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卓越的艺术》笔记 结构化整理——让资讯有层次、有条理 在《复制卓越的艺术》一书中,雷子先生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结构化整理来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他强调,无论是阅读、学习还是工作,结构化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处理复杂信息时,我们可以采用“5W1H”分析法,即Why(原因)、What(内容)、Where(地点)、When(时间)、Who(人物)和How(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梳理信息,还能确保我们在执行任务时不会遗漏任何关键细节。 书中提到的一个具体案例是关于组织一次公司活动的。通过使用“5W1H…

10 12 月, 2024 16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疼痛的智慧 在阅读《永续成长的宝藏图》时,我被书中关于疼痛的描述深深吸引。书中提到,疼痛并非仅仅是身体的不适,而是一种智慧的信号,提醒我们关注身体的需求。例如,作者分享了一个关于牙齿疼痛的案例:一个人在面对牙齿疼痛时,没有选择立即服用止痛药或去看牙医,而是与疼痛“磋商”。他感谢疼痛给予的信号,并承诺在疼痛缓解后会去看牙医。结果,疼痛在半小时内消失,而他也在接下来的几天内顺利完成了工作,并在周末履行了承诺。这个案例让我意识到,疼痛是我们身体的一种语言,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并…

9 12 月, 2024 187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内在状态与情感转变 在这本《语言的魔力》中,作者(美)迪尔茨通过精准的描绘,向我们揭示了如何通过改变内在状态来达到情感的正向转变。文中提到NLP中的“链接”概念,意味着将一种内在状态与另一种渴求状态连接起来,帮助个体从当前困境中走出来。例如,有人身陷挫败感中,想转变为积极自我激励,但直接跨越这种鸿沟似乎难上加难。通过设置中间状态,如从混乱到好奇,再到激励,逐步引导人们向目标前进。 这种逐步引导的方式在现代心理学中广泛应用。例如,在一个2021年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采用分步缓解焦虑法的患者比直…

9 12 月, 2024 133点热度 阅读全文

信念的变革之旅 在迪尔茨的《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关于信念如何运作以及如何改变信念的精妙画卷。他提出信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一个动态循环之中,犹如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经历着“想要相信”、“开始接受”、“当下相信”、“开始质疑”、“曾经相信”以及“信赖”等多个阶段。🤯 作者巧妙地将这些阶段比喻为不同的地理位置,引导我们进行一次心灵探索之旅。🏔️ 当我们怀抱着一个新的信念,渴望它能够扎根于我们的内心时,就好比踏上了“想要相信”的起点。 接下来,我们需要敞开心扉,“开始接受”这个信念的可能性,如同…

8 12 月, 2024 134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面向未来的“心锚”建立步骤 生活如同一篇诗章,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流淌如水。每一个渴望变革的灵魂,都需要一座灯塔——那便是“心锚”。在《语言的魔力》里,迪尔茨为我们揭示了如何通过建立“心锚”来掌控自己的情感航线。一如魔法师般,作者带领我们走过六个步骤,开启内心深处的隐秘地带。 首要的是确定一个空间锚的身体位置,比如“开始接受”的时刻。每当我们站在那个确定的地方,应感受到曾经渴求的状态,好似再度经历那份健忘的幸福。这不是简单的回忆,而是一种身体与心灵的共振——内在的眼睛、耳朵、感受共鸣地重现那刻。然…

8 12 月, 2024 12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潜意识的宝藏 掩卷沉思,掩藏在《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的智慧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指引着我们探索内心深处的奥秘。作者[美]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潜意识这一片蕴藏着无限潜力的宝藏图。 潜意识并非如洪水猛兽般可怕,相反,它更像是我们忠实的伙伴,时刻关注着我们的身心状态,并以其独特的方式给予我们指引。正如书中所言,那些与我们日常性格相悖的行为,那些反复出现的“意外”,都是潜意识在试图引起我们注意的信号。它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试图将我们从迷途中拉回正轨。 疼痛和疾病,这些我们避之不及…

8 12 月, 2024 148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心理与身体的交织之苦 在人生的长河中,忧、思、悲、恐、惊如影随形,而喜乐仅占七分之一。大多数人在这无尽的痛苦中挣扎,不禁让人思索:难道这就是生命的宿命?然而,为何总有些人能在风雨中保持富足与快乐?是他们命好,还是掌握了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书中提到一个段子,一个人因身体疾病导致小便失禁,心理上无法接受,从而产生了精神上的痛苦。这揭示了人的痛苦不仅限于身体,心理上的痛苦同样深刻且复杂。身体与心理的痛苦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往往相互影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循环如同鸡与蛋的悖论,难以厘清因…

7 12 月, 2024 1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现代社会中的“自我抑制” 卡伦·霍尼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以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自我抑制”倾向。这种抑制并非源于道德或理智的约束,而是神经症患者内心深处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和不安。他们压抑自己的愿望、需求,甚至不敢为自己争取应有的利益。如同被囚禁在无形的牢笼中,他们失去了自我肯定的能力,任由外界力量摆布。 在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种“自我抑制”现象似乎愈演愈烈。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光鲜亮丽的生活,人们努力营造完美的形象,却掩盖了真实的自我。职场中,许多人迫于压力,不敢表达真实想法,将…

7 12 月, 2024 17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感官体验与内心地图 翻开《NLP实践指南》,映入眼帘的是〔美〕哈瑞•阿德尔构建的奇妙NLP世界。书中阐述的“地图与版图”的概念,犹如一把🔑,打开了通往内心世界的大门。作者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内心地图”,它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解读,而非世界的真实面貌。就像同一张地图,在探险家眼中是充满宝藏的秘境🗺️,在普通人看来却是崎岖难行的荒野⛰️。 我们通过五官感知世界,但这些感知信息会被大脑过滤、加工,最终形成主观的体验。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并非用眼睛看世界,而是用心灵看世界🧠”。不同的经历、信念、价值观,塑…

6 12 月, 2024 16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冲突的泥沼:神经症患者的困境 我们生活的喧嚣尘世,犹如一片广袤的冲突的泥沼。人生于世,便无可避免地身陷其中。正如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所言,冲突本身并非病症,如同呼吸般自然。我们渴望亲密,却又害怕被束缚;我们追逐成功,却又恐惧失败的阴影。这些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构成了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神经症患者而言,冲突却并非波澜不惊的湖面,而是惊涛骇浪的汪洋。他们深陷于自身矛盾的泥潭,无法自拔。书中描绘了神经症患者的内心世界:他们感知自身情感的能力如同风中残烛,明明灭灭;面对抉择,他们缺乏决…

6 12 月, 2024 160点热度 阅读全文
1151617181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