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体验与内心地图 翻开《NLP实践指南》,映入眼帘的是〔美〕哈瑞•阿德尔构建的奇妙NLP世界。书中阐述的“地图与版图”的概念,犹如一把🔑,打开了通往内心世界的大门。作者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内心地图”,它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解读,而非世界的真实面貌。就像同一张地图,在探险家眼中是充满宝藏的秘境🗺️,在普通人看来却是崎岖难行的荒野⛰️。 我们通过五官感知世界,但这些感知信息会被大脑过滤、加工,最终形成主观的体验。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并非用眼睛看世界,而是用心灵看世界🧠”。不同的经历、信念、价值观,塑…

6 12 月, 2024 15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探索心灵与智慧的旅程 在《永续成长的宝藏图》这本书中,乔瑟夫·欧可诺与伊安·麦克德摩以他们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的深邃奥秘。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心理学的指南,更是一份心灵的地图,带领我们走向自我发现与成长的旅程。📚✨ 智慧的四根柱子:从行为到能力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独特的动机与意义,而NLP的核心理念之一便是“地图不是实际的疆域”。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与感知,都是通过我们自己的主观经验来构建的。通过改变这些经验,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与能力。NLP的创始人约…

19 10 月, 2024 356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 魔力之源:语言的力量 《语言的魔力》这本书,犹如一座语言的魔法学院,带领我们探索语言的神秘力量。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无穷的能量,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甚至是我们的行为。🪄✨ 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我们理解世界、赋予意义的媒介。正如书中所述,意义是由情境和框架决定的。同样的语言,在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例如,我们在剧院中看到演员被刺杀,会认为这是表演的一部分;但如果在街头看到同样的情景,我们会感到震惊和恐惧。这种对情境的敏感性,是语言赋予意义的关键。🌟 …

17 9 月, 2024 43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教练助力人生方向探索:NLP专业教练戴志强深度报道 导读 在纷繁复杂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迷茫和困惑。如何找到清晰的方向,成为许多人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著名企业教练戴志强的NLP专业教练课程,揭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借助教练的力量,我们可以拨开迷雾,明确目标,实现自我突破。 正文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困难:被难题阻碍;因进退两难而困扰;不清楚目标,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如何实现它.这时,我们在思考:如果有人能帮我们指路就好了。这样的人,有吗?是的,在生活中,我们称这样的人为“教练”我们都知道每个运动员都有自…

29 3 月, 2024 22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成功导师的秘诀:专业督导工作坊助力育才之路 导读 作为导师,你是否在育人之路上遭遇重重困境,缺乏反馈、魅力、回应,甚至招生困难?不必再摸石头过河,本次“导师育成团体督导工作坊”为你提供专业指导,助力你成为一位成功的导师。让我们一探究竟,学习如何让导师之路事半功倍。 正文 作为导师,您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困境? 缺乏反馈:为什么分享同样的内容,做同样的演示却有如此不同的效果? 缺乏魅力:为什么很难说话却没有人互动、不停地打哈欠? 缺乏回应:面对学生的挑剔和挑战,我不知道如何回应,很尴尬; 报名不足:免费讲座还有人可以听…

29 3 月, 2024 219点热度 阅读全文

导读 近日,在广州汇成学院的热情邀请下,资深NLP教练黄其团老师为系统的股东和部分学员带来了一场关于NLP辅导技术要领的精彩分享。本文将带您了解这场工作坊的盛况,以及NLP教练技术在培训界的独特魅力和应用前景。 正文 我们的网站2007年4月12日:2007年4月11日,在广州汇成学院的热情邀请下,我院资深教练黄其团老师在广州总部为系统的股东和部分学员分享了NLP辅导的技术要领。汇成机构是一家发展迅速的培训机构,他们的培训体系也叫“教练技术”该系统起源于美国生命动力学课程(简称EST)经过蔡慧创始人梁立邦先生的整合…

16 3 月, 2024 254点热度 阅读全文

信念的根基:因果与复合等同 在迪尔茨和谭洪岗共同编织的《语言的魔力》这部作品中,我们踏上一段奇幻的语言之旅。书中指出,人们的信念如同参天巨🌳,其根系深深扎根于“因果”和“复合等同”的土壤之中。 “因果”就好比是信念的🧬,它将事件与结果紧紧相连。例如,一个人可能相信“因为我小时候害羞,所以现在不善于 публично выступление 🎤”。这种因果关系成为了他信念的基石,影响着他对自身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而“复合等同”则像是信念的🎭,它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行为表现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人可能认为“微笑 😊 代…

14 1 月, 2025 136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信念的超越与反击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超越框架”和“反击其身”两种策略来处理个人信念。超越框架,即将个人的信念置于其个人历史或其他社会影响的超越框架中,以此减弱限制性信念的影响。例如,对于“你得强壮才能活下来”这一信念,超越框架的反击可以是:“那个信念更像是比较狭隘的、男权观点的反映,它没有看到生存中合作与弹性的重要性。”这种策略不仅挑战了信念本身,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解。 在现代心理治疗中,超越框架的应用尤为广泛。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数据,使用超越框架策略的心理…

5 1 月, 2025 119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信念改变的自然循环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深入探讨了信念改变的自然循环,这一过程包括六个基本步骤:想要相信、开始接受、当下相信、开始质疑、“个人历史博物馆”——记住我们“曾经”相信的,以及信赖。每一个步骤都是信念系统动态变化的关键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信念改变机制。 以“想要相信”为例,这一阶段通常伴随着对新信念可能带来的积极后果的预期。例如,一个孩子可能“想要相信”自己能够骑自行车,这种愿望源于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然而,这种“想要相信”并不意味着完全的信服,而是处于一…

2 12 月, 2024 160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信念与言语框架的神奇关联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通过一系列实例和理论探讨了信念对我们生活的深远影响。作者指出,信念的表达方式,如“所有”“每个”“总是”“从不”“没有人”,不仅塑造了我们的认知,还决定了我们的行为预期。例如,若一个人说“我永远不会成功,因为我缺少必备的经验”,这种绝对化的语言会加深其无望感,使其难以突破自我设限。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关于“心理捕捉”的理论,他曾指出,人们固守的心理框架会限制其行动的可能性。 📊 据2018年哈佛大学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

30 11 月, 2024 183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