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走出“拿学分”泥潭,追求实质成效
导读
近日,教育部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大学生必修内容,旨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然而,如何避免这门课程流于形式,仅成为学生“拿学分”的工具,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正文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基本要求,其中性、爱情心理学等心理健康课程已成为大学生必修内容。 课程启动有两种方式:开设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覆盖全体学生; 或在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其他学期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 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公众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教育部的要求也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 不过,笔者要提醒的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会让大学生受益匪浅,但如果实施效果不好,可能会陷入“拿学分”的泥潭。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为公共必修课。 说实话,现在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还是蛮多的,比如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大学英语、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等等。但是,公共必修课越多, 他们经常受到的关注较少。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过大学“公共必修课”遇到的一些尴尬:在很多学生眼中,公共必修课无法与专业课、选修课相比。 大学生为了获得学分,竞争“公共必修课”。 “和善”的老师; 平时“选择性逃课”的时候,这种课通常是首选。
作为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成立的学科在它被打开之前,有必要提前计划并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首先是师资和安置系统。在许多高校,“公共必修课”大部分都是以大班教学为主例如,从上学期开始,四川大学已经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介绍,这是一门必修课、心理学研究员格桑泽仁表示,像四川大学这样大规模的学校仍有近10名心理教师。小班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会更好,但由于师资严重不足,该校必修的心理课程只能在300人左右的大班中进行。专职心理教师的缺乏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较为普遍。2019年9月4日)二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虽然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课程来教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然而,由于大班教学和学科地位的限制,在实践中很难实施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能进行一对多的机械教学,这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是考核制度。 很多公共课程的期末考核都是闭卷考试,这就造成了学期末批要点的情况。 学生的最终目标只是通过考试并获得学分。 闭卷考试的缺点是考试模式死板死板,大量知识点死记硬背,学期末复习起来很惨,也不吸引学生“看” 他们。
因此,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依托高校的诸多现实条件。 如果真正的基础条件不强,离预期目标就会很远。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课程质量、师资力量、教学形式和考核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心理健康课程走出“拿学分”的泥潭,真正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达到预期目标。希望各大高校能够重视这一问题,为学生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