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的奇妙效应:洞见人性的微妙玄机 鸟笼逻辑:固步自封的思维魔咒 人之所以会陷入鸟笼逻辑的困境,乃是因为我们天生就倾向于按照既有的思维模式行事。当面临不符合常规的情况时,我们往会感到不适应和不安。这种固步自封的思维定式,犹如一只被囿于牢笼的鸟儿,难以跳出自我设限的框。然而,若能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审视问题,定能发现崭新的解决之道,洞见事物的本真面貌。 破窗效应:一砖一瓦,缔造秩序与混乱 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若未能及时得到纠正,便会导致更多类似行为的发生。这就好比一扇破窗户,若不及时修缮,必将引发…

12 6 月, 2024 181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心灵深处的力量觉醒 在阅读《重塑心灵》的过程中,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奥秘与智慧的心灵世界。书中提到,在心理辅导的“系统”层次,许多受导者会产生强烈的感受,如眼泪大量涌出💧、全身发热🔥、体内流动一股暖流、身体摇摆不定等。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潜意识的强大力量。 例如,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在心理咨询的帮助下,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衡与力量。据统计,某心理咨询机构在过去一年中,为超过 50 名受导者提供了服务,其中有 70%的人在经历“系统”层次的体验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学会了接纳潜意识中的力量,…

23 11 月, 2024 16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认可他人,赢得信任 在说服他人时,我们往往习惯性地否定对方的观点,试图灌输自己的想法。但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更明智的方式是先认可对方的立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考量。只有最大限度地理解和认可他人,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使自己的说服工作事半功倍。✨ 正所谓"面对他人的心,就像面对一扇门"。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否定对方,那扇门就会紧关上,我们无从进入。但如果我们先认可对方,这扇门就会向我们敞开,我们才有机会畅所欲言。🚪因此,认可他人是说服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打开对方心扉的金…

17 10 月, 2024 340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读书笔记 放下"应该如此"的框架 🌺 人生路上,我们常常被"应该如此"的框架所束缚,对事物抱有过多的期待和主观臆断。然而,现实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事与愿违。📝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感到失望、沮丧,甚至愤怒。但事实上,世界运转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因果,我们并非总能洞悉其中的原由。 比如 你期待与朋友共进午餐 但朋友临时有事未能赴约 你可能会 😠生朋友的气 🤷‍♀️觉得他随意而无礼 然而,换个角度思考,或许朋友也有万分无奈的苦衷。🥲 正如大师所言:"应该来的已经来了,应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我们无需事求全,只…

16 10 月, 2024 288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理解与认同,是说服的先决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有时还需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然而,说服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耐心细致。首先,我们必须先理解对方的出发点和考量,并给予充分的认同和尊重,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正如书中所说,蒂娜的表哥并未直接否定蒂娜外出打拼的想法,而是先表达了对其想法的理解和认同。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表哥才得以巧妙地引导蒂娜反思父母的身体状况,最终说服她暂缓出外打拼的计划。📚 我们可以看到,表哥的说服之道贯穿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步骤 做法 1…

13 10 月, 2024 359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学图式:认知的基石 ### 图式的本质 图式犹如认知的基石,它是一种心理结构,帮助我们知觉、组织、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认知框架。💡图式被视为知识的分类系统,由表征概念要素的变量组成,是一个主动的加工过程。它们在不同抽象层次上表征知识,并具有多个变量或"狭槽"。🧩图式的概念源于康德的哲学思想,后被皮亚杰等心理学家发展,成为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 图式分类 定义 个人图式 描述特定个人或一类人的人格特征 自我图式 形成个人对自己品质和特征的认识 团体图式 对特定团体成员的共有特质的认知结构 角色图式 对特定社会角色者…

8 10 月, 2024 201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读书笔记 意识与潜意识的价值观差异 🧠🔍 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中,事物的价值排列常有不同。💫意识追求的或许只是金钱,但潜意识渴望的可能是上级的肯定和学习机会。这种矛盾往往导致内心的困扰。💭解开心结的关键,在于引导自我探寻内心真正的价值所在。 意识层面 潜意识层面 金钱收入 上级肯定 物质满足 自我实现 外在形式 内在意义 价值的创造、增大与转移 ✨🌱 价值观并非永恒不变,它随环境、经历而变迁。我们可以主动创造、增大或转移某些价值,从而激发内在动力: ✏️ 创造价值:将沉闷工作分解,设置小目标,与他人比赛等,…

4 10 月, 2024 2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的人生感悟 愤怒的力量 🔥 愤怒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它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力量。当我们被愤怒所主宰时,理智将被完全抛诸脑后,我们的行为也将失去控制。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可能会伤害他人,甚至伤害自己。然而,愤怒并非完全是负面的情绪,它往往源于我们内心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当我们的需求被践踏、被伤害时,愤怒就会油然而生。就像利亚姆一样,他的愤怒根源于童年的创伤,即使在良好的环境中,他依旧难以摆脱对被抛弃的恐惧。我们应当正视愤怒,认识到它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同时也要学会控制它,不让它主宰我们的行为。 | 愤…

29 9 月, 2024 385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受伤的内在小孩与被宠坏的内在小孩 当我们阅读这本名为《0次与10000次》的书时,我们不禁会被其中探讨的受伤的内在小孩与被宠坏的内在小孩所深吸引。这两种内在小孩的状态,正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 -- -- | | 受伤的内在小孩 | 被宠坏的内在小孩 | | 表现为孤独、被抛弃、被背叛的感受 | 表现为生气、愤怒、反抗 | | 源于童年时基本情感需求未被满足 | 源于童年时基本情感需求未被满足 | | 会觉得自己很孤独、无助、内心不安 | 会失去控制,被愤怒支配,变得固执…

20 9 月, 2024 271点热度 阅读全文

破解管理双杀效应的枷锁 🔓✨ 企业发展的天敌 ⚔️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海浮沉中,许多企业常常会遭遇一种无形的"杀手锏"--管理双杀效应。这种效应往使企业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甚至走向衰落。那么,这种"杀手锏"到底是何物?它又是如何作用于企业的呢?🤔 第一杀 ⚰️ 第二杀☠️ 员工动力不足 创新能力匮乏 人力资源效能下降 财务效能下降 简而言之,管理双杀效应指的是企业内部员工缺乏工作热情,外部又无法跟上市场变化的双重困境。这种困境往往源于企业规模扩大后,分工过细、责任心缺失、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

18 9 月, 2024 218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