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愈之旅:拥抱希望,重塑自我🌸 🍃认知自我,直面内心 在开启心灵自愈之旅的第一步,我们需要勇敢地直视内心,审视自我。每个人都像一座冰山,表面的喜怒哀乐不过冰山一角,而隐藏在海平面之下的,是我们真实而脆弱的内心世界。抑郁、焦虑、自卑、孤独.这些负面情绪如影随形,似乎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常客"。然而,唯有认清并接纳这些情绪,我们才能迈出自愈的第一步。正如尼采所言:"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 唯有直面内心的创伤和困扰,我们才能找到治愈之道,重拾生命的色彩。 🌿探寻根源,疗愈创伤 心理问题往源于过往的创…

4 7 月, 2024 30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在琳赛·安格尼斯的作品《心想事成的艺术》中,我们被引领进入一个充满哲理与实用技巧的世界,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心态与行为来实现梦想。以下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的一些思考与体会,希望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与共鸣。 期限与压力:时间的艺术 🎨⏳ 时间,这个无形的存在,却以其无可抗拒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乔布拉在书中提到,“deadline(期限)”中的“dead(死亡)”一词,暗示了时间压力的严峻性。面对时间的紧迫,有些人如鱼得水,表现得兴奋异常;而有些人则如履薄冰,感到威胁重。正如书中所言,商业活动中…

7 10 月, 2024 21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时间的力量 🕰️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时间的相对性。我们常说"时间飞逝"、"时间静止"等,这些都反映了我们对时间的主观感受。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我们当时的心境和处境。 当我们专注于当下,沉浸在当下的经历中时,时间就会过得飞快。但当我们陷入过去的悔恨或担忧未来时,时间就会显得格外漫长。这说明,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取决于我们的注意力所在。 作者提醒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被紧急的事情所牵制。我们应该活在当下,充分享受当下的时光,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过去和未来上。…

5 10 月, 2024 27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次感元的魔力 在《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乔瑟夫·欧可诺与伊安·麦克德摩深入探讨了次感元的概念,这一概念如同一把钥匙,解锁了我们主观经验的深层结构。次感元,这些微妙的感知元素,如同调色盘上的颜料,决定了我们如何体验世界。例如,明亮度、对比度、清晰度等视觉次感元,决定了我们眼中的世界是明亮还是昏暗,是清晰还是模糊。而听觉次感元如音量、音调、音色,则塑造了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柔和还是刺耳。这些次感元不仅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工具,更是我们塑造和改变自身经验的利器。 书中提到,通过调整次感元,我们可以改变对…

28 1 月, 2025 11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建立语言亲和感的秘法 在我们彼此沟通的复杂舞台上,语言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建立亲和感的重要桥梁。感官用词的巧妙运用,使得谈话双方能在潜意识层面上达到一种共鸣。这一点在日常生活和商业谈判中尤为重要。假设一个人说:“我无法分辨出这对我是对还是错。”此时,你可以回答:“你还想听到些什么?” 这种语言上的回应不仅能让沟通变得更顺畅,还能有效缓解可能的冲突。例如,伊安在一家制造公司担任顾问时,面对的是两位意见相左的董事。詹姆士较为触觉导向,而菲瑞德则偏重视觉。当菲瑞德放慢说话速度,并将公司远见…

24 1 月, 2025 123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读书笔记 一念之转:从困境到突破的心灵转化 在《复制卓越的艺术》中,雷子以他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经验,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一念之转”来实现从困境到突破的心灵转化。这种转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思维变化,更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觉醒与提升。雷子认为,遇到问题时,我们需要先厘清现状,明确目标主体和时间界限,然后快速转念,活在当下。 通过思维导图、PT和网络营销这三个领域的深入探讨,雷子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自学过程中实现卓越。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PT增强了我们的表达能力,而网络营销则扩展了我们的影响力。雷子…

7 10 月, 2024 189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 能量的运用 能量犹如生命的源泉,它环绕在我们的周围,赋予万物生机。在《心想事成的艺术》一书中,作者阐释了运用能量的奥秘,让我们领略到能量的神奇力量。🌟 能量的形式 体现方式 运用技巧 脉轮能量 支持生命的平衡 在身体内部流动,感受能量之旅 情绪能量 影响周遭环境 集中注意力,释放能量领域 生命能量 内在活力的源泉 深呼吸旋转双臂,快速提升能量 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练习,我们可以学会感知和运用自身的能量。当能量聚集在眉心时,我们可能会站立不稳;当能量汇聚于脚底,我们就会如植物般稳如泰山。手臂亦可成为力量之…

1 10 月, 2024 156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学的迷思与真相🧐💭 焦点效应与透明错觉🔍🪞 人们常高估自己行为举止或容貌仪表在旁人眼中的分量,自以为他人会如自己般关注自身的点滴,实则不然。这种现象被称为"焦点效应"与"透明错觉"。我们往自视甚高,认为自己举手投足皆备受瞩目,殊不知旁人各有所思,未必会将目光久停驻在我们身上。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外表过于执著,反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内在修养。 记忆的朦胧与易变🌫️🍃 许多人笃信记忆犹如历史的忠实记录,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是易逝且多变的,极易受到当下情绪和信念的影响。昔日的点滴在回忆中…

2 7 月, 2024 235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读书笔记 1. 语言与思维的交织 在这个世界上,语言是我们思维的载体,是我们理解世界的工具。古希腊人用“表述”(rhema)和“理念”(logos)两个词来描述语言的双重用途。表述是话语作为沟通交流的媒介,而理念则是话语与思维和理解的关联。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口语是内心体验的象征,文字是口语的象征。”📚🗣️ 口语是内心体验的象征,文字是口语的象征。就像人们所写的东西不同那样,人们所说的声音也不同,但话语所象征的内心体验是一样的,就像我们体验的都是事物的映像那样。 这段话深地揭示了语言与思维的紧密关系…

29 6 月, 2024 254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探索内心世界的奥秘 语言如何塑造我们的体验 四条腿的动物、三个字母的单词,还是两条腿的原始人类。🐕🐈🐘 语言不仅是我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更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塑造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克斯博斯基相信,要改善沟通效果、让人们学会欣赏日常经验的独特性,关键在于教会人们识别和超越自己的语言习惯。💡他发展了一些工具,鼓励人们延迟即刻反应,发现情境的独特点,寻找替代解释。 克斯博斯基的理念和方法是NLP的基础之一。事实上,克斯博斯基在941年就提到,"身心语言学"是普通语义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NLP认为,…

29 6 月, 2024 243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