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心理学》笔记 沉默的力量:情感交流中的无声语言 在人际交往中,语言固然是重要的沟通工具,但沉默有时却能传达更深刻的情感。《沟通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案例:小凡在发现丈夫子诺出轨后,选择了长久的沉默。这种沉默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坚定的态度表达。正如书中所言,"沉默,有着千面的姿态",它可能代表包容、隐忍,也可能意味着决绝的对抗和拒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忽视了沉默的价值。然而,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沉默比言语更能传达深层次的情感。例如,一项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显示,在处理重大情感…

15 1 月, 2025 161点热度 阅读全文

信念的根基:因果与复合等同 在迪尔茨和谭洪岗共同编织的《语言的魔力》这部作品中,我们踏上一段奇幻的语言之旅。书中指出,人们的信念如同参天巨🌳,其根系深深扎根于“因果”和“复合等同”的土壤之中。 “因果”就好比是信念的🧬,它将事件与结果紧紧相连。例如,一个人可能相信“因为我小时候害羞,所以现在不善于 публично выступление 🎤”。这种因果关系成为了他信念的基石,影响着他对自身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而“复合等同”则像是信念的🎭,它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行为表现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人可能认为“微笑 😊 代…

14 1 月, 2025 13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兄弟姐妹间嫉妒的持久影响 在我们探讨神经症人格形成的根源时,兄弟姐妹之间的嫉妒与父母一方的偏爱,这些在儿童心理的暗流涌动中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却潜在的影响。这些细腻的情感层次犹如织锦般错综复杂。正如霍尼所言,童年时期的环境条件往往决定了这些嫉妒情绪是否会生根发芽,继而在成年中的生命历程中持续发酵。这些情结是否是必然的,值得我们深思。 例如,根据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的研究,约60%的儿童在家庭中经历兄弟姐妹间的竞争和嫉妒。以一项2017年的数据调查指出:在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中,76%较大的…

14 1 月, 2025 15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感官之门:我们认知世界的独特视角 在这本由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合著的《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作者们巧妙地揭示了人类感知世界的奥秘。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五官这个共同的基础,却能够对同一个世界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不仅源于我们被动地接收信息,更在于我们主动地探索现实。我们的大脑犹如一位精明的策展人,精心挑选那些引起我们兴趣或认为重要的信息,强化某些神经连接,同时弱化其他。 亚得士·胡克斯利将我们的五官比喻为"认知之门",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感官在我们认知世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想…

13 1 月, 2025 107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 实践指南》笔记 生态系统中的改变与连锁反应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改变都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会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一连串难以预测的连锁反应。就如同《NLP 实践指南》中所阐述的,当我们在自身系统中进行个人改变时,往往只关注到了直接的效果,却容易忽视其带来的间接影响😕。例如,在工作中,一位员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决定采用新的时间管理方法,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短期内,他的工作成果显著提升,得到了领导的表扬👍。然而,长期来看,他因为过度劳累,身体出现了问题,影响了后续的工作表现。这一改变的…

13 1 月, 2025 140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实践指南》笔记 解码人际交流的奥秘:探索NLP的精神世界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NLP实践指南》中,作者哈瑞•阿德尔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际交流的深层奥秘。书中阐述的神经语言程序学(NLP)理论,犹如一把打开人类精神世界的钥匙,让我们得以窥探思维的运作机制。 NLP模型描绘了一幅精妙的心智图景:我们的大脑如同一台精密的解码器,通过归纳、变形和删除三种方式,将外界的感官输入转化为个人可接受的内在体验。这一过程宛如一场无声的魔术表演,将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编织成我们独特的主观经验、情感和信念体系。🧠✨ 作者强调,掌握这…

13 1 月, 2025 12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根源:探寻焦虑的幽微之径 卡伦·霍尼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神经症人格焦虑的根源并非仅仅源于现实冲突,而更多地来自于内心深处潜藏的敌意。这种敌意如同幽灵般萦绕心头,将个体囚禁于无尽的焦虑循环之中。追本溯源,童年环境的阴霾成为滋生这种敌意的温床。缺乏真正的温暖与爱,如同沙漠中干涸的土地,令幼小的心灵无法汲取成长的养分。父母的过度溺爱、喜怒无常、干涉子女的独立性等行为,如同荆棘般刺痛着孩子敏感的神经,将敌意悄然种下。 更令人忧虑的是,父母自身的神经质特质,如同遗传密码般,将焦虑传递给下一代。他们将自身对爱的渴求投射到孩…

12 1 月, 2025 114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次》笔记 成人自我的培养与强化 在《0次与10次》一书中,吉塔·雅各布深入探讨了成人自我的培养与强化,强调了这一过程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书中指出,一个强大的成人自我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还能提升我们的社交能力和整体幸福感。例如,书中提到的单亲妈妈汉娜,她通过强大的成人自我和幸福内在小孩的结合,成功地平衡了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汉娜不仅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还通过营养饮食和定期运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免疫力,确保自己不会因过度劳累而生病。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正是成人自我强大的…

12 1 月, 2025 10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驳回工作请求的新策略 在现代都市的钢铁丛林中,每一个职场人都如同齿轮一般运转。佳宝是公司里公认的工作机器,然而,她逐渐发现除了上司偶尔的口头表扬之外,她的晋升之路始终被堵。某日获知,她的上司一直不愿放手,因为找不到像她这样勤奋的人。 在一次关键时刻,上司要求她加班,佳宝以“母亲来访,需要去接”为由委婉拒绝。上司很快同意,甚至提前安排了别人的任务。这种方式虽然暂时有效,但却非长久之计。为了真正突破职场的藩篱,佳宝需要更为巧妙和持续的策略,既要合理拒绝,又要尊重上司面子。例如,她可以提出具体的工作规…

11 1 月, 2025 10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焦虑:来自压抑的恐惧 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霍尼对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进行了细致探讨和批判。霍尼认为,焦虑不仅仅来源于对放纵冲动的恐惧,而更多地源于对压抑这些冲动的恐惧。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复杂的焦虑反应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现代社会中,焦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目前全球约有3.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 这种焦虑不仅体现在担心性冲动和攻击冲动的释放上,更是因为社会文化对于这些冲动设置了种种禁忌,使人们在压抑中挣扎。 在当下,中国社会对于性教育的缺乏,使…

11 1 月, 2025 120点热度 阅读全文
167891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