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卡伦·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对人类心理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索,书中揭示了许多复杂、微妙的心理现象。通过理解这些现象,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到人性背后的层层面纱。 无意识中的压抑与矛盾 在霍妮的分析中,一个人倾向于压制某种攻击性的冲动,以避免对其生活方式和虚假的完整性产生影响。这种压制往往是无意识的,人们并未自觉地察觉到这种行为。然而,这种压制并非总是成功的。例如,一个人可能表面上表现出非常友好和顺从,对所有的要求都一一应对,不拒绝任何人。实际上,这种表现背后隐藏的却是无尽的愤怒和敌视。这种积压…

4 2 月, 2025 20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内心冲突,这些冲突既是心灵的考验,也是成长的标志。阅读《我们内心的冲突》,以“冲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作为主题,卡伦·霍妮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对立与挣扎,正如无意识的暗流潜伏在心灵的深处,塑造着我们的行为与生活。 深层神经症冲突的解读 卡伦·霍妮通过对神经症患者的观察,指出了他们常常被深层次的内心冲突所困扰。这种冲突并非表面化的选择挣扎,而是更複雜、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战争。许多神经症冲突的存在往往在患者本身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以症状方式表现出来:无尽的疲惫、莫名…

6 1 月, 2025 116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深入探讨了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间的关系。他指出,许多看似直接的陈述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前提假设和推论。例如,当医生对病人说“所有身心疗法的东西都是胡说八道,会让你发疯”时,这句话的表层结构是直接的否定,但其深层结构中包含了“别傻了”的正面意图。通过揭示这些隐藏的意图,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回应和质疑这些陈述,从而避免被限制性信念所束缚。 现代案例中的语言魔力 在现代社会中,语言的魔力同样无处不在。例如,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往往带有强烈的前提假设…

23 12 月, 2024 10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现代社会中个体价值观的多元化与矛盾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选择与挑战。《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深刻剖析了现代人内心的矛盾与困扰。作者卡伦·霍妮敏锐地洞察到,快速转型期的文明社会中,相互矛盾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可以共存,这为个体提供了无数选择,却也带来了巨大的困惑。 以职业选择为例,据统计,2022年中国大学生平均考虑的职业方向高达5.2个 📊。有人追求高薪,有人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有人渴望创业,有人向往稳定...面对如此多元的选择,年轻人常常陷入迷茫。一项调查显示,超…

17 12 月, 2024 13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内在稳定与自我模仿的重要性 在《永续成长的宝藏图》这本书中,乔瑟夫·欧可诺与伊安·麦克德摩深入探讨了内在稳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自我模仿来达到个人成长。作者提出,自我模仿不仅是简单的行为重复,更是对过去卓越状态的一种回溯与重现。笔者在书中提到的一位选手,通过回忆自己过去的卓越时刻,模仿当时的状态,不再努力规避错误,而是积极进入一种"流"的状态,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自我模仿的四部曲 设定目标:首先,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问自己:“你要什么?” 回忆过去的卓越时刻:找到自己曾经历过的与目…

22 11 月, 2024 158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设立目标的艺术:从梦想到现实的蜕变之旅 在这本由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合著的《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作者们精心勾勒出一幅通往成功的路线图。他们强调,设立目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愿望清单,而是一次深入自我、审视现实、规划未来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我们以积极的心态,明确具体的方向,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首先,目标的表述至关重要。它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聚焦于我们想要实现的事物,而非逃避我们不想要的。这种思维方式如同一缕阳光,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例如,与其说"我要戒烟",不如说"我要拥有健康的肺…

14 11 月, 2024 168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受伤的内在小孩与被宠坏的内在小孩 当我们阅读这本名为《0次与10000次》的书时,我们不禁会被其中探讨的受伤的内在小孩与被宠坏的内在小孩所深吸引。这两种内在小孩的状态,正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 -- -- | | 受伤的内在小孩 | 被宠坏的内在小孩 | | 表现为孤独、被抛弃、被背叛的感受 | 表现为生气、愤怒、反抗 | | 源于童年时基本情感需求未被满足 | 源于童年时基本情感需求未被满足 | | 会觉得自己很孤独、无助、内心不安 | 会失去控制,被愤怒支配,变得固执…

20 9 月, 2024 26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索管理心理学的奥秘 🔑🧠✨ ### 领悟人性的本源 人心向往自由,却又渴求归属。这种矛盾统一体现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艺术家们通过创作实现自我,而普通人则在工作中寻求自我价值的体现。领会人性的本源,是管理者的必修课。| 需求层次 | 需求内涵 | | | -- | | 生理需求 | 食物、水、空气等基本生存需求 | | 安全需求 | 对危险、威胁的回避 | | 社交需求 | 亲情、友情、归属感等 | | 尊重需求 | 自尊、他人尊重等 | | 自我实现需求 | 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 ### 洞悉管理…

10 9 月, 2024 405点热度 阅读全文

人际交往的温度计:以同情和尊重开启沟通之门 在浩瀚的人生海洋中,沟通如同灯塔,指引着我们 navigate 人际关系的 labyrinth。刘艳华著的《沟通心理学》一书,犹如一位睿智的 guide,为我们揭示了沟通的 secrets,教我们如何用真诚和善意搭建心灵的 bridge。 书中一个 striking 的案例是关于杨慧和刘超的婚姻故事。杨慧,一位从小失去父爱的女子,在刘超身上找到了久违的温暖和依靠。然而,刘超的大男子主义却像一座 invisible 的墙,将两人的心隔阂。直到刘超意识到尊重的重要性,愿意放下…

20 7 月, 2024 24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谦逊有加,化解矛盾 在人际交往中,谦逊有加的态度往往能化解矛盾,缓和紧张气氛。一味强硬反而会适得其反。事例中小张主任面对老教师们的不满情绪,没有强词夺理,而是采取了谦逊有礼的态度。他诚恳地表示理解老师们的心情,并承认自己的资历比不上他们。同时,他也没有直接反驳老师们的质疑,而是以平和的口吻解释了学校领导的安排。这种谦逊有加的态度,让老师们发泄了不满情绪后,也就不好再继续斤计较了。 在处理人际矛盾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对方的感受。用谦逊有加的态度化解矛盾,不仅能够避免事态恶化,还能赢得对…

18 7 月, 2024 258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