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原生家庭对个体心态的影响 书中的第一段探讨了郭时蕾的童年故事,从小在忙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父母因为工作繁重而无暇关注她,于是她变得格外懂事,常常主动找事做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当作者通过戏剧化的手法让郭时蕾目睹“包袱满身”的父母形象时,她顿时泪如泉涌,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内在模式。 这种求得心安的行为其实源于她无法眼睁睁看着父母劳累,于是背上了不属于自己的重担。现代社会中,类似的情形并不少见。根据一项来自哈佛心理学研究中心的调查,约有30%的成年人在童年时期因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自我牺牲的倾…

21 1 月, 2025 23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索心理之道:从「术」至「道」的NLP高级班启示录 导读 本文深入探讨了心理学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由具体的技巧和方法(「术」)向深层的原理和规律(「道」)转变的重要性。以黄启团老师在NLP高级班上的教学为例,文章揭示了掌握心理学「道」的层次,不仅能够解锁生活新模式,还能深刻影响个人命运。 正文 我们如何利用心理学来深刻改变自己并支持他人? 这其实是一个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 近日,在《NLP高级执行官》课堂上,拥有25年经验的心理学讲师黄启团老师(负责人)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答案。 《易经·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

27 3 月, 2024 216点热度 阅读全文

解读心灵密码:价值定位法的奥秘 在熙熙攘攘的人生舞台上,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迷失在纷繁复杂的欲望之中,而忽略了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声音。李中莹先生的《重塑心灵》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探索内心世界的道路,帮助我们破译潜意识的密码,找回心灵的平静与和谐。 书中介绍了一种名为“价值定位法”的心理学技巧,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潜意识的价值排列,从而洞悉内心深处对事物的真实看法。想象一下,一位迷茫的年轻人,他渴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但总是感到力不从心,无法找到努力的方向。这时,价值定位法就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引导他一步…

18 7 月, 2024 21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读书笔记 五感与内省:两种幸福的探讨 在《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黄启团带我们探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幸福源泉。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追求,从外在的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中获取短暂的满足。尽管这类追求能够提供即时的愉悦,但其本质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庞大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正如《2019年中国家庭幸福感报告》中提到,高收入家庭幸福指数与低收入家庭的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单纯的物质满足无法长久维系幸福感。而另一种幸福则源自对内在世界的探求,通过内省和对心灵…

7 2 月, 2025 112点热度 阅读全文

你的“生命软件”升级过吗? 黄启团老师在《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提到,我们的信念就像电脑软件一样,需要不断升级。许多根深蒂固的信念,如同老旧的操作系统,曾经或许适用,但如今却可能成为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就像书中提到的“晚上洗头会头疼”,在过去缺乏现代生活设施的年代,这的确是经验之谈。然而,时代变迁,生活方式更新迭代,如果还固守着这样的旧观念,无疑是刻舟求剑。 我们的思想也需要与时俱进。那些让我们在情感关系中屡屡受挫的、在职场发展中停滞不前的,或许正是一些过时的信念在作祟👿。例如,总想在争吵中占上风,却忽…

4 12 月, 2024 17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索心灵的奥秘:普通心理学入门经典推荐 🧠✨ 心理学的重要性 📚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自我、理解他人,更能帮助我们优化生活,提高幸福感。正如大文豪狄更斯所言:"我们的生活是一部小说,我们的心灵是作者。"💫 因此,普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基础课程,是我们开启心智大门、探索内心世界的钥匙。以下是几本值得一读的普通心理学经典教材,让我们一同踏上心灵之旅吧!🚶‍♀️ 书名 作者 特点 《普通心理学(第5版)》 彭聃龄 全面系统,内容翔实 《普通心理学(第6版)》 彭聃龄…

13 10 月, 2024 34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 探寻卓越之源 艺术源于生活,卓越亦孕育于平凡。💫探寻卓越之源,犹如探寻生命的奥秘,需以开放包容的心胸,细细品味生活的点点滴滴。🌱 生活的滋养 卓越的体现 观察入微 洞见精髓 用心体会 深刻领悟 持之以恒 臻于化境 观察入微,用心体会,方能洞见生活中蕴含的精髓;持之以恒,臻于化境,方能彰显卓越的风采。🌸艺术家们往能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灵感,将平凡化作瑰丽,这种能力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会。 复制的艺术 复制看似简单,实则源于高深的领悟。🧭真正的复制,不在于肤浅的模仿,而在于洞见本质,把握精…

6 10 月, 2024 247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培养自信的艰难历程与现代社会的挑战 在《重塑心灵》一书中,李中莹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了现代社会中自信培养的艰难历程。作者指出,理想情况下,一个人应在成年前便积累足够的自信。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犹如一株幼苗在恶劣环境中挣扎求存,孩童的自信也在种种不利因素的侵蚀下难以茁壮成长。 李中莹巧妙地将培养自信比作累积肯定的过程。她假设培养充分自信需要5000次肯定,而许多人成年时可能仅获得3000次。这意味着他们未来仍需不懈努力,才能弥补那缺失的2000次肯定。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信培养的艰巨性。 现代…

20 7 月, 2024 31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拨开迷雾,探寻“阿Q精神”的真谛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犹如一座巍峨的灯塔,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照亮了国民性中根深蒂固的劣根性——“阿Q精神”。然而,时至今日,对于“阿Q精神”的解读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人将其简单地概括为“自欺欺人”,认为是逃避现实、掩盖自身缺陷的遮羞布;而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认为是逆境中自我解脱、保持心理平衡的良方。那么,“阿Q精神”究竟是精神胜利法,还是自我麻醉剂?或许,我们可以从李中莹先生的《重塑心灵》一书中找到答案。 李中莹先生…

18 7 月, 2024 25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寻内心的平衡与自由 成就之路的枷锁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被各种期望和标准所束缚。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系着一条朴素的领带,似乎已为成功的代名词。但这种经典形象背后,是否隐藏着对完美的执著追求?一种压抑个性、摒弃放松的生活方式? 数据显示,仅有不到3%的人符合媒体所定义的理想身材标准。然而,这一夸张的审美观却深影响着众多女性的自我认知。她们对自身外表苛刻挑剔,甚至产生自我排斥的想法。这种对完美外貌的痴迷,正是内心审判者作祟的结果。 就连无辜的孩子也难逃这种内在压力的折磨。一旦家长或导师对他们抱有过高期望,孩子们…

18 7 月, 2024 208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