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焦虑的根源:童年经历与基本焦虑的形成 在卡伦·霍尼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作者深入探讨了焦虑的根源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霍尼指出,童年时期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在成长环境中缺乏安全感、爱护和理解的儿童,更容易形成所谓的"基本焦虑"。 这种基本焦虑并非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人或环境,而是可能扩展到对整个世界的态度。例如,一个在家庭中经历困难的孩子可能不仅对父母和兄弟姐妹产生敌意,还可能对所有人都怀有不信任和仇恨。这种态度的形成与孩子的社交经验密切相关。如果一个…

23 1 月, 2025 23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笔记 焦虑:来自压抑的恐惧 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霍尼对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进行了细致探讨和批判。霍尼认为,焦虑不仅仅来源于对放纵冲动的恐惧,而更多地源于对压抑这些冲动的恐惧。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复杂的焦虑反应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现代社会中,焦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目前全球约有3.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 这种焦虑不仅体现在担心性冲动和攻击冲动的释放上,更是因为社会文化对于这些冲动设置了种种禁忌,使人们在压抑中挣扎。 在当下,中国社会对于性教育的缺乏,使…

11 1 月, 2025 1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压抑的敌意与焦虑的循环 卡伦·霍尼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一书中,对焦虑的产生机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她认为,焦虑并非单纯源于对冲动的恐惧,而更多源于对压抑的敌对冲动的恐惧。这种观点跳脱出弗洛伊德将焦虑归因于生理性冲动的局限,将心理学因素纳入考量,并强调了压抑在焦虑产生中的重要作用。 霍尼指出,当个体感受到来自外部环境或内部冲动的威胁时,会产生敌意情绪。然而,受社会规范、道德约束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影响,这种敌意往往会被压抑。压抑并非使敌意消失,而是将其转化为一种潜藏的焦虑,如同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火种,随时可能被点燃。 …

10 1 月, 2025 106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成人自我:内心平衡的守护者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船只,而成人自我则是那个稳健的舵手,引导我们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宁静的港湾。《0次与10000次》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认识自我的道路,让我们得以一窥内心深处那个成熟稳重的自己。 想象一下,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纷至沓来的选择时,是什么让我们能够冷静思考,做出明智决定?正是那个强大而正常的成人自我。它就像是我们内心的GPS系统,不仅能够准确定位当前处境,还能为我们规划出最佳路线。有了它…

9 1 月, 2025 108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感悟与人生思考 童年经历与内心世界的形塑 人的童年经历对内心世界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乌瑟尔自小生活在一个不允许表达感情和需求的家庭中,因此她直到晚年也无法满足自己对亲近和快乐的需求。🌳而托比亚斯长期缺乏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是个懦夫",从不努力尝试。乔纳斯从未体验过幼稚犯傻后仍能被接纳的情况,缺乏放纵和随性的勇气。这些都说明,儿时被否定、压抑的需求会成为人们内心世界的阴影,影响着一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 案例 童年经历 内心影响 乌瑟尔 不被允许表达感情和需求 难以…

27 8 月, 2024 273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内在小孩的产生与作用 在《0次与10000次》这本书中,吉塔·雅各布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内在小孩的形成与其对成年生活的深远影响。书中提到,如果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基本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个体便会形成有害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这些基本需求包括与他人有稳定的联系、自信心和能力、表达需求和感受的自由、自发性、乐趣和玩耍以及现实的界限。 例如,米莱娜的故事展示了缺乏稳定联系的后果。她在童年时期经历了被忽视和虐待,成年后,她不断寻找能够给予她安全感的伴侣,但总是以失败告终。这种行为模式源于她童年缺…

18 8 月, 2024 223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逃避与面对:自我发展的两难选择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安,甚至有时会让我们感到无助和软弱。然而,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的应对策略往会决定我们的成长方向和人生轨迹。🌈 在《0次与10000次》这本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两种常见应对策略:逃避和面对。逃避策略包括所有能让人麻醉自我、分散注意力的形式,比如沉迷各种社交媒体、饮食无度或过度运动等。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暂时回避不愉快的情况,但当它阻碍了我们…

13 8 月, 2024 207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自我成长和心理平衡的道路。《0次与10000次》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普通的自助指南,它深入探讨了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尤其是那些根植于我们童年的心理模式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成年生活。通过精心的案例分析和实用的自我帮助练习,作者不仅为我们揭示了问题的根源,还提供了改变的可能性。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在书的开篇,作者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自我认知是理解和改变心理模式的第一步。通过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在无意识中驱动我们行为的心理…

5 8 月, 2024 272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一、探索自我:从0次到10000次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都塑造了我们独特的个性。然而,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同样的错误,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走。这就是《0次与10000次》这本书所要探讨的主题。📚🔍 这本书的作者吉塔·雅各布,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她在书中深入探讨了我们的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们如何能够通过理解和改变这些模式,来创造一个全新的人…

30 7 月, 2024 288点热度 阅读全文

🌀 阿德勒心理学理论观点之探究 🔍 在心理学的浩瀚宇宙中,阿德勒的星辰以其独特的光芒闪耀着。他的思想,如同一股清泉,在心理学的荒漠中激荡起层层涟漪。今日,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位先贤的智慧结晶。 🌱 自卑感之源 —— 心灵的痛处 阿德勒将自卑感视为精神疾患的温床,它孕育于人心的最深处,如同一粒难以捉摸的种子,在个体的成长土壤中生根发芽。自卑,是一种内在的不足之感,它驱使人不断寻求超越,却又时常成为心灵成长的绊脚石。 🔗 社会兴趣 —— 群体的呼唤 个体并非孤岛,而是社会大海中的一滴水。社会兴趣是阿德勒眼中行为的引擎,它强…

24 3 月, 2024 216点热度 阅读全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