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卓越的艺术:一场关于环境与行为的精进之旅 洞悉环境:构建成长的沃土 在追求卓越的旅程中,我们常常聚焦于自身的努力和付出,却忽视了环境的塑造力量。正如植物的生长需要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个人的成长也离不开滋养心智的环境。《复制卓越的艺术》一书,为我们揭示了环境的三大要素:时间、地点和人物,并阐释了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要素,构建属于自己的成长沃土。 时间的精准把握,是成就卓越的第一步。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学习资源,但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挑战。精准时间,就是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明确现阶段需…

18 7 月, 2024 263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读书笔记 程序化思维导图—高效学习的五大元素 思维导图是一套多项学习技巧的组合工具。与其照葫芦画瓢,不如将它彻底分解为最基础的学习技巧,然后一掌握。这种分解的学习方式在NLP中被称为"程序化"。 思维导图的卓越核心 站在NLP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以下元素: | 元素 | 相关技巧 | | - | - | | 关键词 | 缩句扩句、留白 | | 分支 | 鱼骨图、金字塔思维 | | 颜色 | 色彩心理学 | | 图片 | 超右脑记忆 | | 结构 | 层级关系、逻辑化 | 要知道,…

6 7 月, 2024 428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一、探索内心的深度之旅 在《重塑心灵》的世界中,我们仿佛踏上了一段神秘而深邃的心灵探险。书中所阐述的六个理解层次,宛如层层递进的阶梯,引领我们逐步深入内心的隐秘角落。 就如同现代社会中,据调查📊,超过 70%的人在面对职业选择的困惑时,往往无法清晰地认知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而通过这六个层次的剖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例如,在“身份”层次,我们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我人生里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这让我们跳出日常的琐碎,从更高的维度审视自我。 又如,在“系统”层次,我们探索与世界的关系,感受到那超…

16 11 月, 2024 151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读书笔记 视觉化原则的魅力 💫 视觉化是一种强大的表达方式,能让枯燥的信息变得生动有趣。📚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几种视觉化原则,让我们一探究竟。 原则 解释 示例 3B原则 大脑喜欢简单、对比、生动的图像 少就是多 信息过多反而效果打折,简单才是王道 身体语言 图中人物的肢体语言要与内容相符 易于联想 选择与信息相关的具象化图像 这些原则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挑选优质图片,为思维之路铺上生动的视觉体验。✨ 而表达视觉化,作者则提出了两种方式:纯手绘和结构化+视觉化。 纯手绘的个性魅力 🎨 纯手绘方式贴近…

1 9 月, 2024 400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内心深处的童年回声:与受伤的内在小孩重逢 在《0次与10000次》这本深邃而富有洞察力的著作中,作者吉塔·雅各布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个受伤的"小小的自我"。这个概念犹如一面魔镜,照映出我们成年后仍在重复的童年创伤模式。雅各布巧妙地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读者铺设了一条通往自我疗愈的康庄大道。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内心深处那个脆弱的声音。根据最新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约有 45% 的成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童年创伤的影响 🧠。这些数据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残酷…

11 2 月, 2025 17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模仿与策略的奥秘 在《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乔瑟夫·欧可诺与伊安·麦克德摩深入探讨了模仿与策略在个人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书中提到,模仿不仅是学习的捷径,更是创新的源泉。例如,NLP(神经语言程序学)通过模仿成功人士的行为模式,帮助人们快速掌握复杂的技能,如领导力、沟通技巧等。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具体的案例:伊安曾辅导一家汽车公司,通过模仿超级销售员的行为策略,显著提升了销售业绩。这些销售员首先通过视觉展示车辆,然后通过触觉让客户体验驾驶,最后再通过听觉讨论购车细节。这种策略的成功在于其多感官的整…

2 2 月, 2025 19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身心结合与脱离的艺术 人类的心灵与身体,仿佛并蒂莲花,息息相关,共同构筑了我们的存在。当我们完全沉浸于当下,心心相印,这便是“结合”。曾几何时,在激烈争辩或热切讨论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前倾,身体如同被磁力吸引,表现出深切的专注。反之,当我们陷入反思与检讨时,身体则往往向后靠,彷如离岸的帆船,远离风起云涌的现世片刻。这种“脱离”虽显疏离,却为我们提供了客观洞察的视角。 结合与脱离两者并无优劣,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能够自在游走于这两种状态之间,无疑是情绪清明与自我成长的奥秘所在。然而,不少人在过往…

1 2 月, 2025 10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潜意识的力量:目标背后的无形推手🎭 在《NLP实践指南》中,作者〔美〕哈瑞•阿德尔先生以其一贯的深刻洞察力,引领我们踏上一段探索潜意识奥秘的旅程。他指出,潜意识并非弗洛伊德式的心理深渊,而更像是一位沉默的舵手,在我们不经意间引导着人生的方向。我们日常的行为,那些看似无意识的习惯,背后都隐藏着积极的目的。正如书中所言,“一起事故正等着发生”,潜意识的目标如同预设的程序,最终会驱动我们走向特定的结果,无论这些结果是否符合我们理性思考时的愿望。 例如,一位渴望获得关注的少年,可能会选择吸烟这种看似叛逆的行为,以此来挑战权…

27 1 月, 2025 121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与不同内感官类型人的配合之道 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对方惯用的内感官类型,能够让我们更加得心应手地与他人沟通和配合。视觉型的人,更易被动态、色彩鲜明的事物所吸引;听觉型的人,则对变化的语气、优美的声调颇为敏感;而感觉型的人,更在乎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据相关调查🎯,在工作场合中,约 40%的人属于视觉型,30%的人属于听觉型,30%的人属于感觉型😜。比如在一个团队项目中,视觉型的成员往往能迅速捕捉到展示方案中的图形和色彩搭配问题;听觉型的成员更能在讨论中敏锐地察觉出他人语气中的微妙变化;感觉型的成员则更…

9 1 月, 2025 108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内感官的多样性与变化性 在《重塑心灵》中,李中莹先生通过NLP(神经语言程序学)详细阐述了内感官类型的不固定性。每个人的内感官不仅有视觉、听觉和感觉三种,并且这些感官能力在不同情境下会自发变化。正如书中所言,当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流时,或兴高采烈地谈论旅游体验便展现出视觉型,而遭遇批评时又可能转化为感觉型。此现象提醒我们在实际沟通中需要时刻观察对方当下的感官状态,以此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更高效的交流目的。 例如,在管理学中,领导力水平高的管理者往往能敏锐辨识下属的内感官倾向,针对性地为其…

9 1 月, 2025 154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