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价值:青少年生涯发展训练营助力孩子成长 导读 在当今社会中,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日益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本文通过介绍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生涯发展训练营,揭示了如何引导孩子找到自我价值,培养重要品质,并助力他们活出有意义的人生。这场训练营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也给家长们带来了新的教育启示。 正文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头疼的问题,比如沉迷游戏、厌学、作息习惯糟糕、自卑、我不 我不知道如何教育他们以保护他们的未来。2021年10月2日由知名育儿教育导师,、由国际职业教育导师…

29 3 月, 2024 251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实践指南》笔记 理解与行动的交响曲 在《NLP实践指南》中,哈瑞·阿德尔深入探讨了人类行为与思维的复杂交响曲。他提出,我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如同交响乐中的不同乐器,各自独特却又和谐共鸣。例如,书中提到的“行动者”个性,这类人倾向于在未完全了解情况前就采取行动,他们的话语中常带有“做”、“行动”等词汇。🎻 这种个性的人往往在别人还在犹豫时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他们参与研讨会、志愿活动,甚至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都毫不犹豫。这种行为模式不仅体现在个人生活中,也在商业世界中屡见不鲜。比如,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和创新者,…

8 2 月, 2025 16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身心结合与脱离的艺术 人类的心灵与身体,仿佛并蒂莲花,息息相关,共同构筑了我们的存在。当我们完全沉浸于当下,心心相印,这便是“结合”。曾几何时,在激烈争辩或热切讨论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前倾,身体如同被磁力吸引,表现出深切的专注。反之,当我们陷入反思与检讨时,身体则往往向后靠,彷如离岸的帆船,远离风起云涌的现世片刻。这种“脱离”虽显疏离,却为我们提供了客观洞察的视角。 结合与脱离两者并无优劣,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能够自在游走于这两种状态之间,无疑是情绪清明与自我成长的奥秘所在。然而,不少人在过往…

1 2 月, 2025 102点热度 阅读全文

人格的冲突与肿瘤 卡伦·霍妮以其独特的洞察力,揭示了人类内心冲突的根源及其对人格的深刻影响。她将这种冲突比喻为恶性肿瘤细胞,侵蚀着患者的精神世界。正如肿瘤细胞肆意蔓延,最终将吞噬整个机体,这些冲突也会逐渐渗透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自我认知乃至对生活的态度。 书中提到了三种主要的应对冲突的倾向:服从、反抗和回避。然而,这些倾向并非解决之道,反而像是饮鸩止渴,只会加剧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当这三种倾向同时作用于个体时,便会引发强烈的内心冲突,如同风暴般肆虐,让人无所适从。 例如,一位职场新人,面对上司…

29 1 月, 2025 142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0次与10000次》是[德]吉塔·雅各布的作品,中文译者是蔡清雨。本文通过文艺的视角,将我们带入那些缺乏安全感、依赖他人以及偏执的人格特质中的内心世界,并elaborate这些特质如何在这些人生命中发挥作用。他们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以细腻且复杂的叙述呈现在眼前,引发读者深思。 缺乏安全感的内在博弈 弗兰茨·卡夫卡在其短篇小说《男乘客》中描绘了一位心灵脆弱的电车乘客,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场景时,始终无法找到内心的稳定感与安全感。试想,这位乘客在一个看似平凡的电车环境中,却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他对…

28 1 月, 2025 130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0次与10000次》是一本充满和的书籍,作者是[德]吉塔·雅各布,由蔡清雨翻译。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细腻的心理分析,为我们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深藏的心理机制。下面,让我们深入探讨书中几章的精华内容。 成功与权力的迷狂 奥逊·威尔斯在传奇电影《公民凯恩》中,塑造了银幕上最著名的自恋者之一。他以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故事为蓝本,揭示了一个将成功与权力视为生命唯一目标的人生轨迹。凯恩的父母通过一座金矿获得巨大利益,这笔财富被完全用于孩子的培养。纵然拥有无尽的财富,但凯恩是一个在亲情…

26 1 月, 2025 12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当语言编织牢笼:框架的束缚与挣扎 合上“(美) 迪尔茨著 ; 谭洪岗译”的《语言的魔力》,掩卷沉思,一段对话的片段在我脑海中不断回荡,如同困兽在牢笼中焦躁地踱步,试图寻找一丝突破的缝隙。班德勒和维克,这两个名字如同两股交织的风暴,裹挟着周围的人,将他们拖入语言的漩涡之中。 班德勒,一个深陷“受害者”框架的人,用语言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自己牢牢地困在其中。他坚信维克心怀叵测,对他构成威胁,并将每一次互动都解读为恶意攻击的证据。他不断地“向上归类”,将维克的每一个行为都放大,赋予其超出原本意义的负面解读。一个简单…

20 1 月, 2025 245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的迷宫:探索沟通中的偏执与误解 在《语言的魔力》这本书中,作者迪尔茨通过一场精彩的即兴剧,为我们揭示了语言如何塑造现实、影响人际关系的深刻洞见。这场发生在研讨会上的即兴表演,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沟通中的种陷阱与误区。理查德·班德勒扮演的角色,仿佛陷入了一个由语言编织的迷宫,每一步都在加深他的偏执和误解。 这场戏剧性的互动始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意外——一个不稳的讲台。然而,正是这个小小的意外,成为了班德勒构建一个复杂的"偏执型思想病毒"的契机。他巧妙地运用了问题框架、因果推理和复合等同等语…

18 1 月, 2025 14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委婉拒绝的艺术 在人际交往中,拒绝是一门艺术,尤其在面对亲密关系时,如何委婉地表达拒绝,既能保全双方颜面,又不伤害彼此感情,显得尤为重要。书中提到的著名舞蹈家邓肯与剧作家萧伯纳的故事,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邓肯向萧伯纳表白,萧伯纳并未直接拒绝,而是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孩子可能的担忧,既避免了直接伤害邓肯的感情,又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拒绝之意。这种委婉的拒绝方式,不仅让邓肯理解了萧伯纳的心意,还使两人之间的关系得以维持,甚至更加深厚。 另一个例子是意大利音乐家罗西尼的故事。当朋友们提议为他树立雕…

11 1 月, 2025 13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压抑与投射:现代社会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陷入焦虑的泥沼。卡伦·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她指出,与传统观点不同,现代社会中的焦虑并非主要源于性冲动的压抑,而是各种敌对情绪的压抑。 这种观点颇具启发性。在当今社会,性话题已不再是禁忌,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却与日俱增。根据最新的社会调查数据,约有73%的职场人士表示曾经历过工作中的人际冲突,而其中高达62%的人选择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而非直接表达🤐。这种普…

7 1 月, 2025 168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