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六翼:积极心理学的翱翔之道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如同一叶扁舟,时而顺流而下,时而逆水行舟。积极心理学,便是那指引我们乘风破浪的灯塔,它倡导的六大优势,如同六翼天使,引领我们飞越困境,达到心灵的彼岸。 乐观:晴空万里,心无点翳 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的首要优势,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无论遭遇何种风雨,都能以晴朗的心情去面对的勇气。乐观之人,如同春日里的桃花,即使冰雪覆盖,依然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总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的曙光,将每一次挑战视为成长的契机。 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感恩之心,是人…

10 3 月, 2024 324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学教授的智慧——孩子专注力的培养之道 在知识的海洋中,专注力犹如一艘稳固的船,能将孩子们安全引向学问的彼岸。作为心理学教授,他们深谙人心之秘,知晓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出孩子的专注力。以下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金钥匙。 分解任务,明确小目标 首先,教授们会教导家长,将繁复的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小目标。如同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让孩子们在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时,都能感受到成就感,从而保持专注。 专注力培训班,技巧传授 其次,专注力培训班应运而生。这里,心理学与精神学的精髓被巧妙地融合,孩子们…

17 3 月, 2024 27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逃避与妥协:对抗失衡的心灵 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冲突,这不仅仅限于外部的纷争,更重要的则是内心的战斗。《我们内心的冲突》揭示了一个主题:一些人如何在感受到他人的不满或争论时选择逃避并妥协。霍妮笔下,这些人习惯于无怨无悔地将主导地位拱手让人,把自己置于“大局之外”的位置。 霍妮指出,逃避并不是智慧的象征,而是一种自我压抑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90%的逃避行为源自对失败和冲突的恐惧,他们宁愿让步,也不愿直面挑战。这种行为造成了他们对快乐的苛刻限制。例如,一项2022年的研究发现,约70…

2 2 月, 2025 22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身心结合与脱离的艺术 人类的心灵与身体,仿佛并蒂莲花,息息相关,共同构筑了我们的存在。当我们完全沉浸于当下,心心相印,这便是“结合”。曾几何时,在激烈争辩或热切讨论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前倾,身体如同被磁力吸引,表现出深切的专注。反之,当我们陷入反思与检讨时,身体则往往向后靠,彷如离岸的帆船,远离风起云涌的现世片刻。这种“脱离”虽显疏离,却为我们提供了客观洞察的视角。 结合与脱离两者并无优劣,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能够自在游走于这两种状态之间,无疑是情绪清明与自我成长的奥秘所在。然而,不少人在过往…

1 2 月, 2025 105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0次与10000次》是一本充满和的书籍,作者是[德]吉塔·雅各布,由蔡清雨翻译。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细腻的心理分析,为我们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深藏的心理机制。下面,让我们深入探讨书中几章的精华内容。 成功与权力的迷狂 奥逊·威尔斯在传奇电影《公民凯恩》中,塑造了银幕上最著名的自恋者之一。他以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故事为蓝本,揭示了一个将成功与权力视为生命唯一目标的人生轨迹。凯恩的父母通过一座金矿获得巨大利益,这笔财富被完全用于孩子的培养。纵然拥有无尽的财富,但凯恩是一个在亲情…

26 1 月, 2025 12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建立语言亲和感的秘法 在我们彼此沟通的复杂舞台上,语言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建立亲和感的重要桥梁。感官用词的巧妙运用,使得谈话双方能在潜意识层面上达到一种共鸣。这一点在日常生活和商业谈判中尤为重要。假设一个人说:“我无法分辨出这对我是对还是错。”此时,你可以回答:“你还想听到些什么?” 这种语言上的回应不仅能让沟通变得更顺畅,还能有效缓解可能的冲突。例如,伊安在一家制造公司担任顾问时,面对的是两位意见相左的董事。詹姆士较为触觉导向,而菲瑞德则偏重视觉。当菲瑞德放慢说话速度,并将公司远见…

24 1 月, 2025 12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感官语言的魔力:解锁沟通的新维度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著作中,作者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语言世界。他们巧妙地将神经语言程序学(NLP)的精髓融入文字,让我们得以一窥语言的奥秘。这本书犹如一幅绚丽的语言地图,引导我们探索感官用语的丰富宝藏。 想象一下,当我们描述同一栋房子时,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如此不同。有人眼中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色彩斑斓;有人耳畔萦绕着历史的回响;还有人仿佛能触摸到房子的每一寸肌理。这种差异不仅是个人喜好,更折射出我们感知世界的独特方式。📊 据统…

21 1 月, 2025 249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内感官的多样性与变化性 在《重塑心灵》中,李中莹先生通过NLP(神经语言程序学)详细阐述了内感官类型的不固定性。每个人的内感官不仅有视觉、听觉和感觉三种,并且这些感官能力在不同情境下会自发变化。正如书中所言,当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流时,或兴高采烈地谈论旅游体验便展现出视觉型,而遭遇批评时又可能转化为感觉型。此现象提醒我们在实际沟通中需要时刻观察对方当下的感官状态,以此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更高效的交流目的。 例如,在管理学中,领导力水平高的管理者往往能敏锐辨识下属的内感官倾向,针对性地为其…

9 1 月, 2025 15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心锚:塑造心态的无形之手 在这本由美国作家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合著的《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我们邂逅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概念——心锚。这个概念如同一把打开心灵宝藏的钥匙,引导我们探索内心深处的无限可能。心锚,这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词语,犹如一座连接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桥梁,将刺激与反应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作者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心锚的多样性,它可能是听觉的,如门铃声;触觉的,如温暖的握手;嗅觉的,如沁人心脾的玫瑰花香;甚至是味觉的,如唤起特殊回忆的美食滋味。这些感官体验,无论是外在环…

24 12 月, 2024 142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意识与潜意识的神秘交织 意识与潜意识,如同两个神秘的舞者,在我们内心的舞台上共舞。意识如同站在屋外清晰可见的独立个体,而潜意识则似屋内众多难以窥探的身影。据研究📊,在现代社会中,约 70%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况,这便是意识与潜意识交替工作的表现。例如,一位职场人士在紧张的工作中,可能会因为过于专注手头的任务,而对周围同事的交谈声“听而不闻”。 在某些关键的时刻,意识与潜意识互相配合与制约。就像举重选手挑战纪录,意识决定目标重量,潜意识则调动身体状态。当选手感到勉强,意…

15 12 月, 2024 144点热度 阅读全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