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魔力》笔记 思想病毒:隐藏在言语中的危险陷阱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引入了"思想病毒"这一引人深思的概念。这些看似无害的言语,实则可能成为影响我们思维和行为的潜在威胁。就像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一样,思想病毒也具有传播性和破坏性。它们往往隐藏在貌似合理的表述中,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认知系统,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动。 以书中提到的乳腺癌患者为例,她的医生说:"如果你真的关心你的家人,就不会在他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离开他们。"🏥 这句话表面上体现了关怀,但实际上暗含了诸多危险的假设。它暗示患者应该放弃治疗…

12 12 月, 2024 157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内在状态与情感转变 在这本《语言的魔力》中,作者(美)迪尔茨通过精准的描绘,向我们揭示了如何通过改变内在状态来达到情感的正向转变。文中提到NLP中的“链接”概念,意味着将一种内在状态与另一种渴求状态连接起来,帮助个体从当前困境中走出来。例如,有人身陷挫败感中,想转变为积极自我激励,但直接跨越这种鸿沟似乎难上加难。通过设置中间状态,如从混乱到好奇,再到激励,逐步引导人们向目标前进。 这种逐步引导的方式在现代心理学中广泛应用。例如,在一个2021年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采用分步缓解焦虑法的患者比直…

9 12 月, 2024 127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面向未来的“心锚”建立步骤 生活如同一篇诗章,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流淌如水。每一个渴望变革的灵魂,都需要一座灯塔——那便是“心锚”。在《语言的魔力》里,迪尔茨为我们揭示了如何通过建立“心锚”来掌控自己的情感航线。一如魔法师般,作者带领我们走过六个步骤,开启内心深处的隐秘地带。 首要的是确定一个空间锚的身体位置,比如“开始接受”的时刻。每当我们站在那个确定的地方,应感受到曾经渴求的状态,好似再度经历那份健忘的幸福。这不是简单的回忆,而是一种身体与心灵的共振——内在的眼睛、耳朵、感受共鸣地重现那刻。然…

8 12 月, 2024 118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内在状态:思维与行动的隐形推手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内在状态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深远影响。内在状态犹如一个无形的过滤器,决定了我们的注意力焦点、听觉感知以及对信息的解读方式。这些状态与身心语言程序学(NLP)中的"身心"部分密切相关,涉及深层的生理过程,如心率、呼吸频率、身体姿势等。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表明,仅仅通过改变姿势,就能显著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效率。🧘‍♀️ 例如,一项由哈佛商学院进行的实验发现,采取"高权力姿势"(如双手叉腰,占据更大空间)的参与者,其睾酮水平平…

5 12 月, 2024 132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信念的蜕变:从童真幻想到成熟智慧的心路历程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深入探讨了信念的本质及其演变过程。他以圣诞老人的信念为例,巧妙地揭示了人类从童年到成年的认知变迁。这种变化并非简单的否定或抛弃,而是一种富有智慧的转化。成年人回顾往事时,能够体会到那个信念曾经带来的魔幻感和兴奋感,这种怀旧情怀恰体现了人类认知的成熟。 研究表明,约95%的美国儿童在5-9岁之间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 🎅。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比例逐渐下降,到14岁时仅有不到1%的青少年仍然坚信 📊。这一数据折射出信念随年龄变化…

5 12 月, 2024 201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信念改变的自然循环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深入探讨了信念改变的自然循环,这一过程包括六个基本步骤:想要相信、开始接受、当下相信、开始质疑、“个人历史博物馆”——记住我们“曾经”相信的,以及信赖。每一个步骤都是信念系统动态变化的关键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信念改变机制。 以“想要相信”为例,这一阶段通常伴随着对新信念可能带来的积极后果的预期。例如,一个孩子可能“想要相信”自己能够骑自行车,这种愿望源于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然而,这种“想要相信”并不意味着完全的信服,而是处于一…

2 12 月, 2024 161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探讨信念的力量及其转变的神奇过程 在《语言的魔力》这本书中,迪尔茨系统地探讨了信念对于个人生活和成功的深远影响。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积累各种信念,无论这些信念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它们都会以某种方式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对于限制性信念,书中提出了通过找寻反例的方式来重新定义和改变信念的重要方法。 例如,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缺乏必要的技能。然而,通过找寻反例和启发性的故事,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这些信念并看到它们的不合理性。举例来说,有研究表明,全球超过60%…

1 12 月, 2024 170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信念与言语框架的神奇关联 在《语言的魔力》一书中,作者迪尔茨通过一系列实例和理论探讨了信念对我们生活的深远影响。作者指出,信念的表达方式,如“所有”“每个”“总是”“从不”“没有人”,不仅塑造了我们的认知,还决定了我们的行为预期。例如,若一个人说“我永远不会成功,因为我缺少必备的经验”,这种绝对化的语言会加深其无望感,使其难以突破自我设限。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关于“心理捕捉”的理论,他曾指出,人们固守的心理框架会限制其行动的可能性。 📊 据2018年哈佛大学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

30 11 月, 2024 183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笔记 《语言的魔力》是一部探讨语言力量与信念转变的杰出之作。由(美)迪尔茨所著,谭洪岗翻译,该书阐述了运用语言和信念的技巧,如何通过信念审视改变人们的信仰系统,进而实现超越自我的目标。本文意在共享该书的主要内容与案例,揭示其核心原理及其应用实例,希望能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悟。 信念的强化手段及其重要性 信念如同根深蒂固的树,它不仅掌控着我们的行为,更左右我们的思维模式。《语言的魔力》中强调,通过特定的语言连接词,逐步强化我们对某一信念的坚定性。书中列举了不同类型的连接词,如“因为”、“因此”、“只要”等,…

29 11 月, 2024 166点热度 阅读全文

言语的力量:重塑价值观 掩卷沉思,(美)迪尔茨著,谭洪岗译的《语言的魔力》如同一把精巧的雕刻刀,将语言的奥妙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阐述的价值观审视,犹如醍醐灌顶,让我重新审视自身价值观的构建与强化。 迪尔茨指出,清晰地阐述价值观的原因和意义,能有效强化我们对自身价值观的认同。书中提供了一种名为“价值观审视工作表”的工具,通过引导性的语句,例如“因为我……”、“所以……”等,帮助我们挖掘价值观背后的深层动机。例如,以“健康”作为价值观,运用该方法,我得到了如下思考: 连接词 价值观陈述 因为我 健康很重要,并令人渴望,…

28 11 月, 2024 160点热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