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魔力》笔记 内在状态与情感转变 在这本《语言的魔力》中,作者(美)迪尔茨通过精准的描绘,向我们揭示了如何通过改变内在状态来达到情感的正向转变。文中提到NLP中的“链接”概念,意味着将一种内在状态与另一种渴求状态连接起来,帮助个体从当前困境中走出来。例如,有人身陷挫败感中,想转变为积极自我激励,但直接跨越这种鸿沟似乎难上加难。通过设置中间状态,如从混乱到好奇,再到激励,逐步引导人们向目标前进。 这种逐步引导的方式在现代心理学中广泛应用。例如,在一个2021年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采用分步缓解焦虑法的患者比直…

9 12 月, 2024 125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呼吸节奏与课堂成功的桥梁 在《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乔瑟夫·欧可诺和伊安·麦克德摩通过一个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诠释了如何利用呼吸节奏来引导并建立亲和感。起初,面对一个看似棘手的课堂。他选择了调节自身呼吸的频率,逐渐与学生的呼吸节奏同步,最终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配合。这种通过调整呼吸速度来逐步影响和引导他人的方法,不仅在课堂上有效,也在各种沟通和交流中尤其重要。 在渐渐放慢呼吸的过程中,他开始用学生熟悉的语言风格和语调进行交谈,这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为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这种通过逐步调整自…

30 10 月, 2024 152点热度 阅读全文

书名: 心想事成的艺术 开篇引言中的思考与启示 《心想事成的艺术》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慧,它不仅探讨了目标设定的重要性,还深邃地剖析了实现这些目标的技巧。书中引用了琳赛·安格尼斯(Lindsey Agness)的实用经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智慧。 回顾初遇这本书时的一幕幕,我仿佛看到了航班的起飞,乘客的焦急,四口之家的争执——这些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而“一位空姐对另一位空姐说:‘如果他们对我态度好一点儿,我早就尽力帮他们找连在一起的座位了。’”这句话…

18 7 月, 2024 20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契合肢体语言的妙用技巧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一书中,乔瑟夫·欧可诺与伊安·麦克德摩两位作者以生动的文字揭示了如何通过契合他人的肢体语言来建立亲和感,这是进入对方内心世界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此理念仿佛一场舞蹈,不是纯粹的模仿,而是互补性的互动。 他们提及,如果你希望与人建立亲密感,可以采取与对方相似的肢体语言,如相同的坐姿、视线接触的频率等等。通过契合的方式,我们可以分享并理解他人的世界观。试想,你采取一个实验,首先与人进行稳健的话题讨论,契合他的肢体语言,然后反之改变姿势,注意对话的流畅度。…

20 7 月, 2024 363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表象系统与先行系统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一书,宛如一幅开阔的画卷,为我们展现了多维度的思考体系。其核心概念——表象系统,就如同一扇通往人类思维的窗户。视觉系统,正如在电脑上点击插画般,轻轻一点,整个程序便铺展开来。在听觉系统中,一首熟悉的音乐前奏一响,整首歌曲仿佛就在眼前。触觉系统则更为神秘,仅用一点点感觉,就能瞬间将我们带回完整的回忆中。 在教育领域,不同的学习风格与表象系统息息相关。为了让学习者受益最大,需要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多方面提供学习体验。借助图画、表格、讲解和角色扮演,学习过程…

19 1 月, 2025 107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探索内心感官的奇妙之旅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的心灵如同一个神秘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重塑。《重塑心灵》一书,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内心深处的大门。 书中提到,提升内视觉的方法丰富多样🧐。比如,在上课时用眼去数座位上的人数;坐公交车时,先观察景象再闭眼描绘;每有休息时间便想象人或物的模样。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原理。据调查,现代社会中,超过 80%的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过度依赖视觉信息,导致内视觉能力逐渐退化😔。而通过这些练习,能够有效地激活和提升我们的内…

17 1 月, 2025 162点热度 阅读全文

《永续成长的宝藏图》笔记 骆驼的智慧——解决问题的新尝试 在《永续成长的宝藏图》中,我被一个关于分配骆驼的故事深深吸引。故事中的老者通过将自己的骆驼临时添加到兄弟们的财产中,成功地解决了他们的财产分配难题。这一行为让我引发了许多新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样充满创意。以量子力学为例,它给物理学家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传统的牛顿力学框架中,许多现象无法解释。然而,通过引入量子态和叠加原理,人类得以更接近理解微观世界。再看看数据科学领域,谷歌的AlphaGo通过借助深度学习技术成功战胜了围棋顶级高手。…

16 1 月, 2025 127点热度 阅读全文

《重塑心灵》笔记 内感官的多样性与变化性 在《重塑心灵》中,李中莹先生通过NLP(神经语言程序学)详细阐述了内感官类型的不固定性。每个人的内感官不仅有视觉、听觉和感觉三种,并且这些感官能力在不同情境下会自发变化。正如书中所言,当一个人在与他人交流时,或兴高采烈地谈论旅游体验便展现出视觉型,而遭遇批评时又可能转化为感觉型。此现象提醒我们在实际沟通中需要时刻观察对方当下的感官状态,以此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更高效的交流目的。 例如,在管理学中,领导力水平高的管理者往往能敏锐辨识下属的内感官倾向,针对性地为其…

9 1 月, 2025 154点热度 阅读全文

解读内心密码:三种内感官类型的奥秘 在浩瀚的生命旅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世界、解读生活。李中莹先生在《重塑心灵》一书中,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哲思,引领我们踏上一段探索内心世界的奇妙之旅。他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归纳为三种主要的内感官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和感觉型,并阐述了每种类型的行为模式、思考方式以及沟通特点。 视觉型的人如同鹰隼般敏锐,目光如炬,他们习惯于用眼睛捕捉世界的精彩瞬间。他们对色彩、形状、图像有着天生的敏感,往往会被美丽的事物所吸引。在与他们沟通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

5 1 月, 2025 122点热度 阅读全文

《语言的魔力》笔记 语言的自我参照:回归与反思的奇妙旅程 在《语言的魔力》这本由美国学者迪尔茨撰写、谭洪岗翻译的著作中,我们踏上了一段探索语言奥秘的奇妙旅程。书中提到的"回归"概念,犹如一面魔镜,让语言得以自我审视。这种自我参照的过程,不仅体现在"关于沟通的沟通"等表述中,更深入到我们的思维模式和信念体系中。 想象一下,我们的思维就像一座迷宫 🧠,而语言则是引导我们穿越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当我们运用"反击其身"这一语言技巧时,就如同在迷宫中遇到了一面镜子,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例如,当有人宣称"口说无凭不能…

1 1 月, 2025 111点热度 阅读全文