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审判者的根源、职业倾向与自我需求平衡的重要性《0次与10000次》

18 7 月, 2024 35点热度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逆向关照的负担

在阅读《次与10000次》一书时,我深有感触地发现,许多人的内心深处潜伏着一个对情感要求过高的内在审判者。这种内在声音源于童年时期承担了超越年龄的情感负担,比如需要关照有抑郁症或其他依赖性强的父母。就像书中提到的安雅一样,她年纪尚小却被要求承担起让母亲快乐的重任。这种"逆向关照"的负担使孩子们过早地将自身需求置于家人之后,形成了对自我情感要求过高的内在声音。

这种内在声音也常见于曾经历过父母离异分居的孩子身上。父母的分离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他们会困惑于"爸爸是否还爱我"、"是否由自己造成了离婚"等根本性的问题。如果父母无法正确引导和疏导孩子的情绪,反而将孩子视为倾诉对象,孩子就会扮演起超出年龄的顾问、安慰者或调解者角色。这无疑是一个孩子难以承担的重担,会让他们对自己"无法让父母幸福"而感到内疚和自责。这种内疚和自责就是对情感要求过高内在审判者的根源所在。☘️

职业选择的倾向

那些在成年后仍然被这种内在声音支配的人,往会选择社工、幼师、护士等需要同理心和情感投入的职业。他们具有很强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认为自己要为他人的幸福负起全部责任。一旦未能如愿,就会感受到强烈的内疚和自我指责。这种内在声音的驱使,使他们难以平衡自我和他人的需求,经常会过度付出、疲于奔命。🏥

平衡自我与他人需求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幸福权利,不应该将他人的需求完全置于自身之上。健康的生活状态应该是,在满足了基本的自我需求后,再努力关注和满足他人的需求。只有先学会爱护自己,才能更好地去关爱他人。因此,我们应该审视内心,发现那个对情感要求过高的内在声音,并努力与之对话,重建平衡的人生观。💐

正如书中所说,当我们能在工作之余过上充实而快乐的生活时,就说明我们拥有了健康的抱负心,而非被苛刻的内在审判者所驱使。让我们用同理心对待自己和他人,用平和的心态追求人生的平衡与幸福。🌺

Poster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