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习心理学专业的独特之处 抑郁症患者的故事 曾有一位来自985高校的心理学专业学生,她选择将意义感"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无疑是她与抑郁症斗争的一部分。她的故事给予了我们启示,即使在抑郁的阴霾中,也依然可以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感低落、兴趣减退和精力体力不足。附加症状可能包括自卑、自责、自杀观念或行为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但只要积极应对,定能渡过难关。💪 学习心理学的益处 学习心理学可以增加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并可能掌握一些自我…

6 8 月, 2024 18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导读 在2012年中国NLP年会上的精彩演讲中,门世海教授深入探讨了NLP与儒家思想的关联,提出了如何将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助力企业家们在商场中乘风破浪。本文将带您领略这场思想的碰撞,一同探索内圣外王的奥秘。 正文 今后有机会参加2012中国NLP年会的各位网友,请关注本站新闻话题“NLP年会快报”。 2012年2月10日晚,中国NLP学院与智慧联盟联合举办的“扬帆2012”主题新年晚会在广州凤凰酒店迎来了第二位导师分享——门世海教授的主题演讲。 《企业家的内圣外王:当NLP遇上儒家》。 当NLP遇…

18 3 月, 2024 24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出家人为何也需心理疗愈 在繁华尘世中,我们常因种种烦恼而追求心灵的安宁,然而谁曾想到,出家人也有其内心的困惑。黄启团所著的《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述及一位叫了尘的出家人,她在几座寺庙之间辗转,苦苦寻求内心的宁静,却始终难以与其他师父和睦相处。 当她在课堂上向作者展示她的内心世界时,我们得以窥见人类行为模式的复杂。了尘总是逃避问题,从童年起,这种逃避就成了她的生活模式。举目无亲的她,总在寻找外界的解救,而最终站在舞台上,她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除了自我内省,谁能给予她真正的解脱…

30 1 月, 2025 106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一、消除内耗,敞开心扉迎光明 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时常感到疲惫不堪,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拖拽着。就像一位父亲,纵使人生艰难,却坚守正道,不为苟且之事,这也使得他的子女在工作艰辛时,依然能保持精力充沛,而非身心俱疲😔。消除内耗的秘诀,在于君子坦荡荡。正如一灯能除千年暗,我们无需费力驱赶黑暗,只需敞开心扉,引入光明,黑暗自会消散🌞。只要我们愿意打开内心,光明必然会涌入。 在现代社会中,据调查📊,约 70%的职场人表示经常感到精神内耗,其中 40%的人认为这种内耗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6 12 月, 2024 121点热度 阅读全文

现代人逃避焦虑的万般姿态 卡伦·霍尼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现代人神经症人格的根源——焦虑。身处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焦虑如同无形的网,将我们牢牢困住。我们竭尽全力想要挣脱,却往往深陷其中,不得解脱。书中对于逃避焦虑的四种方式的深刻剖析,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焦虑面前的种种挣扎与无力。 合理化焦虑,是将内心深处的不安,伪装成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像过度焦虑的母亲,将自己的过度担忧,归咎于孩子的脆弱,将焦虑转化为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否认焦虑,则是将焦虑彻底屏蔽在意识之外,仿佛只要看不见,便不存在。然而,焦虑如同…

20 12 月, 2024 11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现代社会中个体价值观的多元化与矛盾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选择与挑战。《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深刻剖析了现代人内心的矛盾与困扰。作者卡伦·霍妮敏锐地洞察到,快速转型期的文明社会中,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可以共存,这为个体提供了无数选择,却也带来了巨大的困惑。 以职业选择为例,据统计,2022年中国大学生平均考虑的职业方向高达5.2个 📊。有人追求高薪,有人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有人渴望创业,有人向往稳定...面对如此多元的选择,年轻人常常陷入迷茫。一项调查显示,超…

17 12 月, 2024 133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笔记 点火仪式中的独立体验 雨后的宁静森林中,银色的月光洒落在晨曦般的树影间。独自行走的仪式开始了。那火焰犹如崭新的生活抉择,既危险又充满希望,正如每个微小的心愿在心田点燃之时。围绕火堆的气氛安静得出奇,篝火的热度仿佛能将灵魂中的惰性烧尽。佩奇为参与者点火,并向我们缓缓诉说着:“今晚,你们将每个人独自体验火中行走,勇气和意志将会是你们的指引。”当火焰的炽热气息扑面而来,我感到一阵心悸,但内心的声音坚定地告诉自己:“你可以做到!”这一刻,于任何我曾经作出的选择相比,显得尤为珍贵与独特。 在这经典的夜…

29 11 月, 2024 14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笔记 突破舒适区,拥抱未知 安全感往往来源于熟悉的事物,那是我们的过去。若总是在过去的领域徘徊,进步便无从谈起。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方法并非坏事,过于依赖一种方法反而会遮蔽其他可能的道路。就如同如今,每年约有[70%]的创业者敢于踏入陌生领域,他们并非墨守成规,而是灵活应变,最终收获了成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害怕涉足不熟悉的领域,害怕失去那份熟悉带来的安全感。然而,真正的成长恰恰发生在未知之中。比如,在互联网行业,许多新兴企业勇于尝试未曾涉足的创新模式,成功打破了传统行业的壁垒,实现了…

24 11 月, 2024 182点热度 阅读全文

百分之百的投入:告别“尝试”,拥抱行动 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陷入“尝试”的陷阱,用“我试试看”来搪塞自己,为潜在的失败预留退路。然而,正如尤达大师所言,做任何事,不是百分之百的付出就等于毁灭。 📚 这并非鼓吹鲁莽行事,而是强调全情投入的重要性。试想,站在燃烧的木炭前,犹豫不决只会加剧恐惧,而百分之百的决心才是跨越火海的关键。 书中莉莉和托尼的故事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他们雄心勃勃地买下毛坯房,渴望亲手打造梦想家园。然而,繁忙的工作让他们心力交瘁,装修计划一拖再拖,最终险些摧毁了他们的婚姻。最终,他们选择…

7 11 月, 2024 116点热度 阅读全文

童年阴影下的应对机制 掩卷沉思,吉塔·雅各布教授在《0次与10000次》中描绘的那些应对消极情绪的方式,如同暮色下的万花筒,折射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幽微的光景。顺从、回避、过度补偿,这三种童年时期便已悄然种下的种子,在成年后的生活中生根发芽,编织成我们与世界交互的独特图景。 书中描绘的顺从者,如同攀附巨树的凌霄花,汲取着他人认可的养分而生存。他们压抑着内心的渴望,取悦他人成为他们获得安全感的唯一路径。朋友聚会时,明明更想宅在家中阅读,却还是强颜欢笑地加入喧闹的派对🎉;工作中,即使面对不合理的要求,也默默承受,唯恐拒…

31 10 月, 2024 148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