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着面具的舞者:过度补偿 在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中,过度补偿如同一位戴着面具的舞者,用华丽的舞步掩盖内心的脆弱。它是一种防御机制,让我们在面对不安全感和自卑时,试图通过夸大、炫耀或控制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如同书中所言:“‘嘿,看着我!’——我做事是为了成为众人的焦点。” 这就好比现代社会中,一些人在社交媒体上营造光鲜亮丽的形象,不断晒豪车、名牌包包,以获得关注和赞美,掩饰内心的空虚。 然而,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状态,注定无法长久。过度补偿如同在沙滩上建城堡,海浪拍打,终将坍塌。书中提到,过…

4 1 月, 2025 156点热度 阅读全文

审视内心,解构自我 -- 读《0次与10000次》有感 内在审判者的根源 🌱人之初,生而无罪。婴儿的眼中只有纯真无瑕的光芒,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渴望。然而,随着时光流转,外界的影响逐渐侵蚀了这份纯真。 根源 影响 父母的过度期望 让孩子对自我产生怀疑 家庭的功利主义 使孩子感到被当作工具利用 同龄人的欺凌排挤 孩子对自我价值失去信心 💭就这样,一个嗓音开始在内心低语:你不够好、你无足轻重、你注定平庸...这个嗓音就是所谓的"内在审判者"。它像一把锐利的剑,将我们的自尊与自信一刀两断。 内在审判者的作祟 🔊内在审…

18 10 月, 2024 34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冲突的泥沼:神经症患者的困境 我们生活的喧嚣尘世,犹如一片广袤的冲突的泥沼。人生于世,便无可避免地身陷其中。正如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所言,冲突本身并非病症,如同呼吸般自然。我们渴望亲密,却又害怕被束缚;我们追逐成功,却又恐惧失败的阴影。这些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构成了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神经症患者而言,冲突却并非波澜不惊的湖面,而是惊涛骇浪的汪洋。他们深陷于自身矛盾的泥潭,无法自拔。书中描绘了神经症患者的内心世界:他们感知自身情感的能力如同风中残烛,明明灭灭;面对抉择,他们缺乏决…

6 12 月, 2024 17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焦虑与防御机制:现代社会的心理困境 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卡伦·霍尼深入剖析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境。她指出,焦虑是一切神经症的共同基础,而为对抗焦虑而建立的防御机制则是神经症形成的关键。在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由此产生的敌意、恐惧、孤独感等负面情绪,使人陷入持续的紧张状态。为缓解这种焦虑,人们拼命追求爱、成功、权力等,但这些追求本身又源于恐惧,因此往往陷入恶性循环。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2.84亿人患有焦虑症,占总人口的3.6% 😰。在美国,18岁以上成年人中有1…

11 11 月, 2024 168点热度 阅读全文

童年阴影的深远影响 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细细品读着[德]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书页中跳动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如同投射在内心深处的镜像,映照出童年经历对人生轨迹的深刻影响。书中的马克,事业有成却深陷婚姻破裂的泥潭,究其根源,竟是源于童年时期父亲的漠视。这种漠视如同无形的枷锁,禁锢着马克的内心,让他在潜意识里复制着父亲的行为模式,即使竭尽全力想要摆脱,却依然深陷轮回,令人唏嘘不已。 童年时期遭受的严苛对待,如同在心灵深处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现实的引线点燃。书中的安德里亚,从小在修女严…

27 10 月, 2024 2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受伤的内在小孩与被宠坏的内在小孩 当我们阅读这本名为《0次与10000次》的书时,我们不禁会被其中探讨的受伤的内在小孩与被宠坏的内在小孩所深吸引。这两种内在小孩的状态,正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 -- -- | | 受伤的内在小孩 | 被宠坏的内在小孩 | | 表现为孤独、被抛弃、被背叛的感受 | 表现为生气、愤怒、反抗 | | 源于童年时基本情感需求未被满足 | 源于童年时基本情感需求未被满足 | | 会觉得自己很孤独、无助、内心不安 | 会失去控制,被愤怒支配,变得固执…

20 9 月, 2024 29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内在审判者的低语 在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一书中,作者以深刻的笔触描绘了“内在审判者”这一心理意象,它如同一个隐形的裁判,时刻审视着我们的行为,并以苛刻的标准评判着我们的人生。书中提到的三种内在审判者类型——对成就要求过高的、对情感要求过高的以及惩罚性的,如同三道枷锁,将我们牢牢禁锢在自我怀疑和焦虑的牢笼之中。 书中的案例如同明镜,映照出我们自身的影子。卡洛斯的女友弗兰兹,一个看似乐观开朗的女孩,却因为对情感要求过高的内在审判者的驱使,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中,压抑着自己的需求,最终陷入自我牺牲的泥潭。而深…

18 7 月, 2024 26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学,探索心灵深处的奥秘 在知识的海洋中,有一片神秘莫测的领域,它如同一座迷宫,充满了未知与挑战。这就是心理学,一门探索人类心灵深处的学问。对于那些渴望揭开人心之迷的探险者而言,选择一本合适的入门书籍,就如同握有一把钥匙,能够引领他们走进这扇神秘的大门。 基础篇:奠定心理学的基石 初窥心理学的门槛,我们需有所准备。《心理学入门》一书,由丹尼尔·L·舒克特所著,犹如一位温文尔雅的向导,将你领入心理学的殿堂。书中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让你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知识的滋养。 而《心理学导论》,则是一…

10 3 月, 2024 538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内心深处的童年回声:与受伤的内在小孩重逢 在《0次与10000次》这本深邃而富有洞察力的著作中,作者吉塔·雅各布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个受伤的"小小的自我"。这个概念犹如一面魔镜,照映出我们成年后仍在重复的童年创伤模式。雅各布巧妙地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读者铺设了一条通往自我疗愈的康庄大道。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内心深处那个脆弱的声音。根据最新的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约有 45% 的成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童年创伤的影响 🧠。这些数据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残酷…

11 2 月, 2025 209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实践指南》笔记 生活满意模型:探索个性与追求幸福的多元路径 在《NLP实践指南》这本由美国作家哈瑞•阿德尔撰写、李濒与林卫凌等人翻译的著作中,作者巧妙地勾勒出了五种不同的生活满意模型。这些模型犹如一幅绚丽的调色板,描绘出人们追求幸福的多元路径。每种模型都如同一把独特的钥匙,能够开启通往个人满足感的不同大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实际行动"型格。这类人仿佛是生活舞台上的主角,他们的座右铭是"行胜于言"。他们热衷于亲力亲为,将理论付诸实践。在当今这个强调效率的社会中,这种人格特质尤为珍贵。根据最新的职场调查数据显…

9 2 月, 2025 209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