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与10次》笔记 成人自我的培养与强化 在《0次与10次》一书中,吉塔·雅各布深入探讨了成人自我的培养与强化,强调了这一过程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书中指出,一个强大的成人自我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还能提升我们的社交能力和整体幸福感。例如,书中提到的单亲妈妈汉娜,她通过强大的成人自我和幸福内在小孩的结合,成功地平衡了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汉娜不仅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还通过营养饮食和定期运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免疫力,确保自己不会因过度劳累而生病。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正是成人自我强大的…

12 1 月, 2025 10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驳回工作请求的新策略 在现代都市的钢铁丛林中,每一个职场人都如同齿轮一般运转。佳宝是公司里公认的工作机器,然而,她逐渐发现除了上司偶尔的口头表扬之外,她的晋升之路始终被堵。某日获知,她的上司一直不愿放手,因为找不到像她这样勤奋的人。 在一次关键时刻,上司要求她加班,佳宝以“母亲来访,需要去接”为由委婉拒绝。上司很快同意,甚至提前安排了别人的任务。这种方式虽然暂时有效,但却非长久之计。为了真正突破职场的藩篱,佳宝需要更为巧妙和持续的策略,既要合理拒绝,又要尊重上司面子。例如,她可以提出具体的工作规…

11 1 月, 2025 10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委婉拒绝的艺术 在人际交往中,拒绝是一门艺术,尤其在面对亲密关系时,如何委婉地表达拒绝,既能保全双方颜面,又不伤害彼此感情,显得尤为重要。书中提到的著名舞蹈家邓肯与剧作家萧伯纳的故事,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邓肯向萧伯纳表白,萧伯纳并未直接拒绝,而是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孩子可能的担忧,既避免了直接伤害邓肯的感情,又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拒绝之意。这种委婉的拒绝方式,不仅让邓肯理解了萧伯纳的心意,还使两人之间的关系得以维持,甚至更加深厚。 另一个例子是意大利音乐家罗西尼的故事。当朋友们提议为他树立雕…

11 1 月, 2025 134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揭示卓越的重新框架策略 《语言的魔力》一书中的思想如同柳絮轻舞于春风,令读者陶醉于语言的魔幻魅力之中。作者迪尔茨通过重塑语言的能力,教会我们如何将限制性的自我认同转变为充满希望的行动方案。所谓“你不是‘失败’,你只是还没有掌握成功需要的所有要素”,正是以鼓舞人心的方式来替代负面自我认同。这种策略,不但有助于个体从负面的自我设限中解脱出去,也推动了自我修复和自我成长。近年来,在心理辅导中广泛应用的认知重构技术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数据表明🌟,认知行为疗法(CBT)在抑郁症状缓解中的有效率高达60%至…

10 1 月, 2025 110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成人自我:内心平衡的守护者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船只,而成人自我则是那个稳健的舵手,引导我们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宁静的港湾。《0次与10000次》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认识自我的道路,让我们得以一窥内心深处那个成熟稳重的自己。 想象一下,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纷至沓来的选择时,是什么让我们能够冷静思考,做出明智决定?正是那个强大而正常的成人自我。它就像是我们内心的GPS系统,不仅能够准确定位当前处境,还能为我们规划出最佳路线。有了它…

9 1 月, 2025 110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与不同内感官类型人的配合之道 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对方惯用的内感官类型,能够让我们更加得心应手地与他人沟通和配合。视觉型的人,更易被动态、色彩鲜明的事物所吸引;听觉型的人,则对变化的语气、优美的声调颇为敏感;而感觉型的人,更在乎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据相关调查🎯,在工作场合中,约 40%的人属于视觉型,30%的人属于听觉型,30%的人属于感觉型😜。比如在一个团队项目中,视觉型的成员往往能迅速捕捉到展示方案中的图形和色彩搭配问题;听觉型的成员更能在讨论中敏锐地察觉出他人语气中的微妙变化;感觉型的成员则更…

9 1 月, 2025 110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内感官的多样性与变化性 在《重塑心灵》中,李中莹先生通过NLP(神经语言程序学)详细阐述了内感官类型的不固定性。每个人的内感官不仅有视觉、听觉和感觉三种,并且这些感官能力在不同情境下会自发变化。正如书中所言,当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流时,或兴高采烈地谈论旅游体验便展现出视觉型,而遭遇批评时又可能转化为感觉型。此现象提醒我们在实际沟通中需要时刻观察对方当下的感官状态,以此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更高效的交流目的。 例如,在管理学中,领导力水平高的管理者往往能敏锐辨识下属的内感官倾向,针对性地为其…

9 1 月, 2025 156点热度 阅读全文

身心逻辑层次:剖析语言的深度 迪尔茨在《语言的魔力》中提出的身心逻辑层次模型,犹如一把精密的解剖刀,将人类的语言行为层层剥开,揭示出其背后的精神内核。从环境到行为,从能力到信念,最终抵达自我认同和精神层次,每一个层次都环环相扣,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与世界互动的心理地图。 环境是舞台,行为是表演,能力是剧本,信念是导演,而自我认同则是演员本身。环境提供给我们行动的机遇和限制,行为是我们对外界的反应,能力指引着我们如何行动,信念则决定了我们为何行动,而自我认同则塑造了我们是谁,决定了我们最终呈现的角色。 书中一个发人深…

7 1 月, 2025 146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逻辑的精妙探索 在《语言的魔力》中,贝特森的理论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语言与思维的深邃夜空。他指出,人若无法正确识别和解释语言中的后设信息,就可能如电话转换系统混淆“国家代码”与“城市区号”一般,对情境做出不恰当的回应😕。例如,一位年轻的心理疾病患者在医院药房面对护士的询问时,无法清晰分辨其含义,陷入困惑与迷茫。 如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据不完全统计,每天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量高达数万条📈。在如此繁杂的信息洪流中,准确理解和回应他人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就像在电商平台的用户评价中,一些模糊不清的表述…

6 1 月, 2025 129点热度 阅读全文

解读内心密码:三种内感官类型的奥秘 在浩瀚的生命旅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解读生活。李中莹先生在《重塑心灵》一书中,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哲思,引领我们踏上一段探索内心世界的奇妙之旅。他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归纳为三种主要的内感官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和感觉型,并阐述了每种类型的行为模式、思考方式以及沟通特点。 视觉型的人如同鹰隼般敏锐,目光如炬,他们习惯于用眼睛捕捉世界的精彩瞬间。他们对色彩、形状、图像有着天生的敏感,往往会被美丽的事物所吸引。在与他们沟通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

5 1 月, 2025 123点热度 阅读全文
123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