特征很难改变?
  • 8.【人格测量】人格测量是为了考查人们的人格品质与心理差异而设计、编制的人格测量工具与方法。
  • 9.【自陈测验】是根据所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客观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感受逐一作出回答,以此衡量受测者在这种人格特质上表现的程度,自陈量表由于它有施测简单、计分客观以及结果容易解释的优点,因此成为人格测量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测验。
  • 10.【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出他的反应,分析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他的人格结构。投射测验是为了克服自陈量表不能克服的防御心理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人格测验,投射技术作为一个心理测验术语,最早是由主题统觉测验的编制者莫瑞提出的。
  • 11.【人格】是个体在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中,对己、对人、对事、对物做出反应时,其自身所显示出来的异于别人的独特心理品质。
  • 12.【家族史或家谱法】家族史或家谱法是通过研究前代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在家系内后人身上得到显现的频率,用以说明某种人格特征的遗传性和遗传形态。
  • 13.【双生子研究】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通过比较同期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差异进行研究。研究者认为同卵双生子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异卵双生子的差异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
  • 14.【收养研究】研究在非亲生父母照料下成长的孩子,被称为收养研究,提供了研究基因效应和环境影响的另一条途径。这种研究可比较被收养的孩子与其亲生父母之间的相似性,也可比较被收养儿童与收养者之间的相似性。
  • 15.【选择性饲养】选择具有某种特质的动物,予以控制性交配,然后从第二代中再选出具有该特质的动物,相互交配,如此继续繁衍数代,来考察其特质的遗传性。
  • 16.【早晚期行为差异的对比研究】通过婴儿早期行为与长大后的行为差异来看遗传因素的作用,研究指标有:观察0至1岁的笑的次数,出生数周哭的量、吸吮率、身体动作量。
  • 17.【体质差异研究】强调了身心关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人的身体特征与人格有关的观点。
  • 18.【移置作用】移置作用是用一种精神宣泄替代另一种精神宣泄。例如,自我可以一种获得的对象替代另一种不可获得的对象,或者以不激发焦虑对象或行为。由于移置作用,个人真实的愿望被压抑了,并有一种较稳定的愿望所替代。
  • 19.【意识】是人对客观现实自觉的反映,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代表人在任何时刻所能够觉知到的每一件事。
  • 20.【前意识】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是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是意识同潜意识之间的过渡领域,潜意识需要借助某种形式通过前意识领域而进入意识。
  • 21.【潜意识】也称为无意识,代表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接近的部分,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支配着人的行动。
  • 22.【本我】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和非组织性的结构,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也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是原始的潜意识的本能和基本的驱力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寻求表达和直接满足而不考虑愿望是否有现实可能性、社会接受性和道德性。
  • 23.【自我】从本我中分化而来,是人格中有组织的、合理的、现实取向的系统,也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遵循现实原则。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它现实地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欲望。
  • 24.【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是儿童受惩罚而内化了的经验,自我理想是儿童获得奖赏而内化了的经验。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遵循“道德原则”。
  • 25.【俄狄浦斯情结】在这一时期,男童一般会与母亲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产生了以母亲为性爱对象的幻想,但他又觉得母亲似乎更接受父亲,于是对父亲产生敌意,同时又会感觉到父亲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既爱慕母亲,又怕招惹父亲而受到报复的矛盾状况,就是“俄狄浦斯情结”,俗称“恋母情结”。
  • 26.【阉割焦虑】此时男童会从一些线索中察觉到父亲即将对他采取的惩罚措施就是除去他的性器官,这种感觉令他处于一种强烈的焦虑状态,,即所谓的“阉割焦虑”。
  • 27.【停滞现象】:当某一阶段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过度满足时,有些人在发展过程中就会固着于某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与该阶段密切相关的性格,称之为人格发展的停滞现象。
  • 28.【退化现象】:是指个体使用比自己年龄更幼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 29.【临床观察法】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临床法,即对个体做系统深入的考察。
  • 30.【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指让来访者在毫无拘束的情况下,尽情地说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经验,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第一步,根据其中的内容可以进行其他步骤。
  • 31.【释梦】是根据来访者在意识状态下所描述的梦境去解析在潜意识状态下所做的梦,即根据访者所陈述的梦境来解析梦的含义。
  • 32.【移情分析】指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将以往对他人的情感关系,以扭曲现实的方式,转移到分析师身上,分析师由来访者的移情表现,可了解其以往的感情生活和人际关系,加以分析后即可帮助他从不真实的感情生活中挣脱。
  • 33.【抗拒分析/阻抗分析】即化解来访者的抗拒,让他说出心中压抑的事情。经过分析之后,使来访者尽情地倾诉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舒解其紧张情绪。
  • 34.【解释】是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即根据来访者在之前的过程中所得的一切资料,向来访者解析,使来访者了解在外在行为之下所具有的更深一层的意义,从而领悟到自己心理困扰的原因。
  • 35.【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由人体内部器官的兴奋所产生。这些兴奋是内部或外部刺激的结果,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
  • 36.【现实焦虑】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
  • 37.【神经质焦虑】是某些具有威胁性的本我冲动突然进入到人的意识层面而产生的反应,其危险在于自我可能会失去对不被接受的本我愿望的控制,往往由现实焦虑发展而来。
  • 38.【道德焦虑】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内疚、羞耻感和罪恶感,即所谓良心的谴责。当本我的某个原始冲动威胁自我去获得满足时,超我就会产生这样的反应。
  • 39.【防御机制】用来躲避由本能需求引起的危险、焦虑和不愉快,是自我调整本我和外部现实冲突的一种功能。
  • 40.【压抑】是防御机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在个体生活中最早出现的。是一种主动地、不自觉地将超我不允许的欲望和动机驱逐入潜意识中的过程。最常见的形式是选择性遗忘,即有选择地将不愉快的经验压抑在潜意识里,表现出无法回忆。
  • 41.【投射】是个体在潜意识中将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转嫁于他人。即明明自己有不被接受的冲动、思想和行为,却归结到别人身上,甚至借此来责难他人。
  • 42.【反向形成】即将不合乎自己态度的感受用相反的方式显现出来,用过分夸大的相反举动来压抑激起焦虑的冲动。
  • 43.【转移或代替】将敌意等强烈的情感从最初唤起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比较不具威胁的对象上,以减轻个体精神上的负担。
  • 44.【合理化】即文饰作用,用一种自我能接爱,超我能宽恕的理由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以证明自我的价值感。包括:①“酸葡萄“机制,即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而未能达到时,便否认该目的的价值和意义;②“甜柠檬”机制,因没有达到预定的期望,便提高目前现状的价值或意义。
  • 45.【否认】不承认客观现实,扭曲对现实的认知从而不必面对生活中那些无法解决的困难和无法达成的愿望,从而减轻内心的焦虑。否认和压抑不同,压抑是潜意识的,而否认是在前意识和意识的层次上进行的。
  • 46.【升华】指将具有威胁性的潜意识冲动转化成可被接受的社会性行为的过程。弗洛伊德认为,升华是唯一正向积极的防御机制。如参与某些具有攻击性的运动,如拳击、橄榄球等。
  • 47.【认同作用】指个体潜意识像别人模仿的过程。如自恋认同等
  • 48.【固着】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固着在心理学上,是指一种对刺激的保持程度,或不断重复的一种心理模式和思维特征。
  • 49.【个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和意识相连接,可以视为一个巨大的储藏室,里面容纳着曾经一度存在于意识领域内而后被压抑、隐藏、遗忘或忽略了的经验,还有一些因为太过微弱而无法存在于意识界面的经验。个体潜意识里的成分可达到意识层面,容易被意识所接受,与自我是相互作用的。
  • 50.【情结】个体潜意识有一种重要而有趣的特性。那就是一组一组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心理观念聚集在一起,形成心理观念丛,荣格称之为“情结”。
  • 51.【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是千百亿年人类集体经验的沉积物,是对外在世界作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和个体后天所习得的各种知识技能都建立在集体潜意识的基础之上。
  • 52.【原型】集体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是对某一外界刺激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可以是某个物、某个境,或某些抽象概念。
  • 53.【语词联想技术】语词联想技术是荣格创造的一种研究情结的方法,通过被试对词语的联想内容以及反应时、皮肤导电频率及呼吸频率的变化,探测隐藏在个人潜意识中的情结。
  • 54.【优越情结】是指阿德勒人格理论术语。与“自卑情结”相对。凭借虚假的优越条件表现优越感以掩饰自卑感的神经症倾向。阿德勒认为,该情结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无价值体验和自卑情结的一种过度补偿手段。他还指出,优越感是人一生不断追求的崇高目标,一个人追求优越感的需要来自他对自我缺乏能力的认识和自卑感。优越情结是一个具有自卑情结的人可以用来逃避他的困难的方法。
  • 55.【创造性自我】阿德勒提出,即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遗传和环境的塑造,而是会创造性地自由运用遗传环境所提供的素材,依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加以组合,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自己。
  • 56.【社会兴趣】阿德勒提出,指个体觉知到自己是人类社会的一份子,以及个体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态度。
  • 57.【掌握感】艾里克森认为我们具有一种超越和掌握环境的基本需要,它与同一性都是自我的功能,它的满足能为个体提供一种愉悦,类似于但又高于本我满足时的愉悦,而它受挫时也会引发强烈的不满。掌握感的获得有赖于社会的期望和支持。
  • 58.【客体关系理论】从自我心理学中衍生而来。它强调个体与他人形成关系的方式,比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内在冲突更值得注意。
  • 59.【内在客体】是指一个心理表象,它是一个和重要他人有关的影像、想法、幻想、感觉或者记忆。
  • 60.【外在客体】是指一个真正的人或者真正的物体。
  • 61.【客体】是指一个被投注了感情能量的人物、地方、东西、想法、幻想或记忆。客体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
  • 62.【客体关系】是自我与内在客体或者外在客体之间的互动。
  • 63.【反应性行为】又称应答性行为,是指由某种特定的、可观察到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即经典性条件反射下的行为。这类行为的发生和先前刺激之间存在着刺激(S)一反应(R)的直接联结。
  • 64.【操作性行为】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刺激出现的情境下发生的有机体行为。大多数是随意的或有目的的行为,代表着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
  • 65.【泛化】又称类化或概括化,是指一种条件反射建立以后,个体可能不仅对条件刺激做出行为反应,而且也可能对条件刺激相似的其它刺激做出行为反应。
  • 66.【分化】又称辨别,是指个体能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 67.【强化物】当有机体表现出某种行为后,如果紧随其后出现的某一事件或刺激能使该行为出现的几率增加,那么该事件或刺激就具有强化作用,这一事件或刺激被称为强化物。
  • 68.【正强化物】在建立操作反应时,如果呈现某一后继的喜欢的刺激物,能够加强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那么该刺激物就是正强化物。
  • 69.【正强化】由于正强化物的出现而对个体行为所产生的强化作用,称为正强化。
  • 70.【负强化物】如果撤去某一厌恶的刺激物,能够加强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那么该刺激物就是负强化物。
  • 71.【负强化】由于负强化物的消失而对个体行为所产生的强化作用,称为负强化。
  • 72.【正惩罚】如果在一个行为之后给予一个厌恶刺激,结果该行为在将来再现的可能性降低,则为正惩罚的过程,该刺激称为正惩罚物。
  • 73.【负惩罚】如果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紧接着撤除了一个原来存在的愉快刺激,导致该行为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减小,这一过程就叫做负惩罚,被撤除的刺激被称为负惩罚物。
  • 74.【强化程序】是指在建立操作条件反应时,对反应进行强化的不同方式。
  • 75.【连续强化】是对有机体的每一次正确反应都给予强化。
  • 76.【间歇强化】又称部分强化,是根据一定的反应次数决定的比例或时间间隔给以强化。因此,间歇强化可以分为间隔强化和比率强化。
  • 77.【固定时距强化】指按照一定的固定时间间隔,对操作反应实施强化,如每隔5分钟或20分钟给予一次强化,而不管有机体在这一段时间内做出了多少反应。
  • 78.【变动时距强化】是指按照变化的时间间隔进行强化,如每40分钟内随机安排5次强化。由于不知道强化什么时候发生,就需要一直保持着某一种行为,因此,变动时距强化能够避免固定时距强化的弊端,有利于行为反应的保持。
  • 79.【固定比率强化】指按照固定比侧进行强化,比如每5次正确反应之后就给一次强化。
  • 80.【变化比率强化】是按照变化的比例进行强化,例如每80次正确反应中随机安排8次强化。
  • 81.【行为的消退】是指如果操作条件作用被一种随后出现的强化物所强化,而当该强化物不再出现,此操作性反应就会随之消失,直至恢复到最初没有被强化时的水平,实际上就是不再给予强化。
  • 82.【接近接近冲突】又称双趋冲突,指个体必须对同时出现的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进行选择时所产生的冲突。
  • 83.【回避—回避冲突】又称双避冲突,指个体对同时面临的两个具有同等强度的否定性目标进行选择时所产生的冲突。
  • 84.【接近—回避冲突】又称趋避冲突,指当某一目标物对个体既有吸引力,又有压力时、个体所产生的冲突。
  • 85.【双重接近—回避冲突】或称双重趋避冲突,指当两个目标各自对个体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难以抉择时,导致个体产生的冲突。
  • 86.【挫折】是指目的性行为受到阻碍时的伴随状态。
  • 87.【攻击】是指以伤害某一有机体或有机体的替代物为反应目标的行为。
  • 88.【约拿情结】简单地说,“约拿情结”就是对成长的恐惧。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其代表的是一种机遇面前自我逃避、退后畏缩的心理,是一种情绪状态,并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在日常生活中,约拿情结可能表现为缺少上进心,或称“伪愚”。它的存在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阻碍自我实现的心理障碍因素。
  • 89.【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
  • 90.【高峰体验】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蜂、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的体验。
  • 91.【机能完善者】机能完善者是罗杰斯推崇的理想人格。这种人按照自己的机体评价过程而非价值条件生活,是有自我实现趋向者。
  • 92.【理想自我】是个体希望自己能够具备的样子。理想自我所具有的品质是个体认为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是生理方面的,也可以是能力、“财产或社会地位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个体努力追求的发展目标。
  • 93.【Q分类法】是一种自我评定测验的方法。要求被试将写有描述自我特征的一系列卡片,根据描述中符合个人的程度分为若干类,要求被试按照正态分布的方式来选择卡片,然后研究者按照被分类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他的自我特征。
  • 94.【语义分析法】是运用语义量表来研究事物意义的一种方法,最早是用来测量态度和概念的意义后来成为人格的测量工具。
  • 95.【个案研究】罗杰斯是第一个对个案进行有计划研究的人。罗杰斯不仅第一个坚持对心理治疗进行连续的研究,而且还对治疗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 96.【来访者中心疗法】又叫个人中心疗法,罗杰斯从现象学出发,认为心理治疗的中心是当事人,强调要相信当事人的人格力量,充分尊重当事人的个性。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是:来访者是自己最好的专家,他们有能力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治疗者的任务是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一步地了解,以找到解决办法。强调引导当事人的方法,而不是指示或者灌输。治疗者的任务不是改变来访者,而是要努力启发来访者的自我指导能力。
  • 97.【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能诱发和指导相等形式的适应性和表现性的行为。
  • 98.【首要倾向/首要特质】首要倾向也叫显著特质,表现一种占绝对优势的行为倾向,这种倾向的渗透性极强,几乎所有的行动均可受此影响,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不过,在一个人身上只有一个首要倾向,且只能从少数典型人身上看到这类倾向。首要倾向十分强大,像一种具有统治性的特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统治性特征,它们也并不是在每个情境下都能表现出来。
  • 99.【中心倾向/中心特质】中心倾向也叫核心持质,是指普遍性与渗透性略弱于首要倾向的重要人格特征。莓个个体都有几个中心倾向,奥尔波特认为一般人所具备的中心特质大约是在五项到十项之间。
  • 100.【次要倾向/次要特质】次要倾向则代表那些最不显著、最不具概化性与一致性、渗透性最弱的特征,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某些次要特质可能只有个别的亲密朋友才能发现。
  • 101.【机能自主】任何习得的动机系统中,其所含有的动力不是该习得系统发展时原有的动力,就之为机能自主作用。
  • 102.【R技术】R技术是因素分析中最普通的形式,通常是对很多被试进行多种人格测量,然后求在这些变量上得分间的相关系数,利用语素分析萃取相关变量背后的共同因素。
  • 103.【P技术】P技术是在一定时期、不同场合下,对同一个体的一些人格特质进行重复测验,以了解个个体独特特质结构及其变化过程的因素分析技术。
  • 104.【建构/构念】是人们用来解释世界、分析世人的观点,是人们用来对事件整理分类的二种概念,也是人们看待并控制事件的思维模式。它能对现实作出预测。
  • 105.【核心建构】是个体行为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建构,它是决定了个体行为的一致性或同一性的关键建构。
  • 106.【外围建构】是较易改变的建构,不起决定作用的建构。
  • 107.【可渗透建构】是能容纳新成分进入其适用范围的建构。
  • 108.【非渗透建构】是拒绝新的成分进入其领域的建构,是对事件的预测绝无改变的建构。
  • 109.【紧缩建构】是对事件的预测绝无改变的建构
  • 110.【松散建构】是对事件的预期可随时间、情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的建构。
  • 111.【言语建构】是有一定文字符号来表达的建构。
  • 112.【前言语建构】是通过非文字符号来表达的建构。
  • 113.【主导建构】是包含其他建构在内的上位层次的建构。
  • 114.【从属建构】是被包含在别的建构中的下位层次建构。
  • 115.【角色建构测验】提供一种途径,以考察个体运用什么建构来解释世界。
  • 116.【固定角色疗法】让来访者扮演一个由心理治疗者设定的新角色,来访者按照新的治疗者鼓励患者以新的方式来看自己,以新的方式行动,并以新的方式来解释自己是个新的人。
  • 117.【人际信任】是指个体对他人言语承诺的信赖程度。
  • 118.【控制点】 也称为强化的内外控,是指个体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看法。
  • 119.【观察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而产生学习,在观察学习中,被观察的对象就是“榜样”或“示范者”。
  • 120.【替代性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看到某种行为受到奖励后,观察者表现出该行为也随之增加,像是自己获得了强化一样:当他们看到某种行为受到惩罚后,他们的相应行为也随之减少,像自己受惩罚一样。这个现象被称为替代性强化。
  • 121.【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一个人在表现某种行为之后,若自己感到有成就,就产生了激励性强化作用;若自己感受到失败,就产生了惩罚性强化作用。
  • 122.【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成功表现某种行为所具有的能力的一种预期或主观评估。
  • 123.【原型】就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 124.【图式】是一种有助于人们知觉、组织、处理并利用信息的假设性认知结构
  • 125.【脚本】是指在某一情境中一套或一系列被认为适当或合乎规定的行为。
  • 126.【内隐人格理论】是指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人格理论,之所以称之为内隐,是因为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他们的人格特质分类或并未把这些特质组织成正式的人格理论。
  • 127.【自我图式】有关自我的概念化的认知组织就是自我图式。
  • 128.【EAS气质模式】A.H.巴斯和普洛明提出气质的EAS模型,确定三种气质倾向:情绪性,指个体情绪反应的强度;活动性,指个体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交际性,指个体的人际交 往特点。A.托马斯切斯提出儿童气质的九个维度,即活动水平、节律性、主动或退缩、适应性、反应阈限、反应强度、情绪质量、分心程度、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并据此划分三种气质类型:易教养型、困难型和缓慢发动型。
  • 129.【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 130.【感觉寻求倾向】当人们感到无聊或烦闷时,会倾向于冒险、艺术创造、变换性伴侣、酗酒和吸毒等等。美国心理学家朱可曼把这种对感觉刺激和经验变化的需求称为“感觉寻求倾向”。
  • 131.【进化心理学】是一门革命性的新科学,它是一种以整合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现代理论的视角洞察科学与实践的心理学。阐明了人类心理被设计解决各种信息加工问题——即生存和繁殖问题。
  • 【行为遗传学】是研究支配生物的向光、向地、摄食、求偶、育儿、攻击、逃避以及学习与记忆等行为的基因和基因表达的时间、场所及作用途径等的遗传学分支学科。行为是受基因控制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特殊的行为,越是低等的生物,行为模式就越单纯

郭永玉版--华中师大347 陕师大347参考用书

  • 1. 【人格】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模式。
  • 2.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 3.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气质是先天形成的。
  • 4.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例如,你在星期二测了自己的身高,星期五重测一次,短短几天之内身高不会发生变化。如果两次的测验结果是相同的,就说明你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可靠的,这就是信度问题。对于人格测验,信度是指多次对同一个人施测某一测验,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指望得到同样的结果。换言之,信度指一项测验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测验信度的高低,通常用相关系数来表示。
  • 5. 【效度】是指一项测验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指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比如用一个测验去测量自尊,然而得出来的是自信,那么说这个测验的效度很低。
  • 6. 【偏见】人们以不正确或者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对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测评者也是带有主观性的人,因此,每个施测者的主观偏见不可避免地影响施测过程和对结果的汇总和解释。
  • 7. 【宽厚效应】即总是给他人以正面的评价,对每个评定对象都打高分。如,学生对老师的评定,以及朋友之间的评定;有时陌生人之间为了表示友好也会显得不那么挑剔。
  • 8. 【晕轮效应】是主观偏见的另一种表现,它是指由于对人的某一品质或特点有清晰、深刻、突出的印象,从而掩盖了这个人的其他品质和特点,形成夸大的社会印象。
  • 9. 【内隐人格理论】内隐人格理论是普通人对人格特质间关系的假设,当人们描述他人时,这种假设会影响判断。比如,若告知一个人,新同事是个热情的人,他就会联想其正面的特质,诸如优秀、友好、聪明,等等。
  • 10. 【刻板印象】由于人们头脑中已有的经验而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固定性看法。
  • 11. 【自陈测验】是根据所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客观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感受逐一作出回答,以此衡量受测者在这种人格特质上表现的程度,自陈量表由于它有施测简单、计分客观以及结果容易解释的优点,因此成为人格测量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测验。
  • 12. 【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出他的反应,分析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他的人格结构。投射测验是为了克服自陈量表不能克服的防御心理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人格测验,投射技术作为一个心理测验术语,最早是由主题统觉测验的编制者莫瑞提出的。
  • 13. 【特质】是“个人所具有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使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以步调一致的反应”。特质使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行为和表现行为具有一致性。具有不同特质的人,对同一个刺激物,反应会不同。
  • 14. 【共同特质】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群体都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所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种概括化的性格倾向。
  • 15. 【个人特质】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个人特质,只有个人特质才是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进一步区分了三类不同的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
  • 16. 【首要特质】个体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人格特质,最能代表个人的特点,在个人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 17. 【核心特质】能够代表个体主要特征的几个特质。
  • 18. 【次要特质】指一个人某种具体的偏好或者反应倾向,通常只有熟悉的人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
  • 19. 【机能自主】是奥尔波特的动机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来自于奥尔波特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批评。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的人格植根于儿童时期的经验。但奥尔波特则认为,即使成年时期表现的行为与儿童时期相似,也不代表二者的动机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支配人某种行为的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分为持续性机能自主和统合性机能自主。
  • 20. 【自我客体化】成熟的人格会将自我的部分当成可观察的客体。
  • 21. 【共同特质】是指人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拥有的特质,如内外向等。
  • 22. 【独有特质】则为个体所特有,通过兴趣、习惯、态度等形式体现。
  • 23. 【本体特质】受生物因素影响,【环境塑造特质】由环境决定。
  • 24. 【能力特质】是个体在应对复杂的问题情境时表现出的技能,决定其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 25. 【气质特质】是个体普遍的反应倾向或行为风格,决定着所有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 26. 【动力特质】是个体行为的驱动力,定义了动机和兴趣等。
  • 27. 【表面特质】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彼此是不相关的。
  • 28. 【根源特质】是内在的、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基本因素的特质,是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
  • 29. 【情操】是通过与环境(人、事、物)接触形成的与生活中某些重要方面有关的动力特质,是人格中更为持久、深层的潜在动力结构,对个体具有较普遍的影响力;
  • 30. 【唤醒】是指大脑皮层随时准备反应的警觉状态,它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激活水平。
  • 31. 【行为遗传学】关注样本中基因变异与人格特质变异交叠的部分,并试图找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 32. 【分子遗传学】倾向于研究与具体的人格特质或者人格障碍有关的基因变异。
  • 33. 【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构成。它的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 34. 【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來,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
  • 35. 【潜意识/无意识】是人格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己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 36. 【本我】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是人格结构中最难接近的,同时又是强有力的。个体的年龄越小,本我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 37. 【自我】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由于作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 38. 【超我】超我包括两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其中前者是超我惩罚性、消极性、批判性的部分,它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所构成的,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 39. 【早期经验决定论】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在经过一系列心理机能的发展后,其稳定的人格在大约5岁的时候基本就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早期经验决定论。
  • 40. 【固着】人生全程有五个发展阶段,最重要的是前三个阶段(从出生到五、六岁),这期间如果不恰当地满足(过分放纵或过分限制)力比多需要,就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即所谓的固着,也就是人格不会随生理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地成长。
  • 41. 【退行】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就会表现出固着年龄时期的幼稚行为,即所谓的退行。
  • 42. 【现实焦虑/客观焦虑】产生于对现实世界中实际威胁的恐惧,但是并不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客体。
  • 43. 【神经质焦虑】产生于满足本我的本能需要的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它恐惧的并非本我本身,而是受本我支配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或惩罚。简言之,神经质焦虑是害怕因表现本能冲动而受到惩罚。
  • 44. 【道德焦虑】源自对自己良心的责备,是个体行为与超我的价值观相冲突导致的羞耻感和内疚感。故而道德焦虑的水平依赖于良心的发展水平。
  • 45. 【压抑】冲动被排除到意识之外,使自我阻止激起焦虑的那些念头、情感和冲动达到意识水平。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选择性遗忘。
  • 46. 【投射】指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态度、行为和欲望推给别人或其它事物,如“借题发挥”。
  • 47. 【反向形成】为了掩藏某种欲念而采取与此欲念相反的行为。如“矫枉过 正”、“此地无银三百两”。
  • 48. 【转移】指将一种引起焦虑的冲动改换为另一种不会引起焦虑的冲动。如,单位上受了气,向家里人发泄。
  • 49. 【合理化作用】也称文饰作用,用一种自己能接受的、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常见的合理化作用有两种:一是“酸葡萄”机制,二是“甜柠檬”机制。
  • 50. 【否认】是指个人潜意识的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如,否认丈夫己死。
  • 51. 【升华】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
  • 52. 【自由联想】它从催眠术中演化而来。弗洛伊德采用布雷尔在治疗安娜时使用的谈话疗法,即在傕眠状态下引诱患者把自己以往致病的创伤经验或事件尽情吐露出来的办法,并加以发展,创立了自由联想法。它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它构成精神分析的基础。
  • 53. 【释梦】弗洛伊德认为释梦是“通往了解精神分析生活中无意识状态的成功之路”,梦是欲望的满足,梦代表着被压抑的欲望和冲动的虚假的满足。梦有三个来源:一是感觉刺激,二是发梦者在清醒时的所思所想,三是本我的冲动。
  • 54. 【催眠】催眠是指催眠师向被试提供暗示,以唤醒他的某些特殊经历和特定行为。弗洛伊德利用催眠发掘人潜意识里的欲望,释放潜意识进行治疗。
  • 55. 【个体潜意识】蕴藏着个人生活中被压抑或遗忘的记忆、冲动、欲望等经验,也有一些是模糊的知觉。这一水平隐藏得并不深,其中的事件很容易返回意识层面。
  • 56. 【情结】个体潜意识中一些共同主题的经验群集成情结,进而影响行为表现,这些情结实质上也就是人格中的“较小人格”。
  • 57. 【集体潜意识】在个体潜意识之下,更难接触的层面,是个体不了解的、最为神秘的领域,它包含所有人类以及动物祖先所遗留下来的那些经验。人人都具有这些经验,它们形成了人格的基础。集体潜意识跟个体潜意识不同,它们并不能被觉察、回忆或形成相关的表象。
  • 58. 【原型】集体潜意识中的经验以原型的形式出现,原型是心理生活的先天决定因素,也是一些在心灵的各个意识层面相互联系的功能单位。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阴影、真我、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等几个类型。
  • 59. 【人格面具】是个体在公众面前的角色表现,用来掩饰真实面目。当某人以特定角色出现在社会上时,这个面具就代表了他本人,不过这个角色并不是完整的自我,同真实人格可能是不一致的。若过分沉溺于这种角色扮演中,人格面具就可能会丧失其适应价值。
  • 60. 【阴影】阴影是人性中的阴暗面,是恶的源头,是从低等生命形式遗传而来的,包含一切为人所不齿的念头和冲动。不过阴影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也是活力、自主性、创造性和深刻情感的源头。故而阴影的存在对于完整的人格发展也是必要的。
  • 61.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反映了每个人身上都会展示的某些异性特征,分别是男人身上的女性化特征和女人身上的男性化特征。
  • 62. 【真我】(有的书也称自性)是荣格理论中最重要的原型,是最晚出现的心灵要素。它产生于自我又远胜过自我,居于心灵中央,综合和平衡潜意识的各个方面,使人格具有了和谐统一性。荣格将真我比做朝向自我实现的内驱。
  • 63. 【创造性自我】指人格中的自由成分,它使得个体能在可供选择的生活风格和追求目标之间进行选择。阿德勒认为,人类不是遗传或环境的简单被动的接受者,每个人都自由地作用于这些影响,按照个人自己的方式创造地将它们加以组合。
  • 64. 【社会兴趣】指人性中亲社会的一面,是全人类和谐生活、友好相处、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需求。社会兴趣虽然是遗传得来的,但它必须加以认识才可能得到发展。父母对发展儿童的社会兴趣具有重要的影响。
  • 65. 【发展线索】主要强调自我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它描绘了儿童正常发展过程中的特征表现,也可以作为儿童发展不良的指标。
  • 66.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已是谁”及“自已将会怎样”的主观体验。人们需要了解自己的生命,不管过去还是未来都朝向一个确定的有价值的方向前进。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也在积极寻求社会和团体对自身的接纳和认可。
  • 67. 【基本焦虑】霍妮认为,人生最根本的奋斗是对安全感的追求,当人处于焦虑情境中,对安全感的需要就特别强烈。霍妮提出的“基本焦虑”是一种独自面对严重问题且安全无助的感受。感到无助是儿童遇到的基本问题,因为儿童还未发展出一套应付环境和满足自己需要的有效方法。父母挫伤孩子安全需要的行为乃“基本罪恶”,其导致孩子的“基本敌意”,进而产生“基本焦虑”。
  • 68. 【神经质的需要】当基本焦虑出现后,儿童为了摆脱焦虑,会逐渐形成一些自我保护机制,这些保护机制成为儿童人格的一部分,被霍妮称为神经质的需要,它是一种防御焦虑的方式。
  • 69. 【社会性格】指的是社会成员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相近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为大多数人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社会性格与群体性格和个体性格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般与个别或共相与殊相的关系。其中社会性格是对群体性格和个体性格的概括和抽象,群体性格和个体性格是社会性格的具体体现,受社会性格的制约和统摄。社会性格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由此而形成的社会性格也就不同。
  • 70. 【社会潜意识】是指一个社会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经验领域。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吸收弗洛伊德的个体潜意识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思想的基础上,将潜意识概念移置于人类社会结构中而提出。它包含一个社会特有的思想和感情,是个人带有社会制约性的过渡过程的产物。只允许符合社会需要的某些思想感情存留于意识之内,而把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观念情感排斥于意识之外。
  • 71. 【经典条件反射】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 72. 【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得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 73. 【泛化】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引起反应。
  • 74.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 75. 【强化】是指跟随在一个行为之后,使得该行为日后出现的可能性增加的条件。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 76. 【正强化】呈现某一后继刺激物,能够加强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 77. 【负强化】由于某一刺激的消失而导致加强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 78. 【惩罚】是指跟随在一个行为之后,使得该行为日后出现的可能性减少的条件。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
  • 79. 【正惩罚】在一个行为之后给予一个厌恶刺激,结果该行为在将来再现的可能性降低。
  • 80. 【负惩罚】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紧接着撤出了一个原来存在的愉快刺激,导致该行为在未来发生的概率降低
  • 81. 【奖励】在行为发生之前,给予一个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频率。
  • 82. 【固定时距模式(定时强化)】在固定时距内给予强化,而不管有机体在这一时距内作出多少次反应。
  • 83. 【可变时距模式(变时强化)】用平均时距代替固定时距,即在规定的一段时间里实施一次强化,但强化间隔不固定。
  • 84. 【固定比率模式(定比强化)】不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给予强化,而是在有机体作出一定标准次数的反应后给予强化。
  • 85. 【可变比率模式(变比强化)】保持强化比率的平均值不变,但具体实施强化时,比率范围却有相当大的变化。
  • 86. 【初级强化物】是指同有机体生存有关的强化物,如食物、水、空气、性等,其强化特性是由生物学因素所决定的;
  • 87. 【次级强化物】是指需要与初级强化物建立联结才能起到强化效果的强化物。
  • 88. 【连续强化】是对有机体的每个反应都予以强化,这种程序可以增加反应的效率,但却降低了强化物的效能,行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
  • 89. 【间歇强化】是间隔一段时间,只对部分行为给予强化,它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强化物,还可以使行为更持久,行为建立得慢,消退得也慢。
  • 90. 【行为塑造】是通过对接近目标行为的多个具体反应逐步子以强化,使有机体最终习得该行为的过程。
  • 91. 【连续性逼近】对接近目标行为的多个具体反应逐步予以强化的方法,它是行为塑造的基本原则。
  • 92. 【驱力】是指任何能够驱动有机体表现出一些活动的强刺激。驱力可能是内在的,如饥饿或口渴;也可能是外部的,如嘈杂的噪音或高温。
  • 93. 【初级驱力】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驱力,由生物因素决定的,如饥饿、口渴、疼痛、性等;
  • 94. 【次级驱力】指习得的驱力,通常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如恐惧﹑焦虑﹑成功的需要等。
  • 95. 【线索】是决定有机体产生什么反应,何时、何地做出反应的刺激。驱力为行为提供动力,而线索指导行为。
  • 96. 【反应】是由当前的驱力和线索引发的行为,目标在于消除或降低驱力
  • 97. 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反应比其他反应更易出现。列出在某一情境下所有可能出现的反应,并且按照发生的可能性从高至低排序,就是反应的层级。层级中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叫做【优势反应
  • 98. 【双趋冲突】两件事物都有吸引力,都想趋之,但二者不可兼得,难以抉择。这是一种难以取舍的心理困境。
  • 99. 【双避冲突】两件事都有排斥力,都力求避免,但必须择取其一,难以决定。
  • 100. 【趋避冲突】个体遇到单一目标同时怀有两个动机(嗜酒者不得不戒酒)时,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又恶而避之;使个人的情感与理性矛盾而形成的精神痛苦,即起于趋避的心理冲突。
  • 101. 【双重趋避冲突】这是双避冲突与双趋冲突的复合形式,也可能是两种趋避冲突的复合形式。即两个目标或情境对个体同时有有利和有弊,面对这种情况,当事人往往陷入左右为难的痛苦取舍中,即双重趋避冲突。
  • 102.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提出,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
  • 103. 【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 104. 【自我实现】是 Maslow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指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希望干适合自己干的事情,希望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种人。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105. 【高峰体验】这是自我实现的人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完美感,充满着敬畏、迷狂和极度幸福之感,自我与世界融为一体,不再有时空限制和矛盾冲突。这种体验虽难以言传,但确实存在,普通人偶尔也有这种体验,但自我实现的人这种体验较多。
  • 106. 【现象场】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已的主观世界中,这个主观世界仅他们自己知晓,并决定着人的行为。即人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个体能对感知过、经历过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些知觉和意义的整体便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其中包括意识和无意识。
  • 107. 【价值条件】父母(也包括他人)的关怀和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价值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
  • 108. 【自我协调】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中没有相互冲突的经验。自我不协调有两个原因:①儿童的直接经验与来自父母的评价性经验不一致;②自我概念中的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不一致。
  • 109. 【真诚一致】即要求对自己不加任何矫饰,不加任何隐藏和作假,表现真实的自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让自己的任何经验、任何感受、任何冲动毫无保留地进入自己的意识。
  • 110. 【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人的一切经验,包括欲望、恐惧、冲突等。要进入他人的主观世界,去感受并理解他人,既感人之所感,又知人之所感,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痛苦,并将自己的这些感受有效地表达出来。
  • 111. 【有条件积极关注】是指个体只有在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人标准的条下才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这里所说的他人主要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和教师。
  • 112. 【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指个体在任何条件下,即便表现出弱点和错误的时候,都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
  • 113. 【原始生命力】能够使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
  • 114. 【建构】即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构。
  • 115. 【个人建构理论】指人格就是人们在看待和解释事件上的差异。
  • 116. 【焦虑】凯利将焦虑定义为个体认识到其遭遇的事件在自己建构系统的适用范围之外时的体验。
  • 117. 【威胁】指个人意识到其核心建构即将发生重大的改变而产生的体验。对威胁的反应可能是放弃冒险。即保持原有的建构,以避免恐慌。
  • 118. 【固定角色治疗】凯利认为引起患者探究讲解事物的不同方法之一是使他们假装成不同的人。在固定角色治疗中,治疗家给予病人一种性格素描,要求他们把它表演出来,正像是一个演员在剧中扮演角色一样,为了促使新建构的形成,要求这位患者去扮演同他本人人格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
  • 119.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观察学习中,个体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而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 120. 【直接强化/外部强化】: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干预;
  • 121. 【间接强化/替代强化】:(华中347 2011M)学习者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反之,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 122. 【自我强化】: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 123. 【三元交互作用论】人的行为是主客观交互作用的结果,行为的外在决定因素与内在决定因素,都是交互影响中的一部分,不仅各自影响行为,也会互相影响。行为(B)、主体(P)和环境(E)这三个因素,任何两项都是由交互作用存在的。
  • 124.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信念。它是个体情境特异性的主观感受。
  • 125. 【延迟满足】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 126. 【A型性格】总是努力不懈,希望用越来越少的时间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经常投人与他人对抗性的竞争,而且否认自己感到疲劳,在遇到挫折时也容易表现出敌意,他们的过度认真和竞争性源于他们对于控制的渴望,A型性格与心脏病高相关。
  • 127. 【B型性格】比较放松,比较有耐心,能够悠闲地对待工作和生活。
  • 128. 【C型性格】又称癌症敏人格,表现为过度隐忍与合作、屈从权威、回避矛盾、压抑和掩饰负面情绪(尤其是愤怒)等,一项研究表明,压抑愤怒与胃癌、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 129. 【D型性格】突出特点是消极情感和社会抑制。D型性格者有比较稳定的负性情绪体验,如预怒、冲突、沮丧和焦虑等。在社会交往中,他们容易感到紧张不安,倾向于有意识地压抑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表达。在五因素人格量表上,D型性格者表现为较高的神经质和较低的外向性,前者与消极情感高度相关,后者与社会抑制有关。D型性格不同于抑郁,它通常可以用来识别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
  • 130. 【特质焦虑】个体感到焦虑的倾向性,是对危险情境的预先反应倾向。
  • 131. 【状态焦虑】焦虑是暂时波动状态,是个体面临威胁情境时体验到的、短暂的情绪反应。
  • 132. 【本能漂移(华中347 2012M)一种机能趋势,机体即使通过习得,在一定环境和时间后,其行为也会向着本能行为逐渐漂移。对于一些动物及行为,其本能行为足可以干扰习得行为,并通过自我强化而占据成为主要行为方式。(布里兰夫妇)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郑雪版(湖师大 华南师大 河南师大)

  • 1.【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 2.【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格的一门心理学分支学科。是探讨人格的构成、动力及其运作、起因、发展与后果的心理科学。
  • 3.【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某种活动顺利完成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 4.【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往往一个人在一岁时就体现出他的气质特点,然后终身保持相对稳定。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秉性”“脾气”。
  • 5.【性格】是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是不易改变的、稳定的心理品质。性格是人格的核心成分。
  • 6.【范型】语言的派生方法中,对相似的字母组合习惯沿用相同的变形方法。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运用这一术语描述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指科学家共同遵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信念的总和。
  • 7.【人格研究】人格研究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研究人格理论的方法和技术,另一种是指采用这些方法和技术对人格理论或专题开展的具体研究。
  • 8.【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多次测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测验信度的高低,通常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常用的信度有重测信度、折半信度、复本信度和评分者信度。
  • 9.【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想要测量的两者间的相符合程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准确性。
  • 10.【自陈测验】是根据所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客观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感受逐一作出回答,以此衡量受测者在这种人格特质上表现的程度,自陈量表由于它有施测简单、计分客观以及结果容易解释的优点,因此成为人格测量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测验。
  • 11.【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他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表现出他的反应,分析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他的人格结构。投射测验是为了克服自陈量表不能克服的防御心理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人格测验,投射技术作为一个心理测验术语,最早是由主题统觉测验的编制者莫瑞提出的。
  • 12.【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是由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瑟韦和麦金力于40年代制定的,是迄今应用极广、颇富权威的一种纸-笔式人格测验。该问卷的制定方法是分别对正常人和精神病人进行预测,以确定在哪些条目上不同人有显著不同的反应模式,因此该测验最常用于鉴别精神疾病。
  • 13.【16PF】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的卡特尔教授根据自己的人格特质理论,运用因素分析方法编制的测验。本测验测适用范围很广,凡是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都适用。广泛用于人员的选拔和评定。
  • 14.【EPQ】艾森克人格问卷,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编制的一种自陈量表,有成人问卷和儿童问卷两种格式。包括四个分量表:内外倾向量表(E),神经质量表(N),精神质量表(P)和效度量表(L)。有男女常模。P、E、N量表得分随年龄增加而下降,L则上升。精神病人的P、N分数都较高,L分数极高,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 15.【罗夏墨迹测验】因利用墨渍图版而又被称为墨渍图测验,是非常著名的人格测验,也是少有的投射型人格测试。在临床心理学中使用得非常广泛。通过向被试者呈现标准化的由墨渍偶然形成的模样刺激图版,让被试自由地看并说出由此所联想到的东西,然后将这些反应用符号进行分类记录,加以分析,进而对被试人格的各种特征进行诊断。
  • 16.【主题统觉测验】由默里为性格研究而编制的一种测量工具。简称TAT。全套测验共有30张比较模糊的人物图片,其中有些是分别用于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的,有些是共用的。测验时让被测验者根据图片内容按一定要求讲一个故事。被测验者在讲故事时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图画中的主人公身上。通过主题统觉测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格特点。
  • 17.【房树人测验】又称屋树人测验,简称HTP。给被试者铅笔、橡皮以及几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上描绘一些图画,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被测验者的心理现象、功能,判定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等问题。
  • 18.【语句完成测验】是以未完成的的句子作为刺激,让受测者自由的给与语言反应来完成未完成的部分。依据受测者的反应内容来推断受测者的情感、态度以及内心冲突等。
  • 19.【字词(字词)联想测验】语词联想技术是荣格创造的一种研究情结的方法,让被试按照一种简单的规则,对一些特定的刺激性词语做出自己的联想与反应。通过被试对词语的联想内容以及反应时、皮肤导电频率及呼吸频率的变化,探测隐藏在个人潜意识中的情结。
  • 20.【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构成。它的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 21.【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來,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
  • 22.【潜意识/无意识】是人格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己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 23.【本我】完全是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所组成的。它同人的肉体过程相联系,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并且储存它们和向自我、超我提供能量。弗洛伊德把本我中所具有的精神能量称为力比多,有时特指性本能所产生的能量。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只对自己的需要感兴趣,一点儿也不听从现实和理性的指引。
  • 24.【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他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总是根据现实情况来满足本我的欲求。
  • 25.【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一部分,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儿童会内化父母关于奖惩的标准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其中什么行为是“好”的标准就是自我理想,什么行为是“坏”的惩罚规则就是良心。超我遵循“道德原则”,超我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总是与本我相对立,力图限制本我的私欲。
  • 26.【现实焦虑】它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的紧张、不安和恐惧。
  • 27.【神经质焦虑】它是由于担心失去对本我控制而产生的潜在危险所引发的,这种焦虑不是对本我自身的恐惧,而是害怕它不分青红皂白的冲动带来受惩罚的结果。
  • 28.【道德焦虑】它是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良心不安、羞耻感和有罪感。道德焦虑是伴随着超我的形成而来的,超我不成熟的人很少体验到道德焦虑。
  • 29.【压抑】是自我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别的防御机制的运行要以它为基础。是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人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本我中的先天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的压制;另一种是对个人后天生活中痛苦经验和不良欲望的压抑。比如,某位夫人忘记自己的结婚戒指放在什么地方了,不管怎么找也找不到。这件事表面上看来是偶然的,其实它不过是这位夫人对丈夫的不满情绪和离婚欲望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从而通过一种扭曲的形式在意识和行为中的表露。
  • 30.【否认】它伴随着痛苦一起产生,是为了减轻痛苦的一种保护性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人不相信、不承认对自己不利的、带来痛苦的现实情况。例如:一些人在亲人逝世的噩耗传来时,大叫道:“不!不!这不是真的!我不相信!”。
  • 31.【投射】不承认自己身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这些不良品质、思想感情投射给别人,看成是别人具有的东西。例如,一个男子可能会对妻子说:“你并不真心爱我。”并坚信自己的话是真实的。然而事实上,他早已不爱自己的妻子了,而被别的女子所吸引。
  • 32.【反向作用】这是一种人努力表现出自己不良品质和情感的对立面来减轻焦虑的方法。例如,刚刚步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有一段时间相互对抗、怀有敌意,这种意识上的对抗和敌意是一种假面具,掩盖了潜意识中对异性的好感和倾慕。
  • 33.【合理化】又称为“文饰作用”。通过这种机制,人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者内心想要却得不到满足的痛苦经历编造出一个似乎合理、自己能接受的解释。常见的合理化作用有两种:一是“酸葡萄”机制,二是“甜柠檬”机制。
  • 34.【替代和升华】指本我中积聚的大量能量总力图发泄,但受到自我和超我的抵制和压抑,这些受抵制的力比多不得不转换对象和改变方向,企图以简洁的方式发泄出来,这就是替代。而当力比多发泄的直接、原始的方式被社会所赞许的、高尚的间接方式所替代时,就被称为升华。例如,歌德青年时期钟情于一个女子,可受到阻碍不能如愿,他痛苦万分,几乎自杀。后来,歌德将这种强烈的爱欲转化为创作冲动,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此后,他内心平静了,痛苦消失了。
  • 35.【转移】指将一种引起焦虑的冲动改换为另一种不会引起焦虑的冲动。如,单位上受了气,向家里人发泄。
  • 36.【退行】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就会表现出固着年龄时期的幼稚行为。
  • 37.【早期经验决定论】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时期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个体在经过一系列心理机能的发展后,其稳定的人格在大约5岁的时候基本就形成了,以后一直保持到终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 38.【固着】人生全程有五个发展阶段,最重要的是前三个阶段(从出生到五、六岁),这期间如果不恰当地满足(过分放纵或过分限制)力比多需要,就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也就是人格不会随生理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地成长。
  • 39.【退行】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就会表现出固着年龄时期的幼稚行为。
  • 40.【自由联想】它从催眠术中演化而来。弗洛伊德采用布雷尔在治疗安娜时使用的谈话疗法,即在傕眠状态下引诱患者把自己以往致病的创伤经验或事件尽情吐露出来的办法,并加以发展,创立了自由联想法。它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它构成精神分析的基础。
  • 41.【释梦】弗洛伊德把梦的分析称为“通向无意识的康庄大道”,认为释梦是“通往了解精神分析生活中无意识状态的成功之路”,梦是欲望的满足,梦代表着被压抑的欲望和冲动的虚假的满足。梦有三个来源:一是感觉刺激,二是发梦者在清醒时的所思所想,三是本我的冲动。
  • 42.【日常生活中的错误的心理分析】弗洛伊德指出,受压抑的观念和欲望不仅表现在精神病患者的症状和变态行为上,而且也表现在正常人的日常生活的各种错误之中。失误、口误、遗忘等生活中表面上的偶然事件,实际上隐藏着人的真实动机,即受压抑的无意识欲望和观念。弗洛伊德把日常生活中的错误分为六类:①口误;②笔误;③遗忘;④遗失、误置与误取;⑤误读与误听;⑥多种错误的混合。
  • 43.【幽默】弗洛伊德认为,幽默,至少攻击性幽默和性幽默的实质是个体以一种社会赞许的方式来发泄本我欲望与冲动。
  • 44.【催眠】催眠是指催眠师向被试提供暗示,以唤醒他的某些特殊经历和特定行为。弗洛伊德利用催眠发掘人潜意识里的欲望,释放潜意识进行治疗。
  • 45.【能量投注】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投注被定义为一个人、客体或想法的心理和情感能量的投资过程。弗洛伊德认为投注是对性欲的一种投资,比如梦是如何受到不同程度情感的影响。一种投注或情感专注可能是正面的或负面的。弗洛伊德把有投注思想的想法称为复杂的思想。
  • 46.【反能量投注】弗洛伊德用“反投注”一词来形容自我是怎样用一种用倒退的努力来阻止释放自己的投注的,也就是说,当自我想要压抑这种欲望的时候,性欲的投注就像蒸汽机引擎一样会不断上升,直到找到替代的宣泄口,结果是产生升华或者一些症状的出现(比如自残)。
  • 47.【过度补偿】由阿德勒提出,指个人通过极大的努力使原先的缺陷成为优势的过程。
  • 48.【社会兴趣】由阿德勒提出,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 49.【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人追求卓越的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人们的生活风格各式各样,但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正确的和健康的生活风格,一种是错误和病态的生活风格。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划分出四种类型的人:①统治-支配型;②索取-依赖型;③回避型;④社会利益型。
  • 50.【创造性自我】阿德勒认为人不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受者,人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可以创造地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
  • 51.【活动程度】是指每个人活动的范围和形式,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式和水平。是儿童在生活早期经过任意创造而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个体一生的发展。
  • 52.【个人潜意识】个人潜意识是由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遗忘,或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的内容所构成。个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是情结,如恋父情结、权力情结、金钱情结。
  • 53.【集体潜意识】是荣格理论的核心部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集体潜意识主要内容是原型。
  • 54.【原型】是心理生活的先天决定因素,也是一些在心灵的各个意识层面相互联系的功能单位。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阴影、真我、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等几个类型。
  • 55.【人格面具指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倾向性,倾向于在公众场合中展示自己,扮演好某种社会角色,其目的在于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赞许。
  • 56.【面具膨胀】指受人格面具支配,逐渐违背逐渐的本性,不考虑逐渐内心真实的感情和需要,把自我认同于人格面具的情况。
  • 57.【阴影】也称同性原型。它代表一个人自己的性别,并影响到与其他同性的关系。阴影是人性中的阴暗面,是恶的源头,是从低等生命形式遗传而来的,包含一切为人所不齿的念头和冲动。不过阴影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也是活力、自主性、创造性和深刻情感的源头。故而阴影的存在对于完整的人格发展也是必要的。
  • 58.【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又称异性原型。反映了每个人身上都会展示的某些异性特征,分别是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和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这种原型保证两性之间的协调和理解,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
  • 59.【自性】(有的书也称真我)是荣格理论中最重要的原型,是最晚出现的心灵要素。它产生于自我又远胜过自我,居于心灵中央,综合和平衡潜意识的各个方面,使人格具有了和谐统一性。荣格将真我比做朝向自我实现的内驱。
  • 60.【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自已是谁”及“自已将会怎样”的主观体验。人们需要了解自己的生命,不管过去还是未来都朝向一个确定的有价值的方向前进。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也在积极寻求社会和团体对自身的接纳和认可。
  • 61.【合法延缓期】这一时期的青年继儿童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觉到要做出的决断太多太快,因此在做最后决断前进入一种“暂停”时期,用以延缓承担义务,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若这一阶段发展不顺利就会产生同一性混乱,对“我是谁、我将来发展成什么样的人”产生困惑。
  • 62.【显性焦虑】是对显性危险的反应,引起情境性神经症。
  • 63.【基本焦虑】是对潜在危险的反应,引起人格性神经症。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是他感受到不安全感,儿童就会产生敌意。这样儿童就陷入一种既依赖又敌视父母的处境中。这种对父母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不能化解,使人陷入焦虑,这就是基本焦虑。
  • 64.【应该专制】指神经症患者的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现实自我产生冲突,他们脱离了真实自我所提供的可能性,以一种幻想的完美形象去贬斥、憎恨现实自我。并且在理想自我控制下,对自己和他人提出许多无理的需求的现象。常常会说“我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他们受到“应该”的控制而不能自拔,自寻烦恼,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同时也跟别人过不去。
  • 65.【特质】一般认为,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它除了应答刺激而产生行为外,也能主动引导行为。特质被看作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可由个体的外显行为推知其存在。人以特质来迎接外部世界,以特质来组织经验,没有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特质,因为每个人对待环境的经验和反应都是不同的。
  • 66.【共同特质】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群体都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所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种概括化的性格倾向。
  • 67.【个人特质】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个人特质,只有个人特质才是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
  • 68.【首要特质】个体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人格特质,最能代表个人的特点,在个人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 69.【核心特质】能够代表个体主要特征的几个特质,这种特质有时会主宰一个人的人格。
  • 70.【次要特质】指一个人某种具体的偏好或者反应倾向,通常只有熟悉的人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
  • 71.【机能自主】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换言之,曾经为了满足特定的目标而产生的行为,在一定时间后会自己发挥作用,这时,先前的动机会转化成新的自主的动机。当动机变成在机能上不同于以往的新动机时,机能自主就发生了。
  • 72.【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一种高级统计技术,其本质是通过统计处理,从大量的相关变量中抽取出最基本的因素。虽然因素分析法始于斯皮尔曼对智力的研究,但将其用于人格领域并使该方法进一步扩大影响的心理学家,在美国是卡特尔,在英国是艾森克。
  • 73.【表面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的一个人的外部行为特点。
  • 74.【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格的基本元素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尽管每个人所具有的根源特质相同,但其程度不同。(卡特尔采用因素分析法,得到了16种根源特质)
  • 75.【动力特质】卡特尔认为,关于人格动力的特质就是动力特质,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
  • 76.【词汇学假说】:由高尔顿提出,即凡是重要的个体差异在其自然语言中一定有相应的词汇来表示。
  • 77.【类型论】根据某种标准把人格划分为多个类型。一个人只属于其中的某个类型,而不能是另外的类型。例如,张三若属于内倾型,则他就不可能是外倾型
  • 78.【特质论】用多个基本的特质来描述人格,每个特质都是对立两端联系起来所构成的一个个体差异的维度。任何人在这个维度上都有一个确定的位置,例如细心和粗心这两个极端构成一个特质或一个维度,每个人都在细心——粗心之间有一个位置。
  • 79.【唤醒】是指大脑皮层随时准备反应的警觉状态,它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激活水平。
  • 80.【行为遗传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有生物学、遗传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该学科主要探讨天性(遗传)与教养(环境)之争的问题——它主要争论的是人的个性特质主要是受遗传影响还是受环境影响,或者是它们的共同影响。
  • 81.【感觉寻求倾向】虽然也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但主要是由生物遗传因素决定的一种气质特征。指不同的人对于感觉刺激的反应存在先天的差异。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易感到无聊,对于他们来说,安全不是生活的目标,而是惩罚,生活越安全,越想寻找新的刺激经验。当他们感到无聊或烦闷时,会倾向于冒险、艺术创造、变换性伴侣、酗酒和吸毒等。这种对感觉刺激和经验变化的需求被称为“感觉寻求倾向”。
  • 82.【EAS气质模型】布斯与普洛明区分出三种气质倾向,即情绪性、活动性和交际性 。他们用这三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缩写词EAS,这就构成了EAS气质模型。
  • 83.【经典条件反射】是巴普洛夫以狗作为实验对象而发现的一种行为规律,指一个原本不能引起特定行为反应的无关刺激通过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 84.【反射】:有机体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所发生的的规律性反应。
  • 85.【非条件反射】:指有机体生来固有的对保存生命有重要意义的反射。
  • 86.【条件反射】:指有机体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它是通过在有机体大脑皮质上建立起暂时的神经联系而产生的。
  • 87.【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指一切刺激物(如声、光、电等)作为非条件的刺激信号所引起的条件反射,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 88.【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指由具有抽象概括性质的言语信号作为条件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人所独有的。
  • 89.【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得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 90.【泛化】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引起反应。
  • 91.【消退】条件性的刺激和条件反应的联系渐渐消失的现象。
  • 92.【操作性条件反射】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 93.【强化】是指是指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 94.【正强化】呈现某一后继刺激物,能够加强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 95.【负强化】由于某一刺激的消失而导致加强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 96.【惩罚】是指跟随在一个行为之后施加一个刺激,使得该行为日后出现的概率减少的过程。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
  • 97.【正惩罚】在一个行为之后给予一个厌恶刺激,结果该行为在将来再现的可能性降低。
  • 98.【负惩罚】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紧接着撤出了一个原来存在的愉快刺激,导致该行为在未来发生的概率降低。
  • 99.【奖励】在行为发生之前,给予一个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频率。
  • 100.【固定时距模式(定时强化)】在固定时距内给予强化,而不管有机体在这一时距内作出多少次反应。
  • 101.【可变时距模式(变时强化)】用平均时距代替固定时距,即在规定的一段时间里实施一次强化,但强化间隔不固定。
  • 102.【固定比率模式(定比强化)】不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给予强化,而是在有机体作出一定标准次数的反应后给予强化。
  • 103.【可变比率模式(变比强化)】保持强化比率的平均值不变,但具体实施强化时,比率范围却有相当大的变化。
  • 104.【强化疗法强化疗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加某些适应性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 105.【内驱力】是指迫使有机体行动的任何一种强烈的刺激,又称驱力。它们可以是与生俱来的,如干渴、疼痛、性、排泄等,它们叫做原生内驱力,又称一级内驱力;也可以是后天习得的,如焦虑、成就、荣誉、金钱等,叫做二级内驱力。
  • 106.【线索】是一种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的方向的刺激,也就是斯金纳所说的诱因、辨别性刺激,线索决定有机体内驱力的驱动下于何时、何地、作出何种行为反应。线索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
  • 107.【反应】是由内驱力和线索诱发出来的,用以降低或消除内驱力的行为或心理活动。在斯金纳的理论中,反应都是外显的,而在多拉德和米勒的理论中,反应既可能是外显的动作或行为,也可能是内部的心理活动,如思维、计划和推理等。
  • 108.【强化】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都是一种强化物。强化物可以是原生的,与满足生理和生存需要有关的刺激,也可能是二级的,由那些经常和原生的强化刺激配对出现的中性刺激转化而成,如母亲。
  • 109.【双趋冲突】两件事物都有吸引力,都想趋之,但二者不可兼得,难以抉择。这是一种难以取舍的心理困境。
  • 110.【双避冲突】两件事都有排斥力,都力求避免,但必须择取其一,难以决定。
  • 111.【趋避冲突】个体遇到单一目标同时怀有两个动机(嗜酒者不得不戒酒)时,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又恶而避之;使个人的情感与理性矛盾而形成的精神痛苦,即起于趋避的心理冲突。
  • 112.【双重趋避冲突】这是双避冲突与双趋冲突的复合形式,也可能是两种趋避冲突的复合形式。即两个目标或情境对个体同时有有利和有弊,面对这种情况,当事人往往陷入左右为难的痛苦取舍中,即双重趋避冲突。
  • 113.【移置作用】移置作用也是弗洛伊德的一个重要概念。当某一内驱力的降低受到挫折时,它不会自行消失,或者是被压抑,或者是以伪装的形式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移置作用既包括替代,也包括升华。
  • 114.【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攻击是挫折的结果,挫折是指目的性行为遭受阻碍时的一种伴随状态,攻击则是指以伤害某一有机体为反应目标的行为。可以想见,挫折引起的攻击行为总是指向阻碍达到目的的人或其他对象,攻击的强度取决于受到挫折的程度。
  • 115.【观察学习】又称为替代学习、模仿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观察学习中,个体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而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 116.【直接强化/外部强化】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干预;
  • 117.【间接强化/替代强化】学习者看到他人成功和被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反之,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 118.【自我强化】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 119.【自我效能】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
  • 120.【习得性无助】塞里格曼提出,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如果个体发觉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那么他的精神支柱就会解体,从而丧失求生斗志,放弃一切追求,陷入绝望的心境之中。
  • 121.【文化】在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化规范,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技术,以及人们对待出生、成长、发展、衰老、死亡的习惯性的态度等。当这些规范、技术、态度具有持续性和传播性时,就是文化。卡丁纳认为,文化不仅是个人适应外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延续和社会平衡的有效工具。文化一方面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又为个体的需要制造了许多限制,制约着个体的发展。
  • 122.【制度】简单地说,制度就是人们彼此相互作用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卡丁纳将制度区分为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
  • 123.【初级制度】是塑造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结构的基础,包括家庭组织、群体结构、基本规范、哺乳方式、对小孩的关怀或忽视、大便训练、性的禁忌、谋生技能等。
  • 124.【次级制度】是基本人格结构的投射物,包括民间传说、宗教信仰、仪式、禁忌系统、思维方式等,以及一些相关的技术。
  • 125.【基本人格类型/基本人格结构】人格是个人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有组织的集合。在相同文化环境中,每一个成员都有一系列共同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就形成了文化中不同成员之间基本相似的人格类型或人格结构。
  • 126.【人格化】是指个人在追求生理需要和减少焦虑的经验中对自己、他人及各种事物所形成的具有态度倾向性的形象。
  • 127.【心因性需要】类似于早期人格理论家们所描述的那些特质,指在特定情境中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的潜能或倾向。这些需要很大程度上都是无意识的。
  • 128.【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 129.【似本能】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把人的需要称为“似本能”。“似本能”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人种遗传决定的,但它们的表现和发展却是后天的,“似本能”有其先天遗传的基础,但不如动物本能那样强大,很容易受环境教育的作用而改变。
  • 130.【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就是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对自身内在本性有更充分的把握和认可,是朝向个人自身中的统一、完整和协调的一种倾向。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自我进步的愿望,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
  • 131.【高峰体验】这是自我实现的人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完美感,充满着敬畏、迷狂和极度幸福之感,自我与世界融为一体,不再有时空限制和矛盾冲突。这种体验虽难以言传,但确实存在,普通人偶尔也有这种体验,但自我实现的人这种体验较多。
  • 132.【存在认知】指个体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周围世界的认知活动主要受成长动机所驱动。自我实现者的认知活动主要受求知、自我实现等存在需要所驱动,因而能够客观地把握现实,不受主观需要的干扰。
  • 133.【缺失认知】指个体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周围世界的认知活动主要受缺失动机所驱动。当我们缺少某种东西时,我们的认知活动就定向于这种东西,而难以顾及其他事物,因而不能客观地和全面地把握周围世界。
  • 134.【约拿情结】这是一种阻碍自我实现的心理障碍因素。马斯洛认为,天才常陷于一种内心冲突:一方面他像每个正常的人一样愿意表达自我,发挥自己全部的潜能;另一方面,他又发现自己要学会像圣经中的约拿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这种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就是约拿情结。
  • 135.【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是一个有组织的、为自己所意识的、与自己有关的知觉整体。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不等于自我意识,而是自我知觉(意识)与自我评价的统一体。
  • 136.【自我实现倾向】:罗杰斯认为人是不断前进的,有着自我实现的基本倾向。罗杰斯相信所有行为都受自我倾向的制约,“机体以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方式发展其所有的潜能”,人类同其他生命有机体一样,都具有为了生存成长和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它是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引导一个人朝向普遍积极健康的行为。
  • 137.【机体评估过程】个体接近和保留那些符合实现倾向的经验,避免和消除那些抵触实现倾向的经验。
  • 138.【真诚一致】即要求对自己不加任何矫饰,不加任何隐藏和作假,表现真实的自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让自己的任何经验、任何感受、任何冲动毫无保留地进入自己的意识。
  • 139.【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人的一切经验,包括欲望、恐惧、冲突等。要进入他人的主观世界,去感受并理解他人,既感人之所感,又知人之所感,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痛苦,并将自己的这些感受有效地表达出来。
  • 140.【无条件积极关注】意味着对一个人做的所有事情都一样积极看待,即使是客观上消极的行为也要接受,因为它是这个的一部分
  • 141.【有条件积极关注】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判断对象的品行和或成就,如果达到了标准,才提供积极看待。
  • 142.【价值条件】个体对积极看待的需要有十分强大的力量,它能逐渐取代机体评价过程。造成个体不管自己的经验是否能维持或加强自己,只要它能带来积极看待,都会把它评价为好的。他人或自己对具体行为的评价被称为价值条件,即给予积极或消极评价的条件。价值条件发生在对自已有重要意义的他人有条件地给予自己积极看待的时候,能广泛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展。
  • 143.【认知方式】认知方式,又称为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识活动的特征或方式。认知方式表现为一个人习惯于采取什么方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它并没有好坏的区分。
  • 144.【场独立】:指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习惯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
  • 145.【场依存】:指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
  • 146.【棒框测验(RFT)】在一个暗视场背景上。提供一个亮度均匀的框和棒,棒在框的内部,两者都可以单独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调节。测验时,主试先调节框和棒,使它们保持一定的倾斜度。当然这一过程不能让被试看到。然后要求被试调节棒,使其与地面垂直。结果发现,有的人调节时将棒与框看齐,即根据框主轴来判断垂直;而有的人则利用感觉到的身体位置,把棒调成接近于与地面垂直。
  • 147.【身体顺应测验(BAT)】在身体顺应测验中,请被试坐在一间小型斜屋内,要求他把身体调正。场依存者往往把身体调整到与斜屋一致的方向上,这表明在确定身体位置时,他们习惯以外在环境为参照;而场独立者则不大受小屋的影响,而是更多地依靠身体内部的经验。
  • 148.【转屋测验(RRT)】有一个可以在圆形轨道上旋转的小屋,被试坐在小屋中一个可以调整倾斜角度的椅子上。小屋本身是和地面垂直的,但当小屋旋转时就有离心力和地心引力同时作用于被试的身体,使他产生身体倾斜的感觉。被试的任务是当小屋沿着轨道旋转时,把他的座椅调整得和地面垂直。
  • 149.【心理分化论】心理分化的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分化,这是有机体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形态特征。
  • 150.【固定角色治疗】体现了个人构念心理治疗的特色,凯利认为引起患者探究讲解事物的不同方法之一是使他们假装成不同的人。在固定角色治疗中,治疗家给予病人一种性格素描,要求他们把它表演出来,正像是一个演员在剧中扮演角色一样,为了促使新建构的形成,要求这位患者去扮演同他本人人格有显著差异的另一个人的人格。
  • 151.【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是对个体的行为之所以如此的解释。一个构念就是一种思想、观点和看法,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一个构念就像一种微型的科学理论,人们利用这个理论来进行预测现实。与现实相符则接受,不符则改正。
  • 152.【二分推论】一个人的建构体系包括各种两分结构的构念。如没有矮就没有高,没有丑就无所谓美,没有恶就无所谓善。
  • 153.【特殊预期】指个体对于自己在某一特殊的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它是基于个体以往在这种特殊情境中的诸多经验形成的。比如一个学生对于与自己的同桌成为好朋友的可能性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以往与自己的历任同桌相处得如何。
  • 154.【类化预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一般性的、相关或相似的多种情境下做出某种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它是由个体在若干相关情境中的经验累积而成。比如一个学生对于自已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预期,就要由自己以往的同桌关系、同学关系、亲友关系、师生关系等一系列相关的人际关系的总体情况来作一个概括性的预期。
  • 155.【控制点理论】罗特提出了控制点理论,认为人的想法调节人的行为,增加行为频率的并不是奖励,而是对于什么样的事情将带来奖励的想法。罗特把个体对于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称为控制点,即内—外控制的类化预期:内控强调结果由个体的自身行为造成或由个体的稳定的个性特征决定;外控强调事情是由个体之外的因素导致的。
  • 156.【原型】是指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我们以自己感兴趣的类属构成独特的原型,而且这些感知方式的差异又导致我们行为上的差异。原型的运用能防止我们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没,但它也会让我们以一种狭窄的类型去看待他人,而不是根据每个人的独特之处来对待。
  • 157.【图式】是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图式可以帮助我们感知环境的特征以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加工和组织信息的结构。
  • 158.【自我图式】是从过去经验中得到的,是对自我的认知发现,它组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个体的自我图式是由其行为中最重要的方面组成。自我图式提供了一个组织和贮存有关信息的框架,当人们加工那些与自我图式有关的信息时,他们反应更快,回忆成绩更好。
  • 159.【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其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
  • 160.【幸福感(SWB)】指一种主观的好的存在或状态,或是健康快乐的状态,与happy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指一种生存状态,而后者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
  • 161.【人格统合】人格统合包括三个方面的统合,即自我内部的统合。自我与社会的统合以及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
  • 162.【人格智力(能)】 人格智能不仅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能力,而且是整合了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能力。人格智能是通过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环境,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来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
  • 163.【C型性格】又称癌症敏人格,表现为过度隐忍与合作、屈从权威、回避矛盾、压抑和掩饰负面情绪(尤其是愤怒)等,一项研究表明,压抑愤怒与胃癌、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 164.【D型性格】突出特点是消极情感和社会抑制。D型性格者有比较稳定的负性情绪体验,如预怒、冲突、沮丧和焦虑等。在社会交往中,他们容易感到紧张不安,倾向于有意识地压抑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表达。在五因素人格量表上,D型性格者表现为较高的神经质和较低的外向性,前者与消极情感高度相关,后者与社会抑制有关。D型性格不同于抑郁,它通常可以用来识别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
  • 165.【A型性格】总是努力不懈,希望用越来越少的时间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经常投人与他人对抗性的竞争,而且否认自己感到疲劳,在遇到挫折时也容易表现出敌意,他们的过度认真和竞争性源于他们对于控制的渴望,A型性格与心脏病高相关。
  • 166.【B型性格】比较放松,比较有耐心,能够悠闲地对待工作和生活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罗森伯格(北师大 华东师大)

  • 1. 【人格】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 2. 【气质】我们生来就具有形成某些特定行为类型的广泛的倾向性,这些一般行为倾向称为气质。
  • 3.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 4. 【自陈测验】是根据所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客观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感受逐一作出回答以此衡量受测者在这种人格特质上表现的程度自陈量表由于它有施测简单、计分客观以及结果容易解释的优点因此成为人格测量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测验。
  • 5. 【投射测验】投射测验向受试者呈现模糊刺激,要求受测者根据呈现的刺激编故事,辨认物体,或画一幅画。测验刺激不提供关于反应是对还是错的答案。投射测验是为了克服自陈量表不能克服的防御心理而发展出来的一种人格测验投射技术作为一个心理测验术语最早是由主题统觉测验的编制者莫瑞提出的。
  • 6. 【信度】一项测验在测量上具有一致性,它就具有较好的信度。其中一个指标是,这项测验在不同时间测量是否前后一致。 例如你在星期二测了自己的身高星期五重测一次短短几天之内身高不会发生变化。如果两次的测验结果是相同的就说明你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可靠的这就是信度问题。
  • 7. 【效度】效度指的是,一项测验所测量的东西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原本要测量的东西。比如用一个测验去测量自尊,然而得出来的是自信,那么说这个测验的效度很低。
  • 8. 【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构成。它的特点是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 9. 【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來,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
  • 10. 【无意识/潜意识】是人格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己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
  • 11. 【伊底】——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出生时只有一个人格结构,即伊底。这是我的自私部分,与满足个人欲望有关。伊底采取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即伊底只与直接满足个体需求的东西有关,不受物理和社会的约束。
  • 12. 【自我】——现实原则:生命的头两年里,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人格的第二部分逐渐发展起来。自我的行为遵循现实原则,即自我的主要工作是满足伊底冲动——但以考虑情境现实性的方式进行。
  • 13. 【超我】——道德原则:儿童到了大约5岁的时候,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超我开始形成。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超我对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有更多的限制。但超我不只是对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进行惩罚,它还为自我提供榜样,用以判断一个行为是否优秀,是否应当受到赞扬。
  • 14. 【现实焦虑/客观焦虑】在觉察到真实世界中的危险时做出的反应;
  • 15. 【神经质焦虑】当不受欢迎的本我冲动快要侵入意识的时候,我们体验到神经质焦虑,它是导致自我运用防御机制的那种焦虑;
  • 16. 【道德焦虑】本我冲动违背了超我的严格道德规范时,超我对这种情况的反应是产生道德焦虑。
  • 17. 【自我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现论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最早是同某些神经症和精神病联系,力比多与社会文化产生冲突,导致焦虑,为缓解焦虑需要防御机制。
  • 18. 【压抑】是一种积极的努力,自我通过这种努力,把那些威胁着他的东西排除在意识之外,或使这些东西不能接近意识。例如,男孩看见父亲殴打母亲,事后被问及这次经历时,坚持称他从来未见过这样的事情。
  • 19. 【升华】是可怕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接受行为的渠道。例如,把攻击性伊底的冲动升华为诸如拳击、橄榄球比赛之类的活动。
  • 20. 【替代】将冲动导入一个没有威胁性的目标物。例如,一个女人遭受虐待后,把愤怒情绪指向同事或孩子。
  • 21. 【拒绝】和压抑不同,拒绝不是说不记得了,而是坚持某些事不是真实的。例如,一位深爱妻子的鳏夫在妻子死后很久,仍表现得好像她还活着一样。
  • 22. 【反应生成】它指的是,人按照与无意识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动,以躲开可怕的念头或欲望。例如,一个女人总爱告诉别人她多么地爱自己的母亲,实际上她在隐藏无意识中对母亲强烈的憎恨。
  • 23. 【理智化】用一种严格的理智而非情感的方式检查我们的意念,可以将某些想法带入意识,或把他们保存在意识中,不造成任何焦虑。例如,一个在意识中憎恨丈夫的女人,想象她的丈夫出了车祸。
  • 24. 【投射】把一种无意识冲动归为别人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例如,我们拒绝承认自己有异常的性欲,却认为别人有。
  • 25. 【合理化作用】也称文饰作用,用一种自己能接受的、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常见的合理化作用有两种:一是“酸葡萄”机制,二是“甜柠檬”机制。
  • 26. 【早期经验决定论】个体在经过一系列心理机能的发展后其稳定的人格在大约5岁的时候基本就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
  • 27. 【固着】人生全程有五个发展阶段最重要的是前三个阶段(从出生到五、六岁)这期间如果不恰当地满足(过分放纵或过分限制)力比多需要,就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即所谓的固着,也就是人格不会随生理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地成长。
  • 28. 【退行】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就会表现出固着年龄时期的幼稚行为即所谓的退行。
  • 29. 【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不同于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和形象构成,这些思想从没有在意识中表现出来。相反,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素材,而且每一个人的无意识素材都基本相同。
  • 30. 【情结】个体潜意识中一些共同主题的经验群集成情结,影响行为表现,这些情结实质上也就是人格中的较小人格。
  • 31. 【女性原始意象(阿尼玛)】:指男性具有女性的一面;
  • 32. 【男性原始意象(阿尼玛斯)】:指女性具有男性的一面;
  • 33. 【阴影】:它包含着我们的无意识部分,这部分在本质上是消极的,可比喻为我们人格中的阴暗面。阴影有一部分存在于个体无意识中,是被压抑的消极感情,另一部分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中,是人类遗留下来的恶的一面;
  • 34. 【自我】: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原始意象,它与弗洛伊德所说的那个自我一道起作用,使我们获得了整体感和唯一感,使我们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荣格称之为“自我实现”。
  • 35. 【特质】是“个人所具有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使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以步调一致的反应”。特质使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行为和表现行为具有一致性。具有不同特质的人,对同一个刺激物反应会不同。
  • 36. 【共同特质】共同特质( common trait)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群体都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所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种概括化的性格倾向。
  • 37. 【个人特质】个人特质( individual trait)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个人特质,只有个人特质才是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包括: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
  • 38. 【首要特质】个体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人格特质,最能代表个人的特点,在个人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不是每个人都有)
  • 39. 【核心特质】最能够代表个体主要特征的几个特质。(每个人能都有)
  • 40. 【次要特质】指一个人某种具体的偏好或者反应倾向,通常只有熟悉的人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
  • 41. 【机能自主】是奥尔波特的动机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来自于奥尔波特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批评。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的人格植根于儿童时期的经验。但奥尔波特则认为,即使成年时期表现的行为与儿童时期相似,也不代表二者的动机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支配人某种行为的动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
  • 42. 【主题统觉测验(TAT)】:一种投射式测量,这种设计是为了获取那些不容易进入有意识思维的材料。
  • 43. 【心因性需要】:一种指向某种行为类型的相当稳定的心理倾向。
  • 44. 【唤醒】是指大脑皮层随时准备反应的警觉状态,它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激活水平。
  • 45. 【表面特质】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彼此不相关。
  • 46. 【根源特质】16种:内在的、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基本因素的特质,是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
  • 47. 【气质】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 48. 【现象场】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已的主观世界中,这个主观世界仅他们自己知晓,并决定着人的行为。即人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个体能对感知过、经历过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些知觉和意义的整体便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其中包括意识和无意识。
  • 49. 【价值条件】父母(也包括他人)的关怀和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价值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即个体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必须要满足的条件。
  • 50. 【自我协调】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中没有相互冲突的经验。自我不协调有两个原因:①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接受父母的评价性经验,导致自我的不协调。②自我概念中的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不一致。
  • 51. 【真诚一致】即要求对自己不加任何矫饰,不加任何隐藏和作假,表现真实的自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让自己的任何经验、任何感受、任何冲动毫无保留地进入自己的意识。
  • 52. 【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人的一切经验,包括欲望、恐惧、冲突等。要进入他人的主观世界,去感受并理解他人,既感人之所感,又知人之所感,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痛苦,并将自己的这些感受有效地表达出来。
  • 53. 【无条件积极关注】人有一种很重要的需要,就是积极关注的需要,也就是希望别人以积极的态度支持自己,包括爱、尊重、接受、喜欢、支持、赞赏等。罗杰斯将积极关注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条件积极关注( 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是指个体只有在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人标准的条件下才能得的积极关注。这里所说的他人主要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和教师。无条件积极关注(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就是指个体在任何条件下,即便表现出弱点和错误的时候都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
  • 54. 【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 55.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作为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指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希望干适合自己干的事情希望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种人。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56. 【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体验是一种高峰体验这是自我实现的人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感、完美感充满着敬畏、迷狂和极度幸福之感自我与世界融为一体不再有时空限制和矛盾冲突。这种体验虽难以言传但确实存在普通人偶尔也有这种体验但自我实现的人体这种体验较多。
  • 57. 【分化】只对能导致强化的刺激发生反应,而不对那些相似的但无奖励的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习得的倾向。
  • 58. 【泛化】对与先前条件反射中的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发生反应的倾向。
  • 59. 【消退】条件性的S—R联系渐渐消失的现象。
  • 60. 【强化】是指跟随在一个行为之后,使得该行为日后出现的可能性增加的条件。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 61. 【正强化】呈现某一后继刺激物,能够加强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 62. 【负强化】由于某一刺激的消失而导致加强某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 63. 【惩罚】跟随在一个行为之后,使得该行为日后出现的可能性减少的条件。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
  • 64. 【正惩罚】在一个行为之后给予一个厌恶刺激,结果该行为在将来再现的可能性降低。
  • 65. 【负惩罚】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紧接着撤出了一个原来存在的愉快刺激,导致该行为在未来发生的概率降低
  • 66. 【奖励】在行为发生之前,给予一个积极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频率。
  • 67. 【固定时距模式】:在固定时距内给予强化,而不管有机体在这一时距内作出多少次反应。
  • 68. 【可变时距模式】:用平均时距代替固定时距,即在规定的一段时间里实施一次强化,但强化间隔不固定。
  • 69. 【固定比率模式】:不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给予强化,而是在有机体作出一定标准次数的反应后给予强化。
  • 70. 【可变比率模式】:保持强化比率的平均值不变,但具体实施强化时,比率范围却有相当大的变化。
  • 71. 【双趋冲突】两件事物都有吸引力,都想趋之,但二者不可兼得,难以抉择。这是一种难以取舍的心理困境。
  • 72. 【双避冲突】两件事都有排斥力,都力求避免,但必须择取其一,难以决定。
  • 73. 【趋避冲突】个体遇到单一目标同时怀有两个动机(嗜酒者不得不戒酒)时,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又恶而避之;使个人的情感与理性矛盾而形成的精神痛苦,即起于趋避的心理冲突。
  • 74. 【双重趋避冲突】这是双避冲突与双趋冲突的复合形式,也可能是两种趋避冲突的复合形式。即两个目标或情境对个体同时有有利和有弊,面对这种情况,当事人往往陷入左右为难的痛苦取舍中,即双重趋避冲突。工作一高薪,但是很累。工作二清闲但是工资低。
  • 75. 【观察学习】观察他人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观察学习中,个体不必直接做出反应,也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而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下的行为及其强化就能完成学习。
  • 76. 【直接强化/外部强化】指由于受到外部刺激而使自己得到强化。
  • 77. 【间接强化/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必直接受到外在强化,只要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就等同于自己受到强化。
  • 78. 【自我强化】当一个人模仿榜样的时候,会把他的行为当成一个标准,并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评价自己,这是自我规范、自我调节。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用自己可以支配的报酬来增强、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 79.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信念。它是个体情境特异性的主观感受。
  • 80.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提出,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
  • 81. 【控制点】:一种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根据人认为发生在自己和别人身上的事情是否可控,来对人进行划分,内控者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外控者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由外力控制的。
  • 82. 【角色修正疗法】,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有一组治疗师,他们为患者要做的角色扮演创造想象中的人,患者假扮这些人物,并用他的方式知觉这个世界,这对患者来说好像试穿新衣服一样尝试新的建构。
  • 83. 【可能的自我】个体对自己未来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认知表征。
  • 84. 【A型性格】总是努力不懈,希望用越来越少的时间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经常投人与他人对抗性的竞争,而且否认自己感到疲劳,在遇到挫折时也容易表现出敌意,他们的过度认真和竟争性源于他们对于控制的渴望,A型性格与心脏病的高相关。
  • 85. 【B型性格】比较放松,比较有耐心,能够悠闲地对待工作和生活。
  • 86. 【场依存】威特金在做棒框实验时,他们把依靠外部线索进行垂直判断的人称为场依存的人,他们喜欢需要认知重构技能的、与人无关的学科,如自然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等
  • 87. 【场独立】威特金在做棒框实验时,把那些依靠内部线索的人称为场独立的人,他们喜欢重视社会技能的学科,如各种社会科学和教育学科。
  • 88. 【瑞文人格测验】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Raven)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该测验是以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为基础,主要测量了一般因素(G因素)中的推断性能力,它较少受到本人知识水平或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多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工具。

Poster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