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探索内心世界 🔑✨ 人的内心世界往比外表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和交流方式,这些都深地影响着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和反应。通过了解自我,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生活的主动权,活出精彩人生。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探索内心的奇妙旅程! 🚶‍♀️🗺️ 性格特征 交流方式 主动型 vs 被动型 动觉型 (感受直觉) 内在型 vs 外在型 听觉型 (语言表达) 固定型 vs 多变型 视觉型 (视觉画面) 微观型 vs 宏观型 逻辑型 (理性分析) 打破旧我,重塑新生 🦋🌱 生活就像一次的蜕变,…

11 7 月, 2024 18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教练助力人生方向探索:NLP专业教练戴志强深度报道 导读 在纷繁复杂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迷茫和困惑。如何找到清晰的方向,成为许多人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著名企业教练戴志强的NLP专业教练课程,揭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借助教练的力量,我们可以拨开迷雾,明确目标,实现自我突破。 正文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困难:被难题阻碍;因进退两难而困扰;不清楚目标,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如何实现它.这时,我们在思考:如果有人能帮我们指路就好了。这样的人,有吗?是的,在生活中,我们称这样的人为“教练”我们都知道每个运动员都有自…

29 3 月, 2024 22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导读 近日,在广州汇成学院的热情邀请下,资深NLP教练黄其团老师为系统的股东和部分学员带来了一场关于NLP辅导技术要领的精彩分享。本文将带您了解这场工作坊的盛况,以及NLP教练技术在培训界的独特魅力和应用前景。 正文 我们的网站2007年4月12日:2007年4月11日,在广州汇成学院的热情邀请下,我院资深教练黄其团老师在广州总部为系统的股东和部分学员分享了NLP辅导的技术要领。汇成机构是一家发展迅速的培训机构,他们的培训体系也叫“教练技术”该系统起源于美国生命动力学课程(简称EST)经过蔡慧创始人梁立邦先生的整合…

16 3 月, 2024 257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聆听并接受成人自我 在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中,作者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文字,使我们深入思考并认知——何为“成人自我”。在当今社会,成年人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愈发复杂。根据美国心理学协会的研究,70%的成年人报告说他们每天面临压力,而其中的44%表示他们的压力水平在过去五年中显著增加。无疑,一个稳定且坚强的成人自我是如何应对这些压力的关键。 一本书中的处世哲理与如今的数据交相辉映,将我们导入了接受和完善成人自我的时光长廊。诚如书中所述,真正的成人能够理性看待世界,不被负面情绪所裹…

16 1 月, 2025 10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抓住兴趣切入点,有效沟通并不难 🔑 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往往是建立在双方兴趣的基础之上。就像李艳与儿子张宇的例子一样,李艳巧妙地抓住了张宇对偶像周杰伦的崇拜,从而成功打开了他的心扉。 |周杰伦的故事|张宇的反应| |----|----| |周杰伦小时候成绩不好,但坚持音乐梦想|张宇说出自己喜欢打篮球| |周杰伦高中时打篮球迷倒众生|张宇开心地接受妈的支持| 李艳以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巧妙地引导孩子主动吐露心声,从而化解了矛盾。这启示我们,与人交流时要先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然后以此为契…

27 9 月, 2024 211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开放心胸拥抱反馈 人非圣贤,谁都难免存有一些盲点和缺陷。获取他人中肯的反馈意见,正视自身的不足,才是改正错误、完善自我的关键一步。我们往对批评意见避之不及,但实际上,宝贵的反馈正是推动个人成长的助燃剂。只有主动拥抱反馈,解开心防,虚怀若谷,方能放下自负、打破成见,从他人的睿见中获得启迪。 反馈是通往成功的指路明灯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偏离正轨而失去方向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了。这时,外界的反馈就犹如黑夜中的航行灯塔,指引我们回归正途。无论是上级的工作评语、同僚的诤言还是亲友的劝诫,它们都蕴含着宝贵…

20 7 月, 2024 23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三明治策略:批评夹杂赞美 在《沟通心理学》中,作者刘艳华巧妙地阐述了“批评的艺术”这一话题。其中,她特别提到了“三明治”策略,这一策略让我们在批评之前先给予对方赞美,再夹杂几分细致的批评,最后再以肯定话语结尾,以此减少对方的抵触情绪。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企业与组织都成功运用了这一策略。例如,许多公司在年度绩效评估中,都会先赞美员工的优点和贡献,接着才指出需要改进之处,这样不仅保护了员工的自尊心,还能让批评更容易被接受。 来自 Gartner 的一项研究指出,67%的员工更容易接受带有赞美的批评,并…

7 2 月, 2025 118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内感官的多样性与变化性 在《重塑心灵》中,李中莹先生通过NLP(神经语言程序学)详细阐述了内感官类型的不固定性。每个人的内感官不仅有视觉、听觉和感觉三种,并且这些感官能力在不同情境下会自发变化。正如书中所言,当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流时,或兴高采烈地谈论旅游体验便展现出视觉型,而遭遇批评时又可能转化为感觉型。此现象提醒我们在实际沟通中需要时刻观察对方当下的感官状态,以此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更高效的交流目的。 例如,在管理学中,领导力水平高的管理者往往能敏锐辨识下属的内感官倾向,针对性地为其…

9 1 月, 2025 157点热度 阅读全文

解读内心密码:三种内感官类型的奥秘 在浩瀚的生命旅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解读生活。李中莹先生在《重塑心灵》一书中,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哲思,引领我们踏上一段探索内心世界的奇妙之旅。他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归纳为三种主要的内感官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和感觉型,并阐述了每种类型的行为模式、思考方式以及沟通特点。 视觉型的人如同鹰隼般敏锐,目光如炬,他们习惯于用眼睛捕捉世界的精彩瞬间。他们对色彩、形状、图像有着天生的敏感,往往会被美丽的事物所吸引。在与他们沟通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

5 1 月, 2025 123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自恋行为在现代社会的具体现象 自恋行为总是让人侧目,而我们在社交网络的时代尤为熟悉。这里引用一个2021年的数据:大约有43%的年轻人花费超过三个小时在社交媒体上,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利用这些平台来塑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 一些人喜欢在Instagram上展示自己的完美生活。虽然这些行为看似无伤大雅,但其实,这是一种自恋行为的外在表现。 无论在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中,自恋行为都具有一致的特征:对自己和环境的扭曲认知。这种扭曲不仅让他人反感,也让自恋者自己难以察觉。譬如,书中的马克便是…

25 12 月, 2024 126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