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内在小孩,走出被抛弃与排斥的阴影《0次与10000次》

31 8 月, 2024 118点热度

读书笔记《0次与10000次》

被抛弃的恐惧与被排斥的痛苦

人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被爱与被接纳。💗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联系,获得关爱与认同。然而,生命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偶尔会遭遇挫折与孤独。

受伤的内在小孩被宠坏的内在小孩幸福的内在小孩
羞愧、孤独、恐惧愤怒、怨恨、冲动轻松、愉快、新奇
无助、被抛弃、悲伤固执、不理智有趣、轻快、安全
受威胁、被忽视伤害他人、破坏关系好奇、充满活力

当我们感到被拒绝、被抛弃或有压力时,受伤的内在小孩就会苏醒。🧒 莎拉的朋友莫妮卡在度假期间没有联系她,她就感到被冷落、被背叛,对朋友的指责言辞激烈。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在她内心深处,被遗弃的恐惧被无限放大,她不得不通过伤害他人来保护自己的脆弱。

有时我们会产生被排斥的痛苦。🚷 诺拉在工作中虽然备受同事欣赏,但一旦没被邀请参加活动,她就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不被团体接纳。尽管这只是一种主观臆测,但对于渴望融入群体的她来说,内心的伤痕却如此深重。

自我防卫的伪装与自我放纵

面对内心的创伤,我们往往会采取两种应对方式:自我防卫或自我放纵。🛡️ 前者是为了保护自我,后者则是为了满足自我。

乌韦就是一个典型的"路怒症"患者。⚠️ 他在开车时容易被一些微小的驾驶行为激怒,大喊大骂,完全失去理智。这种过度反应实际上是他内心被宠坏的小孩在作祟,试图通过攻击性行为来掩盖自己的脆弱。

与之相反,英格则更多地活在幸福的内在小孩的状态中。👯‍♀️ 她热爱生活,善于发现事物的有趣之处,与人相处时总是快乐轻松。她宛如一个永不长大的孩子,慷慨分享着内心的纯真与童真。

无论是自我防卫还是自我放纵,都是我们应对创伤的一种方式。但长期如此,势必会伤害自己或他人。我们需要学会正视内心,拥抱那个受伤的小孩,用爱与理解来疗愈她的创伤。🌈

重建安全感与归属感

被抛弃和被排斥的痛苦源于我们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因此,重建这两种感觉就成为了走出阴霾的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亲密的人际关系来获得安全感。与家人、朋友、伴侣建立牢固的纽带,让彼此感受到被爱与被重视。同时也要学会原谅自己和他人的缺陷,不让小事扰乱了这种安全感。

而归属感则需要我们主动融入群体。🏘️ 加入社区活动、结交新朋友、参与兴趣爱好团体,都是很好的途径。当我们感受到被接纳、被认同时,内心的空虚就会被填补。

最后,我们要永远保有一颗好奇、开放的心灵。🌳 就像英格那样,用童真的眼光去欣赏世界的美好,用乐观的态度去拥抱生命的遭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释怀过去的创伤,重拾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Poster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