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的艺术:一段灵魂的旅程 1. 灰色地带的困境 有一个助理主管的职位空缺摆在她面前,她却因为要照顾儿子而放弃了升迁。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地方,它既不明亮也不黑暗,它就是我们的灰色地带。在这个地带里,我们的主角,一位母亲,因为要照顾儿子而放弃了升迁的机会。她的生活仿佛陷入了一片灰色的迷雾,无法看清前方的道路。她的新老板极不称职而且懒惰,她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给老板收拾残局,这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双重打击”。她的生活仿佛陷入了一片灰色的迷雾,无法看清前方的道路。她的生活仿佛陷入了一片灰色的迷雾,无法看清前方…

29 6 月, 2024 21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卡伦·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犹如一把剖析人类内心的手术刀,细腻而深刻地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因焦虑与恐惧所陷入的心理困境。无论是对爱的渴求还是对爱的误解,这本书都给出了深刻的解答,仿佛在黑夜中亮起了一盏智慧的灯。 爱与神经症的错综复杂 爱,这个看似简单却迷离的词汇,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文化中,爱往往被简单地定义为给予和获得感情的能力。然而,这种定义过于笼统,无法揭示爱真正的复杂性。真爱的根本在于一种对他人的基本肯定,而不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或希望将对方牢牢掌控的念头。反观神经…

11 2 月, 2025 189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次》笔记 成人自我与有害部分的对比 在《0次与10次》一书中,吉塔·雅各布通过深入的心理分析,揭示了成人自我与有害部分之间的显著差异。成人自我是成熟、理智的象征,能够全面感知并满足自身与他人的需求,如同一位智者在平衡木上优雅行走。🌟 然而,有害部分则如同未驯服的野兽,只顾自我欲望的满足,忽视甚至践踏他人的感受,这种行为不仅幼稚,更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书中通过表2-1详细列出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光明与阴影。 极端性格的现实与虚构 第三章中,作者通过电影和小说中的极端性格…

21 1 月, 2025 22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读《我们内心的冲突》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发现一座心灵的孤岛,卡伦·霍妮的文字犹如夫皮舟,把我们从汹涌的情感风暴中带到思维的锚地。书中探讨的母亲对于子女的情感矛盾、决策中的痛苦抉择等议题,不仅让人深思,还给了我们清晰的镜鉴。以下是我对书中的重要内容与现代实例的解析。 母亲角色中的两难问题 当卡伦·霍妮描绘一位母亲明明宠爱孩子却总忘记其生日的情景时,心中不禁掀起波澜。这种矛盾与冲突正是源于母亲内心两个对立面的较量:一方面,她想成为无可挑剔的好母亲,另一方面,她无意识地希望孩子经历挫折。这不仅仅是一个…

17 1 月, 2025 12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驳回工作请求的新策略 在现代都市的钢铁丛林中,每一个职场人都如同齿轮一般运转。佳宝是公司里公认的工作机器,然而,她逐渐发现除了上司偶尔的口头表扬之外,她的晋升之路始终被堵。某日获知,她的上司一直不愿放手,因为找不到像她这样勤奋的人。 在一次关键时刻,上司要求她加班,佳宝以“母亲来访,需要去接”为由委婉拒绝。上司很快同意,甚至提前安排了别人的任务。这种方式虽然暂时有效,但却非长久之计。为了真正突破职场的藩篱,佳宝需要更为巧妙和持续的策略,既要合理拒绝,又要尊重上司面子。例如,她可以提出具体的工作规…

11 1 月, 2025 10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委婉拒绝的艺术 在人际交往中,拒绝是一门艺术,尤其在面对亲密关系时,如何委婉地表达拒绝,既能保全双方颜面,又不伤害彼此感情,显得尤为重要。书中提到的著名舞蹈家邓肯与剧作家萧伯纳的故事,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邓肯向萧伯纳表白,萧伯纳并未直接拒绝,而是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孩子可能的担忧,既避免了直接伤害邓肯的感情,又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拒绝之意。这种委婉的拒绝方式,不仅让邓肯理解了萧伯纳的心意,还使两人之间的关系得以维持,甚至更加深厚。 另一个例子是意大利音乐家罗西尼的故事。当朋友们提议为他树立雕…

11 1 月, 2025 13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压抑与敌意的交织 在现代社会中,压抑敌意的现象屡见不鲜。以某高级职员为例,他因上司未与他商讨便做出决策而心生怨恨,却选择压抑这种情感,未作任何抗议。这种压抑不仅未消除敌意,反而使其在无意识中不断累积,如同💣在内心深处悄然引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怨恨不断产生,上司的行为愈发肆无忌惮,而职员内心的敌意也愈发强烈。这种压抑敌意的方式,虽能暂时维持表面的和谐,长远来看却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投射与自我辩解的迷局 投射机制在压抑敌意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个不知自己对丈夫有毁灭冲动的女人,可能…

8 1 月, 2025 10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内心冲突,这些冲突既是心灵的考验,也是成长的标志。阅读《我们内心的冲突》,以“冲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作为主题,卡伦·霍妮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对立与挣扎,正如无意识的暗流潜伏在心灵的深处,塑造着我们的行为与生活。 深层神经症冲突的解读 卡伦·霍妮通过对神经症患者的观察,指出了他们常常被深层次的内心冲突所困扰。这种冲突并非表面化的选择挣扎,而是更複雜、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战争。许多神经症冲突的存在往往在患者本身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以症状方式表现出来:无尽的疲惫、莫名…

6 1 月, 2025 11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一、软磨硬泡的艺术与策略 在人际交往中,软磨硬泡有时能成为达成目的的一种策略😜。然而,这并非是盲目地坚持和纠缠,而是需要巧妙的方法和良好的心态。就像在商业谈判中,一方为了争取更有利的合作条件,可能会持续与对方沟通,展现出坚定的决心。据统计📊,有近 40%的成功合作案例,都是在一方的软磨硬泡下最终达成的。但这期间,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急躁与发火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同时,时间是软磨硬泡者最强有力的武器,在漫长的等待中,只有静下心、沉住气,才能等到机会。就如同一位创业者,为了获得投资,与多位投…

4 1 月, 2025 13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身份与心理成长 在《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这本书中,黄启团通过叶文洁的故事,深刻揭示了身份对个体心理成长的深远影响。叶文洁,这位集大学教授、天体物理学家、地球三体组织ETO统帅、妻子和母亲于一身的女性,其行为和选择无不围绕着她内心深处的“受害者”身份展开。这种身份不仅决定了她的自我定位,也影响了她与外界的互动方式。🌌 心理学将人的成长过程分为寄生期、依赖期、叛逆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叶文洁由于历史原因的伤害,心理上停滞在了叛逆期,无法向成熟期迈进。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是一个卑微的、需要保…

28 12 月, 2024 138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