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文探讨了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守护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作者作为新爸爸的困惑,随后通过参加林文才博士的萨提亚亲子关系课程,认识到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文章详细阐述了父亲在不同年龄段对孩子心理营养的提供,以及父亲对孩子价值体系、自信心和性别认同的直接影响。最后,文章呼吁父亲们学习萨提亚模型,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守护神。 正文 全世界的父亲,对于孩子都有着共同的情感。 不过,请停下你匆忙的脚步,弯下腰,微笑着,抱起孩子,一起抚摸你们内心柔软的地方,这也是你们生命力的核…

15 3 月, 2024 234点热度 阅读全文

电竞心理学:探索心灵战场的深层奥秘 在电子竞技的世界里,键盘的敲击如同战鼓激荡,屏幕的闪烁犹如烽火连天。选手们在这虚拟的战场上,不仅需要卓越的技巧和团队协作,更需要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电竞心理学,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探究的是那些隐藏在快速反应与精准操作背后的心理因素。 研究背景:电竞选手的心理战场 电子竞技,这个曾经被误解为“玩物丧志”的领域,如今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竞技活动。选手们的心理状态,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成就辉煌,也能导致失败。因此,了解和掌握电竞选手的心理特点,对于提升比赛表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

13 3 月, 2024 258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究NLP心理学的实用价值 在智慧的海洋中,有一门学问名为神经语言程序学(NLP),它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人心深处的大门。然而,世间万物皆有其用,NLP心理学究竟能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光明,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惑。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NLP的世界,探寻它的奥秘与价值。 提升沟通之术,优化人际之网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如同织网,错综复杂。NLP心理学,便是那织网者的巧手,它能助人识别那些缠绕在心灵深处的负面思维之丝,将其一一解开,重塑沟通之网。通过NLP的技巧,人们学会了更为有效的交流方式,使得人…

11 3 月, 2024 232点热度 阅读全文

神经语言编程:心灵之匙,智慧之舟 概述:探秘心智的奥秘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心理学、人工智能和语言学这三座巍峨的山峰,似乎彼此孤立,直插云霄。然而,神经语言编程(NLP)的出现,就像一道彩虹桥,将这三座山峰巧妙地连接起来,构建起一个探索人类心智与沟通奥秘的新领域。它不仅是一把打开心灵深处宝藏的钥匙,更是一艘驶向智慧海洋的航舟。 定义:心灵的交响乐 NLP,这一缩写背后蕴含的是一门结合了心理学、人工智能和语言学的跨学科知识。它如同一位精通乐理的指挥家,协调着人类思维的每一个音符,让沟通和思考的乐章更加和谐动听。 目标…

11 3 月, 2024 291点热度 阅读全文

《我们内心的冲突》读书笔记 逃避与妥协:对抗失衡的心灵 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冲突,这不仅仅限于外部的纷争,更重要的则是内心的战斗。《我们内心的冲突》揭示了一个主题:一些人如何在感受到他人的不满或争论时选择逃避并妥协。霍妮笔下,这些人习惯于无怨无悔地将主导地位拱手让人,把自己置于“大局之外”的位置。 霍妮指出,逃避并不是智慧的象征,而是一种自我压抑的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90%的逃避行为源自对失败和冲突的恐惧,他们宁愿让步,也不愿直面挑战。这种行为造成了他们对快乐的苛刻限制。例如,一项2022年的研究发现,约70…

2 2 月, 2025 2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批评艺术:巧妙传达的沟通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批评往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批评能够促进进步,而不当的批评则可能伤害关系。《沟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刘艳华深入探讨了批评的艺术,为我们揭示了一系列巧妙传达批评的方法。 首先,书中强调了针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例如,对自信心较强的员工,可采用渐进式批评法;对于盲目自大但易感化的员工,则可使用参照式批评法。这种因人而异的批评策略充分考虑了个体差异,有助于提高批评的接受度和效果。据一项针对500名职场人士的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当批评…

26 1 月, 2025 11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批评的艺术:如何在维护自尊中传达意见 在人际交往中,批评往往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批评可以促进进步,而不当的批评则可能伤害关系。《沟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刘艳华深入探讨了批评的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批评他人时,我们实际上在冒险,很可能伤及对方的自尊。即便出于善意,被批评者也可能因自尊受挫而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故意唱反调。因此,直接的批评往往适得其反,反而会疏远同事、朋友和亲人。在社交场合,人难免会犯一些小错误,如读错字、记错职务名称等。此时,我们不应大肆宣扬,将本可忽视的小过失推到聚光灯下…

25 1 月, 2025 149点热度 阅读全文

《沟通心理学》笔记 批评的艺术:在委婉中传递真诚 在人际交往的复杂舞台上,批评犹如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促进进步,使用不当则可能伤害关系。《沟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刘艳华巧妙地揭示了批评的艺术,教导我们如何在保全他人颜面的同时,传达建设性的意见。 批评,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实则暗藏玄机。当我们直言不讳地指出他人的错误时,往往会激起对方的防御机制。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遭受批评时,心跳会加速,自尊受到威胁,可能会采取攻击性的反应来维护自我。这种本能反应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加剧矛盾,使人际关系陷入僵局。因此,学…

22 1 月, 2025 240点热度 阅读全文

意识与潜意识的奇妙互动:解锁大脑潜能的钥匙 在李中莹所著的《重塑心灵》一书中,作者巧妙地揭示了意识与潜意识这两个大脑领域的复杂关系。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座神秘的冰山,意识仅是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而潜意识则是隐藏在水下的庞大区域。这本书深入探讨了这两个领域是如何协同工作,以及我们如何利用它们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生活质量。 潜意识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据统计,人类大脑的潜能仅被开发了约10%,这意味着我们还有90%的潜力有待挖掘 🧠💡。潜意识不仅负责维持我们的基本生理功能,还储存了我们所有的记忆、经验和技能。想象一下,如…

13 12 月, 2024 140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与非言语沟通的交织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深入探讨了语言与非言语沟通的复杂关系。书中指出,言语信息仅占交流互动中信息的8%,而其余92%的信息则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这一数据令人震惊,揭示了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往往忽视的重要部分。例如,当一个人用讽刺的语调说“那很棒”,实际传达的含义与字面意思截然相反。这种非言语的“后设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如何接收和解释言语交流的内容。🌟 非言语沟通包括脸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音调语速的变化以及眼动等线索和信号。这些非言语线索常常是一些“后设…

11 12 月, 2024 149点热度 阅读全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