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心理学》笔记 三明治策略:批评夹杂赞美 在《沟通心理学》中,作者刘艳华巧妙地阐述了“批评的艺术”这一话题。其中,她特别提到了“三明治”策略,这一策略让我们在批评之前先给予对方赞美,再夹杂几分细致的批评,最后再以肯定话语结尾,以此减少对方的抵触情绪。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企业与组织都成功运用了这一策略。例如,许多公司在年度绩效评估中,都会先赞美员工的优点和贡献,接着才指出需要改进之处,这样不仅保护了员工的自尊心,还能让批评更容易被接受。 来自 Gartner 的一项研究指出,67%的员工更容易接受带有赞美的批评,并…

7 2 月, 2025 11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批评的艺术:如何在维护自尊中传达意见 在人际交往中,批评往往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批评可以促进进步,而不当的批评则可能伤害关系。《沟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刘艳华深入探讨了批评的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批评他人时,我们实际上在冒险,很可能伤及对方的自尊。即便出于善意,被批评者也可能因自尊受挫而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故意唱反调。因此,直接的批评往往适得其反,反而会疏远同事、朋友和亲人。在社交场合,人难免会犯一些小错误,如读错字、记错职务名称等。此时,我们不应大肆宣扬,将本可忽视的小过失推到聚光灯下…

25 1 月, 2025 14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拒绝的艺术 在人际交往中,拒绝是一门需要精心雕琢的艺术。正如书中所言,姑父巧妙地截断了林强可能提出的借钱请求,避免了双方尴尬的局面。这种策略不仅体现了对他人心理的深刻洞察,也展示了如何在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现代社会中,数据表明,超过70%的人在面对亲友的借款请求时感到困扰,而其中仅有30%的人能够妥善处理,避免关系破裂。🌟 这种情况下,姑父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智慧。 掌握话题的主动权 在社交场合,掌握话题的主动权是沟通中的关键。张大千的故事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通过讲述…

19 1 月, 2025 129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 语言的魔力在于换框 语言的魔力在于换框。换框是一种将问题重新定义、重新表述的方法。通过换框,我们可以将问题从负面的角度转换为正面的角度,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换框的核心在于两个方面: 意图:将注意力从问题本身转移到问题背后的正面意图。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的意图,比如渴望安全、爱、关怀、尊重等。找出问题行为背后的正面意图,有助于从问题框架转向结果框架。 重新定义:用意思相近但含义不同的新词语替代原有的陈述或总结。比如将"担心太贵"重新定义为"关心是否负担得起"。这样做可以开启思考和互动的…

10 8 月, 2024 29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多层次的人格结构与沟通的艺术 在这本洞察人性的佳作中,作者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格结构的多层次性及其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将人格比喻为一座塔,从底层到顶层依次为: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与价值观、自我认同和灵性。这种层级结构不仅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我们与他人互动的模式。 作者强调,批评他人时应当谨慎,尤其要避免将行为层面的批评上升到自我认同层面。例如,对一个孩子说"你真笨"这样的话,会对其自尊造成严重打击。相反,应当聚焦于具体行为,给予建设性的反馈。这…

20 7 月, 2024 263点热度 阅读全文

反馈的艺术:化批评为礼物,助力自我提升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都渴望被认可、被赞赏,而对于批评的声音,往往避之不及。然而,《心想事成的艺术》这本书却告诉我们,反馈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它如同一位良师益友,指引我们不断前行。 书中作者琳赛·安格尼斯以生动的案例,揭示了人们对于反馈的常见误区。我们常常因为害怕伤害他人而选择“报喜不报忧”,这种“胡说反馈”看似维持了表面的和谐,实则阻碍了个人和团队的成长。作者引用管理专家杰瑞·哈维的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之所以逃避真实的反馈,是因为害怕引发焦虑、担心关系破裂。 然而,正如…

20 7 月, 2024 182点热度 阅读全文

🎓班主任教育心理学的奥秘探索 🧠深究幼心:洞察学生心理之微妙 在教育的长河中,班主任不仅是知识的引路人,更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守护者。理解学生心理特点,是教育的起点。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发展如同天上繁星,闪耀着各自的光芒。班主任需像园丁一样,细心观察每一朵花的独特需求,用心理学的水分滋润他们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是搭建师生之间桥梁的基石。 🔥激扬文字:点燃学习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的重要使命。班主任应运用心理学原理,设计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活动,如同在枯燥的知识海洋中点燃一把火…

25 3 月, 2024 24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情感银行”:你的关系“存款”够吗? 导读 2010年10月17日,一场关于NLP教练管理的课程在广州碧桂园假日半岛酒店落幕,其中提出的“情感银行”概念引人深思。本文通过一个实习生的案例,探讨了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存钱”和“取钱”,以及这一理念在家庭和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醒我们重视人际关系的情感投资。 正文 本网讯:2010年10月17日下午,合智联盟主办的《NLP教练管理》第60期圆满结束。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依依不舍,互相拥抱告别。 本期《NLP辅导管理》由黄启团老师主讲,在广州碧桂园假日半岛酒店举办。 实习生陈女…

19 3 月, 2024 22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暗示批评,巧妙引导 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巧妙地指出他人的不足是一门艺术。比如,有一位领导在面对工作人员冗长复杂、抓不住重点的报告时,并未直接斥责,而是以一种暗示的方式说道:“当我派一个人出去买马时,我并不希望这个人告诉我这匹马的尾巴上有多少根毛,我只希望知道它的特点何在。”据统计,现今职场中约有 70%的员工曾遭遇过领导直接而严厉的批评😔,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而这种暗示的批评方式,让工作人员瞬间领悟,下次报告得以改进。由此可见,暗示的力量不容小觑,它能在不伤害对方自尊的情况下,达到引导改进目的🎯。…

30 1 月, 2025 128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批评艺术:巧妙传达的沟通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批评往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批评能够促进进步,而不当的批评则可能伤害关系。《沟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刘艳华深入探讨了批评的艺术,为我们揭示了一系列巧妙传达批评的方法。 首先,书中强调了针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例如,对自信心较强的员工,可采用渐进式批评法;对于盲目自大但易感化的员工,则可使用参照式批评法。这种因人而异的批评策略充分考虑了个体差异,有助于提高批评的接受度和效果。据一项针对500名职场人士的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当批评…

26 1 月, 2025 116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