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的艺术》笔记 点火仪式中的独立体验 雨后的宁静森林中,银色的月光洒落在晨曦般的树影间。独自行走的仪式开始了。那火焰犹如崭新的生活抉择,既危险又充满希望,正如每个微小的心愿在心田点燃之时。围绕火堆的气氛安静得出奇,篝火的热度仿佛能将灵魂中的惰性烧尽。佩奇为参与者点火,并向我们缓缓诉说着:“今晚,你们将每个人独自体验火中行走,勇气和意志将会是你们的指引。”当火焰的炽热气息扑面而来,我感到一阵心悸,但内心的声音坚定地告诉自己:“你可以做到!”这一刻,于任何我曾经作出的选择相比,显得尤为珍贵与独特。 在这经典的夜…

29 11 月, 2024 143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被宠坏的内在小孩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个被宠坏的小孩🧒。它是我们幼年时代被溺爱、被宠坏的一面,渴望被关注、被优待,不愿承担责任。这个内在小孩时而会占据主导,让我们变得任性、无理取闹,对周遭人事毫不在意🙅‍♀️。 被宠坏内在小孩的特征 引发情境 无法自律、拖延症 面对枯燥、繁琐的日常任务 情绪失控、暴躁易怒 遭遇挫折、期望落空 任性妄为、逃避责任 被要求承担义务、面对后果 就如同书中描述的利努斯一样,他的内在小孩让他无法完成基本的生活自理,总是推卸责任给他人🤷‍♂️。面对压力…

4 10 月, 2024 22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索童年心灵的奥秘——阿德勒心理学电子书🌟📘 在成长的道路上,儿童教育心理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脚步。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著作,更是其中的瑰宝,指引着家长和教育者深入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密钥。今日,让我们一同翻开这本充满智慧的电子书,解锁儿童心灵的秘密。📚🔑 🌱人格的花园:整体性的光辉 阿德勒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宇宙,他们的行为、情感、思想如同星辰,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人格统一论强调了这一点,提醒我们行为问题往往根植于孩子的内在动机与需求。这就像是在茫茫宇宙中寻找行星运转的规律,需要我们…

22 3 月, 2024 22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营养”的力量:从伤痛中寻得爱与宽恕 导读 本文通过两个深刻的故事,探讨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心理营养”,以及它在人们面对苦难和错误时的作用。故事中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可能成为拯救心灵的灵丹妙药,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故事,了解如何在生活的磨砺中寻得爱与宽恕。 正文 一对年轻夫妇有一个刚满 4 岁的儿子。 一天早上,上班前,丈夫让妻子藏一瓶地西泮,以防儿子误服。 老婆说你放心,我会掩饰的。 丈夫刚到公司不久,就接到妻子的电话,说儿子把那瓶药拿走了。 丈夫赶到医院,途中得知儿子去…

20 3 月, 2024 22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灵的奥秘与探寻 - 中科院心理咨询考试模拟题三解析 心理发展的奥妙 人之所以为人,乃心灵之所在。这颗跳动的心脏,孕育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皮亚杰大师曾言,心理发展乃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精神交响的演奏者,在生命的乐章中,谱写着属于自己的华彩乐章。 从婴儿时期的本能反应,到儿童时期的认知发展,再到青年时期的独立自主,每一个阶段,都蕴含着心灵成长的奥妙。艾里克森大师指出,童年期(7-12岁)的主要任务,正是要克服自卑感,获得勤奋感。这正是我们在成长路上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而皮亚杰的观点则认为,心理…

16 6 月, 2024 17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卡伦·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犹如一把剖析人类内心的手术刀,细腻而深刻地揭示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因焦虑与恐惧所陷入的心理困境。无论是对爱的渴求还是对爱的误解,这本书都给出了深刻的解答,仿佛在黑夜中亮起了一盏智慧的灯。 爱与神经症的错综复杂 爱,这个看似简单却迷离的词汇,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我们的文化中,爱往往被简单地定义为给予和获得感情的能力。然而,这种定义过于笼统,无法揭示爱真正的复杂性。真爱的根本在于一种对他人的基本肯定,而不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或希望将对方牢牢掌控的念头。反观神经…

11 2 月, 2025 18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爱的迷思:神经症患者的情感困境与自我欺骗 在卡伦·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作者深入剖析了神经症患者对爱的渴望与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如同一场精心编织的自我欺骗,让患者陷入既无力去爱,又极度渴求他人之爱的困境中。 神经症患者常常将自己想象成一个无害、孤寂的灵魂,仅仅渴望他人的友善与理解。然而,他们往往忽视了自身的敏感、潜在的敌意和苛刻的要求如何严重干扰了人际关系。这种认知偏差导致他们无法正确判断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也无法理解他人的反应。结果,他们的友谊、婚姻、爱情和事业…

8 2 月, 2025 98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爱情中的无意识逻辑与情感挣扎 在这篇读书笔记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卡伦·霍妮所著的《我们内心的冲突》,借用现代案例与数据,解剖内心纷争的复杂性。每一个人都拥有期望被认可的潜在渴望,然而霍妮强调,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内心的冲突正是阻碍幸福的主要原因。在她的研究中,许多案例显示,人的软弱无助和对爱情的依赖,往往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比如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有超过40%的人在感到孤独时会积极寻求浪漫关系,从而试图填补内心空虚[1]。 这些情感上的复杂逻辑常常伴随着自我否定。霍妮提到的病例…

6 2 月, 2025 18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逃避与妥协:对抗失衡的心灵 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冲突,这不仅仅限于外部的纷争,更重要的则是内心的战斗。《我们内心的冲突》揭示了一个主题:一些人如何在感受到他人的不满或争论时选择逃避并妥协。霍妮笔下,这些人习惯于无怨无悔地将主导地位拱手让人,把自己置于“大局之外”的位置。 霍妮指出,逃避并不是智慧的象征,而是一种自我压抑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90%的逃避行为源自对失败和冲突的恐惧,他们宁愿让步,也不愿直面挑战。这种行为造成了他们对快乐的苛刻限制。例如,一项2022年的研究发现,约70…

2 2 月, 2025 218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0次与10000次》是[德]吉塔·雅各布的作品,中文译者是蔡清雨。本文通过文艺的视角,将我们带入那些缺乏安全感、依赖他人以及偏执的人格特质中的内心世界,并elaborate这些特质如何在这些人生命中发挥作用。他们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以细腻且复杂的叙述呈现在眼前,引发读者深思。 缺乏安全感的内在博弈 弗兰茨·卡夫卡在其短篇小说《男乘客》中描绘了一位心灵脆弱的电车乘客,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场景时,始终无法找到内心的稳定感与安全感。试想,这位乘客在一个看似平凡的电车环境中,却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他对…

28 1 月, 2025 130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