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金钱困境背后的心理模式探索 在《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作者黄启团以一位名叫庄原孟的学员为例,深入剖析了人们在追求财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误区。庄原孟反复创业失败,困惑于自己的"赚钱模式"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通过催眠等心理学手法,黄启团引导庄原孟探索内心深处的真实渴望。 在这个过程中,庄原孟幻想自己拥有亿万资产和豪华庄园,却意外发现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这一发现揭示了他追求财富的真正动机——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陪伴。然而,当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时,却发现这种自私的追求恰恰无法赢得…

28 12 月, 2024 10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面对兴趣应对策略与见解 在《升级父母软件》的课堂上,许多家长因为孩子沉迷电子游戏而苦恼不已,而控制孩子的游戏时间往往只会引发更多冲突,亲子关系也因之恶化。黄启团通过一则真实案例,揭示了一种处理孩子游戏问题的新方式。他的老师张国维博士拥有三个优秀的博士儿子,其中二儿子小时候也曾对电子游戏痴迷。张博士并不加以指责和控制,而是与孩子共同玩游戏,并在过程中巧妙引导:“你打游戏很厉害,可你打得过设计游戏的人吗?”这一挑战激发了儿子的学习热情,使其最终成为一名电脑工程师。 相似的困境有不同的应对…

1 12 月, 2024 1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心理投射与关系模式 在阅读《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这本书时,我深刻体会到黄启团先生所强调的心理投射与关系模式的重要性。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尤为明显,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都市生活中。例如,根据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约有70%的职场冲突源于个体的心理投射,即员工将个人未解决的情绪问题投射到同事或上司身上,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生命软件与人生模式 黄启团先生将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信念比喻为“生命软件”,这些软件不改,生活就会不断地重…

3 11 月, 2024 13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自由与责任的平衡艺术:解锁人生真谛 在这个追求自由的时代,黄启团的《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真正的自由源于自律和责任。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自由、责任和自我成长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 让我们首先深入探讨作者提出的"LOVER原则"。这个巧妙的缩写不仅朗朗上口,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Learning(学习)、Outcomes(效果)、Value(价值)、Ecology(整体平衡)和Responsibility(责任)这五个维度,构…

9 2 月, 2025 16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读书笔记 五感与内省:两种幸福的探讨 在《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黄启团带我们探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幸福源泉。一种是以自我为中心,向外追求,从外在的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中获取短暂的满足。尽管这类追求能够提供即时的愉悦,但其本质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庞大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正如《2019年中国家庭幸福感报告》中提到,高收入家庭幸福指数与低收入家庭的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单纯的物质满足无法长久维系幸福感。而另一种幸福则源自对内在世界的探求,通过内省和对心灵…

7 2 月, 2025 11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读书笔记 比较是人类无法摆脱的痛苦 在黄启团的《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作者准确地揭示了现代人不可避免的比较心理。从古至今,人类的基因里便烙印了与他人比较的本能。🌳这仿佛是一把双刃剑,一面向外追逐优越感,一面刺伤自我的内心。 现代社会中,你身边的同龄人,每天都有跑在你前面的令人震惊的数据。例如,马克·扎克伯格在34岁时已拥有4000亿元的财富💰;而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马化腾在47岁便达到了3000亿元的身家。这些令人咋舌的数据,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我们需要不停地追逐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

1 2 月, 2025 214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逃避与面对:寻找内心的伊甸园 在阅读《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这本书时,我被作者黄启团通过了尘的故事所传达的深刻道理所触动。了尘,一个在世俗与寺院间不断逃避的女子,她的经历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逃避倾向。🌿 逃避,似乎是人类面对困境时的本能反应,但正如书中所言,逃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书中提到,了尘从小到大,每当遇到困难或批评,她总是选择逃避。这种行为模式不仅没有让她找到内心的平静,反而让她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 这让我想起了现代社…

31 1 月, 2025 118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出家人为何也需心理疗愈 在繁华尘世中,我们常因种种烦恼而追求心灵的安宁,然而谁曾想到,出家人也有其内心的困惑。黄启团所著的《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述及一位叫了尘的出家人,她在几座寺庙之间辗转,苦苦寻求内心的宁静,却始终难以与其他师父和睦相处。 当她在课堂上向作者展示她的内心世界时,我们得以窥见人类行为模式的复杂。了尘总是逃避问题,从童年起,这种逃避就成了她的生活模式。举目无亲的她,总在寻找外界的解救,而最终站在舞台上,她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除了自我内省,谁能给予她真正的解脱…

30 1 月, 2025 106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原生家庭对个体心态的影响 书中的第一段探讨了郭时蕾的童年故事,从小在忙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父母因为工作繁重而无暇关注她,于是她变得格外懂事,常常主动找事做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当作者通过戏剧化的手法让郭时蕾目睹“包袱满身”的父母形象时,她顿时泪如泉涌,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内在模式。 这种求得心安的行为其实源于她无法眼睁睁看着父母劳累,于是背上了不属于自己的重担。现代社会中,类似的情形并不少见。根据一项来自哈佛心理学研究中心的调查,约有30%的成年人在童年时期因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自我牺牲的倾…

21 1 月, 2025 229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模式与重复 在阅读《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时,我被书中郭时蕾的故事深深吸引。她不断更换工作,却始终无法摆脱沉重的工作负担,同事们似乎总是轻松自在,而她却如同背负着沉重的包袱。🌟 这种模式在她生活中反复出现,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她总是那个最忙碌、最疲惫的人。书中通过《人生五章》的小诗,巧妙地揭示了这种模式的本质:一个人固有的行为、思维、情绪反应等,构成了他生命中的“模式”。郭时蕾的故事,正是这种模式的生动体现。 内在的驱动力 郭时蕾的忙碌和疲惫,并非无源之水。书中揭示,她的这种行为模…

3 1 月, 2025 152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