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神经症人格的多元保护机制 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卡伦·霍尼深入剖析了现代人如何通过多种策略来对抗内心的基本焦虑。这些策略包括顺从、权力追求、退缩和爱的追求。🌟 例如,顺从策略中,个体通过放弃自我来避免伤害,这种行为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可能被视为一种美德,但在神经症患者中,它往往是一种过度且不健康的防御机制。霍尼指出,这种顺从并非出于对爱的真正渴望,而是对保护和安全的迫切需求。 权力与控制的深层动机 权力追求是另一种常见的保护机制。在这种策略中,个体通过获取实际的权力、成就或智力…

25 1 月, 2025 127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读书笔记 认识我们的大脑 🧠‍♂️ 在《重塑心灵》这本书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是一门研究人类主观经验的学问,它帮助我们理解大脑如何运作,并提高它的运作效率。NLP的中心学问之一是“模仿”,它研究不同行业中的卓越人士,将他们的卓越成就化为一些别人跟着做也可以获得同样效果的学问。 意识与潜意识 💭 我们的大脑可以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我们当前的感知和思考,而潜意识则是我们过去的经历和记忆。NLP认为,我们的潜意…

7 7 月, 2024 242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次》笔记 回避与内在审判者的斗争 在《0次与10次》一书中,吉塔·雅各布深入探讨了人类面对内在审判者时的各种回避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是对特定情境的反应,更是对自我价值和成就感的深层保护机制。例如,弗里多在大学初期面对成绩下滑时,选择了逃避课堂和考试,转而沉迷于网络游戏。这种“绕道走”的策略,虽然暂时缓解了他的焦虑,却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弗里多的案例揭示了内在审判者对成就的高要求如何导致个体采取回避策略,以避免面对失败和批评。 情感需求与回避的复杂交织 玛蒂尔达的故事则展示了另一种回避形式——对情感需求的…

15 12 月, 2024 15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时间线:解码人生轨迹的奥秘 在《永续成长的宝藏图》这本启迪心智的佳作中,作者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概念——时间线。这个概念犹如一把打开人类思维模式的钥匙,让我们得以窥探每个人独特的时间感知方式。时间线大致可分为两类:当下型和脱离当下型。当下型的人仿佛生活在永恒的现在,他们的时间线呈现由前往后连接,过去在后,未来在前。这些人往往随性而为,对时间流逝的感知较为模糊,常会因为突然发现截止日期临近而惊慌失措。🕰️ 反之,脱离当下型的人则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尽收眼底,…

29 1 月, 2025 146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的迷宫:探索思维与表达的奥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桥梁,其魔力愈发令人着迷。《语言的魔力》一书犹如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语言奥秘的大门。作者迪尔茨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带领我们穿梭于语言的迷宫,探索思维与表达的奥秘。 书中提到的"回应术模式"如同一把精巧的瑞士军刀,能够巧妙地应对各种复杂的语言情境。这十四种模式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干预系统,可以用来质疑限制性信念,或接受鼓舞性信念。想象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情况,比如一位朋友因为工作压力而感到沮丧。此时,…

15 1 月, 2025 15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感官之门:我们认知世界的独特视角 在这本由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合著的《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作者们巧妙地揭示了人类感知世界的奥秘。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五官这个共同的基础,却能够对同一个世界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这种差异不仅源于我们被动地接收信息,更在于我们主动地探索现实。我们的大脑犹如一位精明的策展人,精心挑选那些引起我们兴趣或认为重要的信息,强化某些神经连接,同时弱化其他。 亚得士·胡克斯利将我们的五官比喻为"认知之门",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感官在我们认知世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想…

13 1 月, 2025 124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潜意识的奥秘及其力量 潜意识,无声无息地存在于我们心灵的深处,像一个无形的守护者,为我们的人生提供无穷无尽的智慧和潜力。文中李中莹提到,潜意识具备“自动选择最好”的机制,每天大脑中上演着成千上万次的运用。只要人们相信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潜意识就会自动找出办法。一个实际的例子是哈佛大学曾进行的一项研究,他们发现70%的成功企业家在遇到困境时,依赖于潜意识的直觉与洞察,这为他们找到了创新的解决之道。潜意识像是大脑的导航仪,带领我们走向不曾探索的领域,赋予人们解决问题的力量,甚至是超越自身困境的勇气。 大…

3 12 月, 2024 17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神经症的复杂性与文化背景 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卡伦·霍尼深入探讨了神经症的复杂性及其与文化背景的紧密联系。她指出,神经症的描述不仅需要心理学工具,还需要社会学工具,因为神经症不仅仅是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现象的反映。例如,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竞争压力、对失败的恐惧、情感上的孤独以及对他人的不信任,这些都成为了神经症的温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抑郁症,这一数字在过去的十年中增长了18%,这无疑反映了现代社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 神经症的内在动力与冲…

26 11 月, 2024 19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怪诞行为心理学案例总结与反思 在探索人类心理的奥秘时,怪诞行为心理学提供了一扇独特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机制。本文将深入探讨几种常见的怪诞心理现象,通过案例分析,揭示这些行为的成因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最终提出相应的反思与应对策略。 多重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的纠葛 多重人格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常被误解为精神分裂症,但两者在本质上截然不同。ID涉及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因极端压力或创伤,形成了两个或多个明显区分的人格状态。这些独立的人格可能…

12 9 月, 2024 19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拨开迷雾,探寻“阿Q精神”的真谛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犹如一座巍峨的灯塔,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照亮了国民性中根深蒂固的劣根性——“阿Q精神”。然而,时至今日,对于“阿Q精神”的解读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人将其简单地概括为“自欺欺人”,认为是逃避现实、掩盖自身缺陷的遮羞布;而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认为是逆境中自我解脱、保持心理平衡的良方。那么,“阿Q精神”究竟是精神胜利法,还是自我麻醉剂?或许,我们可以从李中莹先生的《重塑心灵》一书中找到答案。 李中莹先生…

18 7 月, 2024 279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