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魔力:预期如何塑造现实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各种各样的语言符号包围着🚶‍♀️🚶🚶‍♂️,仿佛置身于一片广袤的符号森林之中。而《语言的魔力》这本书,恰似一把锋利的语言斧,劈开这片繁茂的森林,引领我们一窥语言背后的奥秘。其中,"预期"这一概念,如同森林中的一条隐秘小径,蜿蜒曲折,却通向意想不到的风景。 预期:自我实现的预言🔮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的预期对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正如书中所言,"对强化物的预期,对行为的影响力超过了强化物本身"。一项针对学生的实验,生动地展现了这一观点。实验中,学生完成特定任…

18 7 月, 2024 5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掌握《心想事成的艺术》:在实践中绽放梦想 解析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性 在琳赛·安格尼斯(Lindsey Agness)所著的《心想事成的艺术》中,段鑫星的译文为我们揭示了非言语沟通于人际交往中的独特作用。这门艺术不仅局限于言词,而是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行为、音调和面部表情。要让梦想成为现实,我们必须学会洞察和解读这些细微而又丰富的信息。 通过现代数据,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非言语沟通的力量。根据阿尔伯特·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的研究,言语所传递的信息仅占总沟通效果的7%,而声音(如音调、速度、频率)占3…

18 7 月, 2024 55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读书笔记:心灵的重塑之旅》 一、信念的可塑与环境的影响 在《重塑心灵》中,作者指出信念并非绝对不变,而是可以被修正、移开、扩充甚至改变。就如“子女应该孝顺父母”这一传统信念,在父母叫子女贩卖毒品、逼子女与不喜欢的人结婚或侵犯子女等特殊情况下,子女未必会遵从。这让我们明白,信念是人生的工具,而非绝对的主宰。在现代社会,也有诸多案例能印证这一点。例如,在创业领域,过去认为“稳定工作是成功的保障”这一信念,如今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敢于打破这一观念,投身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创业浪…

18 7 月, 2024 58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索<复制卓越的艺术>的奥秘》 一、环境塑造:成长的土壤 在《复制卓越的艺术》中,作者强调了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就如现代社会中,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 70%的成功人士都认为自身所处的环境对其成就有着关键作用。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明确地点和挑选友邻是关键的环节。比如,我们所处的城市、工作的机构,其特点和发展前景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成长方向。像一些新兴的科技城市,如深圳,充满了创新和机遇,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以自己学习 NLP 的经历为例,身处培训机构无人共学,他便转向网络,利用下班时…

18 7 月, 2024 8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索<语言的魔力>:信念与预期的深度剖析》 一、限制性信念的转换之旅 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中,限制性信念宛如一道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我们前行的脚步。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其根源,会发现它们的产生往往并非毫无缘由。为了保护自我、建立界限,或者获取个人力量感,这些看似消极的信念悄然形成。 就如同现代社会中,许多人认为自己“没有艺术天赋,无法学好绘画”。这一限制性信念背后,或许是因为他们在初次尝试绘画时遭遇了挫折,又不知如何改进,从而认定自己无法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但如果我们能够认可这些信念背后的正面意图,比如对…

18 7 月, 2024 4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寻内心的平衡与自由 成就之路的枷锁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被各种期望和标准所束缚。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系着一条朴素的领带,似乎已为成功的代名词。但这种经典形象背后,是否隐藏着对完美的执著追求?一种压抑个性、摒弃放松的生活方式? 数据显示,仅有不到3%的人符合媒体所定义的理想身材标准。然而,这一夸张的审美观却深影响着众多女性的自我认知。她们对自身外表苛刻挑剔,甚至产生自我排斥的想法。这种对完美外貌的痴迷,正是内心审判者作祟的结果。 就连无辜的孩子也难逃这种内在压力的折磨。一旦家长或导师对他们抱有过高期望,孩子们…

18 7 月, 2024 4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潜意识花园里的参天巨擘:限制性信念 在迪尔茨的《语言的魔力》中,信念如同潜意识花园里的参天巨擘,其根系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枝叶繁茂地伸展至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自我、对世界以及对未来的认知与行动。而限制性信念,则是这巨擘阴影下滋生的藤蔓,它们缠绕着我们的心灵,束缚着我们的潜能,阻碍着我们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迪尔茨将限制性信念划分为三大类:没有希望、无能为力和没有价值。这三种信念如同三座无形的牢笼,将人们禁锢在绝望、无力和自我贬低的泥沼中。没有希望的人们如同迷失在浓雾中的旅人,看不到前进的方向,…

18 7 月, 2024 4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以探讨和睦人际关系的奥秘 洞见非言语沟通的奥妙 读罢这本名为《心想事成的艺术》的佳作,不禁感慨万千。作者以独到的洞见,为我们揭示了人际交往中非言语沟通的奥妙所在。正如作者所言,"语言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只占7%,我们更多地是从他人的音调和面部表情来判断对方的意思"。这无疑为我们开拓了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得以洞见人性的复杂与微妙。 作者以自身的敏锐观察力,生动地描述了一位公务员运用直觉判断求职者诚信的工作方法。这位公务员善于捕捉求职者在回答问题时的细微变化,如脸色、呼吸、瞳孔等,从而洞察其内心的真实状…

18 7 月, 2024 4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以弱化刚,追寻深在的智慧之力 一. 夫妻之间的沟通 : 理解与示弱的重要性 一对正在剑拔弩张的夫妇,透过一个普通而微妙的黑胡椒买卖故事,揭示了夫妻沟通中的一大启示--示弱的力量。以往的认知里,我们或许总觉得坚强、刚硬的方式更容易把握生活中的主导权。然而,这黑胡椒的故事却证明,婷妹的改变,用示弱的态度与杜伟沟通,却让他变得“听话”了起来。 从另一种角度看,夫妻中的强者并不一定是能指挥另一半的人,而是能理解并关怀另一半的人。人生是一场戏,我们需要根据角色的变化,灵活变换自己的形象,切入角色,以最…

18 7 月, 2024 47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读书笔记:《0次与10000次》带来的内心治愈之旅 《0次与10000次》,一本由[德]吉塔·雅各布所著、蔡清雨所译的书籍,宛如一面心灵的镜子,将人们内在的审判者和情感要求摆在眼前。这本书通过引人深思的案例和精辟的分析,揭示了内在审判者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内在审判者的知识,萌生了许多新的思考,这次笔记试图分享这些对我产生深远影响的内容。 成就导向内在审判者:永不符合的完美标准 对成就要求很高的内在审判者,使用简明而绝对的话语,诸如“你必须一直是最好的”、“如果不完美,那就毫无价值”。这种…

18 7 月, 2024 49点热度 阅读全文
112131415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