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心理学》笔记 人际交往中的价值展示与恻隐之心的力量 在人际交往的初始阶段,展示自我价值至关重要。我们的社交吸引力直接取决于我们能为他人提供的价值。然而,提升内在价值才是根本。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在人群中受欢迎的程度,完全取决于我们的价值。" 有趣的是,展示脆弱一面反而可能激发他人的同情心。波斯太子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面对死亡威胁,他巧妙地利用倭马亚王的恻隐之心,最终保全性命。这启示我们,适时表现出脆弱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交策略。 在现实生活中,过分强势反而可能适得其反。书中指出:"最吃亏的就是那些明明实…

18 12 月, 2024 1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让人们主动为你服务 猎奇心理:制造病毒式传播的秘诀 在沟通中,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正如案例中所示,通过制造神秘感和悬念,引发人们的好奇心,最终让他们主动参与传播,这种营销手法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奇心与猎奇心理的区别 好奇心是人之天性,是一种本能的探索欲望。而猎奇心理则往带有一种强迫性,人们会被内心的好奇心驱使,不由自主地想要了解真相。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往能让人们主动参与传播,成为免费的"营销大使"。 巧用猎奇心理的成功案例 在案例中,林丹的广告策略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

11 7 月, 2024 22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心灵迷宫中的顺从者:探寻内心冲突的根源 在卡伦·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中,作者以犀利的洞察力剖析了人类心理的复杂性,特别是那些被称为"顺从型"的个体。这些人仿佛被困在一个精心编织的心理迷宫中,其行为模式和内心冲突如同一幅精妙的画作,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顺从型个体的特征犹如一首精心谱写的交响乐,其中包含了仁慈、怜悯、爱、慷慨、大方和谦逊等美德。然而,这些表面的和谐下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的内心世界。根据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数据显示,约有25%的成年人具有明显的顺从型人格特征 🧠。这些人往…

4 2 月, 2025 190点热度 阅读全文

人格的冲突与肿瘤 卡伦·霍妮以其独特的洞察力,揭示了人类内心冲突的根源及其对人格的深刻影响。她将这种冲突比喻为恶性肿瘤细胞,侵蚀着患者的精神世界。正如肿瘤细胞肆意蔓延,最终将吞噬整个机体,这些冲突也会逐渐渗透到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自我认知乃至对生活的态度。 书中提到了三种主要的应对冲突的倾向:服从、反抗和回避。然而,这些倾向并非解决之道,反而像是饮鸩止渴,只会加剧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当这三种倾向同时作用于个体时,便会引发强烈的内心冲突,如同风暴般肆虐,让人无所适从。 例如,一位职场新人,面对上司…

29 1 月, 2025 14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一、无心插柳,善举成就命运转折 在生活的舞台上,不经意的善举往往能奏响命运的华丽乐章。就像徐雪,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周末下午,商场里顾客寥寥无几😔。当一位老妇人进来避雨时,其他同事的漠然与徐雪的热情形成了鲜明对比。徐雪不仅送上板凳,还在老妇人着急离开时慷慨借出雨伞🌂。一个多月后,徐雪意外收到老妇人儿子的表扬信,并得到了担任办公室主任的工作邀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真诚的付出,往往能在不经意间为自己积累人脉,改变命运。 在现代社会,据调查📊,超过 70%的成功人士都曾因无意间的善举而获得重要机遇。…

21 12 月, 2024 12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求助技巧:曲线救国才能事半功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需要他人帮助的情况。然而,直接开口求助往往会遭到拒绝,让人尴尬不已。《沟通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巧妙的求助技巧 - 先提大要求,再退而求其次。这种方法可以让对方感到你已经做出了让步,从而更容易答应你的请求。 举个例子,假设你想借朋友5000元,可以先开口借1万元。朋友很可能会觉得数额太大而拒绝。这时你再"退而求其次",表示借5000元也可以。朋友会觉得你已经降低了要求,心理上更容易接受,答应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 据调查,使用这种技巧…

22 11 月, 2024 151点热度 阅读全文

幸福的内在小孩:纯真无邪的乐趣 🌈✨ 纯真无邪的乐趣 孩童时期的纯真无邪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那时的我们没有世俗的羁绊,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我们用最纯粹的眼光看待万物,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充满乐趣。🤗 就像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笔下的长袜皮皮一样,她虽与世俗格格不入,但她总是关注他人的需求,同时遵循自己的游戏本能和创造力。她用纯真的眼光面对世界,对虚荣心和妒忌一无所知。慷慨而富有同情心的她,散发着纯粹的生活乐趣,让世界变成"她喜爱的模样"。🌺 纯真无邪 生活乐趣 创造力 长袜皮皮般的天真烂漫 发现点滴中…

10 10 月, 2024 184点热度 阅读全文

内在小孩的呼唤:探索心灵的深层真相 | 前言:揭开心灵的面纱 🧘 人类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迷宫,蕴藏着无数谜团和秘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小孩",它是我们灵魂的化身,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通过探索这个内在小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通向幸福和自我实现的道路。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心灵之旅,揭开内在小孩的神秘面纱。🔑 内在小孩的形态 特点描述 受伤的内在小孩 孤独、被抛弃、不信任、羞愧、自卑 被宠坏的内在小孩 愤怒、怨恨、冲动、固执 幸福的内在小孩 无忧无虑、好奇、轻松、愉快 受伤的内在小孩:独自一人在这…

4 9 月, 2024 364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读书笔记《0次与10000次》 被抛弃的恐惧与被排斥的痛苦 人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被爱与被接纳。💗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联系,获得关爱与认同。然而,生命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偶尔会遭遇挫折与孤独。 受伤的内在小孩 被宠坏的内在小孩 幸福的内在小孩 羞愧、孤独、恐惧 愤怒、怨恨、冲动 轻松、愉快、新奇 无助、被抛弃、悲伤 固执、不理智 有趣、轻快、安全 受威胁、被忽视 伤害他人、破坏关系 好奇、充满活力 当我们感到被拒绝、被抛弃或有压力时,受伤的内在小孩就会苏醒。🧒 莎拉的朋友莫妮卡在度假期间…

31 8 月, 2024 25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灵魔法:教育心理学中的奇妙效应🧠✨ 记忆的魔术:系列位置效应与7±2法则🎩🔮 在教育心理学的殿堂中,记忆犹如一位神秘莫测的魔术师,时而将信息隐藏于帷幕之后,时而又将其华丽呈现。系列位置效应,这一记忆的U形曲线,宛如魔术师的帽子,总是将开头和结尾的信息变出惊喜。🐰🎩 想象一下,当我们试图回忆一串长的数字时,头尾的数字仿佛被施了魔法,清晰可见,而中间的数字却如同被施了隐身咒,朦胧难辨。这种奇妙的现象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要信息应该被巧妙地安排在开头或结尾,以确保学生能够牢记住。 与此同时,7±2法则像是魔术师手中…

23 7 月, 2024 232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