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在琳赛·安格尼斯的作品《心想事成的艺术》中,我们被引领进入一个充满哲理与实用技巧的世界,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心态与行为来实现梦想。以下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的一些思考与体会,希望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与共鸣。 期限与压力:时间的艺术 🎨⏳ 时间,这个无形的存在,却以其无可抗拒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乔布拉在书中提到,“deadline(期限)”中的“dead(死亡)”一词,暗示了时间压力的严峻性。面对时间的紧迫,有些人如鱼得水,表现得兴奋异常;而有些人则如履薄冰,感到威胁重。正如书中所言,商业活动中…

7 10 月, 2024 211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时间的力量 🕰️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时间的相对性。我们常说"时间飞逝"、"时间静止"等,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对时间的主观感受。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我们当时的心境和处境。 当我们专注于当下,沉浸在当下的经历中时,时间就会过得飞快。但当我们陷入过去的悔恨或担忧未来时,时间就会显得格外漫长。这说明,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取决于我们的注意力所在。 作者提醒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被紧急的事情所牵制。我们应该活在当下,充分享受当下的时光,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过去和未来上。…

5 10 月, 2024 269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 能量的运用 能量犹如生命的源泉,它环绕在我们的周围,赋予万物生机。在《心想事成的艺术》一书中,作者阐释了运用能量的奥秘,让我们领略到能量的神奇力量。🌟 能量的形式 体现方式 运用技巧 脉轮能量 支持生命的平衡 在身体内部流动,感受能量之旅 情绪能量 影响周遭环境 集中注意力,释放能量领域 生命能量 内在活力的源泉 深呼吸旋转双臂,快速提升能量 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练习,我们可以学会感知和运用自身的能量。当能量聚集在眉心时,我们可能会站立不稳;当能量汇聚于脚底,我们就会如植物般稳如泰山。手臂亦可成为力量之…

1 10 月, 2024 153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探索内在价值观 人生旅途中,我们往会被外在的诱惑所蒙蔽,追求名利、财富等表面的目标。然而,内心深处,我们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同探索内在价值观的重要性,它们如同明灯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通过本书的引导,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就如同一朵娇嫩的花蕾,它们需要我们耐心地呵护与开启。💐 我们需要用心倾听内心的声音,用真挚的对话唤醒那些沉睡的价值观。它们或许是灵感的火花、遗产的延续、自我成长的渴望,又或者是对真实性的追求。 价值观排序 分数 1. 灵感 9/10 2. 遗产 …

19 8 月, 2024 17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学英文原版书籍:心灵探索之旅 引言:心灵的奥秘 在知识的海洋中,心理学宛如一座神秘的岛屿,吸引着无数探险者踏上探秘之旅。英文原版的心理学书籍,更是那些渴望深入理解人类心灵奥秘者的圣杯。今宵,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些智慧宝典的面纱,探寻它们所蕴含的深邃智慧。 认知的迷宫:《思考,快与慢》 丹尼尔·卡尼曼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是一本揭示了人类思维双重模式的杰作。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在决策中的直觉与逻辑,快速与缓慢的思考过程。阅读此书,仿佛在认知的迷宫中穿梭,时而迷失在直觉的迷雾中,时而…

11 3 月, 2024 33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情绪管理:觉察当下的感受,解锁自我成长之路 导读 2012年5月11日,一场由国家二级心理师金志芳老师主持的“情商管理与自我成长小组”活动,在引导参与者体验并认识自身情绪的过程中,揭示了情绪管理的奥秘与个体成长的紧密联系。本文将带您深入活动现场,感受情绪意识的转变如何激发个人与团队的潜力。 正文 简述:2012年5月11日晚上7点,第三期“情商管理与自我成长小组”活动在系会议室如期举行,由国家二级心理师金志芳老师主持并领衔。 顾问。 一开始,金老师引导伙伴们体验当下的情绪。 “当我停下来的时候,我感觉有点不舒服。神…

19 3 月, 2024 227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框架的变换与思想的交锋 在《语言的魔力》中,班德勒与听众之间的对话犹如一场精彩绝伦的思想交锋⚔️。班德勒巧妙地变换框架,无论是将问题转向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牢牢掌控着互动的方向。例如,他把“框架”从行为层次转向自我认同层次,让问题变得更加深刻和复杂。这种框架的变换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有着精心的设计和策略🎯。 就像现代职场中,一位领导者在面对团队成员的质疑时,通过巧妙地转换话题框架,将注意力从当前的问题转移到团队的长期目标上,从而避免了当下的冲突,又引导了团队的思考方向🧠。据调查,在成功的企业中,…

8 2 月, 2025 159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内心衣橱的清理与重塑:一场自我探索之旅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著作中,作者吉塔·雅各布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内心探索之旅。她巧妙地将我们的内心比作一个衣橱,邀请我们打开它,仔细检视每一件"衣物"。这个比喻生动形象,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内心深处那些尘封已久的情感和记忆。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清理,更是一场彻底的自我重塑。作者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我们不能像丢弃旧衣服那样轻易地抛弃不喜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相反,这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一洞见让人恍然大…

6 2 月, 2025 1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读书笔记 比较是人类无法摆脱的痛苦 在黄启团的《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作者准确地揭示了现代人不可避免的比较心理。从古至今,人类的基因里便烙印了与他人比较的本能。🌳这仿佛是一把双刃剑,一面向外追逐优越感,一面刺伤自我的内心。 现代社会中,你身边的同龄人,每天都有跑在你前面的令人震惊的数据。例如,马克·扎克伯格在34岁时已拥有4000亿元的财富💰;而中国的互联网巨头马化腾在47岁便达到了3000亿元的身家。这些令人咋舌的数据,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我们需要不停地追逐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

1 2 月, 2025 21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身心结合与脱离的艺术 人类的心灵与身体,仿佛并蒂莲花,息息相关,共同构筑了我们的存在。当我们完全沉浸于当下,心心相印,这便是“结合”。曾几何时,在激烈争辩或热切讨论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前倾,身体如同被磁力吸引,表现出深切的专注。反之,当我们陷入反思与检讨时,身体则往往向后靠,彷如离岸的帆船,远离风起云涌的现世片刻。这种“脱离”虽显疏离,却为我们提供了客观洞察的视角。 结合与脱离两者并无优劣,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能够自在游走于这两种状态之间,无疑是情绪清明与自我成长的奥秘所在。然而,不少人在过往…

1 2 月, 2025 102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