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受伤的内在小孩 - 从创伤到愈合 在阅读这本名为《0次与10000次》的著作时,我被其中对"受伤的内在小孩"这一概念的深入探讨所深深吸引。这个隐喻性极强的概念揭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最脆弱、最易受伤的一面 🥺 正如书中所述, 受伤的内在小孩是我们童年时期受到的种种创伤和伤害在成年后的投射。这些创伤可能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 - 比如被父母冷落、被同学欺负、遭受性骚扰等。这些负面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心理创伤,即使在长大后也会时不时地浮现出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 羞耻和…

11 9 月, 2024 23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内在审判者的破坏性影响及其根源探析 内在审判者,尤其是惩罚性的内在审判者,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认知有着极其深远的负面影响。它如同一位严厉的批评者,不断在我们内心低语,让我们觉得自己毫无价值、丑陋不堪、愚笨无能。这种自我贬低的思维模式最终会导致一个人认为自己根本不值得被爱,进而产生对自己的羞耻感和厌恶感。有趣的是,这种破坏性的自我认知往往源于童年时期的受虐经历。🤔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虐待"并不局限于常规意义上的身体或性虐待。事实上,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经历都可能在儿童心灵上留下深…

20 7 月, 2024 55点热度 阅读全文

🌈依恋之舟,驶向心灵的彼岸🚣‍♀️ 🧩依恋理论:心理治疗的锦囊妙计 依恋理论犹如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心理治疗 的崎岖之路。这一理论由大卫·沃林(David J. Wallin)在其著作《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中娓娓道来。沃林博士融会贯通依恋理论、神经科学🧠、创伤研究和心理治疗实践,提出了一套别具匠心的"关系 转化治疗模型"。其宗旨在于顺应患者的依恋需求,共同营造一方心灵的安全港湾🌅。 🎭非言语互动:心灵交流的密语 在治疗过程中,沃林博士着重强调非言语互动的玄妙作用。他 认为,患者内心深处的创伤体验往往难以言表,惟有通…

29 3 月, 2024 93点热度 阅读全文

走出原生家庭阴影:萨提亚心理学的力量 导读 在当今社会,我们经常听到“原生家庭”这一概念,但对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却知之甚少。本文通过林文采萨提亚专业课的案例,揭示了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以及如何借助萨提亚心理学的力量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为我们和下一代创造一个幸福的家庭。 正文 01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可以代代相传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原生家庭”。 但我们的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却知之甚少。 在《萨提亚专业课》课上,林文才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原生家庭的经典案例。 在一个家庭里,父亲喜欢喝酒,无所事事,还喜欢家暴母亲。…

22 3 月, 2024 68点热度 阅读全文

摆脱原生家庭阴影:萨提亚工作坊助力个人成长 导读 12月24日,一场由网络与智慧联盟联合举办的《萨提亚工作坊:家庭如何塑造人》在东莞圆满落幕。本文通过参与者陈女士的故事,揭示了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借助萨提亚模式走出阴影,实现自我救赎和成长。 正文 12月24日,由网络与智慧联盟联合举办的《萨提亚工作坊:家庭如何塑造人》研讨会在东莞惠晶酒店圆满结束萨提亚的顶级导师蔡敏莉。两天一夜,蔡老师通过精彩的讲解和案例生动诠释了家庭塑造人的全过程。陈女士为什么来找蔡先生s级陈女士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目的——因为小时候…

21 3 月, 2024 58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创伤性失忆:一种神经心理学之谜 🧠✨ 前言:记忆的重要性 人之所以为人,很大程度上源于拥有记忆的能力。记忆是我们与过去经历连接的纽带,也是构筑个人认同感的基石。它让我们得以从过往中汲取教训,规划未来。然而,当这种宝贵的能力受损时,人生将陷入迷雾,犹如行走在黑暗之中。 🌫️ 创伤性失忆:一种特殊的遗忘 在神经心理学领域,有一种独特的病症被称为"创伤性失忆"。顾名思义,它是由严重创伤事件所引发的选择性遗忘。患者会出现部分或全部与创伤相关的记忆缺失,就像被人为抹去了一段人生经历。🕳️ 这种现象往发生在经历重大车祸、战争创…

10 7 月, 2024 4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创伤性失忆:一种神经心理学之谜 🧠✨ 绪论:记忆的重要性 人之所以为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拥有记忆的能力。记忆是我们认知世界、建构自我的基石。💫它让我们得以从过去经历中汲取教训,预判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态。一旦记忆出现缺失,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混乱,自我认同也将土崩瓦解。🌀是故,探究记忆的奥秘,对于揭开人类意识的神秘面纱而言,实乃重中之重。 创伤性失忆的症状及成因 创伤性失忆,亦称解离性失忆症,是一种罕见却又令人费解的神经心理学病症。患者往会选择性地遗忘个人生活中的关键记忆,如姓名、家人、工作等。🤯但奇怪的是,他们对于一般…

30 6 月, 2024 70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一次次探寻内心的独白 悸动的内心世界 当我捧起这本书《0次与10000次》时,内心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这本由德国作家[德]吉塔·雅各布所著、中国译者蔡清雨倾情翻译的作品,似乎要带我们一同探寻人性中最深沉、最隐秘的角落。 从书名"0次与10000次"就可窥见一二。"0次"或许代表我们内心最脆弱、最易受伤的一面,那个被遗忘、被忽视的"受伤的内在小孩"。而"10000次"则寄托着我们不懈的自我修复、自我救赎的渴望。这或许是一段通向自我认知、自我接纳的漫长旅程,充满曲折与挣扎。 🌟 寻找内…

16 9 月, 2024 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怪诞行为心理学案例总结与反思 在探索人类心理的奥秘时,怪诞行为心理学提供了一扇独特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机制。本文将深入探讨几种常见的怪诞心理现象,通过案例分析,揭示这些行为的成因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最终提出相应的反思与应对策略。 多重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的纠葛 多重人格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常被误解为精神分裂症,但两者在本质上截然不同。ID涉及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因极端压力或创伤,形成了两个或多个明显区分的人格状态。这些独立的人格可能…

12 9 月, 2024 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被排斥的恐惧 🌺 人类作为高度社会化的存在,渴望被接纳和融入群体。被排斥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恐惧感,就像在陌生城市中无处可归一般。🏙️ 我们一生都在寻求归属感,属于不同的群体和团队。然而,有些人由于童年创伤而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不被欢迎。 案例分析 诺拉的困扰 诺拉在工作氛围良好,但一旦没被邀请参加同事活动,就会产生强烈的被排斥感。 这源于她童年时期长期缺乏归属感,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即使无心的疏忽,也会让她的伤口再次撕裂。 我们应当意识到,偶尔未被邀请并非就代表被排斥。但受伤的内在…

11 9 月, 2024 38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