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灵》读书笔记:心灵的重塑之旅 开篇:心灵的自我修复🧠✨ 在《重塑心灵》这本书中,李中莹先生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带领读者踏上了一段心灵的自我修复之旅。这本书不仅仅是心灵鸡汤,更是一部实用的心灵操作手册,教会我们如何通过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成长。书中提到的“意义换框法”和“二者兼得法”尤为引人入胜,它们不仅是理论,更是一种实用的技巧,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迅速见效。 意义换框法:从绊脚石到踏脚石🛤️🌟 “意义换框法”是NLP(神经语言程序学)中的一种技巧,旨在通过改变我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

18 10 月, 2024 376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时间的力量 🕰️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时间的相对性。我们常说"时间飞逝"、"时间静止"等,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对时间的主观感受。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我们当时的心境和处境。 当我们专注于当下,沉浸在当下的经历中时,时间就会过得飞快。但当我们陷入过去的悔恨或担忧未来时,时间就会显得格外漫长。这说明,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取决于我们的注意力所在。 作者提醒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被紧急的事情所牵制。我们应该活在当下,充分享受当下的时光,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过去和未来上。…

5 10 月, 2024 26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表象系统与先行系统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一书,宛如一幅开阔的画卷,为我们展现了多维度的思考体系。其核心概念——表象系统,就如同一扇通往人类思维的窗户。视觉系统,正如在电脑上点击插画般,轻轻一点,整个程序便铺展开来。在听觉系统中,一首熟悉的音乐前奏一响,整首歌曲仿佛就在眼前。触觉系统则更为神秘,仅用一点点感觉,就能瞬间将我们带回完整的回忆中。 在教育领域,不同的学习风格与表象系统息息相关。为了让学习者受益最大,需要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多方面提供学习体验。借助图画、表格、讲解和角色扮演,学习过程…

19 1 月, 2025 106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与不同内感官类型人的配合之道 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对方惯用的内感官类型,能够让我们更加得心应手地与他人沟通和配合。视觉型的人,更易被动态、色彩鲜明的事物所吸引;听觉型的人,则对变化的语气、优美的声调颇为敏感;而感觉型的人,更在乎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据相关调查🎯,在工作场合中,约 40%的人属于视觉型,30%的人属于听觉型,30%的人属于感觉型😜。比如在一个团队项目中,视觉型的成员往往能迅速捕捉到展示方案中的图形和色彩搭配问题;听觉型的成员更能在讨论中敏锐地察觉出他人语气中的微妙变化;感觉型的成员则更…

9 1 月, 2025 108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内感官的多样性与变化性 在《重塑心灵》中,李中莹先生通过NLP(神经语言程序学)详细阐述了内感官类型的不固定性。每个人的内感官不仅有视觉、听觉和感觉三种,并且这些感官能力在不同情境下会自发变化。正如书中所言,当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流时,或兴高采烈地谈论旅游体验便展现出视觉型,而遭遇批评时又可能转化为感觉型。此现象提醒我们在实际沟通中需要时刻观察对方当下的感官状态,以此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更高效的交流目的。 例如,在管理学中,领导力水平高的管理者往往能敏锐辨识下属的内感官倾向,针对性地为其…

9 1 月, 2025 154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信念的超越与反击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超越框架”和“反击其身”两种策略来处理个人信念。超越框架,即将个人的信念置于其个人历史或其他社会影响的超越框架中,以此减弱限制性信念的影响。例如,对于“你得强壮才能活下来”这一信念,超越框架的反击可以是:“那个信念更像是比较狭隘的、男权观点的反映,它没有看到生存中合作与弹性的重要性。”这种策略不仅挑战了信念本身,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解。 在现代心理治疗中,超越框架的应用尤为广泛。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数据,使用超越框架策略的心理…

5 1 月, 2025 119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探索内感官的奥秘 在《重塑心灵》这本书中,作者李中莹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关于内感官的奇妙世界。内感官包括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它们在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模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以现代社会为例,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比如一位视觉型的项目经理,他能够迅速地捕捉项目的整体架构和关键节点,行动快捷,手势频繁且多在胸部以上。他注重项目的外观和进度,追求多线条美和快节奏,从而高效地推动项目进展。然而,他可能会因过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一些细节,导致项目在某些细微处出现问题😕。 再看一位听觉型的客服人员,她在与客户沟…

31 12 月, 2024 146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内感官:解码思维的密码,开启沟通的新纪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收海量的感官刺激。《重塑心灵》一书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我们的大脑如何处理、储存和运用这些信息。作者李中莹巧妙地引导我们进入内感官的奇妙世界,让我们得以一窥思维的运作机制。 内感官,这个看似陌生却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概念,包括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它们就像是我们大脑中的三位魔法师,将外界的信息转化为我们可以理解和运用的形式。想象一下,当你回忆一个美好的瞬间时,你可能会"看到"那个场景(内视觉),听到"当时的声音…

28 12 月, 2024 127点热度 阅读全文

言语的陷阱:潜藏在思维深处的“病毒”🦠 在翻阅 (美) 迪尔茨著 ; 谭洪岗译的《语言的魔力》时,我被“思想病毒”这一概念深深吸引。它如同潜伏在脑海深处的隐形病毒,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书中将“思想病毒”与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进行类比,清晰地阐释了其运作机制。 生物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利用宿主资源进行自我复制,最终导致宿主患病。同样,“思想病毒”也并非完整、独立的思考模式,它寄生于我们固有的信念体系中,像藤蔓般缠绕着我们的思维,最终扭曲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书中那个医生断言病人只能活两年的例子,淋漓尽…

12 12 月, 2024 13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笔记 明确目标的重要性提升学习效率 在浩瀚书海中游弋,我们与某一本书的邂逅是何其短暂而珍贵。然而,倘若在初遇之时对其漠视,往后重视的几率将会大打折扣。这便是《复制卓越的艺术》中所强调的第一原则:学习目标的明确性。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数据资讯纷至沓来,流连于我们的视线。而有效的学习正如猎人追踪猎物,需聚焦方位,进行精准打击。拿学习PPT为例,短期内将时间聚焦于搜罗相关资料,便能事半功倍。事实上,我电脑中的许多核心信息,早在三年前便存在,只因当时兴趣缺乏,导致延误了自身成长的契机。 为了巩固这…

26 11 月, 2024 139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