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灵》笔记 潜意识的奥秘及其力量 潜意识,无声无息地存在于我们心灵的深处,像一个无形的守护者,为我们的人生提供无穷无尽的智慧和潜力。文中李中莹提到,潜意识具备“自动选择最好”的机制,每天大脑中上演着成千上万次的运用。只要人们相信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潜意识就会自动找出办法。一个实际的例子是哈佛大学曾进行的一项研究,他们发现70%的成功企业家在遇到困境时,依赖于潜意识的直觉与洞察,这为他们找到了创新的解决之道。潜意识像是大脑的导航仪,带领我们走向不曾探索的领域,赋予人们解决问题的力量,甚至是超越自身困境的勇气。 大…

3 12 月, 2024 15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骗局的荼蘼花蕊 🌺 蛛丝马迹的精妙织就 🕸️ 心理骗局犹如一张巧夺天工的网罗,以绵密精妙的手法将猎物层裹挟。它们巧妙利用人性中的种弱点,如对权威的盲从、对虚荣的渴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等,让猎物在不知不觉中步深陷。就犹如一朵妖冶的荼蘼花,以娇媚的姿态诱人亲近,待你醉心贪恋芳香时,便将你囚于无法自拔的网中。 🕷️💐 蛊惑人心的狐媚术 🦊 骗局的狐媚术往体现在对心理学术语的滥用上。它们往借助"正念"、"自我实现"等看似高尚的词语,为其行为蒙上一层合理的外衣。有些甚至直接冠以"心理培训"的名号,让人防不胜防。这犹如一只…

20 7 月, 2024 227点热度 阅读全文

通往内心深处的万千次旅途 在这纷繁绚丽的人生画卷中,《0次与10000次》以其独特的视角与哲理,让我们窥见人类内心最深沉的渴望与煎熬。吉塔·雅各布通过蔡清雨流畅精致的翻译,构建出一幅关于抱负、审判与自由的心灵地图。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灵鸡汤,更是一本 引导人们探索自我、走向内心深处的心理指南。以下,我将分享从这本书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并结合现代具体的数据和案例,展开详细的探讨。 抱负与内在审判者的细腻区别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目标与任务所包围。然而,这些目标背后隐藏的动机却不尽相同。有些人被健康的抱负推…

18 7 月, 2024 261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健康决定身体健康的例子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心理健康不仅是情绪的稳定,更是认知功能和应对压力能力的核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决策过程中展现出理性和智慧。心理健康决定了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心理健康的影响不仅限于精神层面,它还深刻地影响着身体健康。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人更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社会的医疗负担。因此…

7 7 月, 2024 264点热度 阅读全文

🌞积极心理学的曙光 在心理学的宏伟长河中,传统心理学犹如一位专注的医师,长年累月地凝视着心灵的创伤与疾病的阴影。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0世纪末叶,一股清新的思潮悄然涌现,它便是积极心理学——一种全新的心灵关怀方式,它不仅补充和拓展了传统心理学对心理疾病和问题的关注,更是对人类幸福和潜能的一次深刻致敬。🎈 🌟星辰大海中的探索者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以马丁·塞利格曼等学者的研究为标志的。这些心理学的探索者们,如同航海家般驶向了星辰大海,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修复破损的船帆,而是开始探求如何让船只更加稳健,船员们如何能…

24 3 月, 2024 30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认知的力量 🔥 我刚读完了这本精彩绝伦的著作《心想事成的艺术》,感受颇深。作者将人的认知与身心健康、事业成就等方方面面建立了深入的联系,让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知和理解。 认知的形成 🌟 正如作者所言,我们的大部分认知都是在印记阶段(0-7岁)被父母、老师等关键人物所塑造的。这些认知成为我们筛选生活经历的过滤器,很难被我们所挑战和改变。就像布里奇特的例子,她父母对金钱的负面看法深深影响了她的事业发展。我们需要审视自己的认知根源,才能真正突破局限。 认知的改变 ✨ 改变认知并非易事,需要我们…

10 9 月, 2024 409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通过视觉引导走向内在宁静 《重塑心灵》一书的开篇,作者李中莹带我们踏上了一场心理旅程。这段旅程通过一个如电影般的电视机为载体,以视觉元素的变化,带领受导者走向心灵深处的宁静。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信息无处不在,通过调整视觉元素,能够有效纾解内心的焦虑。 举例来说,当一位受导者面对困扰,辅导者可以让他想象一个电视机,它可以被放置在上、中、下三个位置中。研究显示,通过变化视觉元素,如颜色、景象的动态,甚至是滤光镜片的使用,72%的受试者表明内心的舒适度显著提升!这种视觉调整的过程类似于现…

4 2 月, 2025 19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身心结合与脱离的艺术 人类的心灵与身体,仿佛并蒂莲花,息息相关,共同构筑了我们的存在。当我们完全沉浸于当下,心心相印,这便是“结合”。曾几何时,在激烈争辩或热切讨论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前倾,身体如同被磁力吸引,表现出深切的专注。反之,当我们陷入反思与检讨时,身体则往往向后靠,彷如离岸的帆船,远离风起云涌的现世片刻。这种“脱离”虽显疏离,却为我们提供了客观洞察的视角。 结合与脱离两者并无优劣,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能够自在游走于这两种状态之间,无疑是情绪清明与自我成长的奥秘所在。然而,不少人在过往…

1 2 月, 2025 102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的迷宫:探索沟通中的偏执与误解 在《语言的魔力》这本书中,作者迪尔茨通过一场精彩的即兴剧,为我们揭示了语言如何塑造现实、影响人际关系的深刻洞见。这场发生在研讨会上的即兴表演,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沟通中的种陷阱与误区。理查德·班德勒扮演的角色,仿佛陷入了一个由语言编织的迷宫,每一步都在加深他的偏执和误解。 这场戏剧性的互动始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意外——一个不稳的讲台。然而,正是这个小小的意外,成为了班德勒构建一个复杂的"偏执型思想病毒"的契机。他巧妙地运用了问题框架、因果推理和复合等同等语…

18 1 月, 2025 140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聆听并接受成人自我 在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中,作者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文字,使我们深入思考并认知——何为“成人自我”。在当今社会,成年人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愈发复杂。根据美国心理学协会的研究,70%的成年人报告说他们每天面临压力,而其中的44%表示他们的压力水平在过去五年中显著增加。无疑,一个稳定且坚强的成人自我是如何应对这些压力的关键。 一本书中的处世哲理与如今的数据交相辉映,将我们导入了接受和完善成人自我的时光长廊。诚如书中所述,真正的成人能够理性看待世界,不被负面情绪所裹…

16 1 月, 2025 102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