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设框,谁掌握世界”——探索《大成教练》的精髓 导读 在智慧联盟主办的“NLP大成教练精髓版”课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一个道理:框架的设定对于个人乃至国家命运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历史人物及其背后的“框架”,带我们走进《大成教练》的世界,揭示其对人心的深刻洞察。 正文 谁设定了框架,谁就控制了世界! ——迈克尔·霍尔(美国) 本网讯:由智慧联盟主办的“NLP大成教练精髓版”课程于2010年6月26日在广州花都碧桂园假日半岛酒店圆满结束。 课程为期三天,由创始人:黄启团老师授课。 《大成教练》是一门特色丰富的课…

21 3 月, 2024 2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灵的绘卷:统一框架下的心理学与认知理论 引子:探秘心智之窗 在知识的海洋中,心理学与认知理论犹如两座孤岛,似乎相望却难以汇聚。而今,学者们试图架起一座桥梁,将这两股思潮紧密相连,以期描绘出一幅更为完整的心灵图景。 统一分析框架:智慧的交响曲 想象一下,如果将心理学的丰富情感与认知理论的严谨逻辑融为一体,那将是怎样的壮阔景象!统一分析框架便是这样一场智慧的交响曲,旨在深化我们对认知过程的理解,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心灵深处最隐秘的角落。 系统层面的分析:心智的宇宙 借鉴物理学中的系统层面研究方法,我们得以将复杂的人类心理…

16 3 月, 2024 283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学中的框架:心灵之窗 在心理学的广阔领域里,有一个概念如同一幅画框,决定了我们观看世界的角度与色彩——这便是“框架”。它不仅是个体解释、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更是影响我们对信息的感知、判断和记忆的无形之手。 认知的画框 框架,就如同画家手中的画框,选取了特定的视角或参照系,让我们通过它来理解事物。它是我们心智的剪影,由先前的经验、文化背景、个人信念等因素精心雕琢而成。正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框架限定了我们的视野,同时也聚焦了我们的注意。 决策的指南针 在决策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框架犹如一只隐秘的指南针,引导…

11 3 月, 2024 342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框架的变换与思想的交锋 在《语言的魔力》中,班德勒与听众之间的对话犹如一场精彩绝伦的思想交锋⚔️。班德勒巧妙地变换框架,无论是将问题转向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牢牢掌控着互动的方向。例如,他把“框架”从行为层次转向自我认同层次,让问题变得更加深刻和复杂。这种框架的变换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有着精心的设计和策略🎯。 就像现代职场中,一位领导者在面对团队成员的质疑时,通过巧妙地转换话题框架,将注意力从当前的问题转移到团队的长期目标上,从而避免了当下的冲突,又引导了团队的思考方向🧠。据调查,在成功的企业中,…

8 2 月, 2025 159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构建的迷宫:框架的陷阱 在迪尔茨的《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他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语言如同魔法般的力量,它不仅可以传递信息,更能构建思维的框架,引导人们的认知方向。书中班德勒与听众的互动,宛如一出精心设计的舞台剧,将语言的魔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班德勒构建了一个以“问题框架”为核心的迷宫,他如同迷宫的建造者,熟练地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将试图帮助他的听众引入歧途。他不断地变换着框架的尺寸和角度,时而放大问题,渲染危机的紧迫感,时而又将矛头指向质疑者,将他们的善意曲解为恶意,将他们的帮助贬低为攻击。 书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31 1 月, 2025 12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当语言编织牢笼:框架的束缚与挣扎 合上“(美) 迪尔茨著 ; 谭洪岗译”的《语言的魔力》,掩卷沉思,一段对话的片段在我脑海中不断回荡,如同困兽在牢笼中焦躁地踱步,试图寻找一丝突破的缝隙。班德勒和维克,这两个名字如同两股交织的风暴,裹挟着周围的人,将他们拖入语言的漩涡之中。 班德勒,一个深陷“受害者”框架的人,用语言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自己牢牢地困在其中。他坚信维克心怀叵测,对他构成威胁,并将每一次互动都解读为恶意攻击的证据。他不断地“向上归类”,将维克的每一个行为都放大,赋予其超出原本意义的负面解读。一个简单…

20 1 月, 2025 245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的自我参照:回归与反思的奇妙旅程 在《语言的魔力》这本由美国学者迪尔茨撰写、谭洪岗翻译的著作中,我们踏上了一段探索语言奥秘的奇妙旅程。书中提到的"回归"概念,犹如一面魔镜,让语言得以自我审视。这种自我参照的过程,不仅体现在"关于沟通的沟通"等表述中,更深入到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信念体系中。 想象一下,我们的思维就像一座迷宫 🧠,而语言则是引导我们穿越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当我们运用"反击其身"这一语言技巧时,就如同在迷宫中遇到了一面镜子,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例如,当有人宣称"口说无凭不能…

1 1 月, 2025 112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读书笔记 放下"应该如此"的框架 🌺 人生路上,我们常常被"应该如此"的框架所束缚,对事物抱有过多的期待和主观臆断。然而,现实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事与愿违。📝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感到失望、沮丧,甚至愤怒。但事实上,世界运转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因果,我们并非总能洞悉其中的原由。 比如 你期待与朋友共进午餐 但朋友临时有事未能赴约 你可能会 😠生朋友的气 🤷‍♀️觉得他随意而无礼 然而,换个角度思考,或许朋友也有万分无奈的苦衷。🥲 正如大师所言:"应该来的已经来了,应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我们无需事求全,只…

16 10 月, 2024 286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读书笔记 精准描摹当下现状 在阅读这本精深的著作时,我深有感触。作者以独特的文艺气息,用精准的词语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令我眼前一亮。 | -- -- | | 从前| 现在 | | 我看书总是比较慢 | 我正在阅读一本关于PPT制作的专业书籍,虽然看起来有些许缓慢,但能从中扎实地学习到制作技巧| | 时间管理不好 | 事务性工作太多,需要学习更多职场技能,休闲时间较少 | | 工作能力不强 | 具体表现为不会使用某些常用软件,需要提升相关技能 | 正如作者所言,我们在描述自身状态时,往会使用笼统…

29 9 月, 2024 340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 标点符号的魔力 🔖 标点符号虽小,却能影响我们对词语的理解和感受。它们就像调味品,为文字注入了情感色彩和节奏感。🌶️ 比如这句话: 那个! 就它。 是那个吗? 那不不是,不是! 那一样吗? 是的。 通过不同的标点方式,同样的词语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和情绪。问号像探询,句号像肯定,惊叹号则充满惊讶和戏剧性。标点符号就是一种"心理标记",决定着我们如何将词语串联、焦点所在,以及关系的建立。🧩 它们是语言的调色盘,让单薄的文字变得生动立体。 框架的魔力 🖼️ 除了标点符号,我们对信息的理解还受到"框架"…

30 8 月, 2024 590点热度 阅读全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