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 倾听的重要性 👂 倾听是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正如"磨刀不误砍柴工"一语 🔪⏳ 倾听不但不会延误我们的表达,反而能够使我们的表达更加高效、更有针对性。然而,很多人往急于表达自我,忽视了倾听的重要性。倾听不仅能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对方的心思,更能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尊重与友善 🙏 因此,我们应当学会静心倾听,用心体会他人的想法与感受。 优点 缺点 增进理解,促进沟通 需要耐心与专注力 表达尊重,拉近距离 可能会错过表达机会 获取更多信息,做出明智决策 需要控制情绪,保持冷静 耐心的魅力 😌…

22 8 月, 2024 18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索<心想事成的艺术>:人际关系的和谐密码》 一、行为匹配:建立和睦的基石 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幸福至关重要😃。在《心想事成的艺术》中,作者指出行为匹配是构建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石。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 70%的成功交流案例中,参与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行为的匹配👍。 例如,当与一个说话时喜欢打手势的人交流,我们在交流中加入一些手势,更有利于双方和睦关系的建立🤝。就像在一个工作项目的讨论中,小李原本与合作伙伴意见不合,但当他开始模仿对方的一些身体动作后,双方的交流氛围逐渐变得融洽,最…

18 7 月, 2024 28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爱的迷思:神经症患者的情感困境与自我欺骗 在卡伦·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作者深入剖析了神经症患者对爱的渴望与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如同一场精心编织的自我欺骗,让患者陷入既无力去爱,又极度渴求他人之爱的困境中。 神经症患者常常将自己想象成一个无害、孤寂的灵魂,仅仅渴望他人的友善与理解。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自身的敏感、潜在的敌意和苛刻的要求如何严重干扰了人际关系。这种认知偏差导致他们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也无法理解他人的反应。结果,他们的友谊、婚姻、爱情和事业…

8 2 月, 2025 10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爱情中的无意识逻辑与情感挣扎 在这篇读书笔记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卡伦·霍妮所著的《我们内心的冲突》,借用现代案例与数据,解剖内心纷争的复杂性。每一个人都拥有期望被认可的潜在渴望,然而霍妮强调,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内心的冲突正是阻碍幸福的主要原因。在她的研究中,许多案例显示,人的软弱无助和对爱情的依赖,往往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比如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有超过40%的人在感到孤独时会积极寻求浪漫关系,从而试图填补内心空虚[1]。 这些情感上的复杂逻辑常常伴随着自我否定。霍妮提到的病例…

6 2 月, 2025 18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人格迷宫:探寻顺从型人格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如同一座独特的迷宫,而《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人性深处的窗口。卡伦·霍妮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顺从型人格的生动画像。这种人格类型宛如一朵娇弱的昙花,在他人的目光中绽放,又在孤独的黑夜中悄然凋零。 顺从型人格的人仿佛是一位永远在寻找港湾的水手,他们的航船在情感的汪洋中漂泊,渴望着一个能够掌舵、指引方向的伙伴。这种渴望并非单纯的依恋,而是一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安全感需求。就像一位患者描绘的那幅画:…

2 2 月, 2025 236点热度 阅读全文

当代焦虑的根源:压抑的敌意 卡伦·霍尼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以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现代人焦虑的根源——压抑的敌意。她认为,在看似平静和谐的社会表象下,潜藏着大量未被察觉和处理的敌对情绪。如同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涌动,这些被压抑的敌意如同幽灵般,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游荡,伺机而动,最终以焦虑的形式喷薄而出,侵蚀着我们的内心。 霍尼指出,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竞争、压力和不安全感,个人在追逐成功、认可和安全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滋生出嫉妒、愤怒、怨恨等负面情绪😠。然而,社会文化却往往要求我们压抑这些“消极”的情绪,戴上友…

2 1 月, 2025 128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次》笔记 回避与内在审判者的斗争 在《0次与10次》一书中,吉塔·雅各布深入探讨了人类面对内在审判者时的各种回避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是对特定情境的反应,更是对自我价值和成就感的深层保护机制。例如,弗里多在大学初期面对成绩下滑时,选择了逃避课堂和考试,转而沉迷于网络游戏。这种“绕道走”的策略,虽然暂时缓解了他的焦虑,却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弗里多的案例揭示了内在审判者对成就的高要求如何导致个体采取回避策略,以避免面对失败和批评。 情感需求与回避的复杂交织 玛蒂尔达的故事则展示了另一种回避形式——对情感需求的…

15 12 月, 2024 14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地图并非版图,我们都是自己现实的建筑师 掩卷沉思,美籍学者哈瑞•阿德尔在《NLP实践指南》中提出的“地图并非版图”这一核心理念,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自我认知与人际沟通的全新思考维度。作者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将复杂的人类感知体系精妙地比喻为绘制地图的过程,为我们理解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把充满智慧的钥匙。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伊始,便开始以各自独特的感官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感知着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如同绘制地图一般,我们将这些感官信息过滤、加工、编码,最终形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地图,并将其…

25 11 月, 2024 215点热度 阅读全文

童年阴影的深远影响 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细细品读着[德]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书页中跳动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如同投射在内心深处的镜像,映照出童年经历对人生轨迹的深刻影响。书中的马克,事业有成却深陷婚姻破裂的泥潭,究其根源,竟是源于童年时期父亲的漠视。这种漠视如同无形的枷锁,禁锢着马克的内心,让他在潜意识里复制着父亲的行为模式,即使竭尽全力想要摆脱,却依然深陷轮回,令人唏嘘不已。 童年时期遭受的严苛对待,如同在心灵深处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现实的引线点燃。书中的安德里亚,从小在修女严…

27 10 月, 2024 20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理解与认同,是说服的先决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有时还需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然而,说服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耐心细致。首先,我们必须先理解对方的出发点和考量,并给予充分的认同和尊重,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正如书中所说,蒂娜的表哥并未直接否定蒂娜外出打拼的想法,而是先表达了对其想法的理解和认同。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表哥才得以巧妙地引导蒂娜反思父母的身体状况,最终说服她暂缓出外打拼的计划。📚 我们可以看到,表哥的说服之道贯穿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步骤 做法 1…

13 10 月, 2024 361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