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语言程序学(NLP):跨学科的语言探索之旅 神经语言程序学(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简称NLP)是一门探索人类语言和心理互动的学科,其涵盖了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本文将详细解析NLP的学科属性,探讨其研究内容及应用,以及它在当代科技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交叉学科的桥梁 NLP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核心在于解析人类的语言行为与心理模式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语言学研究,而是将语言的使用者——人的心理状态和大脑机制纳入考量范围内。这种研究…

8 9 月, 2024 299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自我成长和心理平衡的道路。《0次与10000次》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普通的自助指南,它深入探讨了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尤其是那些根植于我们童年的心理模式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成年生活。通过精心的案例分析和实用的自我帮助练习,作者不仅为我们揭示了问题的根源,还提供了改变的可能性。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在书的开篇,作者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自我认知是理解和改变心理模式的第一步。通过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在无意识中驱动我们行为的心理…

5 8 月, 2024 272点热度 阅读全文

通往内心深处的万千次旅途 在这纷繁绚丽的人生画卷中,《0次与10000次》以其独特的视角与哲理,让我们窥见人类内心最深沉的渴望与煎熬。吉塔·雅各布通过蔡清雨流畅精致的翻译,构建出一幅关于抱负、审判与自由的心灵地图。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灵鸡汤,更是一本 引导人们探索自我、走向内心深处的心理指南。以下,我将分享从这本书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并结合现代具体的数据和案例,展开详细的探讨。 抱负与内在审判者的细腻区别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目标与任务所包围。然而,这些目标背后隐藏的动机却不尽相同。有些人被健康的抱负推…

18 7 月, 2024 25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中,我们每天都被无数的信息和选择淹没。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清晰的思维,并实现我们的梦想和目标?《心想事成的艺术》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见解和方法。通过深入探讨意识与潜意识的力量,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我们的思维模式来影响我们的行为和结果,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自助指南,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之旅。 意识的力量与自我调整 在书中,迈克尔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极好的例子,说明了意识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体验。迈克尔原本是一个网球爱好者,但由于连续不断的失败和挫折,他开始…

6 7 月, 2024 209点热度 阅读全文

销售之困:心态决定成败 导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那些才华横溢却生活困苦的人,他们的困境往往源于“销售心态”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心理学讲师黄起团的课程,揭示了销售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为我们指明了提升销售能力、改变命运的关键路径。 正文 为什么有的人能力那么强,却活得那么辛苦? “销售心态”出了问题。 2021年1月15日,24年心理学讲师黄起团(组长)在《销售心理学》(升级销售软件)上这样说道, “农民不卖,果子就会烂在地里; 如果工厂不卖,他们的产品就会毁在仓库里,工人也拿不到工资; 如果人才不懂得推销,他可能一…

22 3 月, 2024 20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逃避与妥协:对抗失衡的心灵 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冲突,这不仅仅限于外部的纷争,更重要的则是内心的战斗。《我们内心的冲突》揭示了一个主题:一些人如何在感受到他人的不满或争论时选择逃避并妥协。霍妮笔下,这些人习惯于无怨无悔地将主导地位拱手让人,把自己置于“大局之外”的位置。 霍妮指出,逃避并不是智慧的象征,而是一种自我压抑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90%的逃避行为源自对失败和冲突的恐惧,他们宁愿让步,也不愿直面挑战。这种行为造成了他们对快乐的苛刻限制。例如,一项2022年的研究发现,约70…

2 2 月, 2025 2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原生家庭对个体心态的影响 书中的第一段探讨了郭时蕾的童年故事,从小在忙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父母因为工作繁重而无暇关注她,于是她变得格外懂事,常常主动找事做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当作者通过戏剧化的手法让郭时蕾目睹“包袱满身”的父母形象时,她顿时泪如泉涌,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内在模式。 这种求得心安的行为其实源于她无法眼睁睁看着父母劳累,于是背上了不属于自己的重担。现代社会中,类似的情形并不少见。根据一项来自哈佛心理学研究中心的调查,约有30%的成年人在童年时期因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自我牺牲的倾…

21 1 月, 2025 22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金钱困境背后的心理模式探索 在《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一书中,作者黄启团以一位名叫庄原孟的学员为例,深入剖析了人们在追求财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误区。庄原孟反复创业失败,困惑于自己的"赚钱模式"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通过催眠等心理学手法,黄启团引导庄原孟探索内心深处的真实渴望。 在这个过程中,庄原孟幻想自己拥有亿万资产和豪华庄园,却意外发现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这一发现揭示了他追求财富的真正动机——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和陪伴。然而,当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时,却发现这种自私的追求恰恰无法赢得…

28 12 月, 2024 103点热度 阅读全文

简单有趣的心理学小知识:洞察人心的艺术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人类心理的奥秘始终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心理学,这门探索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不仅是学术界的珍宝,更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工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学的迷人世界,探索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心理学小知识,它们将为我们的人际交往、自我认知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 习得性无助:放弃的心理阴影 习得性无助是心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现象:当个体在面对重复的失败和对结果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一种心理状态——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从而在后续的挑战中…

16 9 月, 2024 225点热度 阅读全文

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 多因素交互作用 犯罪心理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个体内部与外部、客观与主观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相互转化的结果。个体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社会文化、教育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其心理产生深远影响。譬如,家庭暴力、社会不公、教育缺失等负面因素可能会在个体心中埋下犯罪的种子。与此同时,个体的内在心理特质,如性格、情感、认知能力等,也在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的犯罪心理图谱。 积极能动反映 犯罪心理的形成体现了个体心理对外界因素的积极能动的反映,而非被…

10 6 月, 2024 336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