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的冲突》笔记 神经症的基本冲突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卡伦·霍妮深入探讨了神经症患者内心深处的基本冲突。她以“化身博士”的故事为例,生动地描绘了海德先生这一角色,他既是冷血残暴的自私者,又是热情敏感的同情者。这种戏剧化的矛盾正是神经症分裂症状的典型表现。霍妮指出,根本性的矛盾总是能在患者对待他人的态度中表现出来。例如,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善意,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和疏离。这种现象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验证,数据显示,约有60%的社交媒体用户在线上和线下的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23 1 月, 2025 140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病毒与信念: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挑战 在《语言的魔力》中,迪尔茨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身体免疫系统与心理信念系统的互动关系。他认为,病毒的存在类似于思想的病毒,二者都能够通过伪装和欺骗入侵系统。艾滋病毒的例子尤为深刻,它能够“欺骗”我们的免疫系统,因为其结构与人类自身的基因编码相似,从而达到同步的效果。因此,人类容易在不经意间被侵袭,导致致命后果。 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疫苗接种成为免疫的有效手段。例如,天花病毒已从地球上消除,而这并非通过杀死病毒实现,而是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使其不再允许病毒侵…

14 12 月, 2024 15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暴食症:心理疾病还是精神疾病? 暴食症的定义与特征 暴食症,又称为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以无法控制的进食欲望和缺乏对进食行为的控制为特征的疾病。患者常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随后感到极度的内疚和羞愧。这种行为不仅是偶尔的暴饮暴食,而是频繁且持续的,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暴食症患者在暴食后通常不会采取不恰当的代偿行为,如诱导呕吐或滥用导泻剂,这与神经性贪食症有所不同[1]。 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的界限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在某些方面有重叠,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心理疾病通常指的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如焦虑症、抑…

15 8 月, 2024 214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书籍的好处与坏处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书籍逐渐成为人们追求自我提升和心灵慰藉的重要途径。然而,阅读心理书籍既有其独特的益处,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弊端。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阅读心理书籍的好处与坏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行为的影响。 提高自我认知 阅读心理书籍的首要好处在于能够显著提高自我认知。通过深入了解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情感和思维模式。例如,心理学书籍常探讨人格特质、情绪管理和认知偏差等主题,这些内容能够帮助读者识别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通过这种方式,读者不仅能…

27 6 月, 2024 299点热度 阅读全文

心理学的奥秘之匙——自学入门书籍精选 在探索心灵深处的神秘花园时,有那么几把钥匙能为我们打开通往智慧的大门。它们或为知识的灯塔,或为思想的航标,照亮我们理解自我与他人的道路。以下便是精心挑选的几本心理学自学入门书籍,它们将如同智者的手指,引领你触摸心理学的脉动。 基础篇:心理学的ABC 初窥心理学的门槛,我们需要一本能够浅显易懂又不失深度的引导书。《心理学与生活》便是这样一本佳作,它以生动活泼的笔触,将抽象的心理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得初学者能在轻松阅读中领悟心理学的精髓。 而《心理学最佳入门》则以其读者至上…

18 3 月, 2024 234点热度 阅读全文

导读 随着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在线心理支持系统。该系统旨在帮助全球范围内深受焦虑症状困扰的人们,通过便捷的在线平台,提供心理评估与治疗服务。本文将介绍这一创新性治疗手段及其为患者带来的积极改变。 正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30%的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经历过严重的焦虑症状。 焦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Britt Klein教授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在线心理支持系统帮助人们缓解和治疗焦虑问题。 “斯威本国家电子治疗中心”于200…

18 3 月, 2024 236点热度 阅读全文

自恋之镜:探究NPD的心灵奥秘 在心理学的广阔园地中,有一朵异彩纷呈却又暗藏刺棘的花——自恋型人格障碍(NPD)。这是一种令人着迷又让人困惑的心理现象,它如同一面扭曲的镜子,映照出患者夸大的自我形象,同时又将他们的同理心置于一旁。 自恋的阴影:何为NPD? NPD,即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其核心在于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过分夸大与依赖。患者往往如同孔雀般炫耀自己的羽毛,却对他人的评价敏感至极,如同含羞草触碰不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显得缺乏同理心,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甚至有时会表现出冷漠或轻蔑。 症状的冰山:…

10 3 月, 2024 427点热度 阅读全文

内在审判者的低语 在吉塔·雅各布的《0次与10000次》一书中,作者以深刻的笔触描绘了“内在审判者”这一心理意象,它如同一个隐形的裁判,时刻审视着我们的行为,并以苛刻的标准评判着我们的人生。书中提到的三种内在审判者类型——对成就要求过高的、对情感要求过高的以及惩罚性的,如同三道枷锁,将我们牢牢禁锢在自我怀疑和焦虑的牢笼之中。 书中的案例如同明镜,映照出我们自身的影子。卡洛斯的女友弗兰兹,一个看似乐观开朗的女孩,却因为对情感要求过高的内在审判者的驱使,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中,压抑着自己的需求,最终陷入自我牺牲的泥潭。而深…

18 7 月, 2024 247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笔记 《语言的魔力》一书中,(美) 迪尔茨通过他那恰如其分的文字,深刻揭示了语言的影响力,且通过故事和实际案例展示了言语潜在的力量。译者谭洪岗对书中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直白的中文诠释,让读者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这本书不只是关于言辞的艺术,而是探讨了言辞背后隐藏的信念、框架与行事策略。 言辞的微妙力量与信念的重塑 迪尔茨在他描述的故事中,深刻揭示了信念是如何通过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行为和思维模式的。罗伯特与听众间的对话正是将信念与言辞互动展示得淋漓尽致的一个案例。在这一案例中,听众逐步通过提问挑战了罗伯特…

10 2 月, 2025 191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通过视觉引导走向内在宁静 《重塑心灵》一书的开篇,作者李中莹带我们踏上了一场心理旅程。这段旅程通过一个如电影般的电视机为载体,以视觉元素的变化,带领受导者走向心灵深处的宁静。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中的视觉信息无处不在,通过调整视觉元素,能够有效纾解内心的焦虑。 举例来说,当一位受导者面对困扰,辅导者可以让他想象一个电视机,它可以被放置在上、中、下三个位置中。研究显示,通过变化视觉元素,如颜色、景象的动态,甚至是滤光镜片的使用,72%的受试者表明内心的舒适度显著提升!这种视觉调整的过程类似于现…

4 2 月, 2025 196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