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的泥沼:神经症患者的困境 我们生活的喧嚣尘世,犹如一片广袤的冲突的泥沼。人生于世,便无可避免地身陷其中。正如卡伦·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所言,冲突本身并非病症,如同呼吸般自然。我们渴望亲密,却又害怕被束缚;我们追逐成功,却又恐惧失败的阴影。这些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挣扎,构成了我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神经症患者而言,冲突却并非波澜不惊的湖面,而是惊涛骇浪的汪洋。他们深陷于自身矛盾的泥潭,无法自拔。书中描绘了神经症患者的内心世界:他们感知自身情感的能力如同风中残烛,明明灭灭;面对抉择,他们缺乏决…

6 12 月, 2024 153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笔记 突破舒适区,拥抱未知 安全感往往来源于熟悉的事物,那是我们的过去。若总是在过去的领域徘徊,进步便无从谈起。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方法并非坏事,过于依赖一种方法反而会遮蔽其他可能的道路。就如同如今,每年约有[70%]的创业者敢于踏入陌生领域,他们并非墨守成规,而是灵活应变,最终收获了成功。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害怕涉足不熟悉的领域,害怕失去那份熟悉带来的安全感。然而,真正的成长恰恰发生在未知之中。比如,在互联网行业,许多新兴企业勇于尝试未曾涉足的创新模式,成功打破了传统行业的壁垒,实现了…

24 11 月, 2024 181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在爱情的迷宫中探寻自我与他人的平衡 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困境。书中描绘了许多人在亲密关系中过度顺从、忽视自我需求的状况,引发了我对爱"与"自我"平衡的深入思考。 在这个强调个性化的时代,我们常常听到"要做真实的自己"的呼声。然而现实生活中,为了维关系,许多人选择了顺从。他们将伴侣的需求置于自身之上,甚至做出违背内心的事。据调查显示,有高达78%的人曾为讨好伴侣而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这种行为背后,是对失去关系的恐惧,以及对爱的渴望。…

18 11 月, 2024 164点热度 阅读全文

文化与神经症的共生关系 卡伦·霍妮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将文化因素与神经症的成因联系起来,犹如一位高明的侦探,揭开了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心理机制。她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如同土壤,个体的人格发展如同种子,种子的萌发与生长不可避免地受到土壤的影响。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霍妮指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生活在各种压力之下,追求物质成功、社会认可和个人价值实现,却常常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和感受。这种社会氛围容易导致个体产生焦虑、不安、孤独等负面情绪,进而引发各种神经症。 例如,在社交媒体盛行的今天,点赞、粉丝数量成为衡量个人价值的…

1 11 月, 2024 15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审视内心,解构自我 -- 读《0次与10000次》有感 内在审判者的根源 🌱人之初,生而无罪。婴儿的眼中只有纯真无瑕的光芒,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渴望。然而,随着时光流转,外界的影响逐渐侵蚀了这份纯真。 根源 影响 父母的过度期望 让孩子对自我产生怀疑 家庭的功利主义 使孩子感到被当作工具利用 同龄人的欺凌排挤 孩子对自我价值失去信心 💭就这样,一个嗓音开始在内心低语:你不够好、你无足轻重、你注定平庸...这个嗓音就是所谓的"内在审判者"。它像一把锐利的剑,将我们的自尊与自信一刀两断。 内在审判者的作祟 🔊内在审…

18 10 月, 2024 315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读书笔记:心灵的重塑之旅 开篇:心灵的自我修复🧠✨ 在《重塑心灵》这本书中,李中莹先生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带领读者踏上了一段心灵的自我修复之旅。这本书不仅仅是心灵鸡汤,更是一部实用的心灵操作手册,教会我们如何通过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成长。书中提到的“意义换框法”和“二者兼得法”尤为引人入胜,它们不仅是理论,更是一种实用的技巧,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迅速见效。 意义换框法:从绊脚石到踏脚石🛤️🌟 “意义换框法”是NLP(神经语言程序学)中的一种技巧,旨在通过改变我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

18 10 月, 2024 376点热度 阅读全文

探寻心理学的独特魅力 认识自我的启迪之旅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踏上探寻心理学奥秘的旅程吧! 🧭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可以为我们带来许多启迪。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洞悉内心的喜怒哀乐,从而达到心灵的自我觉知和自我认知。这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得以透过表象窥见自我的本真。🌟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更能促进个人的成长与蜕变,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人际交往的智慧结晶 除了认识自我,心理学的另一大用处在于增进人际交往。 🤝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能够洞悉他人的内心…

9 10 月, 2024 25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 🎨 读书笔记 假设的力量 💫 假设的形式 假设的意义 假设方法是成立的 🧐 相信方法有效,先尝试实践,再优化改进 假设结果是成立的 🌟 预见成功后的景象,获得来自未来的力量 在学习和工作中 💻,我们往往会被自己的惯性思维所束缚。但只要运用"假设"这一思维方式 ✨,就能突破原有的局限,发现新的可能。就像当年我面临学费困难时,假设自己能参加NLP高级课程,从而找到了解决之道。 假设的实践 🚀 当你先假设"PPT很容易学"🎓,就能体会到掌握这门技艺后带来的种种好处:展现才华的机会 💎,职场发展的新契机 🌳…

9 10 月, 2024 243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想事成的艺术》读书笔记 认知的力量:从内心深处改变世界 🌟 在琳赛·安格尼斯(Lindsey Agness)所著的《心想事成的艺术》中,认知被视为我们内心世界的基石。认知不仅仅是我们对自己、他人和事物的看法,更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关键。书中提到,认知往是感性的,而非基于事实的。这意味着我们对事物的感觉和信念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和结果。例如,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健康的,那么你通常会感觉自己确实很健康。反之,如果你不认为自己是健康的,那么你很可能会产生不适感。 社会学家莫里斯·梅西(Morris Massey)在《人类的困…

12 9 月, 2024 215点热度 阅读全文

《复制卓越的艺术》读书笔记 探寻学习的本源动力 🔥 学习的目的不应止步于掌握知识技能本身,而是要透视其背后所能带来的价值和好处。💡 犹如思维导图,我们渴求的不仅是这一工具,更是它能给我们带来的"升职加薪"、"减少学习成本"等种益处。进而思之,这些好处又将为我们带来什么?🤔 也许是让我们感到更有能力、对家庭和企业有更大贡献、觉得自我价值的提升。这些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所在。 明线 暗线 提升自身能力 为家人孩子着想 节省培训费用 为企业做贡献 增强自学能力 传播思维导图 只有清晰了解内心的需求和价值取向,我们才能在…

12 9 月, 2024 224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