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与10000次》笔记 内心衣橱的清理与重塑:一场自我探索之旅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著作中,作者吉塔·雅各布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内心探索之旅。她巧妙地将我们的内心比作一个衣橱,邀请我们打开它,仔细检视每一件"衣物"。这个比喻生动形象,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内心深处那些尘封已久的情感和记忆。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清理,更是一场彻底的自我重塑。作者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我们不能像丢弃旧衣服那样轻易地抛弃不喜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相反,这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一洞见让人恍然大…

6 2 月, 2025 117点热度 阅读全文

《NLP实践指南》笔记 情感与认知交织互惠的自我探索 在《NLP实践指南》中,哈瑞•阿德尔以非凡的洞察力,将人类复杂的情感与认知交织的过程呈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不仅仅是NLP(神经语言程序学)的理论介绍,同时也是一场关于自省与觉察的精神之旅。在处理目标设定时,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对话来确定自身的整体状态,这不仅仅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通过深入的自我理解来推动认知与行为的提升。 以“我和老师相处得并不融洽,我希望……”或“我无法忍受为金钱而产生的忧虑,我想……”这样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是一种直观的自我认知的方式。这种方…

5 2 月, 2025 15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拥抱爱的可能性 🌟 认识与接纳恐惧感 亲爱的朋友,我们都曾经历过对心仪之人的恐惧感。这种情绪并非你一个人的独特体验,而是人之常情。首先,我们要正视并接纳这种恐惧感的存在。它源自于我们对未知的担忧,对被拒绝的害怕,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但请记住,恐惧并非你的全部,它只是你内心的一部分。通过正视和理解它,我们才能更好地克服它。 探究恐惧的根源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仔细分析这种恐惧感的根源。它可能源于过去的创伤经历,或是你对自己的不自信。无论是什么,请不要回避,而是勇敢地直视它。只有深入了解恐惧的缘由,…

26 9 月, 2024 208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营造丰富的80岁未来愿景 在《0次与10000次》中,吉塔·雅各布引导我们创造一个充满希望和成就的80岁生日景象。想象自己在80岁生日这天的情景,从环境到陪伴的人,从生日庆祝的内容到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说的话,每一个细节都在我们脑海中鲜活地呈现。这个练习不仅仅是对未来的遐想,更是一种自我认知和目标设定的方式。 当闭上眼睛,放松呼吸,灵魂仿佛乘着时间之舟,来到未来的80岁生日。我身处在一片阳光灿烂的庭院中,朋友和家人围绕在我身旁。此刻,一个至交站起来,以充满感情的声音讲述着我这一生的点滴。回…

10 2 月, 2025 181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笔记 《语言的魔力》是一部探讨语言力量与信念转变的杰出之作。由(美)迪尔茨所著,谭洪岗翻译,该书阐述了运用语言和信念的技巧,如何通过信念审视改变人们的信仰系统,进而实现超越自我的目标。本文意在共享该书的主要内容与案例,揭示其核心原理及其应用实例,希望能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悟。 信念的强化手段及其重要性 信念如同根深蒂固的树,它不仅掌控着我们的行为,更左右我们的思维模式。《语言的魔力》中强调,通过特定的语言连接词,逐步强化我们对某一信念的坚定性。书中列举了不同类型的连接词,如“因为”、“因此”、“只要”等,…

29 11 月, 2024 168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童年阴影下的自我认知与应对策略 在《0次与10000次》一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童年经历对成年后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的深远影响。许多人因童年的负面经历而形成了惩罚性的内在审判者,导致自我贬低、羞耻感和难以接受赞美等问题。据统计,约有45%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否定倾向 🧐。 书中提到了三种常见的应对策略:顺从、回避和过度补偿。顺从型人格往以他人需求为导向,牺牲自我来获得安全感。根据一项调查,有62%的"讨好型"人格背后都有童年创伤经历 😔。回避型人格倾向于逃避问题和情感,可能通过过度娱乐…

29 10 月, 2024 212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暗示的奥秘与魅力 🌟 巴纳姆效应:模糊描述的魔力 ✨ 众所周知,"巴纳姆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指人们倾向于相信模糊和普遍的性格描述,认为它们非常准确地描述了自己的特点,即使这些描述很空泛。这种效应源于人们对自身的渴望理解和自我认同,使得他们不自觉地将模糊的言语与自己的内在联系起来。巧妙运用这一效应,心理暗示便能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自我认知,引导他们对自己产生积极的信念。 霍桑效应:被关注的力量 🔍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心理现象是"霍桑效应"。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是被关注的对象时,他们的行为可能会改变,通常是为了满足观察者…

29 9 月, 2024 389点热度 阅读全文

对未来的期许通常是我们行动的动力源。无论是学业、事业还是生活目标,美好的期许都能激励我们不断努力和前进。一旦这些期许被打破,我们的动机可能会受到严重打击,从而导致我们失去奋斗的动力和方向。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行为,进一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发展。 通过NLP构建美好期许的几个方法 当面对现实与期望的落差时,可能会感到失望甚至幻灭。这里有几种通过NLP(神经语言程序学)来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希望能有所帮助: 1. 调整框架 NLP中的“重框架”技术(Reframing)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对某种情况…

12 8 月, 2024 705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读书笔记 走入内心世界的审判者 《0次与10000次》是一本以独特视角探讨情感与社会责任的心理学作品,由德国的吉塔·雅各布所著,蔡清雨翻译。这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和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许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因特定的家庭环境或社会压力,而形成的一种对自身和他人高度要求的内在审判者。这个内在审判者不只是对成就和成功有所诉求,更深层次地影响着个人在情感交流和社会角色中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 在一个典型的故事中,作者描述了马丁将自己的一半大衣分给乞丐的情景。这一简单的行为透露出一种深切的社会性责任感和无私精神…

20 7 月, 2024 25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读书笔记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是由美国作者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所著,世茂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书如其名,这是一部揭示如何在个人与职业生活中实现持续成长的宝藏指南。通过探讨神经语言程式学(NLP)的基本准则与前提,作者意图将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的精华展示给读者。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读书笔记和思考。 神经语言程序学的四根柱子 在NLP的世界里,有四项主要的准则或柱子,它们在整本书中以不同角度反复探讨。第一根柱子是亲和感。这是指人与人之间建立的高品质信任关系,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也指个人与自己的关…

18 7 月, 2024 176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