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视觉、听觉与触觉的交响乐 在《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作者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以独具匠心的笔触探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在沟通和自我认知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跨越感官的视角,增强了对人类经验丰富性的理解。例如,他们提到一位小提琴家在演奏时自我怀疑,因为她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左下方,这是视觉触发内部对话的常见路径。为了突破这一心理障碍,她改变了站立的位置,结果显著改善了演奏质量。这个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我们如何通过调整视线来改变内在的心理状态。 打破惯性思维的惯性 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利用不同的感官来…

20 1 月, 2025 21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沟通的艺术:从心出发 🌸 在这本名为《沟通心理学》的书中,刘艳华用她那细腻而深刻的笔触,为我们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奥秘。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正如那一碗精心熬制的银耳羹,沟通也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熬煮的。每一次的对话,都是一次心灵的煨汤,只有用心去对待,才能品尝到其中的甘甜。 在书中,刘艳华提到了一种名为“见风使舵”的沟通技巧。这种技巧不仅仅是随机应变,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需要根据对方的情绪和反应,灵活调整自己的言辞和态度。正如露西与美女医生…

18 10 月, 2024 35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从伽利略到丽娜 伽利略的故事 - 巧妙选择话题让人心生愉悦 🤔 时光荏苒,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故事历久弥新。少年时期,伽利略对医学不感兴趣,反而对科学充满热忱。为了说服父亲支持自己学习科学,他巧妙地从父亲最喜欢的话题 - 与母亲的一见钟情着手,引申到自己对科学的痴迷。伽利略深知,要想让人倾听自己的诉求,首先得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起对方的共鸣与认同。 |-- 话题魅力 --|-- 引起共鸣 --| 读懂眼神,探查人心 👀 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观察他人的眼神来判断其内心状态。然而,现代心理学…

28 8 月, 2024 308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 同理心:感情的共鸣是沟通的润滑剂 💐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体谅,是构建和谐关系的基石。💕 当我们用同理心去倾听他人的心声,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时,就能真正领会对方的处境和感受。这种感同身受的共鸣,能让双方的心灵贴近,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就如史强和张晴那对夫妻,在孩子受伤的事件后,曾一度陷入冷战的境地。但当史强反思自己的缺失,张晴也意识到丈夫的付出时,他们都用上了同理心,从而重拾了互相理解的默契。💖 同理心犹如沟通的润滑剂,能让交流更加顺畅自然,避免因误解而产生隔阡。拥有同理心,我们就能…

4 8 月, 2024 332点热度 阅读全文

🌀 心灵解码:心理学的疗愈之旅 🔍 🔎 探究心灵深处的秘密 在心理学的万花筒中,每个扭曲的碎片都代表了一个心灵的疑问。了解问题,便是从这些碎片中拼凑出真实的自我。通过言语的桥梁,沟通成为了解心理迷宫的钥匙,让隐藏的情感与思绪得以显现。 🧩 寻找共鸣的旋律 每一颗心都有其独特的频率,而心理学的原理便是那能与之共鸣的琴弦。寻找共性,就是拨动这琴弦,让问题与心理学的宇宙产生共振,揭示出问题的本质与根源。 🚶‍♂️ 步履踏实的探险之旅 分阶段解决,就像是在迷雾森林中稳步前行。每一步都是对未知的探索,每一阶段都是对困难的克服…

22 3 月, 2024 24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 以彼之心,还予彼之心 以彼之心,洞悉内心真意 📚 在阅读《沟通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深感受到了"以彼之心,还予彼之心"的重要性。正如书中所说,我们要善于从他人的潜意识行为中洞察他们的内心真意。比如萝丝脚尖指向门口,虽然嘴上不说,但身体的动作却诚实地表达了她想离开的心意。 🧠 而在与他人交谈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对方的身体语言和行为举止,从中捕捉到他们内心的想法。比如约翰观察到老总频繁地看表,就识趣地主动告辞,反而赢得了老总的好感和后续的合作机会。 💬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

9 9 月, 2024 348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沟通前先心理热身,没有谈不成的事、聊不来的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沟通无疑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职场上的协作,还是在私生活中的交流,良好的沟通技巧都能使我们事半功倍。《沟通心理学》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你如何说话的手册,更是一本教你如何通过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对方,从而达到更有效沟通的指南。 在书的第一章中,作者强调了沟通前的心理准备的重要性。想要和别人更好地相处,首先要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这不仅是指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情绪。当你能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

3 8 月, 2024 26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索<心想事成的艺术>:人际关系的和谐密码》 一、行为匹配:建立和睦的基石 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幸福至关重要😃。在《心想事成的艺术》中,作者指出行为匹配是构建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石。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 70%的成功交流案例中,参与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行为的匹配👍。 例如,当与一个说话时喜欢打手势的人交流,我们在交流中加入一些手势,更有利于双方和睦关系的建立🤝。就像在一个工作项目的讨论中,小李原本与合作伙伴意见不合,但当他开始模仿对方的一些身体动作后,双方的交流氛围逐渐变得融洽,最…

18 7 月, 2024 280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实践指南》笔记 理解与行动的交响曲 在《NLP实践指南》中,哈瑞·阿德尔深入探讨了人类行为与思维的复杂交响曲。他提出,我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如同交响乐中的不同乐器,各自独特却又和谐共鸣。例如,书中提到的“行动者”个性,这类人倾向于在未完全了解情况前就采取行动,他们的话语中常带有“做”、“行动”等词汇。🎻 这种个性的人往往在别人还在犹豫时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他们参与研讨会、志愿活动,甚至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都毫不犹豫。这种行为模式不仅体现在个人生活中,也在商业世界中屡见不鲜。比如,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和创新者,…

8 2 月, 2025 16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三明治策略:批评夹杂赞美 在《沟通心理学》中,作者刘艳华巧妙地阐述了“批评的艺术”这一话题。其中,她特别提到了“三明治”策略,这一策略让我们在批评之前先给予对方赞美,再夹杂几分细致的批评,最后再以肯定话语结尾,以此减少对方的抵触情绪。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企业与组织都成功运用了这一策略。例如,许多公司在年度绩效评估中,都会先赞美员工的优点和贡献,接着才指出需要改进之处,这样不仅保护了员工的自尊心,还能让批评更容易被接受。 来自 Gartner 的一项研究指出,67%的员工更容易接受带有赞美的批评,并…

7 2 月, 2025 117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