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实践指南》笔记 反馈机制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 在《NLP实践指南》中,哈瑞•阿德尔博士详细阐述了"没有失败,只有反馈"这一理念。这种思想激励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在书中,阿德尔博士强调,成功人士从未惧怕错误,反而从中吸取了无数教训。通过不断地纠正偏差,他们逐渐缩小与目标的差距,最终形成了一种成功的习惯。这个反馈循环犹如驾车或系鞋带,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目标设定、执行、偏离、纠正再到改进,从反馈中学习,从而达成目标。 这一过程并非只是理论上的假设,而是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息息相关。例如,亚马逊(…

26 12 月, 2024 123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实践指南》笔记 目标设定在交流中的重要性 在《NLP实践指南》中,哈瑞·阿德尔提出,设定具体且稳定的交流目标,是影响交流对象的重要前提。交流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更是对对方感情、信仰、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过程。我们的一言一行背后都隐藏着明确的意图。这在工作评价或者一般性对话中尤为明显。例如,在一次慰问中,我们可能意图使对方感到关怀和安慰,而在一次通知中,我们或许希望对方迅速行动。交流者需要对自己的目标和行为负责,从吸引对方注意,到引导其反应,这一过程体现了交往的艺术与科学。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每一次交流都…

25 12 月, 2024 129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实践指南》笔记 交流是一场无意识的舞蹈 在《NLP实践指南》一书中,作者哈瑞·阿德尔为我们揭示了交流的复杂性与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正如书中所言,交流不仅仅是言语的传递,它更像是一场无意识的舞蹈,参与者在其中不断地变换角色,并时刻在互相影响。🌌 现代社会中,我们不断被社交媒体和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包围,交流的频率与密度前所未有地增加。根据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每天发送的电子邮件数量高达3190亿封,信息的海量传递是否意味着交流的质量提升了呢?📝答案恐怕并不如意。大量的无效交流依然存在,这不仅消耗了时间与精力,还在…

14 12 月, 2024 13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沟通的艺术与误解的常态 在《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作者乔瑟夫·欧可诺与伊安·麦克德摩以丰富的见解探讨了人类沟通的复杂性与潜在的误解。二者指出,人类的交流并不像摩耳斯电码那般一一对应。这不仅是因为每个人的背景、经历、与文化各不相同,还因为我们天生便是"有创意的接收者"。我们所见、所听、所感都会被赋予特定的意义,并因而在表达和接收过程中产生微妙的歧义。 例如,在商界,经理们需要时刻留意同事们的反应,而不是一味地猜测或希望员工能理解老板的意图。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有超过40%的公司因内部沟通问题…

4 11 月, 2024 151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笔记 反馈的力量:促进关系与个人成长 在人际关系中,给予与接收反馈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艺术🎯。给予反馈时,我们需要明确目的,精心策划,关注自身感受。比如,在工作中,当我们想给予同事关于项目方案的反馈,是为了帮助其改进,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效率💪。接收反馈同样重要,我们要明确希望从哪些人那里获得,如事业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挚友或是曾经相处不佳的故人。通过接收他们以“反馈三明治法”提供的反馈,我们能收获诸多启示,从而加速个人成长🌈。 据调查显示,那些善于整合反馈的人,在职业发展中晋升的概率比不善于整合的人高出…

20 7 月, 2024 289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笔记 接受建设性反馈的重要性 在琳赛·安格尼斯的《心想事成的艺术》中,作者深入探讨了面对和接收反馈的重要性。这本书提醒我们,含糊不清的反馈毫无意义,而有效的反馈不仅能促进个人成长,还能改善人际关系。当我们接收到初始的积极反馈时,我们的潜意识更容易接受接下来的改进建议。因为潜意识不擅长处理否定信息,所以我们应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改进的方面,而非不应做的事情。 为了生动的展示这一点,书中讲述了史蒂夫的故事。史蒂夫曾要求老板只提供改进意见,几周后便开始逃避老板。这段经历让他明白,接受反馈的过程中需要平衡。…

20 7 月, 2024 228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笔记 反馈的类型与缘由 在我们的生活中,“胡说反馈”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反馈的不一致,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偏差。消极幻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反馈者会在脑海中预设说出真相后的消极后果,以至于被这种想法麻痹。还有人担心关系破裂,就像那对朋友,其中一方因怕影响二十年的友情而不敢提出反馈😖。现代社会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一些企业团队中,员工担心指出问题会影响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项目进展受阻🚧。 反馈的独特价值 每个人的看法都是真实的,尽管我们可能不认同所获反馈,但对于反馈者而言那…

20 7 月, 2024 234点热度 阅读全文

反馈的艺术:化批评为礼物,助力自我提升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渴望被认可、被赞赏,而对于批评的声音,往往避之不及。然而,《心想事成的艺术》这本书却告诉我们,反馈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它如同一位良师益友,指引我们不断前行。 书中作者琳赛·安格尼斯以生动的案例,揭示了人们对于反馈的常见误区。我们常常因为害怕伤害他人而选择“报喜不报忧”,这种“胡说反馈”看似维持了表面的和谐,实则阻碍了个人和团队的成长。作者引用管理专家杰瑞·哈维的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之所以逃避真实的反馈,是因为害怕引发焦虑、担心关系破裂。 然而,正如…

20 7 月, 2024 18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一、记忆的多元模式与交流技巧 在《心想事成的艺术》中,作者琳赛·安格尼斯为我们揭示了记忆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应的交流技巧,令人眼界大开😃。书中提到,记忆可分为视觉记忆、听觉记忆、逻辑记忆和动觉记忆。当我们向他人提问时,会发现他们的反应可能首先进入某一种特定的记忆模式。比如,问一个动觉类问题,对方可能先进入视觉记忆。这一现象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有主导型的记忆系统和交流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具体的案例🎯:一位公务员习惯通过观察他人眼睛的转动模式来评判对方。比如,在确认问题…

20 7 月, 2024 23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开放心胸拥抱反馈 人非圣贤,谁都难免存有一些盲点和缺陷。获取他人中肯的反馈意见,正视自身的不足,才是改正错误、完善自我的关键一步。我们往对批评意见避之不及,但实际上,宝贵的反馈正是推动个人成长的助燃剂。只有主动拥抱反馈,解开心防,虚怀若谷,方能放下自负、打破成见,从他人的睿见中获得启迪。 反馈是通往成功的指路明灯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偏离正轨而失去方向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了。这时,外界的反馈就犹如黑夜中的航行灯塔,指引我们回归正途。无论是上级的工作评语、同僚的诤言还是亲友的劝诫,它们都蕴含着宝贵…

20 7 月, 2024 234点热度 阅读全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