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与10000次》笔记 自恋行为在现代社会的具体现象 自恋行为总是让人侧目,而我们在社交网络的时代尤为熟悉。这里引用一个2021年的数据:大约有43%的年轻人花费超过三个小时在社交媒体上,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利用这些平台来塑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 一些人喜欢在Instagram上展示自己的完美生活。虽然这些行为看似无伤大雅,但其实,这是一种自恋行为的外在表现。 无论在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中,自恋行为都具有一致的特征:对自己和环境的扭曲认知。这种扭曲不仅让他人反感,也让自恋者自己难以察觉。譬如,书中的马克便是…

25 12 月, 2024 12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共情的艺术与技巧 共情:沟通的桥梁 🌉 在《沟通心理学》这本书中,刘艳华教授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揭示了共情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共情,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和立场,才能真正建立起信任的桥梁。📖 书中提到一个销售案例,小鱼通过与客户产生共情,成功地帮助客户解决了购房的难题。她没有一味地推销产品,而是先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困惑。在面对客户的犹豫时,她没有急于说服,而是用心倾听,理解客户的顾虑,并给予中肯的建议。正是这种真诚的态度…

8 10 月, 2024 23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 察言观色:捕捉无声的语言🕵️‍♀️ 在《沟通心理学》这本书中,刘艳华以其卓越的洞察力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微妙之处。她指出,察言观色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是观察对方的言语,更重要的是捕捉对方的非言语信号。比如,当你发现对方频繁地看时间时,这无疑是对方不想继续谈话的信号。此时,识趣地结束谈话,果断告辞,虽然表面上看似失去了一个机会,但实际上可能为未来的更好机会铺平了道路。 这种洞察力不仅仅适用于日常生活,也适用于职场。比如,当你在会议中发现某位领导频繁地看时间,这可能意味着他…

17 9 月, 2024 25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 -- | -- 用正确的称谓拉近彼此距离 纵观人生,沟通交流无疑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鸡同鸭讲"的尴尬局面,彼此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究其原因,往是因为我们缺乏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精通心理学,能够通过察言观色洞察他人的心理,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就会多几分把握,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职场上,称呼尤为重要。当一个人的职位发生变动时,恰当的称呼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交流。如文中所述,张总经理刚晋升,被称为"张代总经理",内心难免有些许不快。但小赵及时…

8 9 月, 2024 46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笔记 接受建设性反馈的重要性 在琳赛·安格尼斯的《心想事成的艺术》中,作者深入探讨了面对和接收反馈的重要性。这本书提醒我们,含糊不清的反馈毫无意义,而有效的反馈不仅能促进个人成长,还能改善人际关系。当我们接收到初始的积极反馈时,我们的潜意识更容易接受接下来的改进建议。因为潜意识不擅长处理否定信息,所以我们应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改进的方面,而非不应做的事情。 为了生动的展示这一点,书中讲述了史蒂夫的故事。史蒂夫曾要求老板只提供改进意见,几周后便开始逃避老板。这段经历让他明白,接受反馈的过程中需要平衡。…

20 7 月, 2024 228点热度 阅读全文

书名: 心想事成的艺术 开篇引言中的思考与启示 《心想事成的艺术》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慧,它不仅探讨了目标设定的重要性,还深邃地剖析了实现这些目标的技巧。书中引用了琳赛·安格尼斯(Lindsey Agness)的实用经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 回顾初遇这本书时的一幕幕,我仿佛看到了航班的起飞,乘客的焦急,四口之家的争执——这些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而“一位空姐对另一位空姐说:‘如果他们对我态度好一点儿,我早就尽力帮他们找连在一起的座位了。’”这句话…

18 7 月, 2024 203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读书笔记 1. 企业与同事的独特性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家公司、两位同事是一样的。每个公司都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每个同事都有他们自己的工作方式。这种差异性是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的,因为只有理解和尊重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思考、工作和达成目标。🌈🌟 没有两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一样的,所以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 2. 创新的重要性 在职场中,重复旧的方法,只能拿到旧的结果。如果我们想要有所突破,就必须尝试新的做法。职场发展的节奏非常快,曾经好用的技能今天不一定同样有效。因此,我们需要随着岗位的变化不…

29 6 月, 2024 200点热度 阅读全文

神经语言程序学:职场中的新星⭐️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技术的浪潮汹涌澎湃,其中,神经语言程序学(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简称NLP)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了求职的天空。但是,这颗星辰是否真的能为求职者指引明路?让我们一同探索NLP的奥秘,看看它是否能成为你的职场指南针。 神经语言程序学的就业前景💼 NLP,这一跨越心理学、语言学和神经科学三大领域的交叉学科,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行各业的目光。从研究机构到医疗中心,再到教育领域,NLP的应用范围广泛,宛如一张大网,覆盖…

26 3 月, 2024 229点热度 阅读全文

🌅积极心理学:探索幸福的无限可能 🔆何谓积极心理学? 在浩瀚的心理学领域,有一门学科如同朝阳初升,照亮了人类对幸福与潜能的追求——这便是积极心理学。它不落俗套,不囿于病理模式的桎梏,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人们的优势、美德与幸福。积极心理学,便是这样一门户聚焦于人类心灵花园中盛开的花朵,而非枯萎之枝的学问。 🌟目标远大,不止于治病救人 传统心理学常专注于疾病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则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致力于促进个体乃至群体的积极发展。这不仅仅是治愈伤痛,更是关于激发潜能,关于如何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研究领域:多彩维度…

23 3 月, 2024 23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放过自己,拥抱变化——职场心理投射现象解析 导读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喜欢的主管或同事,这种厌恶感可能源于对方的行为方式,也可能根植于我们内心的某种缺失。本文通过一位读者在工作中的困扰,揭示了心理投射现象,并邀请心理学专家黄启团为我们解析如何面对并改变这种现象,从而实现自我成长与职场和谐。 正文 一位读者写信给我们,内容如下:“我是公司部门的培训助理,我的问题是我在工作中不喜欢我的主管,并不是因为他总是要求我做不属于我的工作。” 工作,但是因为他总是要求我做一些不是我工作的工作。因为我个人不喜欢他的行为方式和…

19 3 月, 2024 263点热度 阅读全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