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知易行难是许多人面临的共同难题。然而,NLP研究院以其11年的教育培训经验,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后继学习体系,致力于帮助学员将心理学理论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实现知行合一的境界。本文将带您了解这家机构如何支持学员在学习NLP及实用心理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正文 所谓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而已。 作为一家专业的培训机构,我院一直致力于如何更好地支持每一位学员发挥最大的效果,让他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本能,发挥其最大的魅力。 是一家拥有11年历史的培训机构。 定位于以NLP为主轴的实用心理学传播。 …

18 3 月, 2024 204点热度 阅读全文

做好自己:萨提亚两性关系研讨会带来的心灵启示 导读 近日,一场由萨提亚与网络与智慧联盟合办的性别关系研讨会在台湾省圆满结束。在四天三夜的课程中,著名NLP导师程迪老师引导参与者深入探索自我,寻找内心的力量,从而开启了一扇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门。本文将带您了解这场研讨会如何帮助人们认识到,一个女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做好自己。 正文 本站消息:昨天,萨提亚 由网络与智慧联盟合办的性别关系研讨会结束,由台湾省 著名的NLP导师程迪老师。四天三夜,在茫茫的生命长河中,不过一瞬间。他们'瞬间'学习,是一生幸福的开端。我记得第一天,…

28 3 月, 2024 244点热度 阅读全文

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金华召开:探索与实践并行 导读 11月5日,金华市洪斌小学迎来了全国31个省份的300多名代表,共同参与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本次大会不仅聚集了国内外的学术权威,还展示了金华市洪斌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创新与成果,为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正文 11月5日,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金华市洪斌小学隆重召开(区)3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包括“国培计划”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60人。金华市洪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

21 3 月, 2024 203点热度 阅读全文

北京林业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人本主义暨精神心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导读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携手美国中美精神病学研究所,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人本主义暨精神心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聚焦人本心理学和精神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参与,为推动我国人文精神心理学的发展及国际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正文 为推动我国人文精神心理学的发展,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与美国中美精神病学研究所合作,在我院成功举办了首届会议。 2005年9月26日至28日在学校举行。第三届人文与精神心理学国际…

20 3 月, 2024 187点热度 阅读全文

第四届人本主义暨精神心理学研讨会圆满落幕:跨界智慧碰撞,共绘心灵成长蓝图 导读 在美丽的花城广州,一场汇聚国内外人文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心理学领域顶尖大师的盛会——第四届人文精神与精神心理学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9月22日至26日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不仅展示了该领域的前沿学术成果,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正文 2007年9月22日至26日,在美丽的花城-在广州,由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和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人文精神与精神心理学国际研讨会圆满结…

20 3 月, 2024 20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索成功父母之路:NLP亲子教育研讨会精华解读 导读 近日,智慧联盟主办的“NLP亲子教育研讨会”在广州圆满落幕,吸引了全国各地近120名学生参加。本文将带您了解这场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探讨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父母,以及如何正确地爱和教育孩子。 正文 本网2009年11月26日消息:由智慧联盟主办的“NLP亲子教育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0日在广州花都碧桂园假日半岛度假酒店圆满结束。 本课程为期4天,由我院王牌导师:张国伟博士授课。 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20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学习,课程取得圆满成功。 在所有NLP课程中…

19 3 月, 2024 205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实践指南》笔记 理解与行动的交响曲 在《NLP实践指南》中,哈瑞·阿德尔深入探讨了人类行为与思维的复杂交响曲。他提出,我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如同交响乐中的不同乐器,各自独特却又和谐共鸣。例如,书中提到的“行动者”个性,这类人倾向于在未完全了解情况前就采取行动,他们的话语中常带有“做”、“行动”等词汇。🎻 这种个性的人往往在别人还在犹豫时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他们参与研讨会、志愿活动,甚至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都毫不犹豫。这种行为模式不仅体现在个人生活中,也在商业世界中屡见不鲜。比如,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和创新者,…

8 2 月, 2025 169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的迷宫:探索沟通中的偏执与误解 在《语言的魔力》这本书中,作者迪尔茨通过一场精彩的即兴剧,为我们揭示了语言如何塑造现实、影响人际关系的深刻洞见。这场发生在研讨会上的即兴表演,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沟通中的种陷阱与误区。理查德·班德勒扮演的角色,仿佛陷入了一个由语言编织的迷宫,每一步都在加深他的偏执和误解。 这场戏剧性的互动始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意外——一个不稳的讲台。然而,正是这个小小的意外,成为了班德勒构建一个复杂的"偏执型思想病毒"的契机。他巧妙地运用了问题框架、因果推理和复合等同等语…

18 1 月, 2025 140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的自我参照:回归与反思的奇妙旅程 在《语言的魔力》这本由美国学者迪尔茨撰写、谭洪岗翻译的著作中,我们踏上了一段探索语言奥秘的奇妙旅程。书中提到的"回归"概念,犹如一面魔镜,让语言得以自我审视。这种自我参照的过程,不仅体现在"关于沟通的沟通"等表述中,更深入到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信念体系中。 想象一下,我们的思维就像一座迷宫 🧠,而语言则是引导我们穿越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当我们运用"反击其身"这一语言技巧时,就如同在迷宫中遇到了一面镜子,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例如,当有人宣称"口说无凭不能…

1 1 月, 2025 112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自我参考陈述中的悖论 每当我们思索那些自称能掌控我们思想的句子时,不禁要追问:“这个‘控制’究竟来自何处?”正如经典的逻辑悖论“这句话是假的”所展示的,自我参考陈述往往会导致矛盾。原作者虽然可能已经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这种自相矛盾的结构却永存于语言之中。自我参考陈述类似于村里理发师的旧难题:理发师给所有不给自己脸的人刮脸,那么他自己刮脸吗?若他自己刮脸,则他不是不给自己刮脸的人;若他不给自己刮脸,又需要给自己刮脸。这样的循环思维不仅是文学和逻辑的难题,更在哲学和日常生活中频频现身。 现代社会…

1 1 月, 2025 136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