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心锚:塑造心态的无形之手 在这本由美国作家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合著的《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我们邂逅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概念——心锚。这个概念如同一把打开心灵宝藏的钥匙,引导我们探索内心深处的无限可能。心锚,这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词语,犹如一座连接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的桥梁,将刺激与反应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作者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心锚的多样性,它可能是听觉的,如门铃声;触觉的,如温暖的握手;嗅觉的,如沁人心脾的玫瑰花香;甚至是味觉的,如唤起特殊回忆的美食滋味。这些感官体验,无论是外在环…

24 12 月, 2024 140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在爱情的迷宫中探寻自我与他人的平衡 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困境。书中描绘了许多人在亲密关系中过度顺从、忽视自我需求的状况,引发了我对爱"与"自我"平衡的深入思考。 在这个强调个性化的时代,我们常常听到"要做真实的自己"的呼声。然而现实生活中,为了维关系,许多人选择了顺从。他们将伴侣的需求置于自身之上,甚至做出违背内心的事。据调查显示,有高达78%的人曾为讨好伴侣而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这种行为背后,是对失去关系的恐惧,以及对爱的渴望。…

18 11 月, 2024 164点热度 阅读全文

童年阴影下的应对机制 掩卷沉思,吉塔·雅各布教授在《0次与10000次》中描绘的那些应对消极情绪的方式,如同暮色下的万花筒,折射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幽微的光景。顺从、回避、过度补偿,这三种童年时期便已悄然种下的种子,在成年后的生活中生根发芽,编织成我们与世界交互的独特图景。 书中描绘的顺从者,如同攀附巨树的凌霄花,汲取着他人认可的养分而生存。他们压抑着内心的渴望,取悦他人成为他们获得安全感的唯一路径。朋友聚会时,明明更想宅在家中阅读,却还是强颜欢笑地加入喧闹的派对🎉;工作中,即使面对不合理的要求,也默默承受,唯恐拒…

31 10 月, 2024 148点热度 阅读全文

导读 在2014年3月的一次别开生面的“大成辅导精华班”中,近300名学生与国内王牌NLP导师黄启团共同探索了聊天的深刻艺术。本文将揭示如何通过巧妙的沟通技巧,引导他人发现问题的本质,进而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正文 本网讯:2014年3月23日,由创始人、国内王牌NLP导师黄启团(人称“领军人物”)主持的“大成辅导精华班”在广州凤凰酒店圆满结束。 在这短短的三天里,近300名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讨论,和谐、亲密,就像一个大家庭。 爽朗的笑声和感动的泪水让全班充满了温暖,让人留连忘返。 课程结束后,学员们对本…

17 3 月, 2024 231点热度 阅读全文

当语言编织牢笼:框架的束缚与挣扎 合上“(美) 迪尔茨著 ; 谭洪岗译”的《语言的魔力》,掩卷沉思,一段对话的片段在我脑海中不断回荡,如同困兽在牢笼中焦躁地踱步,试图寻找一丝突破的缝隙。班德勒和维克,这两个名字如同两股交织的风暴,裹挟着周围的人,将他们拖入语言的漩涡之中。 班德勒,一个深陷“受害者”框架的人,用语言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自己牢牢地困在其中。他坚信维克心怀叵测,对他构成威胁,并将每一次互动都解读为恶意攻击的证据。他不断地“向上归类”,将维克的每一个行为都放大,赋予其超出原本意义的负面解读。一个简单…

20 1 月, 2025 245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的迷宫:探索沟通中的偏执与误解 在《语言的魔力》这本书中,作者迪尔茨通过一场精彩的即兴剧,为我们揭示了语言如何塑造现实、影响人际关系的深刻洞见。这场发生在研讨会上的即兴表演,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沟通中的种陷阱与误区。理查德·班德勒扮演的角色,仿佛陷入了一个由语言编织的迷宫,每一步都在加深他的偏执和误解。 这场戏剧性的互动始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意外——一个不稳的讲台。然而,正是这个小小的意外,成为了班德勒构建一个复杂的"偏执型思想病毒"的契机。他巧妙地运用了问题框架、因果推理和复合等同等语…

18 1 月, 2025 141点热度 阅读全文

《0次与10000次》笔记 成人自我:内心平衡的守护者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艘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船只,而成人自我则是那个稳健的舵手,引导我们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宁静的港湾。《0次与10000次》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认识自我的道路,让我们得以一窥内心深处那个成熟稳重的自己。 想象一下,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纷至沓来的选择时,是什么让我们能够冷静思考,做出明智决定?正是那个强大而正常的成人自我。它就像是我们内心的GPS系统,不仅能够准确定位当前处境,还能为我们规划出最佳路线。有了它…

9 1 月, 2025 110点热度 阅读全文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笔记 模式与重复 在阅读《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时,我被书中郭时蕾的故事深深吸引。她不断更换工作,却始终无法摆脱沉重的工作负担,同事们似乎总是轻松自在,而她却如同背负着沉重的包袱。🌟 这种模式在她生活中反复出现,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她总是那个最忙碌、最疲惫的人。书中通过《人生五章》的小诗,巧妙地揭示了这种模式的本质:一个人固有的行为、思维、情绪反应等,构成了他生命中的“模式”。郭时蕾的故事,正是这种模式的生动体现。 内在的驱动力 郭时蕾的忙碌和疲惫,并非无源之水。书中揭示,她的这种行为模…

3 1 月, 2025 152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思想病毒:隐藏在言语中的危险陷阱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引入了"思想病毒"这一引人深思的概念。这些看似无害的言语,实则可能成为影响我们思维和行为的潜在威胁。就像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一样,思想病毒也具有传播性和破坏性。它们往往隐藏在貌似合理的表述中,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认知系统,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动。 以书中提到的乳腺癌患者为例,她的医生说:"如果你真的关心你的家人,就不会在他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离开他们。"🏥 这句话表面上体现了关怀,但实际上暗含了诸多危险的假设。它暗示患者应该放弃治疗…

12 12 月, 2024 157点热度 阅读全文

《0与10000次》笔记 顺从与回避:生活中的无形枷锁与逃避之路 在《0次与10000次》一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应对方式:顺从和回避。这两种行为模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截然不同,但都源自于对负面情绪的恐惧,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通过细致入微的案例分析,作者揭示了这些行为背后复杂的心理机制,以及它们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深远影响。 艾尔克和卡特娅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现代职场母亲所面临的双重压力。艾尔克忙碌的生活看似是顺从的表现,但实际上只是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缩影。相比之下,卡特娅额外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责任…

27 11 月, 2024 143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