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心理学案例总结与反思 在探索人类心理的奥秘时,怪诞行为心理学提供了一扇独特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机制。本文将深入探讨几种常见的怪诞心理现象,通过案例分析,揭示这些行为的成因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最终提出相应的反思与应对策略。 多重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的纠葛 多重人格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常被误解为精神分裂症,但两者在本质上截然不同。ID涉及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因极端压力或创伤,形成了两个或多个明显区分的人格状态。这些独立的人格可能…

12 9 月, 2024 17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内在审判者的低语 在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一书中,作者以深刻的笔触描绘了“内在审判者”这一心理意象,它如同一个隐形的裁判,时刻审视着我们的行为,并以苛刻的标准评判着我们的人生。书中提到的三种内在审判者类型——对成就要求过高的、对情感要求过高的以及惩罚性的,如同三道枷锁,将我们牢牢禁锢在自我怀疑和焦虑的牢笼之中。 书中的案例如同明镜,映照出我们自身的影子。卡洛斯的女友弗兰兹,一个看似乐观开朗的女孩,却因为对情感要求过高的内在审判者的驱使,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中,压抑着自己的需求,最终陷入自我牺牲的泥潭。而深…

18 7 月, 2024 248点热度 阅读全文

前阵子,到合伙人的办公室做团队培训,发生了这么一件小插曲。有个新进来不久的小主管,状态明显有点低落,被我发现了。回去我就微信问她,发生了什么。她告诉我:前阵子犯了个错误,被合伙人批评了一番。虽然过去了,但这几天总觉得,合伙人对她的语气没有以前那么温和了。这让她一直胡思乱想:自己是不是在上级心中留下了污点?她给我发了几张截图。截图上,合伙人的回复确实很简短,就是「嗯」「好」「做吧」几个字。末了,她问我:能不能帮忙说说情,解释一下?她挺看重这份工作的,也深刻反省了,希望合伙人能给她机会,不要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我把这事…

3 7 月, 2024 21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有灵犀,情难自禁——双趋冲突的心理探微 在情感的纷繁世界里,人心似海,波涛不定。有时,我们如同行走在十字路口,东望西顾,难以抉择。这种心境,心理学界称之为“双趋冲突”,即同时对两个对象产生强烈的好感,却难以作出决断,不忍割舍任何一方。 寻芳踪,觅新声——寻求新鲜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我们在情感的旅途中,往往被新奇所吸引,新鲜感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然而,当两股清新之风同时吹拂,我们便陷入了选择的迷茫,左顾右盼,难以自拔。 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害怕失去 拥有时未曾珍惜,失去后方知珍贵。人们在面…

11 3 月, 2024 338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次》笔记 回避行为的普遍性与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回避行为如同隐形的病毒,悄然侵蚀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弗里多为例,他明知学习的重要性,却选择沉迷于游戏,逃避学业的压力。这种行为并非孤例,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回避现象。🌍 罗伯特则通过保持匿名关系来避免情感的深入,这种表面上的社交活跃实则是对真实情感联系的回避。数据显示,现代社会中,约有25%的成年人通过社交媒体来替代真实的社交互动,这种现象在疫情期间尤为显著。💻 回避行为的普遍性不仅体现在个人生活中,也渗透到职场和社交场合。例…

18 12 月, 2024 114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次》笔记 逃避与麻痹:现代生活中的常见策略 在现代社会中,逃避和麻痹负面情绪已成为许多人应对压力和挑战的常见策略。例如,根据一项调查,🍷酒精消费在压力高峰期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工作截止日期临近或个人关系紧张时。这种行为不仅限于成年人,青少年也通过电子游戏和社交媒体来逃避现实中的问题。例如,罗伯特,一个腼腆的男人,通过网络上的匿名关系来避免可能的拒绝,这种“绕道走”的策略在他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样,弗里多,一个大学新生,通过远离课堂和考试来逃避可能的失败,这种行为在学术压力下尤为常见。 抱怨与自我放弃:消…

16 12 月, 2024 109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次》笔记 应对方式的多面性 在我们的生活舞台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就像书中所提及的霍尔格,因内心深处的自卑,通过贬低女性来弥补,这种行为或许能让他在瞬间获得某种“掌控感”。据调查📊,如今约有 30%的人在面对自身不足时,会采取类似极端的方式来掩盖不安。 还有弗里多,他在不同情境下切换着应对模式。压力大时,过度补偿甚至对他人发火。这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应对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具体情况而变化。 童年影响的深远 童年,宛如人生的底色,深深影响着我们日后的应对模式🎨。许多孩子为了在困境中“生存”,…

2 11 月, 2024 130点热度 阅读全文

高表现者陷阱的深度剖析与应对策略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优秀成为了许多人追求的目标。然而,在不断攀登的过程中,很多高表现者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几个难以自拔的困境。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应对策略。 高表现者陷阱的定义与成因 高表现者陷阱,是指那些在各行各业中表现卓越的人们,由于外界的期望和自我驱动的压力,往会落入一些心理和行为的困境。这种现象的形成,与现代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密不可分。在教育和职场中,我们常以成绩和成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这导致了高表现者的自我价值观往与外界评价挂钩,从而形成了对完美无缺的执…

30 8 月, 2024 22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寻内心的平衡与自由 成就之路的枷锁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被各种期望和标准所束缚。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系着一条朴素的领带,似乎已为成功的代名词。但这种经典形象背后,是否隐藏着对完美的执著追求?一种压抑个性、摒弃放松的生活方式? 数据显示,仅有不到3%的人符合媒体所定义的理想身材标准。然而,这一夸张的审美观却深影响着众多女性的自我认知。她们对自身外表苛刻挑剔,甚至产生自我排斥的想法。这种对完美外貌的痴迷,正是内心审判者作祟的结果。 就连无辜的孩子也难逃这种内在压力的折磨。一旦家长或导师对他们抱有过高期望,孩子们…

18 7 月, 2024 20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智慧语言的力量:转变框架,重塑人生 导读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一篇来自《智慧语言模式》课程现场的报道,揭示了语言如何成为影响我们思维和生活的关键因素。通过改变语言框架,我们不仅可以赋予自己新的身份和动力,还能在与人交往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心灵的盛宴,感受智慧语言的魅力。 正文 2021年7月25日下午,第二期课程《智慧语言模式》圆满结束。在为期三天的课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心理学爱好者与One Psychology共同创立、从事心理辅导24年的黄其团先生(团长)一起探…

29 3 月, 2024 209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