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神经症人格的多元保护机制 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卡伦·霍尼深入剖析了现代人如何通过多种策略来对抗内心的基本焦虑。这些策略包括顺从、权力追求、退缩和爱的追求。🌟 例如,顺从策略中,个体通过放弃自我来避免伤害,这种行为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可能被视为一种美德,但在神经症患者中,它往往是一种过度且不健康的防御机制。霍尼指出,这种顺从并非出于对爱的真正渴望,而是对保护和安全的迫切需求。 权力与控制的深层动机 权力追求是另一种常见的保护机制。在这种策略中,个体通过获取实际的权力、成就或智力…

25 1 月, 2025 109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感悟与人生思考 童年经历与内心世界的形塑 人的童年经历对内心世界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乌瑟尔自小生活在一个不允许表达感情和需求的家庭中,因此她直到晚年也无法满足自己对亲近和快乐的需求。🌳而托比亚斯长期缺乏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是个懦夫",从不努力尝试。乔纳斯从未体验过幼稚犯傻后仍能被接纳的情况,缺乏放纵和随性的勇气。这些都说明,儿时被否定、压抑的需求会成为人们内心世界的阴影,影响着一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 案例 童年经历 内心影响 乌瑟尔 不被允许表达感情和需求 难以…

27 8 月, 2024 27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广阔天地:探索多元化职业路径 应用心理学,这一学科如同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洞察人心,解析行为,更是一把钥匙,开启了职业生涯的多重大门。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心理学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咨询和治疗领域,它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各行各业,为心理学专业的学子们提供了广泛的职业选择。🌟 情报与安全:心理学在国家机关的应用 在国家安全和情报机关中,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他们通过对不同人群和个体的心理分析,帮助构建更为精准的安全评估模型。例如,在公安司法机关,心理学家可以参与犯罪心理分析,为…

7 7 月, 2024 3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学类小说的魅力探寻 探索人性的深渊 🌌 心理学类小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多样。它们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人物内心的冲突与动机,仿佛在剖析灵魂的深处。每一个角色的行为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心理动因,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场心灵的探险之旅。通过这些小说,我们得以窥见人类情感的多样性,理解那些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心理分析的艺术 🎭 心理学类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致描写。作者通过精妙的文字,展现人物的思想过程和情感变化,仿佛在进行一场心理分析的艺术表演。读者在阅读时,不仅是被情节…

13 6 月, 2024 32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灵的丰碑:探索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在知识的海洋中,有这样一座灯塔,它照亮了人类心灵深处的迷雾,指引着我们理解自我与他人。这座灯塔便是集结了四十颗璀璨明珠的研究宝库——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每一颗明珠都是对心理世界的深刻洞察,它们如同北斗七星,引领着人类走向更加明亮的精神家园。 认知的奥秘 在认知的领域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如同一轮初升的朝阳,温暖而明亮,揭示了儿童智慧生长的秘密。他将儿童心智比作小树苗,逐渐在经验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这一理论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儿童教育的理解,也为心理学的发…

12 3 月, 2024 297点热度 阅读全文

罗夏墨迹测验:深入探索人心的神秘之镜 墨迹的起源与历史回溯 罗夏墨迹测验,这一心理学界的奇葩,由瑞士精神科医生赫尔曼·罗夏所创立,旨在通过解读测试者对墨迹图样的感知与联想,探究其深层的心理状态与人格特质。罗夏医生于1921年首次引入这种方法,他精心设计了10张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墨迹图卡,包括纯黑白、黑白加红以及彩色图卡,每一张都是对称的,以确保从中心到边缘的每一部分都能引发观者的无限联想。每当被试者面对这些如梦似幻的图形时,他们的描述和反应便成为了分析师解读其内心世界的钥匙。 测验的实施与心理剖析 在进行罗夏墨迹测验…

7 10 月, 2024 259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0次与10000次》是一本充满和的书籍,作者是[德]吉塔·雅各布,由蔡清雨翻译。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细腻的心理分析,为我们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深藏的心理机制。下面,让我们深入探讨书中几章的精华内容。 成功与权力的迷狂 奥逊·威尔斯在传奇电影《公民凯恩》中,塑造了银幕上最著名的自恋者之一。他以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故事为蓝本,揭示了一个将成功与权力视为生命唯一目标的人生轨迹。凯恩的父母通过一座金矿获得巨大利益,这笔财富被完全用于孩子的培养。纵然拥有无尽的财富,但凯恩是一个在亲情…

26 1 月, 2025 122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次》笔记 成人自我与有害部分的对比 在《0次与10次》一书中,吉塔·雅各布通过深入的心理分析,揭示了成人自我与有害部分之间的显著差异。成人自我是成熟、理智的象征,能够全面感知并满足自身与他人的需求,如同一位智者在平衡木上优雅行走。🌟 然而,有害部分则如同未驯服的野兽,只顾自我欲望的满足,忽视甚至践踏他人的感受,这种行为不仅幼稚,更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书中通过表2-1详细列出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光明与阴影。 极端性格的现实与虚构 第三章中,作者通过电影和小说中的极端性格…

21 1 月, 2025 221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信念的超越与反击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超越框架”和“反击其身”两种策略来处理个人信念。超越框架,即将个人的信念置于其个人历史或其他社会影响的超越框架中,以此减弱限制性信念的影响。例如,对于“你得强壮才能活下来”这一信念,超越框架的反击可以是:“那个信念更像是比较狭隘的、男权观点的反映,它没有看到生存中合作与弹性的重要性。”这种策略不仅挑战了信念本身,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解。 在现代心理治疗中,超越框架的应用尤为广泛。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数据,使用超越框架策略的心理…

5 1 月, 2025 11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探究神经症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内涵 通过阅读《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我们很快会意识到,"神经症"这一术语虽然源自医学领域,却深深嵌入了文化的土壤。我们在称呼某人神经质时,似乎习惯性地运用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行为标准。然而,卡伦·霍尼提出,若把一个无竞争欲的姑娘安置在普韦布洛印第安文化中,她或许会被视为完全正常。同理,选择享受生活而非追求物质的艺术家若生活在墨西哥或意大利南部的小村庄,也不会被视为异常。这些实例鲜明地展示了文化背景在定义正常与否上的关键作用。 霍尼指出,对于神经症的定义不仅…

19 11 月, 2024 152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