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心理学》笔记 演讲中的幽默与情感调节 在现代社会中,演讲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其效果往往取决于演讲者的情感调节能力和幽默感。孙绍振的演讲案例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时,孙绍振面对稀拉的听众,不仅没有表现出失望,反而通过幽默的方式调节了现场气氛。他巧妙地将站在走廊和门口的听众比喻为“用身体力行给我鼓舞”,这种正话反说的幽默方式,不仅激发了听众的好奇心,还成功地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这种幽默不仅使现场气氛轻松愉悦,还让听众感受到了他的机智和幽默,从而增强了演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赞美与请求的艺术 在人际…

12 11 月, 2024 13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机智应对尴尬局面 在职场与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尴尬的场面。李总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不仅在职场上雷厉风行,更在私人场合展现了他的机智与幽默。🌟 当小女孩无意中提到他脖子上的疤痕时,李总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悦,反而用一句“颈上添花”巧妙地化解了尴尬。这种机智的应对不仅展示了他的幽默感,也体现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正如书中所言,自嘲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武器,它不仅能缓解自己的尴尬,还能活跃气氛,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喜爱。 玩笑的尺度与场合 玩笑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润滑剂,但它的使用必须谨慎…

2 11 月, 2024 158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以权威之名,引领他人 权威心理的力量 人类社会中,权威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影响力。我们常会被所谓的"专家"或"权威"的言论所说服,即使他们的观点并非完全正确。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们称为"权威心理"。 权威的魅力 在上述实验中,尽管那位"化学家"只是一位德语教师,但凭借他的"权威"身份,却成功地让多数学生相信蒸馏水有气味。这说明,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安全心理",即倾向于相信权威人士的观点。我们总是希望能够依赖专家的判断,因为这样可以减轻自己的决策压力,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权威的影响力 权威的影响…

30 6 月, 2024 17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星辰下的诉说:自然语言处理与神经语言程序学的奥秘🌟 📘篇一:定义的启示录 在科技的洪流中,我们遇见了两个迥异却又同名的灵魂——NLP。一位是硅基智者,以电路为血脉,数据为灵魂,用0和1编织理解与被理解的桥梁;另一位则是碳基哲人,探索着心智的迷宫,用言语作钥匙,开启潜能的大门。 一位是计算机科学的化身,让机器赋予语言以生命;另一位则是心理学的使者,让人的语言映射出心灵的深处。 🎯篇二:目标的分野 自然语言处理(NLP)如同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他的目标在于教会机器阅读、理解和创作,让它们能够流畅地与人类对话,甚至预测…

27 3 月, 2024 235点热度 阅读全文

12个谈判/沟通策略,不要做一个容易被打败的人 有人说,你没有得到你应该得到的,是因为你不会谈判。我在自己和别人的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过这种情况。所以很有可能,你也有。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被聘用上班以后,觉得自己待遇还不错,但却发现一个跟你能力相当的同事工资比你高很多? 不管你认为自己这项技能有多么熟练,你都能从那些更好的谈判技巧中获得好处。比如,你正在讨论买房的事,并且在卖家、卖家的经纪人和你自己的经纪人之间争吵不休,那么你完全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帮助自己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坚持并达到自己的意愿。 如果…

3 7 月, 2024 25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沉默的力量:情感交流中的无声语言 在人际交往中,语言固然是重要的沟通工具,但沉默有时却能传达更深刻的情感。《沟通心理学》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案例:小凡在发现丈夫子诺出轨后,选择了长久的沉默。这种沉默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坚定的态度表达。正如书中所言,"沉默,有着千面的姿态",它可能代表包容、隐忍,也可能意味着决绝的对抗和拒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忽视了沉默的价值。然而,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沉默比言语更能传达深层次的情感。例如,一项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显示,在处理重大情感…

15 1 月, 2025 16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驳回工作请求的新策略 在现代都市的钢铁丛林中,每一个职场人都如同齿轮一般运转。佳宝是公司里公认的工作机器,然而,她逐渐发现除了上司偶尔的口头表扬之外,她的晋升之路始终被堵。某日获知,她的上司一直不愿放手,因为找不到像她这样勤奋的人。 在一次关键时刻,上司要求她加班,佳宝以“母亲来访,需要去接”为由委婉拒绝。上司很快同意,甚至提前安排了别人的任务。这种方式虽然暂时有效,但却非长久之计。为了真正突破职场的藩篱,佳宝需要更为巧妙和持续的策略,既要合理拒绝,又要尊重上司面子。例如,她可以提出具体的工作规…

11 1 月, 2025 101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内感官的多样性与变化性 在《重塑心灵》中,李中莹先生通过NLP(神经语言程序学)详细阐述了内感官类型的不固定性。每个人的内感官不仅有视觉、听觉和感觉三种,并且这些感官能力在不同情境下会自发变化。正如书中所言,当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流时,或兴高采烈地谈论旅游体验便展现出视觉型,而遭遇批评时又可能转化为感觉型。此现象提醒我们在实际沟通中需要时刻观察对方当下的感官状态,以此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更高效的交流目的。 例如,在管理学中,领导力水平高的管理者往往能敏锐辨识下属的内感官倾向,针对性地为其…

9 1 月, 2025 154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内感官:解码思维的密码,开启沟通的新纪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收海量的感官刺激。《重塑心灵》一书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我们的大脑如何处理、储存和运用这些信息。作者李中莹巧妙地引导我们进入内感官的奇妙世界,让我们得以一窥思维的运作机制。 内感官,这个看似陌生却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概念,包括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它们就像是我们大脑中的三位魔法师,将外界的信息转化为我们可以理解和运用的形式。想象一下,当你回忆一个美好的瞬间时,你可能会"看到"那个场景(内视觉),听到"当时的声音…

28 12 月, 2024 12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沟通的迷宫与自我认知 在现代社会中,沟通的复杂性常常让人感到无所适从。正如书中所言,“沟通的意义是:‘我说是什么,就是什么!’”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简单。我们常常陷入一种误解的迷宫,误以为自己的意图能够被他人准确无误地接收。这种误解不仅限于个人之间的交流,甚至在商业合作中也是如此。例如,一位同事在与新商业伙伴的会议中,凭借直觉感到某位合伙人不可信赖,最终选择退出合作。这一决策避免了后续可能的管理不善问题,显示了直觉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然而,这种直觉并非总是可靠,它需要与理性分析相结合,才能…

5 11 月, 2024 190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