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与10000次》笔记 《0次与10000次》是[德]吉塔·雅各布的作品,中文译者是蔡清雨。本文通过文艺的视角,将我们带入那些缺乏安全感、依赖他人以及偏执的人格特质中的内心世界,并elaborate这些特质如何在这些人生命中发挥作用。他们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以细腻且复杂的叙述呈现在眼前,引发读者深思。 缺乏安全感的内在博弈 弗兰茨·卡夫卡在其短篇小说《男乘客》中描绘了一位心灵脆弱的电车乘客,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场景时,始终无法找到内心的稳定感与安全感。试想,这位乘客在一个看似平凡的电车环境中,却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他对…

28 1 月, 2025 13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的深度解析与应用 探索满意度的奥秘: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的起源与结构 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MSQ),这一工具的诞生源于对工作满意度深刻的探索与研究。在Weiss、Dawis、England和Lofquist四位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量表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个体在职场中的满意度。量表分为长式和短式两种版本,长式包含120个题目,覆盖21个不同的满意度维度,而短式则精简为仅3个维度,分别是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以及…

11 7 月, 2024 451点热度 阅读全文

工作说明量表:探索工作满意度的艺术 在现代职场中,工作满意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它不仅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绩效和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衡量工作满意度,工作说明量表(Job Description Index, JDI)应运而生。本文将以新奇创意的文艺气息,带您深入探讨这一重要工具的内涵与应用。 工作说明量表的定义与构成 工作说明量表是由Smith, Kendall & Hullin在1969年编制的,用于衡量工作者对工作的满意度。它通过五个主要构面来评估员工的工作体验:工作…

30 6 月, 2024 177点热度 阅读全文

🌟 探索幸福之源:2021年的幸福心理学之旅 🧠✨ 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不断探寻那一份恒久的宁静与喜悦。随着岁月的车轮驶入2021年的庭院,我们不禁思考: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幸福心理学将如何为我们揭开心灵深处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门科学与艺术交织的领域,寻觅幸福的踪迹。 🌱 幸福感的多维透视:疫情下的心灵挑战 当世界遭遇疫情的巨浪冲击,我们的内心是否也随之起伏不定?心理学家们深入挖掘,发现幸福感并非一成不变,它像一颗颗多彩的珍珠,需要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被细细打磨。疫情期间,孤立、焦虑、失业等阴霾笼罩着人们…

22 3 月, 2024 211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实践指南》笔记 情感与认知交织互惠的自我探索 在《NLP实践指南》中,哈瑞•阿德尔以非凡的洞察力,将人类复杂的情感与认知交织的过程呈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不仅仅是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的理论介绍,同时也是一场关于自省与觉察的精神之旅。在处理目标设定时,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对话来确定自身的整体状态,这不仅仅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通过深入的自我理解来推动认知与行为的提升。 以“我和老师相处得并不融洽,我希望……”或“我无法忍受为金钱而产生的忧虑,我想……”这样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是一种直观的自我认知的方式。这种方…

5 2 月, 2025 15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逃避与妥协:对抗失衡的心灵 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冲突,这不仅仅限于外部的纷争,更重要的则是内心的战斗。《我们内心的冲突》揭示了一个主题:一些人如何在感受到他人的不满或争论时选择逃避并妥协。霍妮笔下,这些人习惯于无怨无悔地将主导地位拱手让人,把自己置于“大局之外”的位置。 霍妮指出,逃避并不是智慧的象征,而是一种自我压抑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90%的逃避行为源自对失败和冲突的恐惧,他们宁愿让步,也不愿直面挑战。这种行为造成了他们对快乐的苛刻限制。例如,一项2022年的研究发现,约70…

2 2 月, 2025 2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批评艺术:巧妙传达的沟通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批评往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批评能够促进进步,而不当的批评则可能伤害关系。《沟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刘艳华深入探讨了批评的艺术,为我们揭示了一系列巧妙传达批评的方法。 首先,书中强调了针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例如,对自信心较强的员工,可采用渐进式批评法;对于盲目自大但易感化的员工,则可使用参照式批评法。这种因人而异的批评策略充分考虑了个体差异,有助于提高批评的接受度和效果。据一项针对500名职场人士的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当批评…

26 1 月, 2025 116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深入探讨了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间的关系。他指出,许多看似直接的陈述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前提假设和推论。例如,当医生对病人说“所有身心疗法的东西都是胡说八道,会让你发疯”时,这句话的表层结构是直接的否定,但其深层结构中包含了“别傻了”的正面意图。通过揭示这些隐藏的意图,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回应和质疑这些陈述,从而避免被限制性信念所束缚。 现代案例中的语言魔力 在现代社会中,语言的魔力同样无处不在。例如,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往往带有强烈的前提假设…

23 12 月, 2024 103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面向未来的“心锚”建立步骤 生活如同一篇诗章,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流淌如水。每一个渴望变革的灵魂,都需要一座灯塔——那便是“心锚”。在《语言的魔力》里,迪尔茨为我们揭示了如何通过建立“心锚”来掌控自己的情感航线。一如魔法师般,作者带领我们走过六个步骤,开启内心深处的隐秘地带。 首要的是确定一个空间锚的身体位置,比如“开始接受”的时刻。每当我们站在那个确定的地方,应感受到曾经渴求的状态,好似再度经历那份健忘的幸福。这不是简单的回忆,而是一种身体与心灵的共振——内在的眼睛、耳朵、感受共鸣地重现那刻。然…

8 12 月, 2024 118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潜意识的奥秘及其力量 潜意识,无声无息地存在于我们心灵的深处,像一个无形的守护者,为我们的人生提供无穷无尽的智慧和潜力。文中李中莹提到,潜意识具备“自动选择最好”的机制,每天大脑中上演着成千上万次的运用。只要人们相信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潜意识就会自动找出办法。一个实际的例子是哈佛大学曾进行的一项研究,他们发现70%的成功企业家在遇到困境时,依赖于潜意识的直觉与洞察,这为他们找到了创新的解决之道。潜意识像是大脑的导航仪,带领我们走向不曾探索的领域,赋予人们解决问题的力量,甚至是超越自身困境的勇气。 大…

3 12 月, 2024 151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